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荷举(65)

作者:桃籽儿 阅读记录 TXT下载

母亲其实也会做饭,只是后来她身体太弱、常年缠绵病榻,渐渐便不能再做饭了。平日里多是沈西泠做,她如今虽然年纪不大,其实却是庖厨中的一把老手。

她其实挺喜欢做饭的,五谷杂粮茶米油盐虽然繁琐,但时常能给她一种踏实的感觉,尤其当她做出的东西母亲很爱吃的时候,她心中便会觉得格外熨帖。只是这庖厨之事毕竟还是有些令人疲惫,她小时候比现在更矮更没力气,一开始连锅都拿不动,做起来颇为费力。

所以她很盼着父亲回来,因为只要父亲来了,她便可以休息几天不必做饭。

父亲做的饭都很好吃,譬如熘鸡脯、素白菌之类,都令她想念。每逢她生辰父亲还会做汤饼,素笋尖熬出极鲜的汤头,每次都令她垂涎。母亲也很爱吃这种汤饼,每次都会多吃上小半碗,父亲见她胃口好也会很高兴,他们一家人在一起其乐融融,饭后便一起在小院里听父亲念书看星星,直到她沉沉睡去。

而今年,便是她第一个没有父母在身边的生辰了。

沈西泠说不上心中是什么滋味,此时只是低着头吃汤饼,碗中白蒙蒙的热气不断地升腾起来,遮住了她脸上的表情,让水佩她们都没发现她那时眼中的孤寂。

父亲,母亲,女儿今天十二岁了。

你们现在在一起了么?

我……又有些想念你们了。

往日饭后沈西泠便要去温书,不过今日王先生给了她三天的假,明日便不必去上学了。这倒是难得的一个休息的机会,沈西泠最近连日用功也有些乏,今日打算早些睡下。

只是饭后不多时,风裳便进屋说门外有个小厮来给沈西泠送东西,说是齐二公子托人送来的,她已经给拿了进来。

沈西泠一听又惊又喜,没想到还能有这么一茬事儿,却顾不上拆东西,直拉着风裳的手急急地问:“公子回来了么?”

几个丫头看她这急火火的模样都是捂着嘴笑,用揶揄的神情瞧着她,风裳笑着答道:“没呢,说是还没回建康,就单是差人给小姐送东西回来。”

水佩也跟着起哄,笑着问风裳:“二公子可还给旁人带东西了?给相爷?给夫人?给两位小公子?”

“没呢,”风裳笑,“我特意问了,别人都没有,专给我们小姐的。”

一群小丫头笑成一团,子君也跟着凑热闹,看着风裳手里那个小小的包袱,着急地催促道:“快快快,快拆开瞧瞧,看二公子送了什么东西回来?”

沈西泠本是有些懵了,听说齐婴给她送了东西,晓得这是生辰礼,心中自然无比欢喜,只是听说他还没回来,这番欢喜又打了些许折扣。

比起生辰礼,她其实更盼着他早点回来,更盼着早点见到他。

这时几个姐姐又在哄她赶紧把包袱拆开看公子送了什么,闹得沈西泠莫名脸热起来,明明这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可她那时就是莫名不好意思当着她们的面拆,遂脸红红地将包袱抢过来,一溜烟儿钻进里间去了,惹得几个姐姐都在身后笑她。

沈西泠关上门,她们的笑声就被隔在了门外,但还是能隐隐约约地听见,她靠着门站了一会儿,感觉一颗心在胸膛里砰砰直跳,两只手紧紧地搂住那个小包袱,等到门外的笑声渐渐散去了才点了灯。

灯光暖融,沈西泠将那个小包袱放在桌案上,自己坐在桌边,心里竟有些紧张,端详了好一阵儿才将那包袱解开,露出里面的东西来。

……是几本书。

书页泛黄,显得很陈旧,看起来像是孤本,有一卷《诗经》,另还有几本文选。

沈西泠倒是没想到齐婴会送她书,但仔细一想,又想不出他还会送什么别的东西。她觉得有些好笑,莫名就笑了起来,纤细的手指小心地触碰着那些看起来就很脆弱的书页,心中却想起风荷苑忘室之内四壁高大的书格,又想象着齐婴坐在那张特别宽大又堆满了公文的书案后手握书卷读书的模样,心中就忽而生出一种安定之感,眼睛笑得弯起来。

这些书是他的么?也许不是,他又不在建康,那或许就是在外面买的——他可曾看过这些书?他的手可曾碰过这些书的扉页?他在买这些书的时候,有想起她么?

这么细细地去想,沈西泠又觉得脸热起来。

她将这几卷书从包裹中小心地拿出来,预备这几天便开始读,只是将书都取出来之后,又在最下面瞧见一只很小的木匣子,只有她手掌大小。

沈西泠一见,没想到居然还有一个礼物,心中惊喜,赶紧将几卷书小心地放到一边,将那只匣子捧起来。

那是一只很寻常的木匣子,分量不重,很轻盈,沈西泠打开的时候脑海中闪过了许许多多的猜测,她想这里面装的或许是一盒胭脂,或许是一枚梳子,或许是什么其他小玩意儿。

可她怎么也没想到,她打开以后,那匣子中装的却是……一只草编的小蚱蜢。

她一下子就愣住了。

草编的……小蚱蜢。

那是她曾同父亲讨要的东西,在家中忽遭大变之前,父亲答应过会送给她的。

她的父亲一直手巧,虽然出身显贵,但却像个匠人,很多事情都乐意亲力亲为。她小时候睡的小床、玩的小泥人小皮影,泰半都是父亲亲手做的。他也送给过她很多草编的东西,譬如草编的小蝴蝶、小狐狸、小狗,每一个都栩栩如生。

她一直想再要一只小蚱蜢,父亲已经答应了她,可是后来……他却死了。

沈西泠看着此刻掌中木匣里装的这只小蚱蜢,草编得很扎实紧密,于是就显得牢固,根须特别清晰,形态也栩栩如生,编得极好,看得出编的人很是用心,花费了不少功夫。

她没有猜错,编的人的确花了不少功夫。

准确来讲,齐婴编了整整一夜。

在南陵的日子充满刀光剑影血雨腥风,可他其实一直没有忘了,二月廿四是小姑娘的生辰。

他从建康离开的时候,一向那么文文静静又规行矩步的沈西泠却胆大地连王先生的课都不去了,匆匆忙忙地跑出来找他,他才知道她心里原来那么依赖他,也才明白她心里的惶恐和孤单。

他其实也想快些回去陪她过这个生辰,她父母刚去不久,今年她一定难捱,若能有人在她身边陪着,当要好上些许。只是虽然他已经尽力了,南陵的局势却依然未稳,他脱不开身,赶不回去。

于是他只能给她送生辰礼。

送礼这种事情齐婴并不生疏,官场中人,世情往来,理所当然,他早已熟稔。只是他很少送东西给女孩子,还是年纪这样小的小姑娘,难免有些不好办。况且仔细算来,他们相识至今也不过才两个月,她又一直沉默寡言低眉敛目,让齐婴不知道她喜欢什么,一时更是无从下手。

他在动荡的兵乱和缠身的公务中仍未忘了给她选生辰礼的事,斟酌了许久,最后还是给她送了书。他听说她读书勤勉,送她书卷总不会有错。

只是书都包好了,他又觉得欠妥。

他一直知道沈西泠的性情有些敏感,小姑娘年纪太小,幼时的经历又太过波折,难免如此。他担心送几卷书会显得有些刻板,小姑娘就算嘴上不说,心里也或许会嫌他潦草应付,万一偷偷伤心那便有些不好了。

他既然已经管了她,就还是希望她能尽量高兴一些。

但他的确不知再送些什么东西才好,首饰钗环,她年纪太小,他送也并不合适,踌躇间却想起那天在廷尉法狱时沈相同他说过的话。

沈相说,他答应过给自己的小女儿编一只草扎的小蚱蜢。

齐婴不知道这只蚱蜢他是否已经给了沈西泠,但揣测大半是没有的。沈西泠性子内敛,从未在他面前提起过对双亲的想念,但他其实知道她心里的难过,譬如上回他无意问起她是跟谁学的做饭时,她眼中露出的伤怀便让他明白了一切。

他或许可以替她父亲给她编一只小蚱蜢,哪怕只是全她一个念想。

然而誉满江左的齐二公子虽说才名在外,但在手艺上却并不精通,本以为编个小玩意儿不是什么大事,结果几根草绕来绕去,蚱蜢没编出来,倒是打了一串的结。没办法只好又找来精通这门手艺的匠人来教,等学通了门道已经过了大半夜,后来又编了好几个才逐渐像个样子。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