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爱(15)

作者:klagerup 阅读记录 TXT下载

“我知道的,你这一认祖归宗,自然是事务繁忙。”

“是,太后不舍侄儿,在皇宫里陪着她老人家和陛下呆了两天,然后又去给我父王母妃跪陵。”

“我听说你跪陵的时候竟然出现了刺客,可有伤害?”

“多谢皇叔牵挂,只有几个小毛贼而已。”

“听说你六皇叔见你了?嗨,我这个六弟,也不知道为什么在皇觉观闭观这么年?我也有快二十年没见到了,他似乎对我有些误会。”

“是,我也是因为有皇伯伯的帮助才有幸见到六皇叔。”

“我听说你现在在大皇兄那儿居住?”

“是,是皇伯伯害怕我一个人住,不安全,毕竟我的出现会让有些人不舒服,否则也不会出现刺客一说。”

一听这话,李明拓生气道:

“谁这么大胆?你是堂堂正正我们李家的孩子,是我二皇兄唯一留下的骨血,这是毋庸置疑的。你不知道想当初我和你父王关系最好了,他对我真是照顾有加,我也喜欢聆听他的教诲,而且你父王在朝中的人缘极好,各个大臣都是很痛惜你父王的离世。好孩子,放心,有你皇叔在,没人敢欺负你。”

“多谢皇叔,是呀,自从我来到京都,确实听到了很多对父王的赞许,这让侄儿深感惭愧,不及父王的一分一毫,而让侄儿如履薄冰,诚惶诚恐,如父王如此得到各位皇伯皇叔的友爱,众大臣的赞赏,却还是身遭残害,以至于灭门,更何况我这一无是处的小子,空担虚名,又不知会招来多少怨恨和嫉妒,有些许刺客的出现也是在所难免的,而且将来侄儿将来立足朝堂,参政议事,难免会与众大臣接触,甚至有所冲突,现在有皇叔这句话,侄儿甚是感激和放心。”

李明拓微微一笑说道:

“那是自然的,只要我们叔侄一心,为皇帝分忧,以后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尽管来找皇叔。”

“侄儿,现在就有一事不明,请皇叔赐教。”

“说。”

“我家灭门是与原礼部尚书李在石贪墨进贡物品钱财有关,不过就侄儿所知堂堂一个尚书是无法纠集如此的能量来屠杀一个太子的,而且李在石和谢侯爷只是泛泛之交,也没有什么利益瓜葛,那么是谁有这个本事来做这件事?还有谢侯爷缄默不语,这是要保谁?当时皇爷爷的遗诏如何解释?侄儿初涉朝堂,不太明白其中的关联,皇伯伯和六皇叔也都不涉及朝堂,只有四皇叔现在朝中,所以请皇叔替侄儿解惑。”

一听这话,李明拓脸色一沉,问道:

“怎么你是怀疑我吗?”

“不敢,只是请皇叔帮帮侄儿,侄儿只是想知道真相。”

送走李尧轩后,晖郡王喊道:

“来人。”有一个幕僚打扮的中年人走了进来,晖郡王继续问道:“怎么说?”

“宝郡王去了一趟谢府后,谢坤家就闭门谢客,谁也不见,不过听说谢家三公子不是很消停,好像让谢家老大强行关了禁闭,尚书说会再找人,请王爷放心。”

“怎么老六走出了皇觉观了?没想到老六也想洗去冤枉,那么我哪?即便是冤枉的,现在也没有人信了,既然这样,那就大家拼个鱼死网破吧。告诉他们快点,这小子是回来报仇的。”

“尚书说,依皇帝的想法好像也不是很想打破既有的平衡,可是玄王爷势必不会罢休,如果他要坚持,皇帝也没有办法,毕竟先太子也是皇帝的亲兄长,而且皇帝如果不是为了朝堂,恐怕早就彻查当时的事情了,至于谢侯爷,尚书也说了,即便谢侯开口了,揪出的也不是我们,虽然对我们也不是很有利,不过对王爷的伤害不会太大。”

“这都是他们当初干的好事,牵扯到我,当初如果不是先皇病重,皇帝还小,太后妇人之见,定国公又不谙朝政,否则怎么会有现在的局面。”

在皇宫里,皇帝看着拜见完毕的李尧轩说道:

“都拜见完毕了。”

“是,多谢陛下。”

“怀瑾呀,有件事你要做好准备,听说潘尚书正在花重金秘密聘请江湖死士。”

“既然这样,微臣不能再在皇伯伯家住了,一面牵连他们家,而且住在那儿,微臣就起不到那个诱饵的作用了。”

“嗯,你说的对,那你还是搬回别院吧,老四这次太心急了,终于露出尾巴了。哦,还有六皇兄来请旨,说要见见谢坤,我准了,现在正在那谈哪,另外,太后想你了,你先去陪陪他老人家,有什么事,我会派人叫你的。”

“是,陛下。”

李尧轩正在陪着太后说话,这时有内侍进来禀报:

“陛下宣玄亲王。”

“谢坤想见朕,我估计他要开口说话了,一块听听吧,只有你我,没有别人,带人来吧。”

不一会儿就见谢坤被押了进来,李尧轩毫无表情的站在那里。

“谢坤,你想见朕,想好了吗?如果有什么不实之言,你也知道欺君之罪的下场,多替家小考虑考虑吧。”

“陛下,罪臣不敢欺君,定当如实禀报。”

“说吧,从头到尾的说。”

“陛下,说实话罪臣真的什么都不知道,事后才知道创下大祸。”

“是谁向你借的的侍卫?”

“宰辅陈秉璋。”

“你说什么?”皇上大吃一惊的站了起来,李尧轩也不由得眉头一皱,就听皇上喃喃的说道:“难道不是户部尚书潘勋?”

“不是,我和潘尚书只是点头之交,没什么交情,怎么可能借侍卫给他。”

“这么说你和陈秉璋的交情不浅了?”

“其实我和陈秉璋认识了能有将近40年了,那是我还是18,9岁的少年,有一次从西北回京城的路上,遇到了正赴京赶考的陈秉璋,他比我大几岁,我们一路同行,聊了很多,我发现他是正直善良,有着保家卫国的想法,同我们谢氏所秉持的家训不谋而合,因此相谈甚欢,视彼此为知己,当时他确实穷困潦倒,本打算一路乞讨着到京应考。”

“你的一路同行帮了他很大的忙。”皇上说道。

而李尧轩仍是面无表情,但是脑海里不由的浮现出和谢飞的初始,那救命的一抱上马,树林逃跑,洞中一吻......,以至于忽略了谢坤的叙述,当他再次回过神的时候,就听谢坤说道:

“就这样,我们虽不常常见面联系,但是我知道他在朝堂上从不结党营私,公正开明,更加坚定了我对他的信任,因此当他开口和我借侍卫的时候,我什么也没问就借给了他。”

“他以何种理由向你借侍卫?”皇上问道。

“他说要送一批私人物品回原籍,我也没细问,说是我的侍卫都是沙场里拼杀出来的,武艺高强,只是出事之后我才意识到是去......,于是我去质问他,他用一件旧案来威胁我,这件案子我已呈报给先皇,可是却被他压了下来,本来我也无惧,可是他却添加我克扣军饷,瞒报战报的事情。”

“那么这些可是事实?”皇上继续问道。

“偶尔为之,当时我对他非常失望,断绝了与他的一切联系,再加上我又常年在边关,一旦战事起来,我也担心由他把握的朝中会从中掣肘,因此不再与他联系但也没和他翻脸,就这样相处。”

“这么说他并没有冤枉你,克扣军饷,瞒报战报。”

“陛下,容罪臣解释,克扣军饷是因为有时候战事一起,后续物资不能及时到位,只能用军饷征用民间,并没进罪臣私人的腰包,这点陛下可去查询,至于瞒报战报,其实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瞒报,只是延迟战报。”

“怎么说?”

“比如有时候战事失利,为了鼓舞士气或者安抚朝堂,将失利说成战胜。”说到这里谢坤的声音非常小,“不过罪臣总是会事后进行弥补的,转败为胜,绝不会欺瞒。”

“混账东西,真是胆大妄为,朕如此的信任你们,将整个西北交给你,你竟然欺瞒,你不知道这是欺君之罪,会满门抄斩的吗?”

“请陛下赎罪呀,罪臣都弥补了,并不敢让蛮羌人越雷池半步。”谢坤一把鼻涕一把泪的说道。

第19章

“你所说之事当时是否禀告给父皇?”

“当时此案就是陈秉璋主理此案,先皇并没有亲审罪臣。”

“除了陈秉璋,你还知道何人参入此事?”

上一篇:被皇上赐婚以后下一篇:谒归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