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穿成了亡国妖妃+番外(35)

“张老将军倒是合适的人选。他在武将之中资质最老,又是张悬的伯父,让他去是最好不过的。只是如今张老先生年事已高…”

“阿祁,不如就让张老将军去吧,你看这个折子,是两日前张老将军呈的。老将军虽年事已高,却壮心不已,一心想为国效力。不如多派几名御医随行,再选几个后生给他当助手。至于张悬,有勇无谋,冲锋陷阵让他领头便是了。”

“那依你看,这些后生该选谁去?”

我翻开名单,指了几人名字道:“这三人不错。徐令卿出生不显,但足智多谋,为人圆滑老道,适合出谋划策,且不易和张悬产生冲突;庞丰昀勇武非凡,且性格隐忍,只是缺乏锻炼,稍加历练便是一员猛将;至于最后这一位方云溪…思维活泛,行事果决,恰好和徐令卿,一个善谋,一个善断,互为补充。”我说完便忍不住笑了,“阿祁,你看我是不是说得像模像样?不过呀,我也知晓,我都是在纸上谈兵。你是不是已经让人去召安丞相了?”

阿祁微挑眉,笑了笑。

不多时安丞相便风风火火地来了。他一来,我便躲在屏风后听他们谈话。这安丞相果然口若悬河,一听他说话,我便觉得头头是道。他也举荐了张老将军,不过另举了几个得了战功的将军。随即我便听见阿祁问:“那你认为徐令卿、庞丰昀、方云溪三人如何?”

一阵短暂的沉默后,安丞相激越的声音再次响起,“这三人虽然作战经验不足,但的确是难得的后生,陛下也可让他们几人去历练一番。”

“好。”阿祁轻笑一声,仿佛往屏风后瞥了眼,我隔着屏风与他脉脉相望。

*

宋燕之间就此便拉开了战争的序幕。前线战事紧张,阿祁来我这里的次数却越发多了起来,他经常会让人备上几碗萝卜汤圆,在他到殿前半刻钟端上来,等他一到,温度恰好可以下嘴。

他有时会在我这里看兵书,他总喜欢催我早些歇息。每次他来时,我躺在他特意让人寻的菱纱枕上,竟意外地好眠,一觉便睡到了第二日晌午。常常是我睡醒了,他早已离开了。

我想打探些消息,却不得其法。阿祁的嘴也极紧,我问他时,他总不愿意说。

“阿祁,现在战况如何?我大宋…可胜了?”

他沉默片刻,转身看我,“阿殊,你不用担心。大宋胜了,只不过张老将军受伤了。我已派人护送他回乡,只是军中得另寻主帅。”

“张老将军受伤了?”

“嗯。那张悬刚愎自用,不听人劝告,结果中了敌军的计谋,连累张老将军也中了一箭。若张老将军仍是壮年,那一箭也没什么,可他已经年近古稀,这一箭几乎要了他半条命,少说也得休养大半年。若不是我亲自发了话,他还死活还不肯走。”

我不由得也低低叹息。

过了半响,我又听得他道:“阿殊,不用担心,我大宋人才济济,领军之人也不在少数,我与安丞相已选好这接替之人了,明日他便会赶去边境。”

*

如此僵持月余,燕皇忽然驾崩,燕太子随即便秘密赶回了燕国,只派人来与宋国议和。朝中有人主战,认为此时燕国大乱,正是进攻的好时机,若能乘虚而入,那便事半功倍。另一拨人则主和,认为大宋虽也有胜战,但吃的败战更多,士气低迷,不适合再战。况且大宋此时国内灾情不断,而战争耗费繁多,国库恐难以支撑。

阿祁下了朝便同我说了此事,叹息道:“战或者和,的确难以决断。此时燕国大乱,是进攻的好时机,但若是燕太子迅速平息内乱,又反过来攻打大宋,大宋可能难以招架。而议和,或许还能换取几十年的和平。”

我不知该说些什么才好。虽然我看过许多兵书,也仔细研究过大宋的山川、地形、兵防、农桑等事,但毕竟只是从书中汲取知识,或是听他人言,归根究底不过是纸上谈兵而已。

以宋国此时的国力…攻打大燕,的确是个十分冒险的举动。

但若不打,这表面的和平,又能维持多久呢?大燕的野心…世人皆知。

阿祁道:“此事,还是得从长计议。阿殊,明日我会召集朝中大臣,仔细商讨。”他略微一顿,又道:“天有些冷了,我们早些歇息吧?”

我点头。

我们洗漱过后便躺在了床上。我一躺上去,他便戳了戳我的脸颊,还道:“阿殊,你好像胖了点。”

“呃…还不是怪你,最近老是拉着我吃萝卜汤圆。甜的本来就容易发胖。”

“那明日下朝,我们去骑马射箭好不好?我忽然想起来,你已经好久没练习了,也不知道退步了没有。”

“我不想去。我不喜欢骑马射箭,我们玩点别的好不好?”

“那玩什么?”阿祁定定看着我。

“不如你陪我一起踢毽子吧?”

“…”阿祁沉默了。他选择闭上了眼睛。

我知道他又开始装睡了。

我点了点他的睫毛,他没有动。

装睡还装得挺卖力…

我看着他白皙的脸庞发呆。他生得实在是太好看了,每次见他我都会不住发呆。他的皮肤也真是好,我摸了摸他的脸蛋,又摸了摸自己的,似乎…他的脸更滑,更嫩。

我愣住了。然后猛然想起来,他也不过是个十七岁的少年,比我小了整整三岁。

我叹息一声,闭上了眼睛。

册封为后

阿祁同群臣商议后,决定与燕国议和。燕国提出联姻,称要与大宋结为秦晋之好。或将燕国公主嫁予宋国为后,或将宋国宗室之女嫁予新任燕皇,也就是前燕太子为妃。

阿祁便选了后一项。先帝皇嗣稀少,生的三位公主皆早夭,至于其他王爷,名下的嫡出郡主也并不算多,加上庶女,到适婚年龄的统共也只有六七人。其中才貌俱佳的只有二人,一人是宜王之女常安郡主,年方十八,另一人是宣王之女常宁郡主,年方二八。

经过多番思虑,阿祁选了常安郡主,封常安公主,以长公主之身嫁与燕国皇室。至于燕国皇帝的册封便不得而知了,毕竟世人皆知,宋国皇室并无公主。

听到这旨意,我忽然想起谢韫来。

那个人淡如菊的女子,似乎喜欢燕皇?

我并未刻意去找谢韫,却无意在御花园里见到了她。她穿一件月白的裙裳,外罩一件淡紫的薄披风,坐在石凳上观花,手中竟还拿着一把团扇。

她的身旁立着个畏畏缩缩的小宫女。最早进宫的那批人,虽未被赐予封号,却都派了宫人伺候,以贵客身份留在宫中。

“我昨日还想着,御花园的各色菊花都开了,你会不会来看。没想到今日就在这儿遇见你了。”

“参见良妃娘娘。”她施施然给我行了一礼。

我拉着她坐下,“下次只有我们两在时,你不用行礼。

我知道,你也不喜欢这些规矩。”

她轻轻应了声,又道:“这园子里不仅菊花开得好,桂花也开得极好。以前我是不喜欢桂花的,觉得它花朵太小,颜色枯乏,香味太浓,后来才明白它的妙处。头油不必说了,那香味我不喜欢,但泡茶极好,前阵子我让碧水去摘了些清晨的桂花,杀青、烘干、着色,做了桂花茶,竟还有通腹之效。”

“竟有这么好吗?那暖玉,赶明儿你也去给我做些,做好了有赏。”

“娘娘,不必这么麻烦,我那还有许多,我让碧水给你送些吧。这些工序极为讲究,单是采桂花这一项,就得花费不少心神。采桂花须得在清晨,晴天的不要,雨天的不要,先晴后雨的日子方才摘得,且还要动作快些,露珠散了的不能要。”

“这么麻烦?”我不由得皱眉。要是让我去弄,烦都得烦死,谢韫也真是有耐心…哦不对,是她的宫女碧水有耐心。

谢韫淡淡一笑。

“谢韫,你想不想出宫?”我问她。

她淡淡一笑,“在宫内很好。若是出宫,我反而难有安身之地。”

“你是我见过的最随遇而安的人。”我叹道。

她并未回话,只是让碧水去拿了一壶桂花酒,邀我品尝。

“除去桂花茶,还有一样,桂花酒,也是极妙。今日遇见我,娘娘也是有口福了。”

我难得听到她说笑,不禁瞥了她一眼。她神情依旧淡淡的,只是眼中笑意闪闪。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