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儿,刚听说你在前面待客,客人可是走了?”
“姨妈,客人都送走了,我才进来的。”
“你这次可不得了,教出一个状元学生,不比你哥哥们做官差。”
“嘿嘿,其实也不是我一个人教出来的,林妹妹黄夫子还有其他夫子也是有功劳的。”
“反正你也是有功劳的就是啦。”
“哎,这不都以为是我教出来的,刚刚那些客人就是想把子侄拜到我的门下呢。”
“我这边的这些女客,也是这个意思呢”,姜夫人接话。
“那不是好事嘛”,吴夫人看他们不是很高兴,就明白了,多些学生不好吗。
“姨妈,你是不知道,这些天来的人有多少,我一个人怎么可能教的过来,再说了书院也装不下那么多人呀。”
“这样呀,你就选好的不就行了。”
“这个不好选呀,来说情的人太多了。”
“那是挺为难的。”
“就是,最近我为了这事,连和我们媛媛相处的时间都不多呢。”
说完姜兴武就来到了吴夫人的面前,拉着自己的女儿的手亲了亲。
“看你女儿看到你就高兴,可见是很喜欢你这个爹的。”
“妹妹,你是不知道,他这恨不得去哪里都把媛媛带上呢,就连我都怕虐待了媛媛似的,很是不放心呢。”
“娘,你这可冤枉我了,我哪里是担心你虐待她了,我就是想和她多看看她而已”,姜兴武委屈的辩解着。
“看来我们媛媛真的他爹的眼珠子了”,吴夫人也打趣道。
“可不是,不要说她了,就是我们家老爷也是每天一封信的写来,问媛媛好不好。妹妹你说我怎么可能不好好照顾她呢,老爷还一天天的担心,当初三个儿子和孙子们都没有见他这样过。”
“姐夫也是看媛媛是唯一的孙女,关心些也是应该的。对了,姐夫来看过了吗?”
“来过一次,这过年太忙了,他都没有抽出时间来,不然呀,就要住下了。”
“也是过年衙门也是事多。”
“过几天衙门放假就会过来了,今年我们就在村里过年,正好你们也回来了,大家一起热闹热闹。”
“那好呀,我们两家还没有一起过过年呢。”
“可不是,这么多年了,今年终于有机会了。”
“今晚就在家里吃晚饭吧。”
“义母,你可说晚了,今晚全部都到我家吃晚饭,我都让王嬷嬷准备了”,黛玉笑着接话。
“玉儿就是想的周到,那好今晚我们都去你家,明天再来我们这里”,姜夫人一锤定音。
“那后天就到我们家吧”,王京娘可不好意思不会请。
“我们呀就是你家谁请到可以,反正我们有的吃就行”,吴夫人笑着说。
“姨妈只管吃就行,其他的什么都不用管”,秦书香也笑着说。
一家人真的是其乐融融呀。
黛玉又让人去请了吴欢外祖母一家晚上到家里来吃饭。
吴家这个亲家在,他们也就来了。
大家又在黛玉家相聚了。
孩子们最是高兴,在屋子里追跑着,中间还有几只小狗跟着跑。
“耀表哥,你看这是思思姐姐要给我的小狗”,姜国源得意的抱着一只小狗说。
“给你的?”
“对呀,我们一人一只呢。”
“你们?”
“二堂哥、四堂弟,我们三个一人一只。”
“那还剩下一只呢?”
“思思姐姐说了,那是个孙伟哥哥的。”
“就是那个中了状元的孙伟哥哥?”
“对呀,就是他。”
王昌耀这下更是吃醋了,思思妹妹都不记得给自己一只小狗,还要把最好看的给那个自己现在追不上的孙伟,太让人生气了。
“耀哥哥,你怎么了?”,思思看王昌耀不高兴,就过来问道。
“思思妹妹,我也想要一只小狗”,王昌耀眼巴巴的看着思思说。
“可是都送人了,只能等下次了”,思思很是为难的说。
“那只小黄狗呢?”
“那是我准备送给孙伟哥哥的。”
“可是现在他中了状元,以后可能要住在京城了,说不定就不要了呢。”
“那...那等他回来,我问问,如果他不要了,我就送给耀哥哥你好了”,思思想了想说。
“好呀”,王昌耀这才又高兴了起来,他想着孙伟肯定不会再要了,那这小黄狗不就是自己的啦。
这个功夫,黄永烨也在前厅招待着王铁等男人。
王铁和吴父两人是武将,其他人都是读书的文人,他们谈论的就是一些书院或者是村里的庄稼什么的。
虽然大家都不种庄稼,可是这对于他们来说都很重要。
特别是行军的,怎么能离开粮草呢。
王铁年轻的时候就是种田的,所以也特别的熟悉。
他们还特别关注的就是藕粉。
这东西他们是经常吃的,不过都不知道怎么做出来的。
看他们有兴趣,黄永烨也就跟他们认真的讲解起来。
兴致来了,黄永烨还说带着他们去看看。
这段时间本来就是作坊开工的时候,现在去还能看到的。
于是一行人就往藕粉作坊而去,孩子们看着大人出门,怎么可能不跟着。
反正也是去看看就回来,就带着孩子们去也是没事的。
虽然外面比较冷,可是走动起来也不冷。
村头又离的不远,大家就走着去了。
出门的时候,孩子们还是紧紧的跟着大人。
等出门不到几步,几个孩子就跑到了前面,一会看看这,一会看看那的。
大人们也不催促,就跟着他们慢慢走。
第220章 状元(一)
到了作坊,孩子们也不进去,里面不好玩。
他们就在外面玩,留下看他们的人,黄永烨就带着大人们往里走。
林永建听说他们来了,赶忙接了出来。
现在他也没有管着藕粉作坊了,就他大儿子在管。
今天林康树有事,林永建才来作坊看着的。
他很是热情的在前面带着路,还一边的给大家讲解。
这也省了让黄永烨讲解,他虽然也知道,可是没有林永建讲的清楚。
这些人都是第一次来藕粉作坊,包括姜兴武也是第一次来。
大家还是听的很认真的,主要是觉得很好奇。
平日里他们也没有少吃藕粉,都觉得好吃,今天终于看到了它的制作过程,都觉得有些神奇就是了。
特别是刘夫子,当场还做了一首酸腐味的小诗,惹得做活的人一阵夸奖。
孩子们在外面也是玩的不亦乐乎。
林永建家的三个孙子带着他们的狗也在这附近玩,看到思思他们来了,就跑了过来。
林泰是老大家的,今年6岁了,很是会照顾弟弟妹妹们。
林荷和林勇是对双胞胎,他们是老二林康财的孩子,今年2岁。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对思思和黄越这两个小小和小少爷那是相当听他们的话。
其实准确来说,他们一家的卖身契黛玉在自己成亲后,就已经还给他们了。
这也是想着,他们子孙后代能参加科举,能有个好前程。
当然了雪雁和李建的也是还给他们的,就是王嬷嬷的黛玉也是想还给她的,可是王嬷嬷说什么也不要,说是自己就一直要呆在黛玉身边。
黛玉想着她年纪大了,卖身契在自己这里还是她那里都是没有什么差别的。
他们卖身契在自己手里,这些年他们也有了一些积蓄,离开林家他们的生活也会很好。
不过他们都没有离开,还是和以前一样听黛玉的话,为了林家做活。
老二林康财考上了秀才就没有往上考了,他觉得自己往上不了了,就到黛玉的书院当了夫子。
他娶的媳妇也是一个秀才家的女儿,也是知书达理的,一家人也是相处的不错。
这不,两年前生下了双胞胎,一家人都喜欢得不得了。
先不提一家人对黛玉那更是忠心了,比有卖身契更牢靠的那种。
一家人的小辈从小就在长辈的教育下,要一辈子都对黛玉一家忠诚,这种忠心是发自内心的,可是比一纸契约好太多了。
这不,看思思等人想和自家的狗狗玩,他们虽然有些不舍,但是还是让了出来。
“林泰哥哥,你们怎么也不来我家玩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