爽文主角他弟(快穿)(44)
这个世界日行千里的良马选育方法一直掌握在北燕皇室手中。
所以叉烧儿子的忏悔信早上寄出,晚间送到,姬玉衡看了就笑:忏悔信写到一半撒娇做什么,就凭这封信他也是确认叉烧儿子已经是重生了。
当然,他要是由此就跟叉烧儿子冰释前嫌,原主要是还在估计得气活了——上辈子叉烧儿子确实害死了原主。
姬玉衡就琢磨看看叉烧儿子表现,如果比较像样,到时候让叉烧儿子退位,从孙子之中挑一个继位。
为什么不在原主其余儿子里选?因为原主总共四个儿子,一个嫡子,也就是如今的叉烧皇帝,另外三个庶子一个书画家,另两个一个做了道士一个当个和尚。
想到这里,姬玉衡都忍不住想抱怨下原主,“我知道他真心想出家,远离俗世纷扰,但这一点居然也遗传?”
小光团认真答道:“这是性格的一部分,当然遗传啦。不过原主的确不是什么好丈夫好父亲,他的儿子也有样学样,不是好父亲好儿子……”叉烧儿子无非是因为缺爱才一头栽在慧怡这大坑里。
“可原主起码在位的时候比较敬业,他的儿子们怎么亮点不学专学缺点。”姬玉衡低头批起了攒了半天就有拳头高的折子。
他这次依旧没有得到原主的记忆,不过北城这边有原主亲自批复折子的辈分资料:原主这人干脆利落,批折子无非回复行或者不行以及交给谁去办,悬而未决的话他就写一句“朕知道了”。
不穿帮真的不难。
姬玉衡处理完一大堆庶务,刚好过去三天,妙妙准时归来。
这三天里由小光团托管马甲,妙妙一附身没有感觉到半点不适,蹦蹦跳跳地冲过来,“衡衡你有黑眼圈儿啦。是因为要挤出时间陪我,这三天拼命赶进度了吗?”
姬玉衡把活蹦乱跳的女朋友抱在怀里,“嗯。”
妙妙先交代了下她准备如何接取“遗产”,之后和男友一起“奇文共欣赏”:看叉烧皇帝的来信,再有说有笑地商量如何写回信。写完信,两个人一起配置超简易版本的通用谷物肥料以及通用果蔬肥料。
系统很是贴心,两种肥料的配置方法会随着当前世界的科技水平而进行修正,只是功效也会随着版本名增减。
姬玉衡轻车熟路地育苗,看着行宫花园里的玻璃暖房,有那么一点担忧,“不知道能不能种出合格的草莓。”
妙妙道:“卖不掉咱们自己包圆。用小草莓‘催生’出几个超级科学家不香吗?”
姬玉衡笑眯眯地浇水,“有道理。”
小光团刚想说只要宿主亲手种植的商城都收,就听这小两口有了备选主意,它就不多嘴了。
话说皇帝既然已经清醒,就会刻意回避慧怡,而慧怡又过于自信且愚蠢,她忽然对皇帝失去兴趣真就懒得往皇帝跟前凑,转而从其他男配身上获取她的人生必需品:爱情。
之所以只是男配们而没有男主,因为戚赫元作为楚国太子不可能长期不在楚国。
得亏北燕西周和东楚都有皇子正式封王或是登位前周游诸国的传统。不然戚赫元并不好交代,不过他刚刚回到楚国就不得不再次偷偷潜回北燕。
因为慧怡公主怀孕了,密信上说那是他的孩子。
而北城上下正处在准备迎接前所未有大丰收的喜悦之中,姬玉衡在京城留有不少探子,因此慧怡公主的情况他也有所耳闻。
他都知道了,妙妙自然也知道了,“双喜临门?”
作者有话要说:终于忙完了,酝酿一下我觉得我可以时不时日六了……
第33章 暴躁老父亲之六
皇帝根本没有想象中那么爱她,皇帝辜负了她的真心!
想通这一点的慧怡公主有如打通任督二脉:你对不起我,我也不用在乎你。慧怡公主彻底自由奔放了起来。
幸好她并不在宫里胡来,而是出宫回她的公主府大宴宾朋。
皇帝巴不得再见不到上辈子的执念慧怡公主,真对出宫的慧怡公主不闻不问。
姬玉衡收到叉烧皇帝的信时,都惊讶于皇帝真跟慧怡反目成仇:小说里皇帝对慧怡公主那叫一往情深,缠缠绵绵恩恩爱爱至死不渝,在被逼宫的时候都反复让慧怡公主先走。
妙妙正盘算这暖房今年能得多少小草莓,见男友略有些疑惑,就说,“皇帝死在慧怡公主手里他未必怨恨,但死在慧怡公主最爱的情郎手里,就是另一回事儿啦……而且现在慧怡公主真知道肚里孩子父亲是谁吗?”
姬玉衡点了点头,“所以她才心慌,”晃了晃手里的信,“又厚着脸皮回来找皇帝求助。皇帝没见她。”
姜妙道:“倒也不是特别不争气嘛。”
这几个月里皇帝一直保持十天一封信的节奏,每封信中先汇报自己的工作日常,再捎带上几句慧怡公主的动静,其余篇幅都在认罪在忏悔。
姬玉衡都看烦了,皇帝却没写厌。
不过姬玉衡觉得叉烧皇帝不至于无可救药,原因是今年夏收秋收皇帝都非常上心,且早早布置下去,秋收后便征发民夫去修整大坝。
臣子是否照做,又是否尽心,先搁在一边,叉烧皇帝总归为他为北燕在“努力挣扎”。
见男友若有所思,妙妙摘了两个小草莓,一个塞给男友,另一个自己吃了,“是比你在家种的差点事儿。”
姬玉衡尝了尝,也笑,“科技水平所限,种成这样凑合了。”这拨草莓果然如小光团所说,商城愿意收,只不过回收价砍半。
妙妙又说:“北燕现在的这情况非得大破大立不可。叉烧皇帝再有心,他也不是力挽狂澜的中兴之主。”
“问题我也不是啊。”
妙妙替他说了:“可你会种田,保证百姓温饱,北燕总能苟上几十年。之后的事儿不归你管了呀。”
“秋收后就下令让剩下三个儿子托家带口地过来。”姬玉衡也笑了,“我让他们不事生产不知民间疾苦,到这儿来好好体会一下什么叫如山般深沉的父爱,接受劳动教育。看看效果再决定是不是也对叉烧儿子以及那些醒悟的男配们也用这一招。”
妙妙自告奋勇道:“你都这么说了,我这个后妈可就来劲儿了啊。”
姬玉衡凑过去,柔声问,“后妈路子野?”
两人正有说有笑,大太监忽然来报:去过皇庄的朝臣们勋贵们痛哭流涕,要来向太上皇请罪。
妙妙抱着男友手臂,嘿嘿直笑,“现场打脸来啦!”
当初春耕之前,姬玉衡就说他提供种子和肥料,当然农具需要花钱或者花粮食来购买,用他种子和肥料的地方出产只收三分之一作为田赋。
须知北方盆地内土地相对肥沃,然而即使在风调雨顺的年景小麦亩产平均不过三百斤,旱稻大约五百斤,姬玉衡自信用了通用谷物肥料亩产千斤绝对没问题,他收三分之一,对于地主和农户来说依旧是赚上天的事儿。
可惜本地士绅百姓们向来谨慎,不信他这个“种田门外汉”太上皇。只有皇庄完全按照姬玉衡的说的来,另有几家勋贵和宗室要给太上皇面子,“勉为其难”的按照太上皇的法子各家种了几亩到几十亩不等。
然而从抽穗期开始,全员逐渐傻眼:结穗多到吓人!
这时候已经有人悔到肠子都青了,别说什么盛世古董乱世金银了,真赶上乱世没什么比粮食更要紧!
又过了些日子,家里耕地距离皇庄不远的百姓也回过味儿来:粗粗一算,每亩收成怕不是要上千斤,莫说给太上皇三分之一,就算交上去一半自家也是赚的!
勋贵宗室士绅还得想想如何赔不是再讨好太上皇,农户就憨实多了,直接找上庄头,哭着喊着也要庄头上报,他们愿意拿出一半来孝敬太上皇,只求太上皇恩典。
行宫正殿里,内务府副总管说起此事津津乐道,而内大臣章锋渡则阴阳顿挫地“呵呵”两声:他可是最先响应太上皇的那批人之中的一个,当然有底气嘲讽这些眼光不成心思不少的老家伙们。
这与众不同的“呵呵”两声恰好提醒了殿中众人,他们默契起来,面上高座的太上皇齐齐跪拜下去:太上皇洪福齐天,才有天降祥瑞五谷丰登。
吹彩虹屁,在场众人可都是专业的。
然而他们的专业只是相对于这个时代而言,姬玉衡和姜妙听起来就挺乏善可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