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思辞之卫子夫(163)

冉姬出宫确实是参加表哥的婚礼不假,但却是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冉姬见表哥另取她人,躲在一旁伤心欲绝之际,竟被其舅舅钻了空子。也许是从表哥成亲的那一刻开始,她就不想活了,所以才会不顾伦理,不顾法纪的从了她舅舅,又或者是她舅舅虽然比不上她的表哥,但与鸡皮鹤发的刘彻相比,到底还算是年轻英俊的,内心空虚的她,选择和舅舅排解那一刻的寂寞。所以在珠胎暗结以后,她没想过要尽早处理掉这个孩子,而是任由孩子在腹中慢慢长大,直到被人发现后,她没有委屈,也没有怨言的慷慨赴死。

虽然冉姬做了错事,可她死的时候还不到十五岁,这样的女子,终究也让人心疼。只不过这份心疼我只能放在心里,面对刘彻的天子之怒,他们只能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付出代价,刘彻将冉姬的舅舅先施以腐刑,而后又将其全家灭族,以此来发泄心中的怒火,此事一了结,刘彻便回了甘泉宫,连新年都没回未央宫,诸王百官的朝拜也都是在甘泉宫进行的。

天汉三年秋,匈奴入侵雁门,雁门太守因畏战而被判处弃市,天汉四年春,刘彻命李广利率领骑兵六万,步兵七万出朔方,令强弩都尉路博德率领万余人接应李广利,又命因杅将军公孙敖率领一万骑兵,三万步兵出雁门,游击将军韩说率领三万步兵出五原。这一战,刘彻出兵二十余万,换来的是李广利的交战失利,公孙敖的畏战引归和韩说的无功而返。

☆、矫诏

这场仗不是败仗胜似败仗,其结果可想而知,班师回朝那日,刘彻连本带利的进行清算,对临阵退缩的公孙敖直接判了死刑。

天汉二年那一战,公孙敖以因杅将军的身份领兵出征,损失惨重,这一次他又畏战,临阵脱逃,或许是他的才能太过平庸,屡战无功,让刘彻彻底失望,所以这一次连用钱赎死的机会都不给他。

刘彻在朝堂上独断专行,一手遮天,我原以为公孙敖这一次必死无疑,可谁都没有料到,卫伉为了救他的舅舅,不惜矫诏,帮助公孙敖诈死,以逃脱朝廷的刑法,而他胆大妄为,偷天换日的这一出,最终也没能逃过刘彻的法眼,被刘彻关进了大狱。

“阿母,怎么办呀?”诸邑在我面前急得直跺脚:“你说阿翁那个臭脾气,不会一怒之下把他杀了吧?”

“既然知道怕,为何还要这么不管不顾的瞎胡闹?”我呵斥道。

“那他也没有别的办法呀,又不能眼睁睁的看着他舅父死,只能出此下策了!”诸邑愤愤不平,又道:“都是那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李广利,自己没本事还非得逞能,害死了那么多人,最该死的人明明是他,偏偏阿翁还护着他……”

“行了,不管他有没有本事,都是你阿翁选出来的将军,由不得你们在背后议论,都吃过亏了怎么还不长教训呢?”我被他们气的肝疼,早些年我就和卫青说过,最怕的就是几个小的无知无畏,闯下大祸,没想到我担心的事到底还是发生了。

“好了,别生气了”,平阳公主宽慰道:“现在也不是责怪他们的时候,咱们得想个解决问题的办法才行啊!”

我喝了一口水灭火,扣下耳杯道:“事情都已经发生了,除了拉下这张老脸去求他,还能有什么办法?”

“唉!”平阳公主叹息道:“我知道你不想见他,行,你歇着吧,我跑一趟,我的面子他应该还是会给的!”

我摆手道:“要只是伉儿倒还罢了,可这事儿肯定和据儿也脱不了干系,廷尉是什么地方,哪里是伉儿想矫诏就矫诏的?没有据儿帮衬,他能把那么大一活人说偷就给偷出来了?据儿到现在一直没露面,我估摸着肯定是在他父亲那受罚呢,所以这一趟啊,还得我去!”说罢,唤人来备辇更衣。

平阳公主又道:“那我们陪你一起去吧,多个人也多个照应!”

“又不是去打架,要那么多人去做什么?”我微微一笑,拍着她的手安慰道:“没事的,你们放心吧,你身子也不好,让昭华陪你回去好好歇着,别担心了!”

一路驱车到甘泉宫,已经入了哺时,果真如我所料,据儿正在紫殿外直挺挺的跪着,炎炎烈日吊在他的头顶上,晒得他满面通红,汗如雨下,人也已经有些虚脱了。

我忙让人给他撑了一把伞,又拿来一杯水,可他却不肯喝,我一面让苏文去殿内通传,一面问道:“伉儿矫诏一事,你参与了多少?”

据儿并不答,只是倔强的朝我行礼叩拜:“让阿母担心了,是儿臣的错!”不说话还好,一说话干裂的嘴唇便渗出了血来。

我心疼他,可现在并不是心疼他的时候,又问道:“你们把公孙敖藏在哪里了?”

“他已经死在大牢里了!”据儿坚定道。

“你撒谎!”我瞪着他道:“你父亲都已经知道他是诈死了,你还嘴硬!”

据儿不说话了,见苏文出来请我进去,我便让众人在殿外侯着,独自进了紫殿。与殿外的炎炎酷暑不同,紫殿内清凉舒爽,有淡淡的安神香的气息,应该是在午睡,约莫等了片刻,刘彻才从内寝出来,光着脚,只穿了一身中衣,头发也是乱蓬蓬的,顿觉他又老了不少,一同跟着他出来的还有钩弋夫人。

“妾拜见陛下,陛下千秋万岁!”我行礼道。

“平身吧!”刘彻说着,在几案旁坐了下来,就着宫人垫过来的靠垫,顺势靠着了。钩弋夫人取了一件披风盖在他身上,朝我行礼后便退了出去。

我的目光在这个年轻美貌的女子身上有所停顿,也对她那双长的与旁人无异的手也充满了好奇。她本姓赵,年方十六,出身赵国,刘彻春上巡狩时在河间遇到的,据说自幼双手握拳,不能张开,引起了刘彻强烈的好奇心,便亲自去试,没想到还真就掰开了。掰开以后刘彻发现她手里还藏着一枚玉钩,顿时龙心大悦,将她带回甘泉宫,赐号钩弋夫人,而她所住的宫殿亦被称为钩弋宫。

“过来坐吧!”刘彻说道,似乎是觉得热,他又将披风抓起来扔到一边。

“还是盖上吧,天气虽热,可你这殿里用的冰不少,不能大意了”,我在几案旁坐下,又提醒道:“年纪大了,愈发受不得凉!”

他上下打量了我一眼,终究还是把披风捡起来搭在身上,开门见山道:“为据儿来的?”

我端起水杯,迟疑了片刻,说道:“妾是为卫青来的,想来问一问陛下,准备如何处置伉儿?”

他看着杯子里的水,笑道:“都说外甥肖舅,今天朕算是看出来了,据儿是随了他舅舅了,卫伉呢,卫青的能耐他是一点都没学到,反倒学的和公孙敖一样蠢,为了那么个没用的舅舅,辜负了朕对他的栽培!”

“妾谢陛下对伉儿的栽培,只是伉儿资质平庸,实在是难担大任,还请陛下饶恕伉儿的愚昧无知,让他做一个普通人,一世平安,也算慰藉卫青的在天之灵!”我再次捻衽向他行了稽首大礼。

“只要他老实交代公孙敖的藏身之处,朕自然会宽恕他!”

我抬头,看着他道:“伉儿所救之人,除了是他的舅舅之外,还是卫青的救命恩人,当年若无公孙敖,又何来为大汉靖边攘夷的大将军,看在卫青为陛下戎马一生的份儿上,妾再求陛下饶了公孙敖这一次!”

他笑了笑,又道:“子夫啊,你这是又要让朕做亏本买卖啊?”

心知他松了口,我微微一笑,再度叩首:“塞翁失马,焉知非福,陛下高瞻远瞩,宽宏大量,妾恳请陛下开恩,赦免公孙敖死罪!”

“罢了,皇后都亲自来求了,朕饶他一命就是了,你起来吧”,刘彻放下耳杯,又吩咐黄门道:“去把太子叫进来!”

“妾谢陛下!”我行礼起身,又上前去给他添了茶水。

☆、矫诏

据儿是被两个黄门架进来的,因为跪的久了,他的双腿已经麻到伸不直了,身上也被汗水浸湿了大半,红彤彤的脸上表情微微有些痛苦,刘彻免了他的拜礼,又唤人去请了太医过来。我递了一杯水给他,让宫人打了两盆水来替他擦洗,太医给他按摩舒缓了半天,除了脸色没变之外,他的状态慢慢好了很多。

刘彻一直在旁边看着,见他缓了过来,又沉下脸道:“朕要打仗你反对,朕推行政律你反对,朕的决狱你也反对,现在连矫诏的事你都敢做,你的胆子是不是也太大了点儿?!”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