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宁愿一个人度过一生,也不想就这样嫁给一个自己不喜欢的人。齐婴是讲道理的,如果她坚持说不愿意,想来他也不会勉强她。
其实仔细琢磨琢磨,齐婴也未必就是真的想让她嫁人,兴许他只是觉得她如果不嫁人就会一直在自己身边待着、这样于他是一桩麻烦,所以才想借婚嫁的法子名正言顺地让她离开。这么一说的话,其实只要她离开了,他应当也不会再执着于给她安排婚事了吧?
沈西泠抿了抿嘴,又将自己缩得更小了一些,头枕在自己膝盖上,静静地继续出神。
嗯,她的确到了应该离开这里的时候了。
今天齐三公子告诉她,如果她嫁给他,齐婴会给她一笔丰厚的嫁妆。那么……假使她不嫁人、只是自己离开,他能否不给嫁妆、转而给她一间铺子呢?不用特别大特别好,只要让她有地方可去就好。或许她也可以试着与他说说,问问她能否从这几年她赚的银子中拿一些走,这样也很好,如果他能点头那便好极了。
至于离开风荷苑以后去哪里,沈西泠也提前有过打算。
她可以先离开建康一段日子,等过一段时间她没有那么伤心了,便可以再回来,毕竟她双亲的坟墓还在这里,她也不好一直不回来的。等回来之后她可以先赁一间屋子住,等她的生意有起色了,便买一个小院子住下来,这样比较稳妥。
她唯一没有想清楚的就是人事上的问题。
她不知道她离开这里以后还能否再见到他了——是一辈子都不能再见了么?还是逢年过节可以上门拜访呢?还有水佩姐姐她们,相处三年总是感情很深,她私心里已经把她们当成家人了,实在有些舍不得她们。但她们都是风荷苑的人,怎能陪着她出去东跑西颠呢?何况她一开始必然没什么钱,也无法支给她们像风荷苑这么丰厚的月钱,她们又该怎么养家糊口……
还有尧氏……她也很舍不得这位夫人。虽则她们并不算多么熟稔,可她曾经袒护照顾过她,今日还亲自为她行笄礼,她其实已经悄悄把她当成了自己的亲长。等她离开之前,她可以去本家拜见她一次么?如果不行,那三月头就是花会了,她总应当会来风荷苑的,假如自己可以一直留到那个时候,那或许还能再拜见她一次……
沈西泠正仔仔细细地想着,忽而听见一阵喵喵喵的声音,抬头一看,才瞧见是雪团儿正朝她跑过来。
它原本在自己的小窝里睡着了,方才许是醒了吧,现在精神得很,便跳到她床上来找她玩儿。她见状便将它抱在怀里逗弄着,轻轻地摸着它的小肚子,小家伙舒服极了,一直发出呼噜呼噜的声音。
作者有话要说: ……沈文文想得好细好远,好像隔一个时辰就可以离家出走了齐二:?那倒也不必
第110章 雷雨(2)
沈西泠莞尔,这才想起雪团儿的事。
对啊,还有雪团儿。
一只宠物,想来齐婴还是会允许她带走的吧……只是它从小在风荷苑吃的东西都颇为金贵,她一时恐怕也未必养得起它,就算银钱上可以,恐怕也抽不出足够的工夫来陪它,或许它也还是继续留在这里为好……
沈西泠叹了一口气,自己静了一会儿,又用脸蹭了蹭雪团儿的小猫儿脸,心中悲伤渐浓。
原来她还是什么都没有,并且什么都带不走。
她又看了看自己手中的小匣子,略有些苦涩地笑了笑,想了想还是没敢把匣子打开,只是轻轻地把它也放在怀里,心想:或许我能带走的,也就只有你了。
沈西泠又感到一阵泪意翻涌上来,令她颇为为难。
她不愿再哭了,也不愿再悲伤下去,便连忙仰起头来等着泪意消退,又开始思考着怎么离开这里的问题。
她觉得还是应当同齐婴好好道别的,他养了她三年,抛开她对他的恋慕之心不谈,她心里也是感激他的,她若一声不吭就这么走了,总是有些不妥,何况风荷苑中到处都是他的人,即便水佩姐姐她们说到底也还是听他的,没有他点头,她也走不了。
只是不知这回他何时才能回来,兴许他为了躲她,又要好几个月不回来了……
沈西泠默默叹了口气,心想也罢,她便先收拾东西好了,若过一阵子他还不回来,她便给他写一封信同他提及此事,若他愿意回来与她面别那自然最好,若他不愿意,那他们之间也至少算是有一封书信作别,不至于没头没尾的。
沈西泠一念既定,又抱了雪团儿一会儿,随后怀抱着它起了身,走出了房去。
水佩属实没有想到,她们小姐那日及之后竟一直三餐如常,并未如她们所料的那样食难下咽。
她不哭,也并未流露出伤怀之色,更不问及同公子有关的事情,平静得像是无事发生似的。
但是丫头们都瞧见了那天她满面是泪的模样,也都瞧见了公子神色复杂站在她门前的模样,又怎么会真的相信万事太平呢?她们反倒是更紧张了,总觉得要有什么大事发生。
只是她们小姐平平静静的,丫头们虽然心中打鼓,却也没法儿再给公子送信,总不兴跑过去说“我家小姐平静得很,平静得奇怪”,那就算公子不生气,青竹也要把她们丢出门去。
丫头们正苦恼着,两日后,宋浩堂又登了风荷苑的门。
这位先生每回登门都是有事发生,这回更是带来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冯掌柜自尽了。
他话音刚落沈西泠便失手打碎了一个茶盏,半晌都回不过神来,直到过了好一会儿才像是终于找回声音似的,问:“……你说什么?”
宋浩堂低着头,神情亦是十分沉痛,硬着头皮看了沈西泠一眼,咬了咬牙,说:“……人是悬梁死的,三天前的事儿,今日出殡……”
沈西泠仍在发愣,迟迟回不过神来。
冯掌柜……
她,她明明前段日子还见过他、还给了他一笔银子贴补他的亏空,他还说要帮着她游说其他小布庄的掌柜们和她共进退。
这才多少日子过去……他便死了。
沈西泠觉得飘飘忽忽的,仍难以置信,强自稳了稳心神,问宋浩堂道:“人是三天前去的,宋先生为何今日才告诉我此事?”
宋浩堂神情为难,垂着头答:“廿四是小姐的嘉礼,他在头一天自尽,我……”
沈西泠闻言眉头紧锁,实在动了怒气,皱眉道:“先生糊涂!如此大事,怎可隐而不报我!”
她话音刚落,宋浩堂还没来得及说话,堂上众人便先听见“咣当”一声响,原是一旁的六子撞倒了一把太师椅。他手忙脚乱地把椅子扶了起来,一旁的水佩她们脸色也都不好看。
沈西泠当时心中太乱,一时没顾得上计较丫头小厮们的这些异常,只又转向宋浩堂问:“三天前的事儿,恰够停灵……今日便是掌柜的出殡之日?”
宋浩堂抿了抿嘴,又看了沈西泠一眼,继而十分艰难地点了点头。
沈西泠深吸了一口气,扶着桌子站了起来。
惊闻噩耗令她此时双腿有些发软,她强撑着桌子自己站稳了,并未被人看出异样,脸上的神情透着坚毅和被她自己努力掩盖的恍惚,众人又听她说:“走,去吊唁吧。”
冯掌柜在自己此前被打砸的布庄中悬梁自尽了,他的灵堂也并未设在家中,就设在这个布庄里,据说是因为他为了补布庄这头的亏空将家中的房产卖了,打前段日子起一家人就住在布庄后头的小屋子里,很是拮据。
来吊唁的人不算多也不算少,大半都是他的亲戚,他的妻子和年仅八岁的儿子皆披麻戴孝跪在灵堂门口,脸上都满是悲戚。
沈西泠的马车只停在了附近,为表示对亡者的尊重,她是下车步行到灵堂吊唁的。
她身边跟了水佩、风裳两个丫鬟,还有宋浩堂和六子,瞧上去便是人多势众的,冯掌柜的夫人乍一看以为是什么仗势欺人的权贵上了门,抱着她的儿子一脸惊恐、很是害怕,沈西泠见状连忙弯下身子向冯夫人解释,道:“夫人不必惊恐,我原是冯掌柜生意上的……朋友,姓方,今日是来吊唁的。”
她一说完,身旁的六子便应声送上了银锭和冥蜡。
众人本以为冯夫人闻言应当释怀,哪料她一听那个“方”字便又大哭起来,情绪比方才更加激动,眼中还露出怨毒之色,大声道:“姓方?你就是那个方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