石敢当、阿礼等各领一路。倭国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大家迂回着你来我往,那是搅和的倭国人仰马翻。
阿礼带着全家男丁一路立功不少,不求加官晋爵,只求顺利退休。所以不贪功冒进,还愿意带着些熟人子弟卖个好,留个人脉。
战场对于图门家那真是长在了天赋技能点上,因为愿意提携左右,更是各种被赞扬。
打仗最怕的是什么?主将不靠谱。现在图门一家子身先士卒,完全是个顺风局。那可不就怕论功行赏没自己了吗?结果图门一家子没落下一个人,有福同享。
那必须士气高涨啊,全等着打了胜仗回去解了贪腐的死棋呢。这年头,哪家能说清廉呢。谁家不是超生游击队啊,让一大家子喝西北风吗?
眼瞅着不过几个月,青兵攻破倭国国都平城京。倭国国君上了罪己诏,愿意臣服。另进贡公主阿室。
捷报传到京城的时候,和卓正好生下了十七皇子。洪熙赐名德克济克,满文是兴隆繁昌的意思。
后宫现在对淳嫔那是真的服气了。你说怎么就她能在捷报传来的时候生孩子呢。要是真运气好,那就惹不起。要是能算计成这样,那就更得躲着了。
好在淳嫔是从不主动找茬儿的人,只需要不与她起冲突那就能相安无事到永远。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在2021-01-26 18:22:59~2021-01-28 10:41:53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晚晚 200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 38 章
洪熙看着倭国都灭了,贪腐就是治理不好。在早朝上连问皇子们几个尖锐的问题,无一人能回答出来。场面一度非常尴尬。
和卓知道洪熙心里有多难受,一晚上一晚上不睡觉。呆呆坐着,也不点灯。这是对自己治下居然有如此多的蛀虫而不自知的惶恐。
想想之前天下盛世的假象更是毛骨悚然,更有对帝国未来继承人的深思熟虑。
“皇上,我觉得您没读通《史记》。”和卓一边吃着山楂锅盔一边说着。
???洪熙心说,就你一文盲,你说朕没读通《史记》?朕八岁的时候都能倒背如流了好吗!
和卓一看洪熙那表情,“您还别不信,读通就说明以古为戒。那您给我讲讲天下熙熙皆为利来是什么意思。”
洪熙一愣,竟说不出话来。
“皇上,我虽然通俗话本看了不少,没读过什么正经书,但是也不是什么都不知道。不仅仅是刚才那一句,还有一句话,儿孙自有儿孙福是《二十四史》里面说的。”
洪熙好似打通了任督二脉般,思路开了。
每逢初一、十五,皇帝都要到坤宁宫上班打卡的。
即使不是大朝会的日子,洪熙的作息时间也不变。工作是永远做不完的。看了看堆积如山的奏折,洪熙破例,第一次在申时就到了坤宁宫。
坤宁宫位于乾清宫正后方,比其他后宫宫殿都要离皇帝近。但是洪熙却并不喜欢踏足这里。
往常即使打卡上班,洪熙帝也是基本挨着戌时末踩点到,甚至更晚。不过皇后是守规矩的皇后,即使没有笑脸也绝对正襟危坐在正殿等着皇帝,即使天色将明。
自从皇帝班师回朝,见皇后是非必要不参与。就算来了也是根本没正眼看人家,非常敷衍。可今天再瞧皇后,洪熙才惊觉自己的发妻苍老了很多。
少年夫妻,两人岁数一般大,都是快40的年纪。皇后一直保养的很好,天生白皙的肤色和微胖的身材,浑身上下都透着从小娇养的富贵,每一处都是花了心思的精致。
可是现在,原本饱满的脸颊已经凹陷下去,甚至有些白发连头上的钿子都掩盖不住。衣服也显得大了,可见还没让缝制新衣。
皇后对于洪熙帝这么早来到坤宁宫却是吓了一跳,不会是有什么闹心事吧?现在的坤宁宫可绝对经不起皇帝的丝毫火气了。
洪熙道: “胶东那边事了了。老大的身子也养的差不多了,该回来了。朕也一直没来和你说些体己话……朕的心里,同你一样,不好受啊。”
皇后是万万想不到洪熙能说出这番话的。只要让皇帝厌弃了,就绝对不可能翻身的。这次查贪腐,洪熙帝就没发话让胶东的老大和老八参与。什么意思大家还不明白吗?
皇后心里非常清楚,洪熙帝不过是不愿意让别人说嫡长子无能,坏了皇家的脸面才冷处理,绝对不是因为怜惜任何人。
“朕想着老大毕竟是嫡长子,就让他娶了日本进贡的公主。皇后觉得呢?”
皇后的眼泪啪嗒就掉了下来,直接跪倒在地,“谢主隆恩。”这算是翻篇了吧?让儿子娶了胜利果实,是原谅了老大,是吧!
“老大和他媳妇都在胶东,你派人把他们宅子收拾收拾。另外也给老大媳妇说说,这娶的不过是个妾,上不了台面。叫她不要多想。”
洪熙一边絮叨着,一边环顾这座有着自己嫡长子回忆的宫殿。内心也多是感慨。不过没关系,一个儿子倒下了,会有千千万万个儿子起来!爱新觉罗的子孙,从不认输。
原先热闹的大皇子府,现在可是门可罗雀。就连大福晋的娘家都是不愿意明面上来往的。皇后自己也不敢与娘家多走动,生怕再触及到洪熙的底线,招来灭顶之灾。
今儿听到皇帝说的一席话,终是一颗心放了下来。前尘往事,也就烟消云散了吧。直到此刻,皇后才第一次真真切切的明白娘家人的殷切嘱托。帝王的恩赐应珍之甚之,永记于心。
荣妃本来就在憋大招。结果一看皇帝这是原谅了大皇子,立即就坐不住了。自己的老七本来都有望出头了,结果皇帝这是下不了狠心,准备对某些人网开一面了?
从上数,老大废了,老二去了,老三老六早就夭折了,老四老五差办的不行。可不就是自家的老七排上号了吗?不行,自己这个当娘的必须给儿子加把火。
好家伙,您确定您这是加把火,不是直接炸街吗?
荣妃串联了娘家做立项、出主创,内幕了自己儿子老七做主演,只等皇帝投资了。
荣妃祖上竟出驸马爷,家里的媳妇动不动就是觉罗氏。要不是洪熙当年是太子,断不会让荣妃这种家世的做侧福晋。
只是这样的家族没有实权,只能做个高级掮客。在朝堂上,听着是亲友满堂。但真正能指挥的也不过是五品下的官员。剩下的,都是面上情。
洪熙帝在养心殿看着面前的老七,想着,怨不得原来老大压你们一头。这一个个的都是哪里不对?
皇上,他们是基因不对。
老七按照荣妃的指示,私下来找皇阿玛说自己对这场贪腐整治的认识:“皇阿玛,儿臣觉得可以让几名大臣在早朝时当众上缴孝敬。余下众臣必当效仿。”
洪熙帝喝着茶,心里不停吐槽。先不说能不能让他们把银子吐出来,光是让他们上缴这个动作,你当做善事呢?
还当众,这世上的事有多少能当众做?给所有人看?好,退一万步说,什么是孝敬?那就是贪腐的银子,朕的银子!
老子真想让他们吐出来,抄家灭族不快吗?还等着他们主动还?让他们主动上缴,怎么着,那意思是老子现在缺钱,大臣们赶紧给朕点零花钱的意思?
查处贪腐,和让他们上缴利得。这是完完全全的两码事。上缴是会动摇大臣的不臣之心,会动摇国之根本的。
不是,老七这脖子上面不是脑子,是装饰吧。
但是,洪熙帝会开诚布公告诉老七吗?“老七既然这么说,朕等着效果。”反正就是让他们乱,朕坐收渔翁之利即可。
皇帝从不怕玩脱,不行就诛九族,再不行就下罪己诏。反正手里有兵,没在怕的。
这不,荣妃七拐八拐的堂弟,五品吏部郎中。早朝的时候跪拜而出,自己承认拿了孝敬,愿意全部上缴。又跟着几个六、七品官员附和。统共银子加一起不到一千两。
大臣们当时的眼神都不对了。你们整啥幺蛾子?能不能心里有点数?你们是想坑别人还是埋汰自己?你们他妈这么做的时候能不能提前吱一声!
洪熙帝看着群众演员的卖力表演,笑了。一语不发。
按照荣妃和七皇子的预想,这是为皇帝解了燃眉之急。大臣们意思意思给点银子,这事儿不就了解了吗?呵呵,想得美。没看见皇后娘家大哥,皇帝大舅子脸都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