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一说完,那村妇头也不回的离开了主屋。
旁边坐着的林初月,脸上早已没了笑意。她才没有这样不堪,什么叫有罪籍,她没有做任何不合例律的事情,她的户册问题一定会解决,才不会和这人说的一样。这样的人要走赶紧走,她辛辛苦苦画好的图纸不值得给这样的人做。
那村妇一走,又有几位也跟着一起走了。
林初月数了数,走的人也不多,总共就七个。
“可还有人要走?”村长夫人扬声询问。
村长夫人出声问的时候,林初月也往人堆里面看,却不想看见张兰儿还站在那。
她觉得好笑,这张兰儿刚才在路上还对她出言讽刺呢,怎么现在利益至上,还要留下来了?
“既然你们都选择留下来,那就不要再对阿月那样不堪的态度,如果你既要留下来,还对阿月那样,那我不仅要让你走,我还要让你把在我这挣到的钱全部还给我,不怕的,大可试试。”
这话说到后面不仅仅是威严,都有些威胁了。但村长夫人根本不想在意这些,她帮村里的人是想帮值得帮助的人,而不是那样不知恩情的人。
这留下来的村妇有几位,甚至还同林初月道了歉。但说实话,林初月并不在意这些,即便道歉了,那给的伤害又不能消除。
所以她放宽了心,只在乎值得在乎的人,譬如她的师父。
林初月到家的时候邵全德就在屋里,她看自家阿爹的样子,倒像是和她一样,刚回来不久,不然,那旁边的柱拐肯定就被他收好了。
“阿爹。”
“恩,回来了,那事情商量的怎么样?”
林初月出门的时候就和邵全德说,她这趟是要去和村长夫人商量些手套的事情。他会这样问也不奇怪。
“说得差不多了,已经开始赶工了,我明个会去于安城一趟,和那绣铺掌柜谈谈。”
“那就好。”
“阿爹,这是刚回来吗?”
“是啊”邵全德笑着点头,“我今个和你大伯去了一趟隔壁钱家村。”
林初月被他的话吸引了注意,难不成是有她同乡的消息了。
“阿爹……有那人的消息了?”
“我和你大伯去问了钱家村的村长,他三年前曾经和那位有过接触,说是那人想在李家村安家。”
李家村是这十里八乡最富庶的村子,也是地方最大的村子,林初月那时的难民同乡想在李家村安家也在情理之中。
如果那人真是在李家村那就好了,李家村离得这里近,相对其他村落她也更加熟悉,找起来会方便很多。
想到这里,林初月心底都松快了几分:“阿爹的消息准确吗?可是确定在李家村的?”
“恩,应该是的,我今日去找了李家村认识熟人,他说像是有这么一户人家,下午会帮我去问问,我明日再和你大伯去看看。”
邵全德能这么说,拿基本上是可以确定了。有了这些话,林初月一连几日悬着的心终于安定。
这晚,林初月熬了夜,准备着明日和刘掌柜商量的新条约。
按照他们之前立的字据,手套的销量达到了五千双时,林初月所得的分红可以提高一成,原本是三七分,这次一改就成了四六,她又可以多挣些钱。
林初月兴奋了半宿,晨起时也精神奕奕的。村长夫人过来的时候林初月就在自家院门口等着,她牛车上坐着两个村民,一人在前帮忙驾车,一个坐在后头。
村长夫人告诉林初月,这两位都是去于安城里办事的,是村长叫着过来和她们一起,也算是相互有个照应。
牛车一路没停,那位驾车的村民先是把林初月她们送去了绣铺,后面又和村长夫人约定了碰头的时间地点才离开。
今日绣铺人很多,外间全是客人,林初月和村长夫人到的时候伙计都招呼不过来,还是一位眼尖的伙计在客人挑选绣品时看见了林初月,去了她面前让她们进里间,说是掌柜在里面。
林初月进去的时候,掌柜还在和人说这话,光看着背影,她觉得有些眼熟。
掌柜才谈完,别过头看见是林初月,让旁边的伙计招待着客人,起身去了她们面前。
“张夫人,阿月姑娘,一路过来真是辛苦了,”说着又吩咐另一个伙计让他去备些茶点。
“多谢刘掌柜。”
林初月:“掌柜客气了。”
“哎,这是哪里的话,我们都这样熟了,是应该的。”这下回头看见那位还在看着画册的客人,又对着林初月开口。
“阿月姑娘,你可还记得那位客人。”
林初月顺着那边看过去,客人气质温淡如水,即便是侧颜,也能窥得是位美人。
她想了想:“钱夫人?”
刘掌柜面露讶异,她只是随便问问,没想到过去这样久她还能记得。
“不错,从那次以后,钱夫人又和我们定了不少绣品。”说着又凑到林初月耳前,“我们的手套她也买了不少,是我们绣铺名副其实的大客。”
林初月还在思索之际,掌柜又开口:“倒是问过些关于阿月姑娘你的事情,只可惜那几次你不在。”
“钱夫人问我什么?”她觉得奇怪。
难不成就因为一副绣图对她感兴趣了?
谈起这话,掌柜也是有几分为难。
那钱夫人家里是想请一位绣娘,过去帮忙教习她府上的小姑娘女工,可是他这么大的绣铺,竟然找不出一位能让钱夫人满意的,唯一她感兴趣的还是眼前这个年纪不过豆蔻的小姑娘。
甚至还多次来问,只不过这阿月姑娘还真不是归他管着的绣娘,要真有这打算,得于她本人商量。
如今碰上钱夫人和阿月姑娘都在,刘掌柜想着可以从中撮合一下。
“钱夫人想给她府上的几位小姑娘请绣娘,从小练习女工,我看着阿月姑娘就不错,不知你是怎么想的?”
第41章 想帮她 总不能都是好消息……
刘掌柜这话让林初月有些意外, 她自己年纪才多大,总共绣图的经验也不过四年,虽说这几次勉强算是乘着东风借助这绣技挣了点钱, 要说起当别人的师傅, 光是经验上林初月就自觉差了许多。
又更何况是系统的教学。
思考了会,林初月笑着推拒:“刘掌柜, 我之前和您说过的, 我的绣技不算得能拿出手, 这下还要我去教习别人,那是愧不敢当了。”
刘掌柜知道她的性格,谦虚不喜逞强, 没有万分把握的事是不敢贸然应下。只是这次有些不同,那钱夫人府上的小姑娘只才六七岁的年纪, 女工还未起步,让林初月去练习,可算是启蒙了,用不着多么技艺精巧, 要真说要求,唯一点那就是耐心了。
掌柜往钱夫人那里看了一眼, 笑得颇有深意:“当不当得也不是你决定的,那得看请你的人。”
想着这事也不急,着急的事情那是和手套同系列的设计,可得抓紧, 趁着热度还在, 把路子走到底。
“阿月姑娘,我们铺子里的绣娘在阁楼上呢,就等着你过去和她们商量, 你是现在去还在怎样?”
林初月抬头往阁楼上看过去,沿着那木制的楼板向上望,只能看到织布机的一个边,再多些就看不到了。
她收回视线,目光转向刘掌柜:“现在去吧。”
刘掌柜笑着点了点头,又瞧村长夫人还在一边,开口:“这次手套买的这样好,按照我之前和夫人商量的,分红时还要修改。我们这下就抽时间去把字据立好,张夫人你看如何?”
之前她们刘掌柜立的字据都是林初月事先想好,再誊写根据情况修改条例的。今天过来,早知道会商量这件事情,林初月在路上就将昨天已经写好了新的条例交给了村长夫人,和她说明了条例项目的大体情况。
其他的没怎么变化,主要还是分红的事情,因为销量持续攀升,在这分红上面又提了一层而已。
刘掌柜带着村长夫人到里间的小桌旁坐下,让着伙计上了一壶茶水加些小点。两人谈了会儿村长夫人,才把林初月给她的条例合约又交给了掌柜。
虽说这些事情都是林初月在背后默默出主意,但林初月担心自己会在和掌柜交谈时,因为自己经验不足吃了亏,就一直让村长夫人帮忙着商量,她只说清楚一定不能让步的几点,其他就让村长夫人视情况斟酌着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