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你别给我夹了,你自己吃,我不爱吃肉。”黎南抱着碗躲得远远的。
黎漾眼巴巴地看了眼肉碗,“我,我也不爱吃肉。”
黎夏猛地低头半晌不敢抬起来,怕一抬头眼泪掉出来,她声音微哑,“我感冒刚好,不能吃太油腻的,你们真不吃,天气这么热剩菜放不住,不吃就浪费了,只能明天煮到猪食里去。”
“那,我要一小块吧,二哥?”黎漾看黎南。
黎南板着脸,他可没有黎漾那么好骗,但看了看他姐,又看了看黎漾,脸扭到一边,“嗯。”
第二天早上起来,黎南已经在灶上煮好了米汤饭,拿着借的课本坐在院子里背书,黎漾搬了椅子坐在旁边写暑假作业。
黎夏现在还是看着他们俩就会涌起莫名的情绪,总是想哭的状态,也没敢多看,赶紧去洗漱喂了鸡,就拿了碗去楼梯下开坛子夹酸菜,准备炒来下米汤饭吃。
“夏夏,吃早饭了吗?看着精神挺不错。”陈美玲穿着一身大红的确良衬衣提着菜篮子到了院门口,表情不是很愉快。
虽然是早上,但天气热,陈美玲人胖出汗多,腋窝那一块汗渍出来的水印特别明显,大热天的胖人不爱动,送个鸡蛋而已,让周多春来就行,但她男人硬是不让。
没办法,她大伯子叫他们一家好好关照黎家三个小的,她儿子以后上学什么的,都还得托她这大伯子呢,跑就跑一趟吧。
但还是烦人。
若是上辈子,黎夏早就迎上去亲热地喊人,亲昵地挽起陈美玲的手,拉她坐下给她摇扇子。
但现在黎夏只是站在摇井边,盯着陈美玲的的确良衬衣看了几眼,敛干净眼底的情绪,才扬起笑容来,“昨天发了汗就好多了,美玲婶,快请进。”
陈美玲进了院子,黎南已经去堂屋搬了椅子出来,陈美玲赶紧坐下,“小南,收起来,给你们补身体的。”
“还是你家凉快。”黎家院里树多,现在早上,坐在树荫下还是很阴凉的,陈美玲抹了把汗,忍不住抱怨,“要我说,你二叔就不该把原本那颗大树给锯了,也不碍事。”
说的是新房前的一颗大树。
其实那颗树是黎家的,黎父种的一颗樟树,长了好多年,非常地繁茂,正好隔在周黎两家中间,周启义借口树会碍他们家的风水,硬是给锯掉了。
想到昨天深夜还站在平顶上往她家看的周启义,黎夏心底发凉。
第4章 爹不亲娘不要
陈美玲没有久坐,很快就从黎家出来了,本来她是准备直接往小卖部去的,但想到出门前男人叮嘱她先回家,陈美玲就先回了老屋那边。
新楼房还在盖,等住进去还早着。
周家院里,周多春在洗衣服,盆里洗的是周启义在新房干活穿的衣服,又脏又硬,特别难搓洗,一双手搓得通红。
“二婶。”陈美玲进门,周多春喊了一声。
陈美玲随口应了一句,见自家男人在堂屋修坏掉的挑灰桶,放了菜篮子就过去了。
“黎夏怎么样?”周启义问。
陈美玲拿着蒲扇给自己扇风,这天热得,日子都要没法过了,“退烧了,我去的时候正准备做早饭呢。”
周启义脸上难掩惊讶,“她没吃药?”
不应该啊,那是畜牧站开的,给鸡吃的中药,不是给人吃的,是吃不死人,但也治不了病啊!
“这个没问,应该喝了吧,我昨天路过还闻到药味了。”说起昨天送过去的草药,陈美玲还有些心疼。
那药可不是在老钟家随便开的,而是在县里大药房拿的药,足足花了五块钱呢!
她们家现在建房子,一分钱是恨不得分成两半花,知道那药花了五块钱,陈美玲差点留下自己喝了。
虽然药是周启义去县城买水泥时顺路买的,但他们家包村里的拖拉机去县里,这也是要给钱的。
“这药还怪见效的。”陈美玲自言自语着,突然一拍大腿,“黎夏不是已经好了么,让多春去把剩下的要回来吧。”
本来就是不要钱给黎家的,拿回来也没什么关系,之后家里人要是感冒发烧正好用得上。
“哪有送了人又给要回来的!”周启义不赞同。
但陈美玲压根听不进他的话,“多春哪,洗了衣服去趟黎家,把药拿回来再去新房那里给你二叔帮忙啊,大姑娘了,勤快一点。”
把药再要回去这种操作,就是黎夏也有点蒙。
虽然她是有打算悄悄去问一下这药到底是治什么病的,为什么她喝了后会上吐下泻,但万万没想到他们会来要回去。
如果药真有问题,难道不是留在黎家最好,如果没有,又为什么要回去?
听周多春说陈美玲是觉得药效好,才让她来要,黎夏默了默,打消了找借口不给的想法,把药完整地给了周多春。
她倒要看看,这药要回去了,陈美玲喝不喝。
“我二婶这个人,挺会过日子的。”周多春觉得难堪极了,但她现在寄人篱下,只能乖乖听话。
黎夏笑不达眼底,“没事,美玲婶能给我送药,我已经很感激了。”
黎夏并不喜欢去别人家里串门子,但为了那包药,当天傍晚她摘了几条嫩黄瓜还有新鲜菜瓜给陈美玲送过去。
周家跟记忆里没什么两样,四间平砖房,院子浇的水泥坪,因为在建新房,院里堆了很多乱七八糟的材料。
“我就爱吃你家的种的黄瓜,特别甜。”陈美玲撸干净黄瓜身上的嫩刺,直接就吃了起来。
黎夏往里看了看,周启义和周多春还在新房那里干活,可周家也太过安静了一些,周青和周陈难道不在?
顾不上去想周青和周陈,黎夏一眼就看到了随便被丢在墙角的药包,应该是被水浸过了,被随便丢在了那里。
陈美玲也看见了,给出去的东西又要回来,是怪让人不好意思的,所以陈美玲让周多春去要。
她讪讪地道,“你二叔也是,收个东西都收不好,给落水缸里,还坏了我一缸水。”
这药十有八九是有问题了。
黎夏笑了笑,没有提药的事,随便找了个借口转移话题,“美玲婶,我家没洋火了,能不能先借一盒洋火给我。”
“洋火啊,说什么借不借,婶给你拿一盒就是。”陈美玲也松了口气,赶紧进屋拿了盒火柴给黎夏。
道过谢,黎夏就准备走去,走了两步,她突然想起周青和周陈为什么不在家。
上辈子初三开学后,黎夏才知道,说是去外婆家玩的周青,其实是转学去了京市,原来不是开学才去,而是早早就离开了么?
“周青和周陈是不是以后不回来,就留在京市上学了?”黎夏停住脚,转过身突然问。
陈美玲一愣,这事周多春都不知道,黎夏怎么会知道,她大伯子千叮万嘱不让往外说的。
这大好事,她一直忍着没往外炫耀呢,难道是周青走前跟黎夏说的?
也是,周青跟黎夏关系一直挺好,就像她大伯子跟黎夏父亲一样。
“你周伯伯在京市工作,一年到头难得回来,现在稳定下来,说是京市那边教育好,考虑了很久,才决定把青青和我们家周陈接到京市去上学。”说起这事,陈美玲脸上难掩骄傲。
这事是他们家沾了光,不然就凭他们夫妻的本事,别说京市了,就是县城,也没法送儿子去。
好在大伯子有本事,把亲闺女周青接了去,还带上了他们家周陈。
想到了什么,陈美玲压低了声音跟黎夏说,“这事你可别跟多春说。”
周多春是周启仁的大女儿,不过是离异的前妻生的,爹不亲娘不要,向来不太受重视,跟倍受宠爱的周青没法比。
黎夏挑了挑眉,她以为周多春是因为上高中了不方便转学,原来不是么?
“这事你记着啊。”虽然周多春是个老实脾气,但同一个爹不同的待遇,再老实的人知道了也要闹的。
陈美玲不想周多春来找她哭,等开了学,事情尘埃落定,周多春自己就死心了。
说完,陈美玲又拍了拍黎夏的手,“你也别舍不得青青,她这是奔好前程去了。”
可不是好前程么,名校毕业,海外镀金,公司高管,前程似锦。
“等寒暑假的时候,青青就会回来看你的,她还会给你带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