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也要恭喜太尉。”元齐忙双手去扶施庆松:“若果能得一皇子,非独朕之喜事,实乃社稷之幸啊!”又特地加了一句,以示殊恩:“德妃的身子不过月余,朕也刚得知,旁人都还未告诉,只第一个先恭喜太尉了!”
施太尉立时湿了眼眶,叩头到地:“是,皇嗣昌盛,乃社稷有幸,臣亦幸甚!臣虽老迈无能,亦唯有殚精竭力,肝脑涂地,以报皇恩!”
魏元齐要的就是这句话,见他发自肺腑地说出,心里立时松了一口气,舒畅了不少,忙拉起了施庆松,又客套了几句,方才君臣相别。
施太尉一走出紫宸殿,侯在廊下未走的林周与邹怀敏立刻围了上来,一边往外同行,一边关切地询问。
“陛下留太尉,可是为了黎将军出任枢密副使之事?”林周问道,不绕一点弯。
“诶~~”施太尉难掩满脸喜色,摇头道:“并没有论这个,不过是些私事罢了。”
“哦。”林周应了一声,话锋一转抱怨道:“陛下今日也是奇了,昭献太后之事那是先帝有明示的,陛下竟还这么犹犹豫豫。”
“是啊!”邹怀敏更为不满:“当初先帝登大位之时,差一点就被昭献阻挠,若真是搅了,如今就连先帝和陛下都不知在何处,更遑论你我!这样的旧恶,容她在宫中这些年已是仁至义尽,陛下竟还打算尊皇后礼。”
“算了,陛下长于深宫,唯知诗书礼义,不晓权谋险恶,对张太后一时仁慈豁达,也是人之常情。”施庆松心里高兴,不自觉地维护起天子来:“更何况如今不都遂了大家的愿了么,还有什么可多议论的?”
“这也就罢了,可那黎延兴呢?他这一回京,就是指着枢密使去的,摆明了要接替韩枢密,陛下这难道不是在猜忌太尉么!”邹怀敏仍是耿耿于怀。
“住口,你这是忤逆!”施庆松不悦:“黎将军是本朝第一名将,本就是使相,他就是直接任了枢密使也是当之无愧,如今不过是副使。
何况现下昭献已经崩了,枢密院也在你我掌握中,他一个光杆副使能有什么?尔等休要再做此有负皇恩,谤议朝廷之言!”
得知施德妃怀了龙胎的消息,施太尉的心态骤然巨变,德妃若诞下皇子,皇后之位自是囊中之物,皇子自然也与那出身卑贱的皇长子有容不可同日而语。那这大魏的天下,以后不也就是他施家的天下了么,自然又从心里,与元齐格外亲近了一些。
施庆松喜出望外地离开了皇宫,留下的魏元齐却敛了笑容,脸上立时恢复到难以名说的沉郁之色,一直带到了早膳的餐桌之边。
他做梦都想广延皇嗣,可也做梦都没有想到竟会是施德妃,他边进膳,边失神地望着眼前来找他的如意,这事却要如何开口与她说?可又为何不是她呢?
元齐突然放下箸,盯着如意的腰看了两眼:“令白,你最近,身子可有什么不舒服么,要不要叫太医替你瞧一瞧?”他终是心有不甘,心里纳闷为何德妃少有侍寝反能怀胎,如意时时自己身边,恩宠有加却毫无动静。
“不必,妾不过夜思太后的恩德,悲戚少眠罢了。”如意以为他是看自己面色灰暗,才有此一问,只再一次用手一推桌上的丧服,提醒道:“陛下进完了么?进完了妾替陛下更衣罢?”
“哦。”元齐这才回过神来,如意来找他,原来还是另有这桩烦心事,可是经朝堂争论一回,他已没了耐心,只直截了当道:“太后非亲,朕不服孝。”
然后擦了擦嘴,站起来,走到目瞪口呆如意面前,用手勾出那丧服配的麻带替她系在腰间:“令白一片哀情朕体谅,福宁宫内随你;出了宫门,你也一样无需服素。”
“陛下,太后是非陛下至亲,可她是高祖的皇后啊,陛下这么做......于礼何论?就不怕留下千载骂名,叫人议论么?”如意不可置信地望着元齐,人死为大,他怎么能干出这样薄情寡义的事情来!
眼下都摆不平,哪里还管得到以后,元齐脑上嗡嗡作响,也不想再多解释什么了,只一股脑儿道:“是,非但不成服,且不另上尊号,不入拊太庙,不与高祖合葬!”
他伸手捏住如意气得发抖指着自己的手:“令白,你不要问朕为何,朕也没有什么像样的理由可向你解说,朕就是这样的昏君,叫你失望了!”
不就是因为太后当初阻过他爹的皇位么!如意气得火冒三丈:“好!魏元齐,你可真是权欲熏心了!”劈手从桌上夺过自己那套丧服,转身便跑了出去,身后隐隐传来元齐叫她明日到皇仪殿参见宗亲大祭的余音。
一回到自己的屋中,如意便赌气将那丧服换了个整套,一身扎眼的素白,当日,又特意有事无事,在福宁宫中来回走动了几回,完全不理会旁人诧异的目光。
及到第二日大祭之日,如意早早就起了身,从头到脚换上了那身素服,整理停当,准备往皇仪殿而去,走到福宁宫门口,却见王浩站在边上,身后还跟着不少内侍。
“王公公今日,怎么不随陛下上朝去?”如意边打了个招呼,边直愣着往外走。
“陛下叫小人留在福宁宫中,随尚宫一起往皇仪殿。”王浩答道,随后一伸手拦住了如意:“陛下还有话吩咐,尚宫今日若是服素,那便不用出宫门了。”说话间,那几名内侍堵在了门口。
如意见走不出去,只能停了脚步,质问王浩道:“妾请问内监,宫里哪条规矩,皇太后崩了,宫人不能服素?”又用手一指他的心口:“张太后仁厚,待你我下人都不薄罢?王内监,你还有没有良心了?”
“陛下有旨,小人唯命是从。”王浩有些尴尬,但只是一摆拂尘,并不相让:“时辰不早了,尚宫若是不想误了,还是赶紧回去换一身衣服罢,如不然,不去也是可以的。”
如意有心吵闹一场,但看他们那架势,不过奉旨行事,并无半点可商量的余地,估计自己再折腾也是枉然,只得咽声吞气原道而返。
重新回到屋中,如意气鼓鼓地双手托腮,支在桌案上,脑中一片混乱,不知道该怎么办,到底是妥协换身衣服,还是就此罢了,直接不去以示不平?
如意思来想去半天,还是不能不去,看来必须得换身衣服了,可既然素服不让穿了,那就干脆换一身鲜衣罢,也好叫元齐见了心满意足。
如意伸手拉扯了一下衣带,准备把丧服除去,然后向身边的小菊道:“我有套郁金色的大袖礼服还记得么?去帮我找出来,还有我柜中藏着的那只紫檀多宝箱。”
☆、着鲜衣盛装珠翠 梁如意欲闹祭殿
见如意要取郁金色的大袖礼服,小菊差点以为自己听错了:“尚宫,你这可是去参加太后的奠仪啊,怎么要穿那么鲜亮的衣裳?”
“不能服素,还不能穿礼服了?”如意并不理她,只坚持叫她去取来:“那衣裳我得了之后,一次也没穿过呢?”小菊拗不过她,只得往衣柜中寻了出来,并紫檀百宝箱一并送到如意妆台前。
那郁金大袖礼服原是元齐初次宠幸如意之后,送她的一大堆衣饰中,最为华美的一件,如意取过手中,在身上比了一比。只见那明媚的暗纹织缎上,用绯色丝线满绣了栩栩如生的海棠花枝,花蕊皆由珍珠点缀,晶灿点点,熠熠生辉。
果然是件闪耀夺目的华服,如意很是满意,这礼服平日里她从未穿过,一来并没有什么正式的场合需要穿的如此隆重,二来她到底不过是个宫人,这么鲜亮华贵的大袖衫终是越制的,可今日,倒是正好!
如意打定了主意,散了发髻重新梳整了一番,挽了一个单环朝天髻,然后打开妆奁,敷粉描眉,画靥点朱,还不忘扑上了厚厚一层胭脂,最后打开百宝箱,将昭仁皇后给自己的那全套翠羽凤衔夜明珠的头面,几十件簪钗华胜、花钿步摇尽数都戴在了头上。
然后披上礼服,挂上霞披,在镜前来回转了两转,自觉很是满意:“小菊,你看我今日这身打扮,可令人炫目?”
这身打扮,别说是去祭奠的,就是放在平日,也是越制得叫人侧目,小菊知如意心里不痛快,也不敢直说什么,只婉转提醒道:“尚宫这身,美则美矣,只这发髻也式高了些,似与尚宫的身份不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