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同人)我的金手指很好吃[快穿]+番外(928)

在两国战场上发光发热,军功和捡得一样容易。

甚至辽国的一些上了年纪的老将,看到挥舞银枪呼啸而来的许仙,直接跟见了鬼一样的气势就掉落了大半。

甚至还有时隔二十多年被同样的招数挑落马下的倒霉蛋。

成全了许仙师徒一段无可复制的佳话。

白素贞作为修行者,她不能直接参与战争。

但是作为家属,她能帮忙的地方就太多了。

比如之前在西夏那里,假装夫妻吵架偷改河道。

比如用法术帮军队制作药材、缝补衣服。

比如预测天气,占卜吉凶。

她挺着肚子不方便跟着许仙一路疾行行军。

可她在的后方,稳定得不得了。

林林总总算下来,白素贞插手的部分竟然已经有些过了底线了。

但是本人好好的,孩子好好的。

这让大宋的修士也品出味来了。

这蛇妖……有后台,有功德。

老天爷都护着她。

一些知道内情的人,不可思议的回头去敲法海的门。

你是怎么做到,随便杠上一个,都是有功德后台的千年蛇妖的?

法海:…………

神佑元年。

刚刚改国号的大宋,赢来了全新的篇章。

在经过雁门山大捷,居庸关大捷,蓟州大捷之后。

燕云十六州正式回归了中原大地。

重启北方屏障。

多少文人墨客含泪高歌。

多少离家游子冲回故土。

多少终于能堂堂正正再着汉家衣冠“旅人”再度挺起胸膛。

如此接连大胜,本应该乘胜追击的。

就连普通老百姓也都是这么认为的。

然而大宋就这么痛快的接受了辽国的求和书,连武将都没有什么意见。

拿回了燕云十六州,坑了一大笔金银珠宝后。

大宋就这么轻易的班师回朝了,他们感觉还有点不太真实。

大宋是还能再打。

可过了燕云十六州,地理环境就会发生巨大的变化。

之前准备了几十年,却少有为那边准备的。

而且,打仗是有消耗的,不是钱的问题,还有人的问题。

就算是大胜的仗,我方人员也不是毫发无损的。

再打下去,钱财撑得住,男丁就会损耗过度了。

大宋接下来的种田暴富计划。

也正是需要大量的人口,尤其是负责耕地的成年男性。

第一波种下去的良种已经成熟。

快一点的已经成熟两次了。

别看边关打得热闹。

大宋内部也是如火如荼的进行农业研究。

这些良种适合什么气候,什么土地,消耗地力为何,如何套种,如何育种,如何防止虫害等等。

每一个参与研究和试种的人,都把自己全部的心力都耗在了这个上面了。

上仙怜悯苍生,自毁仙途,赐下良种。

他们再不好好珍惜,那还是人嘛!

初见成效的巨大丰收,伴随着边关大捷,夺回故土的消息,传遍了整个大宋。

很快军队就会回来。

家人就会团聚。

国家会发新出来的种子。

来年会是巨大的丰年。

就是在这样美好的时刻。

白素贞要生了。

蛇妖产子太过稀罕。

几乎闲着的、听说过白素贞的修士全部赶来看热闹。

无论白素贞生下来的是蛇还是人,都是修订修行界目前认知的一件事。

于是产房门口,除了孩子他爹急得来回踱步。

其他人下棋,聊天,喝茶,吃点心,还有切磋法术的……

就是这群看起来像是来捣乱的人,见证了不可思议的一幕。

当产房内婴儿哭声响起的时候。

天上的文曲星大放光华。

修士们全体暗搓搓的小声讨论。

“按照民间传统,这孩子是文曲星转世吧?”

“可神仙转世历劫,一向是悄无声息的。”

“那这星星没事闪个什么劲儿?打招呼吗?”

“说不定就是打招呼,并非转世……保佑一下也是可以的。”

“同一时刻出生的孩子那么多,不一定是他。”

“他是白蛇之子。”

想了想白素贞那并没有公开的靠山和夸张的好运功德。

若文曲星真的是闪给一个孩子看的话,那必须是这个孩子。

“哎呦,恭喜许相公,恭喜许相公,这文曲星大亮,令郎一定是聪明伶俐,文曲星转世啊。”产婆喋喋不休的说着吉祥话。

“文曲星?”许仙不可置否的进行否决。“搞错了吧,我的孩子应该是武曲星才对。”

天上的文曲星:…………

“就算不习武,那也可以随娘子修道嘛。”

天上的文曲星:…………

“读书什么的,我家历代是没这个天赋的。”

天上的文曲星:…………

“这孩子诞生在这么好的时候,我觉得该取名叫许定北。”

众修士看向暗淡了不少的文曲星,进行委婉的提议。

“要不叫许士林吧?好歹文曲星那么亮,该应这个吉兆。”

“姐姐说了,定北这个名字极好。”小青从里屋出来负责传话。

未来金科状元郎的名字……就这么定了。

文曲星:QAQ

作者有话要说:

第130章 幸福的大宋

神佑元年开始。

对于整个大宋生活的百姓来说, 那就真的是天堂级别的开端。

肉眼可见的光明未来就这么铺垫在你的脚下了。

燕云十六州拿回来了。

大辽的威胁犹在,有天险可守,兵力投入就没那么急迫了。

武治上的钱财消耗预算, 可以挪一大部分转向国内民生发展了。

再加上战争赔款。

从天而降的一大笔钱, 让户部尚书老泪纵横, 差点人就这么厥过去了。

兵荒马乱抢救之后, 户部尚书面对官家和家人委婉劝退。

抱着自己的官印坚决不辞。

“老臣知道自己老了, 眼睛花了,身体也不硬朗了,可千万要让老臣主持一次减赋啊!”

对于明君来说, 在自己的任期能够减赋, 是名垂千古的功绩。

对于名臣来说也是。

户部尚书还有一句话没说出来:“穷”了一辈子了,请务必让他使劲花一次钱。

官家:……好, 好吧。

于是百姓们就幸福的捧着手里多出来的钱和粮。

不敢置信的听着自家父母官在那里宣布。

我们这里要建官学,建水渠,建粮仓, 修路等等等等。

什么?徭役?

呵呵。

给钱的!

看着百姓们震惊不敢置信的眼神, 县令们也不卖关子。

“谁家农闲、有手艺的, 人有多的,到时候来衙门报名。价格……本官保证,有这个数。”

听着耳边山呼海啸一般的欢呼。

看着眼前一张张喜悦的脸。

宣布这些福利的父母官们,无论是否清正廉明, 是否能干,都由衷感觉到了一种自豪感和幸福感。

这一刻,无论是百姓,官员,还是差役, 脸上的笑容都是同样的。

谁都希望日子更好过,不是吗?

然而减赋和政策许诺仅仅是开始。

重点在后面呢

巫鼎拿出来的粮食,经过一年的试种。

已经能试推广了。

官方对于新种的推行可以说是自信心爆棚。

本就是优质高产的良种,还是山海界孕育过的。

对于某产一两百斤就很满足的古代人来说。

随便种种都是容易让人心梗的大丰收。

目前的数量还不够全国铺开一次性替换。

但是大规模试种已经是没问题的了。

政令下达,每一个村庄都安排了至少一块地试种神赐良种。

都不需要等种子完全成熟。

光是出芽率,抽穗率,就足够有经验的老农们红红火火恍恍惚惚,感觉自己种得一辈子田都白种了。

问,如果每亩田都种这样的良种,那么后果是什么?

朴实的老农们使劲的算了一下。

最后得出的结论是。

缴税后,他们剩下的粮食,足够他们全家每一顿都吃到撑,吃一整年都没问题,家里还能满一个谷仓!

吃到撑!!!

多么让人觉得幸福的词汇。

这样的好事,明年,最多后年就能发生了!!

每家每户都会有这样的神种!

每家每户都能吃饱吗?!

上一篇:热恋他下一篇:何处归家

忘却的悠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