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多,摆了两桌半。
“夏夏,快过来,挨着罗姨坐。”罗凤仙一看到黎夏就招手,笑容满面。
罗凤仙坐的那桌,都是长辈和干部,黎夏扫了一圈,“害羞”地笑了笑,低声道,“罗姨,我们跟多春姐坐就好。”
她们几个小孩子跑到主桌上坐着,也太不懂事了一点。
罗凤仙并不是真的关心她们,不过是想到长辈和干部们面前,表现出周家对她们姐弟的照顾而已,黎夏这回不想再当周家捞名声的工具人。
说完,黎夏带着弟弟妹妹去周多春那边坐下。
这桌坐的都是周家的小辈,因为周青和周陈不在,所以只坐了半桌,周多春垂着头,没敢看黎夏。
“多春姐,你哭了?”黎漾好奇地看向周多春。
这话好像一个开关,周多春身体微微一颤,扭过身去,默默抹起了眼泪。
黎夏轻轻瞪黎漾一眼,“漾漾!”
黎南也瞪黎漾,黎漾缩了缩脖子,眼睛看着摆在眼前的碗筷,不敢乱看也不敢说话了。
“我没事。”周多春没敢多哭,这样的场合让罗凤仙丢脸,事后吃苦的只会是她。
坐在另一边的周列和周欢是周多春叔公家的堂兄和大堂姐。
周列撇了撇嘴,“多春你就是傻,凭什么不带你去京市啊,你也是仁叔的女儿,没道理周陈都去了,把你丢在乡下。”
说到伤心事,周多春满脸落寞。
“阿列,你别说了!”周欢拍了拍周列。
这种事,他们小的觉得再不平有什么用,做决定的是大人,哪有他们质疑的余地,说了也不过是让多春更难受而已。
说完,周欢看了眼黎夏姐弟妹,眼里微带鄙夷。
黎夏只当是看不见,招呼照顾着弟弟妹妹和周多春吃菜,“多春,不管怎么样,饭还是要吃的。”
周多春点了点头,冲黎夏笑了笑,只不过她这笑,比哭还要难看。
她抬手端碗时,黎夏注意到,周多春露出的手腕处,有竹条抽起的血痕。
罗凤仙打她了?
大人那两桌推杯换盏,气氛十分热闹,黎夏她们这桌吃得比较安静,只有黎南和周列不时说上几句。
“我常常想,夏夏要是我闺女就好了,聪明又懂事。”吃到一半,罗凤仙突然站起来,走到黎夏她们这桌,把手搭到黎夏肩膀上,亲切地揽着她,冲着长辈和干部们说道。
“我这次回来,我们家启仁再三叮嘱了我,让我多多看顾老黎家几个孩子,当初要不是老黎带我们家启仁出去,启仁还在村里种地呢,人要知道感恩。”
“在这里,当着太爷和几位干部的面,我表个态,以后,黎夏姐弟妹上学的费用,就归我和启仁管了。”
这个承诺份量可不轻,这个时候在农村,想要供个学生可不算容易的事,何况周家自己还有几个孩子。
黎夏姐弟妹三个学习都好,这要是以后考上了大学,周家这话落在这里,肯定也是要管的。
“生活上的事,我大哥大嫂管不到,我和启义会多多照顾的。”陈美玲笑着在旁边补充,怕份量不重,又补充了一句,“先前我们家选宅基地,也是为了就近照看黎夏几个。”
村里长辈和干部们都有些动容,纷纷赞扬周启仁和周启义这对兄弟名字没取错,十分地仁义。
“对个外人都比自己亲闺女的还亲,也不知道仁叔是怎么想的!”周欢忍不住低声嘀咕。
罗凤仙对多春堂姐不好也就算了,她始终是个后妈,可黎夏算什么,她再好,那也是别人家的孩子呀!
黎家再惨,帮人也要有个限度吧?
所有人都以为黎夏会默默接受这份好意,毕竟他们姐弟妹是真的艰难。
享受着众人赞赏的目光,周启义内心非常得意。
按照他老兄的计划,先从黎家开始,他周启义很快就会成为十里八乡称颂的先进榜样,到时候再运作一二,事成后他们兄弟里外合力,让老周家光宗耀祖。
黎夏倒是一脸感激地站了起来,话却不是罗凤仙和周启义夫妻想要听到的。
“罗姨,我特别感觉您和周大伯,你们的好意我心领了,我妈虽然改嫁了,但她始终是我们的妈妈,不会不管我们的。”说到这里黎夏微微失落地低了下头,“就算我妈不管我,我也可以担负起照顾弟弟妹妹的重任的。”
说着,黎夏笑起来,“罗姨还不知道吧,我现在每天在棉织厂门口摆摊,挣的钱已经够开销了。”
黎夏摆摊这事,罗凤仙一早就知道了,“你这马上要开学了,可不能再去摆摊耽误学习了。”
周启义跟着点了点头,脸上满是不赞同。
黎夏低下头,再抬头时,满脸坚定,“如果学习和摆摊不能兼顾,我打算辍学挣钱供小南和漾漾。”
“我不同意!”黎南第一时间站出来。
黎夏却没有看他,而是一直关注着罗凤仙和周启义的反应。
她在赌,赌周家明面上照顾着他们家,却是一心想把他们家打散,阻止她们姐弟妹三个出人头地。
而这所有的一切,跟黎父,跟她都有莫大的关系。
改名是很正常的事,但改成什么不好,非要改成周黎夏,这里头要是没有故事,黎夏无论如何也是不相信的。
还有黎父的死,黎夏也绝不相信,只是一场简单的工伤事故。
周启仁一定是说了谎。
上辈子她们一家的悲剧,全是人为!
“好孩子,要骨气不是这么要的。”罗凤仙脸上的表情很奇怪,眼里满带着笑意,嘴角却拼命下弯,看上去僵硬又有些狰狞。
周启义则是紧绷着嘴唇,脸上似有一丝激动。
第19章 长姐如母
义务教育法前两年才颁布,农村现在根本就没有九年义务教育这个概念。
村里大多数孩子都是上完小学就归农,只有少数会往初中升,其中男孩为主,女孩则是凤毛麟角,失学率非常高。
别说农村了,就是县镇上,能按步就班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的都不多。
黎夏能一直读到初三,她学习好固然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黎父重视教育能挣钱,不重男轻女,能供得起三个孩子。
“要我说啊,女孩子念个小学毕业就已经很不错了。”村里最年长的老太爷赞赏地看着黎夏,张着只剩两颗牙的嘴,颤颤巍巍地说道,“黎夏你是长姐,长姐如母!是要担起养家的责任,这一个家里,最终还得得靠男丁来顶门立户,把上学的机会给黎南是对的,大伙说是不是?”
“可不就是这个理。”村主任抿了口酒,笑着附和。
其他人也深以为然,女孩子读那么多书干什么,最后还不是嫁到别人家里去,能认字会识数就可以了。
“我才不要这样的机会!”黎南又气又委屈,她姐学习那么好,凭什么要让她辍学!如果一定要男丁来顶门立户,那也应该是他担起责任才是!
他气得眼睛都红了,双拳紧握,看上去像是一言不合就要动手。
“小南,这是太爷,要有礼貌。”黎夏伸手握住他的拳头,紧了紧。
黎南甩开她的手,把脸扭到一边。
“夏夏学习好,就这么辍学实在是太可惜了。”接收到罗凤仙冲他使的眼色,周启义忙出言圆场。
大概是怕泄漏真实情绪,周启义的脸绷得特别紧,音调也有些僵硬,想了想他又强调道,“学是一定要上的!”
却是绝口没再提周家资助黎夏三姐弟妹的事。
从周家出来,黎南气冲冲地走在最前头,黎漾牵着黎夏的手,满心忧愁地跟在后头。
刚到家,黎南就拿门发脾气,把门摔得怦怦直响,把追在后头的黎漾吓了一跳,还是黎夏反应快,把她拉开了。
“黎南!谁教你一发脾气就摔门的!”黎夏本来准备好好跟黎南说的,见状脸色立马严肃起来。
黎南赤红着眼睛扭头看她,还是一副要气爆炸的样子,但握门的手到底是放下了。
“来坐下,咱们好好说。”黎夏到底是心软下来,拖着凳子放在院坪里,招呼黎南来坐,黎漾自己搬了条小凳子坐过来。
黎南还想倔,觉得凭什么你喊我过去我就得过去啊,你之前说辍学也没见跟我商量的,但黎夏一个眼神扫过来,黎南还是挪了过去。
为了表示他很生气,黎南脸上满是不情不愿,坐下来的第一时间,就搬着椅子坐远了些,扭头不看黎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