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风风火火地去退货,留下黎夏哭笑不得,有了吴引娣和梅芬的引子,黎夏也注意到了身边的情况,正正感受到了保健品这一行业有多红火,甚至说得上是疯狂。
桂圆她们走完亲戚跑到黎夏这里来玩的时候,就跟黎夏抱怨了这事,说是家里每天早一瓶晚一瓶,逼着她们喝这保健品。
许美娟就好一点了,她有个当人民警察的小姨,罗小雪一看那广告,就断定是假大空,不允许家里人买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
不过家里过节走动多,她又是马上要考大学的高三生,也没少收到这类保健品,也意思意思地开了两盒。
这是上辈子黎夏完全没有经历过的,上辈子这时候她疲于生计,别说价格不便宜的保健品了,就是便宜的零食,她也没舍得吃过。
她知道保健口狂潮,还是好多年后,看法制新闻才知道的。
过了初六,没几天高三就要开学了,本来说好要来江省看她们的魏也没有来,他临时接了个工程,年一过完,就去了京市。
魏也什么也没有说,但黎夏知道,他是为了她才去京市的。
在深市,魏也和陆东明几个已经打出一小片天来,做出了一定的口碑,明明在深市他们能发展得更好,为什么魏也会突然接京市的事做,可想而知。
魏也的这份好,沉甸甸的,让黎夏的喉咙发哽。
黎夏从来不会去想,上辈子魏也为什么没有出现,这是没有意义的事情,何况上辈子她很长一段时间都浑浑噩噩,魏也出现了又有什么用?
“哥,你先安心做事,咱们不着急。”黎夏怕魏也太过激进,引起周启仁的注意。
以周启仁跟她爸的关系,肯定是知道魏也的存在的,如果让他察觉到魏也在调查他,他肯定会疯狂反扑,以保秘密不被揭穿。
魏也笑得很轻松,“你放心,我不会鲁莽的,就是时间太紧,没有办法去看看你们,看看照顾你们的老人家。”
也不知道黎南是不是长大了,黎漾是不是长早了,他们听不听黎夏的话。
魏也承认,自己对黎夏的感情最深,因为两人小时候的感情本来就很好,但对黎南和黎漾,他同样是有很深感情的。
去京市的事,他不是临时决定,深市那边也确实做得比较成熟了,本来魏也是打算跟陆东明和陈敏行拆伙的,但这两个死活没同意。
用陆东明的话来说,他们三个在一起,才是一条龙,能打遍天下无敌手,只能聚不能散。
到最后,去京市的,还是他们三个。
杨大舅还是去深市,他们一家在深市已经稳定了下来,这把年纪,已经没法去折腾了,家里还有两个正在上学的孩子,更是脱不开身。
知道魏也要去京市后,杨大舅急得大把大把地掉头发,他害怕,也担心。
“大舅,你放心,我会照顾好黎夏的。”魏也是知道杨大舅疼爱黎夏姐弟妹三个的心是不比他少的。
如果有危险,杨大舅肯定会毫不犹豫地挡在黎夏他们面前。
“你们几个孩子……哎!好好保重自己,有些事没有把握,就不要冲动。”杨大舅觉得黎夏几个好好活着就好了,报仇这种事,太过危险。
他们能把周启仁怎么样,杀了还是剐了,就算杀了剐了,黎父也不会活过来,孩子们好好活着才是真的。
但魏也和黎夏坚持,他阻拦不住,只能由着他们去。
不过杨大舅也打定了主意,多接些活,多挣点钱,他们在京市肯定要花不少钱,别的忙他帮不上,经济上是一定要支持的。
杨大舅也很稳得住了,他每年都会带着两个女儿去黎家坟头祭拜,今年也没有因为见到黎夏,也省掉了这一环,不光如此,他还麻着胆子去周启义家里坐了坐,怀念了一番。
他是嘴上不支持,但行动上还是跟着黎夏的步调去做的。
他也是打听了周启仁一家今年没回来过年才回去,不然杨大舅怕自己露馅,在知道周启仁做过的事后,他的形象在杨大舅脑子里已经妖魔化了。
跑这一趟别的消息没有打听出来,倒是打听出来周启义准备年后去京市。
魏也一直有关注周启义这边,他是知道周启义自从养猪场失败后,一直想去京市的,但一直被压着留在这里。
现在情况有了变化,看来周启仁已经完全放下了警惕,相信黎夏姐弟妹几个不在人世,才会松口。
第225章 我不打女人,但你根本就不是人
周启仁这两年确实有些春风得意,背靠着顾家的关系,手里的工程不断,身边结交的人都是大老板,家里女儿以后肯定有大出息,他还有了儿子。
儿子如今快两岁半了,正人招人疼的时候,每天咿咿呀呀地喊着爸爸,周启仁只觉得心都化了,混身都充满干劲。
以前周启仁并没有一定要给后代留下什么的想法,就是想出人头地。
现在周启仁不光想出人头地,还想拼下一份家业给儿子,不说到混到顾家那种地步,那得是需要几代人的积累才行的,就混成楚家那种条件就行。
他不贪心的。
听说楚安的大哥在国外留学,以后应该会留在国外,周启仁也忍不住畅想,以后把儿子送出国,儿子再接他们去国外生活的场景。
那可是外国啊!
说起出国留学,周启仁想到周青前些天打电话回家说的情况,眉头微皱,顾余琛也要出国留学了,这一走估计短时间内不会回国,
明明在国内大学上得好好的,顾余琛怎么突然要出国?
现在周启仁头疼的是,周青也想跟顾家人提出国,在问他的意见,但他还没有想好,要不要支持她,人情这种东西,总是越用越薄的。
以前没有儿子的时候,他自然十分支持,反正周青好就是他好,要是周青真能如愿当上顾家媳妇,他这个当爹的脸上也有光。
但现在,周启仁有些犹豫。
这两年他冷眼看着,顾家大概是不可能接受周青当他们家的儿媳妇,那周青追着顾余琛出国,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所以,他得再好好想想。
年过完没几天,杨大舅就已经收拾好行李,准备回深市,魏也还没往京市去,先开车送杨大舅一家去火车站。
杨望湘闲着没事,坐在别人家里闲磕瓜子。
大过年的,再不喜欢杨望湘,主人家也得端出瓜子花生出来招待一二,不拿都不行,杨望湘现在是彻底不要脸了,她能直接问你,为什么不拿东西出来招待人。
以前村里人不少羡慕杨望湘的,嫁了个好男人,日子过得比谁都好,就算前头男人没了,杨望湘也能找到愿意照顾她生活的人,二嫁的男人没有前头的男人有能力,但人老实啊,又是镇上的,多好。
结果杨望湘好生生的日子都能过成一滩泥。
想到黄四珍做下的那些事,杨望湘还默许帮凶,村里人就对这母女俩嗤之以鼻,老的老,少的少,都不是什么好东西。
这会杨望湘磕着瓜子,还嫌弃他家瓜子没炒好,有糊味儿。
“你们家这新媳妇的手艺可是不怎么好,这要是我年轻的时候……”她年轻的时候怎么样,杨望湘没有说,她目光紧紧盯着杨望田家院坪里站着的男青年。
这人她见过,当初黎夏灵堂上他来闹过,还拿着欠条逼她还钱。
但当时杨望湘一点都没想起来对方是谁,现在看到侧脸背影,看到长开了的五官,杨望湘就觉得眼熟。
特别眼熟。
到底是谁呢?杨望湘太久不用脑子,脑子已经混沌了,她揪着那一点灵感,苦苦思索着,直到杨大舅一家收拾好了行李,坐上了行车准备离开,杨望湘才突然灵光乍现,久远的记忆立马涌了出来。
黎升平在单位有个好兄弟,两人经常一起喝酒,约着出去钓鱼什么的,因为对方是镇上的人,又是吃公家粮的人,杨望湘从来没有阻止过黎升平结交这样的朋友。
后来这个朋友时运不好,出了事,妻子也没了,就留下一个孩子,黎升平把那个孩子带了回来,要当成亲生的养。
杨望湘怎么接受得了,她一直跟黎升平闹,明明黎升平以前都很听她的话的,但那一次特别坚持,一定要留下那个孩子。
是那个孩子?
不,是那个小杂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