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曰海棠无香(265)

作者:狸花猫小姐 阅读记录 TXT下载

“陛下深情如此,妾无以为报,唯有愿同尘与灰!”如意接着他续了一句诗,见气氛已到,便不再陪着他追溯过往,感怀今时,而是直截了当的问起:“只是陛下何有此叹?可是又发生了什么事情不成?”

“是,今日早朝上,御史台参劾了驸马施天佑,哎,巧柔她……遇人不淑!这,都是朕的错!”元齐松开了她,痛苦地以掌覆面,缓缓将堵在心里的事吐了出来,前前后后所有经过,都细细地述给了身边之人。

☆、恶类比欲激天子 断时机群攻太尉

如意边听元齐黯然神伤地讲着怀庆公主的家丑,边飞快地来回摆筷,抓紧先把自己的肚子填饱,等他啰里八嗦讲完了最后一个字,她也把最后一块乳糖蒸饼送入了口中。

“令白!”元齐说完,却见她如此心不在焉,只顾着自己低头进食,忍不住拧了眉头,低斥了一声:“朕在和你说话!”

“妾听着呢。”如意喝了口茶水,擦了擦嘴,又适时打了个饱嗝,这才扭了头故作惊讶道:“陛下你讲的不是外头的话本罢?那施驸马妾见过,稚气未脱的少年郎,竟和公主的乳母有染?怎么可能?”

“朕也希望只是话本,可惜……王中丞不是有私心的臣子,他若是没有确凿的证据,是不会胡乱参劾的。”元齐满脸都是苦色,却不得不相信这骇人听闻的□□之事。

“陛下,蒸乳母,这可是内乱呐,十恶重罪,陛下是怎么处置的?”如意悠悠地问道,直戳要害,当初他叫自己细读那刑统,如今看来还是很有些用处的。

“尚未决断,朕恨不能将那奸夫□□碎尸万段!可又想到巧柔,怕伤了她的心。”元齐长叹了一声,颓然问如意:“朕参不透女儿家的心思,令白,这若是你,会期望朕怎么做?”

“陛下,可想听真话么?”如意的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闪光,只要他问到了自己,那便好办了:“可妾不敢说,怕陛下恼怒,责罚妾。”

“朕自然要的是真话,但说无妨,无论什么,朕都不怪你。”元齐允诺道,但心里还是咯噔了一下,唯恐她借机胡说些不着边际的话出来,于是赶紧又补充了一句:“不过且就事论事,不要借故胡扯上其他的人。”

“是。”如意答应着,直直望向他,毫不避讳地开口道:“妾的夫君是陛下,陛下若是犯了内乱,那便是与昭献太后……”

“你放肆!”元齐立时喝止了她,不叫她胡说下去,她这怕不是想要故意恶心自己罢!他本就心情不好,面上立时便有了愠色:“朕刚警告过你,不要胡乱攀扯他人,你当朕是说笑的么?”

真话果然不好听,昭献太后与元齐年纪相近,本就是忌讳,如意故意这么类比,就是要叫他感同身受,所谓的内乱何其无礼;说起来论辈分,张太后不过是他的伯母,并不在三父六母之列,比起施天佑之举还要差着一些。

如意见他果然恼怒,倒是正中下怀,心中暗喜,面上则诚惶诚恐,赶紧跪地谢罪道:“陛下息怒,妾不敬,请陛下治罪。”又委屈道:“可妾前头就说了,说真话,陛下就一定会责罚妾的。”

“起来罢,这次算了。”元齐见她诚心认错,也就不多计较,只强压怒意,瞪了她一眼,摆了摆手:“继续说,就只说你若是怀庆公主,倒想要如何处置驸马!”

“陛下还记得正月十五,观花灯的时候么?”如意这次放乖了,婉转地提起了另外一桩旧事:“陛下去买鲍螺酥的时候,妾一个人困于邹衙内和他的恶奴,逼不得已举刀自卫,却完全不敢伤他半分,还反被他所轻薄。”

“可等到陛下回到了妾的身边时,妾再举刀,便没有什么犹豫了,陛下可知这是为何么?”如意楚楚可怜地歪着头,轻轻拽了一下他的衣袖,问道。

“因为彼时你见朕被围攻,便奋不顾身了是么?”元齐猜测道,可又很是疑惑,这与今日自己问她的话,又扯得上什么干系?

“非也。”如意却摇了摇头:“妾之所以敢动手了,只是因为陛下在妾的身边,陛下是妾可以依靠的人,有了陛下,妾一个弱女子,才敢向豪强行凶。”

有恃才能无恐,元齐一下子明白了她的意思,公主是天家贵胄,施天佑再有色心,胆敢行此无耻之举,忤逆天家,也必需得有所仰仗,那么他的依靠是谁呢?不言而喻,天子的嘴角抽动了一下。

如意见他面沉似水,默然无语,便知自己的话,已然说到了他的心里去,更进一步道:“陛下方才问妾,期望如何,其实事涉天家,尊卑有别,纵是女儿家的心思,也不尽相同;妾就一分为二来说罢。”

“陛下若有失礼,妾绝不会有半分怨言,只因陛下是天下一人,陛下所为,妾皆不得忤逆;但妾若是长公主,下降之人如此不堪,妾一人也就罢了,如何能教天家颜面受损?唯求和离而已。”

她说得清楚,他也听得明白,这已经不是怀庆公主一人一家之事了,也不是什么简单的荒淫内乱,施氏揽权自重、藐视天家才是最根本的缘由,又联想到邹怀敏之事,元齐心中难免忿忿不平。

如意点到即止,并不多言,起身识趣地拜退,最后不忘替巧柔提醒了一句:“不过,妾终究不是怀庆公主,陛下无论做下了什么决定,也总该,先问问长公主本人的心意才是!”

“朕知道了,会先问巧柔的。”元齐点了点头,也不留她,独立一人呆于殿内,陷入了沉思。

回到自己的房中,如意也一样陷入了沉思,她敏锐地觉察出了,经过自己这一番添油加醋,天子心中已然开始摇摆!这怕是最好的时机了,所有人一直在等的,便是这样一个引子罢!

当断不断,必受其乱!片刻思定,便立即提笔修书一封给李安东,急急地递送了出去,教他与诸人商议后,趁热打铁,将手上捏着的最有力的罪证尽快抛出来。

李翰林收了信,果然没有叫如意失望,仅仅过了二日,便急不可耐地在早朝时,送了施庆松一份大礼,这一回,送礼之人不再是御史台,而且精心安排的同侪翰林学士王希衍,清河公主的驸马。

早朝过半之时,王驸马见时机已到,便稳步出班上奏,只一开口,立时震惊了整个朝堂:“启禀陛下,臣斗胆,恳请陛下降旨,重新彻查当年废秦王、庶人魏化文谋逆一案。

然后当着天子与所有朝臣的面,高声将李安东等秦王旧人掌握的证据逐一抛出,直指太尉施庆松,当年是如何勾结有司、伪造罪证、又是如何进谗先帝、构陷秦王,最终逼害忠良,陷先帝于骨肉相残的不义之地。

王翰林身为外戚,与清河公主伉俪情深,自然而然,早就对当年先帝与崔、施等人向宗室下的毒手多有不满,今日更是慷慨陈词,义愤填膺,说到伤心处不觉潸然泪下。

不少朝臣也随之动容,纷纷陪着掩面低泣,大殿上瞬时变作一片悲戚,在场的宗室自是更为感怀,年过花甲、须发皆白的宗正寺卿魏仲殊听了王驸马的述说,率先出班,也提起了陈年旧事。

“陛下,臣当年是看着化文长大的,化文自幼乖巧懂事,年少时便随高祖征战四方;亦是大魏开疆拓土的功臣良将!”荆国公激动地老泪纵横,抱握着笏板的手止不住上下颤抖:“却未料,方才而立之年,便遭奸人如此构陷,实为死不瞑目啊!陛下!”

宗正寺卿这一带头,不消那些秦王旧党出面,早有或多或少受过牵连的其他宗室,你一言、我一语跟着帮起腔来,先帝已崩,崔涛也不在了,如今的矛头便全都指向了仅剩的施庆松,纷纷要求天子彻查旧案,严惩奸恶。

就连襄王,纵是先帝之子,竟都跟着说了几句风凉话,他身为元齐的兄长,却未能名正言顺地继承大统,全赖当年崔涛和施庆松的偏私,之后虽一直低头谨慎做人,但见了如此光景,也一时忍不住落井下石,暗泄私愤。

施太尉脸色惨白,这么多年来,朝堂上向来只有军府派只手遮天,何曾遭遇过今日这般,向着自己群起而攻之的境地?!换做昔日,施党早就纷纷出列针锋相对了。

奈何如今,枢密院刚受邹怀敏谋叛案牵连,不少心腹皆遭清洗,余下的也人人自危,除了中书舍人林舟等几名死党,还勉强为他辩解几句,竟并没有几人敢直面相抗愤怒的宗室众人。

上一篇:双玉下一篇:吾妻甚娇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