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学不来南朝士族那般,在国破家亡时,选择逃离。
“你自己想好便行,靖远侯府不缺荣光但不能没血性。”林青槐扬眉看他,“做你自己觉得对的事,爹爹不会因此责怪你。”
她的哥哥从来就不是贪生怕死的软弱之辈。
爹爹想保护他们的心思没错,但也不会因为他们自己选择,就否定他们的想法。
“我今晚便同爹爹说,袭爵。”林青榕长长的吐出一口气,整个人都轻松起来,“柔柔明日要去考童生,她不怕吧?”
“你自己去问便好了呀。”林青槐笑容揶揄,“我马上要考春闱你都不担心。”
林青榕瞥她一眼,起身出去。
林青槐笑了下,伸手戳妹妹的脸,“雪姐儿,你看到没有,我们的哥哥还是根木头。”
小家伙像是听懂了她再说什么一般,裂开嘴冲她笑。
林青槐乐不可支,抱起她在屋里走来走去,“你快些长大,阿姐教你武功,教你各种闯江湖的本事。”
“你可别把她教坏。”周静从外边进来,笑着放下手里的糕点,“你怎么你哥了,我见他回了清风苑。”
“没怎么他啊,就说了两句话。”林青槐嘿嘿笑,“他一会就好了不用管。”
周静知道自己问不出什么来,索性不问。
林青槐在家用过午饭,回到书院处理完各种杂事,天也黑了下来。
她开门出去,想了想,扭头去杜梦兰她们住的院子。
早在杜梦兰答应好好读书,她就去京兆尹衙门给她们改了籍,如今她们都是良民。
但不意味着她们能自由。
每人几千两的欠款借条还在她手里,不好好读书,一辈子都还不起这些银子。
她也不想如此威胁她们,但人无重压不成材。
只有从根子上让她们改变,她们才会真正意识到,能够自由和做自己想做的事,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
踏进院子,读书声从屋里飘出来,裹着寒风清晰灌入耳朵。林青槐笑了下,踱步过去敲门。
屋里的读书声安静下来,房门被人拉开。
“大小姐。”屋里的所有人都站起来,又惊又喜地看着她。
“明日要考试,我来看看你们。”林青槐微笑入内坐下,“有没有害怕?”
“不怕。”程楚楚绷着小脸,严肃开口,“我们一定会考过,不让大小姐丢人。”
林青槐略略颔首,笑道,“若是你们都能考到举人,欠条无条件还给你们。”
屋里安静了一瞬。
半晌,杜梦兰第一个开口,“就是说……只要我们考上举人,欠下的银子就不用还了。”
“对,一文钱都不用还,你们想去哪儿就去哪儿。”林青槐放松靠向椅背,含笑看她,“所以,你们要不要考好,得自己决定。”
哪怕她们考不好,她也会把她们的一生都安排妥当,不会让她们再受一遍上一世的苦。
她们将来有更好的前程,才是自己想要看到的。
“我会努力考好,不是因为不用还银子,而是我想当个人。从此不被卖,不被人当做畜生,不被人踩在脚底无力反抗。”程楚楚站起来,小脸憋得通红,“大小姐放心,我对天发誓,若有悖誓言天打雷劈。”
其他人也都站起来,郑重起誓。
林青槐闭了闭眼,笑道,“我知道你们都会努力,我等你们考完了回来,一起去飞鸿居庆祝。”
气氛缓和下来,杜梦兰等人开心地报上自己想吃的菜,一个个激动的不行。
林青槐陪她们闹了一会,天彻底黑下来才离开书院。
到家用过晚膳,谷雨敲门进来,面无表情地往窗子那看了眼。
林青槐会过意,摆手让她下去。
打开窗,司徒聿站在窗外,多了些许冷厉的眉眼间挂着笑,“明日童生考试,我来看看你。”
“不是说要忙到春闱?”林青槐让开位置让他进屋,“事情都忙完了?”
“哪有忙得的完的事。”司徒聿翻进屋子里,关了窗户顺势揽着她的肩膀,“父皇明日回宫,我偷懒一会。”
镇国寺有蛮夷的暗卫潜入,意图刺杀父皇,此时回宫是避祸也为了即将开始的春闱。
“你还有心思偷懒。”林青槐忍不住笑。
“春闱是大事,童生考试后马上就要开考,亭澈他们几个都在温书,估计没人记得明日童生考试,有青云书院的学生参加。”司徒聿拉她坐下,“我不来,你说不定会胡思乱想。”
“那是你想太多了,我一点都不担心。”林青槐低头往炉子里添炭,笑意盈盈,“郑老他们给我吃了定心丸,还跟我谈取消私塾和族学,开办官办学堂的事。”
司徒聿诧异看她。
林青槐得意抬高下巴,把自己跟郑老他们商量的结果,以及他们的打算,事无巨细说给他听。
青云书院改官办这事,其实也好办。
春闱之后她会入仕,青云书院上交给官府,实际还是她在负责。只是换个让百姓都接受的方式,使青云书院变成官学,合理收取束脩。
家境贫苦的学生依旧不收束脩,也可用郑老他们早年用过的法子,让学生先读书,日后赚到银子再还给书院。
如此一来,百姓便无话可说。
书院是她开的没错,但书院被官府收了,他们也不能因此指手画脚。
毕竟书院收的束脩很少。
郑老他们拿出来的章程,相信不会比自己想的差。
“几位老先生为了大梁的未来殚精竭虑,朕不能辜负他们的期望。”司徒聿揽着她的肩膀,唇边弯起浅浅的笑容,“等他们拿出章程,我亲自跟父皇谈。”
上一世,这事在大梁时局彻底稳定下来后他们才考虑到,如今提也不算早。
用来办义学的银子,变成学生少交的那一部分束脩,银子花的还那么多,事情却办得比先前好。
“你以为他们没跟你爹提啊。”林青槐又笑,“别忘了辩策论经结束后,老先生们被你父皇留在镇国寺,整整待了五日才陆续离京。”
司徒聿想起确实有这么回事,笑容愈发愉悦,“多谢林相提醒。今日出宫不止是为了书院的学生去考童生,还有另外一件事你听听,看下我的设想有没有疏漏。”
林青槐含笑点头。
司徒聿捏了捏她的鼻子,说起自己的设想。
大梁如今的商队很多,都是民间的商户在各地收了商品,再卖到其他的地方去。
若是由官府出面办这事,将大梁的东西卖到邻国,可让百姓有更多赚钱的门路,就是需要的人手也更多。
“我觉得可行,但是需要考虑的东西也不少,还是多几个人一起商议比较妥当。”林青槐敛眉看着烧得通红的火盆,苦笑道,“官府行商谁来负责,谁愿意负责。”
大家读书入仕,为的是当上人上人。
若是进士及第后还去当商人,谁愿意开这个头?
总不能还是用自己的人。
不患寡而患不均。行商油水丰厚,从马匹到车驾到所选的商品,都有利可图。自己人好管没错,但那些朝臣可不是吃素的,他们会想尽办法安插自己的人。
国中的铁矿不知多少人眼馋,提炼铁器的技术,不知多少人想偷了拿去卖钱。
“那等你们春闱结束后再一起商讨,从试错的过程里找到合适的章程,来明确这件事。”司徒聿的神色也严肃起来,“商队先做国中的生意,若是可行就往南诏国、蛮夷以及漠北发展,仗要打,买卖也要做。”
官府出面做的便是大宗买卖,老百姓也能因此受益。
“上一世我们没有考虑到的问题,这次慢慢补足。”林青槐见他接受自己的意见,唇角弯了弯,倾身过去在他耳边揶揄,“英明神武的圣上,陪我回书院可好。”
司徒聿又捏了下她的脸,也笑起来。
父皇如今几乎不过问他如何处理朝政,算是让他提前登基的意思,没有明说罢了。
他不会辜负父皇的期望,也不会辜负天下百姓。
……
童生考试县试结束的第三日,终于放榜。
青云书院一百三十名考生参考,上榜五十人。林青槐拿到名单,见自己的十八房妻妾皆在榜上,禁不住长吁一口气。
除了她们,纪问柳、郭玉宁、魏怜云等那一批捐了银子进来的十二个人,有七人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