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逢千日醉+番外(45)

作者:魏无忌 阅读记录 TXT下载

转头,却在院角看见了裴伷先。

他像是已经在那里等候多时,嘴里衔着一朵桃花,在百无聊赖地看风景。听见声响,见是她俩出来,灿然一笑,朝她阿姐伸出手,垂下眼睫,又乖巧又真诚。

“裴某仰慕阿姐,愿与阿姐永世结燕婉之欢。”

白衣公子,风姿卓然,世无其二。

阿姐紧紧攥着她的手:“不带阿玉儿,我便不走。”

裴伷先抬眼,看见她躲在阿姐背后,只露出一个毛茸茸的脑袋,笑着摸摸她的头,眼神温暖。

“阿玉儿,我们回家。”

窗外,凉州城中的酒馆内传来缥缈歌声,竟是东都曲调,唱的是刘延之最有名的那支《公子行》。

“天津桥下阳春水,天津桥上繁华子。马声回合青云外,人影动摇绿波里。绿波荡漾玉为砂,青云离披锦作霞。可怜杨柳伤心树,可怜桃李断肠花……”

裴伷先死了,年不过三十有余。他选了和阿姐一样的死法,像是在履行一个拖欠多年的约定。

这些都是裴怀玉的回忆,却同样压垮了她的最后一根神经,像是小孩子被抢走了手里最后一颗糖。

她伏在死去的裴伷先旁边,嗓子里发出沙哑嚎哭,哭到眼泪再也流不出时,还在不成调地说着,尽管对方再也听不见。

“说好了,要带我回家,你怎么也说话不算数呢。”

“该死的人是我,你为什么要替我死。”

弘道元年春天,天香院旁边的柴门外,一株桃花探出头来,娇美芬芳。

院内花树下,白衣青年敲着羯鼓,红衣美人舞起龟兹乐舞,裴怀玉在一旁铺开纸笔画画。画上的山峦起伏河道纵横,是西凉商路图。

“阿玉儿,若是义父和阿姐某天都不在了,你要记住这图,日后去凉州,就说你是裴氏后人,会有人保你一生衣食无忧。”

这是他们三人间最后的秘密,她从未对任何人说起过。

她卷起袖子,替裴伷先擦干了脸上的血迹,缓缓起身,转向了站在门口的陈默和陈子昂。

“从今以后,我裴怀玉,便是河东冼马裴氏最后一人。”

窗外,铁琵琶铮铮有声,腔调哀怨绵长,是说不尽的人间悲喜。

“愿作贞松千岁古,谁论芳槿一朝新。百年同谢西山日,千秋万古北邙尘。”

(七)朝臣真人

大足元年冬,十月,壬寅,太后西入关,辛酉,至京师;赦天下,改元长安。

——《资治通鉴·唐纪》

大足元年冬,女皇称病,离开东都,西入长安,任杨再思为东都副留守。

长安二年,日本遣其大臣朝臣真人来贡方物。则天宴之于麟德殿,授司膳卿,放还本国。

长安二年春,大明宫,含元殿。

陈子昂立于殿上,女皇屏退左右,手握一幅画卷,徐徐展开。

之后她将画卷合上,朝陈子昂点头,笑得和蔼可亲。

陈子昂坐在殿中央,御赐茶食放在面前的小桌上,他拿起茶筅茶碾,行云流水地自己泡茶喝。

叶将离边看边啧啧感叹:“唉,陈默要是也会这些才艺,也不至于现在都没有女朋友。”

陈子昂边点茶,一边摇头:“陈默,没我罩,他当初连丰都市都出不去。”

女皇点头表示同意:“这一趟把《净土变》从外面带进来又带给我,阿姨实在不知道该怎么报答你。要不我……给你介绍个对象?”

陈子昂喝着茶,呛了一口:“不不不了阿姨,我应该的。”

女皇点头,郑重向这个六品小官行礼:“无论如何,许浩然,我欠你一个恩情,日后一定会报答。”

陈子昂潇洒回礼:“圣上客气,我和陈默是兄弟,这事,我当初答应你之时,就没打算要什么回报。”

女皇施施然从殿后走出,来到上阳宫后的露台。此处,一个身穿紫袍的东瀛使者正等在原地。她将手中纸卷交给他,又嘱咐道:“离开《东都》下线后,您要将这幅画立刻送到京都,交与大西清右卫门先生修复,明白了吗?”

使者点头:“明白。程家守护《净土变》千年,大西家也定不负所托。”

七年前,许浩然和陈默都在读高一。

一天傍晚,许浩然回家,在楼门口突然被一个戴墨镜的帅气阿姨堵住,塞给他一幅纸卷。

“我是陈默的妈妈,叶将离。有件东西,想托付给你。”

“若有一天你们加入了一个叫《东都》的项目,还请你,多多照顾陈默。”

(七)人间世

“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庄子·内篇·人间世》

长安三年冬天,陈子昂离开长安。

陈默起了个大早去送行,在灞桥边最好的酒楼包了一桌酒席。

裴怀玉刚刚加入鸾仪卫,代替了李知容的位置担任“风”组首领。李崔巍回京后,因渎职罪被革职查办,多亏徐有功上书申辩,又请面谒女皇,递上一封李崔巍当年刺杀李旦之前亲手所写的诉状,免去了含冤系狱,改判为去乾陵替女皇看坟。李知容自请同去,鸾仪卫少去了一文一武,其他人更是闲云野鹤,只有裴怀玉勉强撑起东都老牌特务组织的面子。

陈子昂端起酒杯喝了一大口,陈默在他对面,托腮看他。

“别这么深情脉脉地看着我,影响胃口。”陈子昂怒嚼一口菜。“啊,汉中的饭不合胃口,还是东都菜好吃。”

“陈子昂,你知道你是怎么死的吗。”陈默突然发问。

“知道啊,我回四川之后,权臣武三思指使射洪县令,给我罗织了个罪名,最后冤死狱中。”他又夹了一筷子菜,含糊不清地解释,仿佛在讲别人的事。

“你不害怕吗。”陈默看着窗外的灞桥烟柳,再次灵魂发问。

“你怎么从凉州回来之后,就一直这么多愁善感。”

陈默笑,给自己斟满一杯酒。

“人寿百年而,谁死得其所。”他低头,不知在思考什么。“我只是,突然没那么患得患失了而已。”

陈子昂骑马,南下回乡,与他终在灞桥相别。

“元真君,幸会。吾姓陈名子昂,字伯玉,梓州射洪人,与裴府君是旧识。”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第41章 【终章】【百年忧】

(一)石榴裙

“真不甘心啊。”

武周长安二年,春三月,长安北,龙首原,大明宫紫宸殿。

满城桃花,从朱雀大道一路燃烧下去,发了疯般地在城中四处纵火,留下一蓬蓬的桃红与深红,一直烧到龙首原,点燃大明宫,把长安化作一堆锦灰。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大唐最为辉煌的开元盛世尚未来到,此刻正是帝国清晨,盛唐的诗人们正当幼年,下一批彪彰史册的名字们还在襁褓里沉睡。

而在宫殿尽头,内宫深处的紫宸殿上,坐着一个女人。

武曌。设武举,开殿试,令朝堂之上,多是寒门士子;北击突厥、西抗吐蕃,重建贞观年的安西四镇,设北庭都护府于庭州;也是她,设铜匦,任酷吏,滥杀滥赏,几令李唐皇室断子绝孙;又大兴土木,建明堂天堂,开凿龙门石窟,召令天下食素多年,遂多饥馑灾荒,盗匪四起。

如今她一年比一年更苍老,亲人、爱人、敌人,都已经死去。她预感到自己结局已近,于是下诏,于去年移驾长安。

长安,长安。那些年纪尚小的宫人们都看不见,大明宫里尸骸成山,玄武门前阴兵列阵,含元殿上还回荡着长孙无忌指着她切齿痛骂的声音。

那又如何,他们都死了。

她还活着,能眼看着伊水洛水之上,龙门与伊阙之间,刻着她面容的弥勒佛造像已近完工,万众朝拜。

所以她回了长安,重新住回龙首原上那个陈旧寒凉的宫殿,耐心倾听死人们对她的咒骂,顺便梳理自己的一生。

“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

大殿尽头的阴影里,有个人跪坐在珠帘外,一旁的釜中正煎着茶。晨光掠过珠帘,照亮他姣好如女子的半张脸。

神都副留守、同平章事杨再思。

他抬头看向坐在窗边,正俯首俯瞰千里江山的女皇。她今日穿了一件寻常旧襦裙,暗红丝帛上有金线绣成的石榴花,明明暗暗,拖曳数尺,像一条殷红河流。

上一篇:道长救命下一篇:东都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