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荷举(275)

作者:桃籽儿 阅读记录 TXT下载

他的手环着她的腰,令她感觉到自己整个人都在被他笼罩着,奇妙的安全感。

“文文,”她听见他说,“你还记得原来我们说过私奔的事么?”

她眨了眨眼,心想这她怎么会不记得。

当时山雨尚且未来,北伐之战也还没有开始,他身上担着那么多的干系,可还是愿意放下一切带她走。

她从没有忘记过他的这个决定,并时时刻刻为此深深动容。

她窝在他怀里点了点头,又听到他的声音平静地落进她耳中:“当时我就想与你成婚,并非因为我很在乎所谓夫妻的名分,而是我想倘若我们有了孩子,我一定不会让孩子再经受你小时候的苦难。”

他的语气安稳而柔和。

“我知道沈相很疼你,也爱重你的母亲,”他说,“可是他一定也很遗憾,最终没能有一个名分来安慰彼此。”

“你我当然可以不介怀世俗之见而孤僻地生活,但是我总想……给你最世俗的圆满。”

“三书六礼,宾朋满座,父母俱在,相守一生。”

“不必再有什么妥协取舍,只是理所当然地不再受苦,仅此而已。”

他的话总是这样的,点到为止、显得有些缥缈,有时会让人听不太懂,然而此时却仿佛扎在了沈西泠心底,她不但听懂了,而且深深地感动着。

这个人已经给过她太多感动了,他们一起经历了那么多,她以为自己已经不会再因为他几句话就感动得流泪,然而事实却是他总能找到她心里最脆弱的那个点,只要说几句话便能让她溃不成军。

这个人太懂得她了。

她又哭起来了,窝在他怀里泣不成声,他便笑着给她擦眼泪,然后轻轻地亲吻她,他们的气息纠缠在一起,好像自很久以前就是这样了,那么理所当然,那么不容置喙。

沈西泠没办法再说出什么拒绝的话了,眼前这个人值得她付出她的一切,甚至即便如此也远远不够,那么她又怎么能吝啬于拿出自己的勇气呢?

他说得对——他们不能再妥协取舍了,要理所当然地,去追求最世俗的圆满。

……然而即便沈西泠提前给自己鼓了很久的劲儿,但当她走下马车、站在齐氏本家的大门前时,这些勇气还是一股脑儿消散了,她重新变得慌慌张张的,甚至打起了退堂鼓。

她拉着齐婴的袖子说:“要……要不我们还是改日再来吧……我觉得我还没准备好……”

她这模样把齐婴逗笑了,他叹了口气,说她:“你十年前都不怕,难道现在还不如小时候?”

他说的是她十年前头回来本家时候的事,说起来眼下也的确和那时候差不多——她同样要来拜会他的父母,他也同样还是陪着她。

不过他这话说的就不对了,沈西泠皱起眉,理不直气也壮:“谁说我小时候就不怕?我那时候特别怕,只不过我没告诉你。”

齐婴无言,说:“那你现在也别告诉我。”

沈西泠不答应:“那不行,我现在就要告诉你——我害怕。”

……这小姑娘是越来越不讲理了。

可惜如今小齐大人已不能再像过去那般板起脸来训斥她了,她也知道他爱她、会无止尽地迁就她,所以越来越由着性子做事。

她继续在门外踌躇了一阵,随后又觉伸头是一刀缩头也是一刀,早挨早了,于是自己想通了,便又深吸口气提起了精神,同齐婴一起踏进了本家的大门。

在那扇高大的朱门开启之前,沈西泠原以为这里也会和风荷苑一样,同她记忆里的样子如出一辙,未料当她同齐婴一起步入府宅之后,才发现这里更迭良多。

犹记当年她初来本家时只觉侯门如海,更见厅堂楼阁嵘峥轩峻,树木山石蓊蔚葱郁,处处雕梁画栋庄严气派。当时她走入正堂要穿过重重的花厅游廊,又要绕过不知多少插屏软挡,往来仆役比风荷苑多出十倍不止,游廊假山之畔还挂着画眉鹦鹉之类供人赏玩逗趣儿的鸟雀,那时她才知道所谓“豪奢”二字究竟是怎样一番气象。

而现在……本家是肉眼可见的衰败了。

往来的仆役变少了许多,游廊一侧也再没有被养着的金贵鸟儿,雕梁画栋虽犹在,只是却看得出乏人养护,因而朱漆脱落、油彩黯淡,再没有当年那般鼎盛之家的气派。

沈西泠原本还想不通一切为何会如此,后来走着走着才想明白。

这五年来齐家败落了,朝廷之内只有齐婴一人为官,所得也仅仅是他的俸禄,齐家上上下下有几百口人,他一个人怎么养?何况世人势利投机,在他家出事之后恐怕也都难免落井下石,原先往来多的高门想必都怕引火烧身因而断了来往,原先求他们办事的也必然都会退得八丈远,齐家孤掌难鸣,要败落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

这满目衰败令沈西泠看得揪心,忍不住就牵住了齐婴的手。

齐婴一侧目便看见了小姑娘忧忧愁愁的眉目,她正仰头看着他,继而又对他说:“家里是不是没有银子了?我有银子,还有很多,可以都拿出来给家里用。”

她看向四周,补充道:“这里要好生修缮一番了,可不能让夫人她们瞧着伤情。”

她专注地看着四周、心中盘算规划着,全然没有意识到自己在说什么——“家里”。

她其实早已把他的家当成自己的家了。

齐婴淡淡一笑,心中的暖意长久地持续着,他没再说什么,只是握紧了她的手,与她一起向本家正堂走去。

正堂之中,齐家人已经到齐了:齐璋、尧氏、齐云、韩若晖、齐宁、徽儿、泰儿、宁氏,以及齐乐和宁氏的女儿念儿。

念儿还在襁褓之中,想来还不知道自己的父亲已经长逝,仍睁着一双葡萄一般的大眼睛兴高采烈地注视着抱着她的母亲,小嘴咧着,看上去高高兴兴的,还觉得母亲鬓间别的白簪花很漂亮呢。

家中正活泼的孩子也就是徽儿和泰儿了,徽儿将满十一岁,已经是亭亭玉立的少女,坐在父亲和母亲身边安安稳稳的,至于弟弟泰儿就活泼些,他还只有五岁,正是爱跑爱跳狗都嫌的年纪,今日在这正堂上也不安分,时不时就要跑到门口张望一番,若望不见有人来便要撅着小嘴跑到祖母身边,拉着尧氏的衣角问:“祖母祖母,二叔叔和二婶婶怎么还不来呀?泰儿要看二婶婶!”

作者有话要说: 他俩之间没有波折了,以后都是搞别人,大家放心~

第215章 喜悲(2)

尧氏还未及说话,泰儿便被他母亲训斥了,说:“泰儿过来,快别去闹祖母。”

泰儿一贯是服母亲管教的,一遇韩若晖训斥很快便老实起来,垂着小脑袋回到了母亲身边。

而韩若晖之所以叫他过去,也是因为顾惜婆婆的身体。

尧氏也苍老许多了,这五年她过得可不容易,既忧心着这个败落的家,又要照顾因为中风而不良于行的公公,心力交瘁得连鬓间的白发也多了起来,令人看了心疼。

泰儿是有些怕母亲的,因而在母亲身边待了没一会儿就又去了父亲身边。他父亲待他总是很宽容,虽然前些年他父亲总是离家说要去寺院静修、惹母亲哭了很多次,但这几年他已经不这么做了,因此更让泰儿安心。

他凑到父亲身边靠着,问他二叔叔什么时候才回来,他父亲温声答道:“快了,很快就回来了。”

这说法齐泰已经听得腻味了,便不满地撅起了小嘴,随后又百无聊赖地看向不说话的祖父和三叔叔。

他祖父前些年生了病,如今不能走动、往来只能依靠轮椅。听姐姐说,祖父原本就是个很严肃的长辈,但生病后就更加严肃沉默了,的确,在泰儿的印象里,这位不苟言笑的祖父甚至几乎没有抱过他。

而三叔叔也和祖父一样沉默,甚至比祖父更加不容易亲近。只是他并不是严肃,倒显得胆怯瑟缩,尤其在父亲面前格外闪躲,甚至到了走在路上远远看见父亲都要闪避的地步。泰儿一直觉得奇怪、不明白三叔叔为什么这么怕自己的父亲,有一回便禁不住问了父亲缘由,那时父亲的神情令他看不懂,沉默了好一会儿才回答他说:“因为你三叔叔做错了事,而他……至今还不能原谅他自己。”

泰儿还太小了,他不明白人为什么会自己为难自己,明明父亲都不生气了、也没有人继续责备三叔叔,那他又为什么要这样束手束脚、畏畏缩缩地过日子呢?他都瘦得皮包骨头了,还生了许多白发,比祖母的白发还要多呢。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