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河啊,你就不能够劝劝他吗?怎么说你也是朝堂里最重要的一批人了,你要是开口的话,父皇应该是会听进去的。”小皇帝向近臣报怨道。
而古河则是有些无语了。小皇帝其实已经是十七岁了。这个时代里,十五岁已经算是成年人了。而自小被那么多个老臣教导长大的小皇帝,脑子里面的东西已经并不输给别人了。
但是,现在的小皇帝,经手的却是一些他没有教过的军务内容,这让他的一些小脾性者暴露了出来。
严格来讲,其实现在的真正的皇帝还是老皇帝说了算。这位小皇帝可以说只是一面牌子而已。
一面向征着革新的牌子。只是,老皇帝却对他越来越是严苛,最近还说要跑到南山去游玩。
对此,小皇帝还抱怨老皇帝居然要对他不管不问。暗地里,还向着他的近臣说了不少老皇帝的坏话,特别是古河。
也不知道为什么,古河似乎特别受到这位小皇帝的喜爱。而正也是这个原因,古河也就被不明不白地被老皇帝挂上了一圈的任务。
现在的朝堂里,政务上的主脑其实是古河为首的一帮新入朝的年轻官员。军备上,则是各个以军功晋升的军士,也就只有在财务上,是由年纪大上一些的华衣锦负责的。
可以说,朝廷之上的面目已经是换了一新。为了面对新的敌人,朝堂之上已经换了一大批的人。这一切,无不显示着朝廷要与敌人抗争的决心。
“西寇不破,无以称国!”这是小皇帝登基时说过的话。也正是因为这一点,老皇帝对他的要求是越来越严了。
而在近日,小皇帝终于可以放松了一些了。
老皇帝去找李安然的麻烦了!
……
朝堂的一众新鲜血液里面,大都是显得格外的活跃,富有激情的人。但是,在这些年轻人里面,却有那么一个人格外的缄默。
相比不断抱怨的小皇帝,宋玉自从继承了宋国公的名号,并与安宁公主结婚后,几乎没有传出过其他的消息来。
人们原本以为,宋家遇到了这种百年难得的机会,肯定是会做出些什么事情来的。但是,宋玉为代表的宋家都是格外的平静。
相比这个国家的另外一个藩王,宋玉可以说是沉默到了极致。
李安然的作为藩王虽然有些不负责任,但是她个人的动作却是蛮多的。
京城里的人,时不时都能够听到李安然有前线活跃的消息。
而对比起李安然,宋玉的部落就要缄默了许多。这并不是说宋玉的部落消极的意思。相反,朝廷交与宋玉的任务都被宋玉完美地完成了。
那种缄默是从宋玉的个人再到他所统领的军队的那种沉默。
战场上,奔袭,厮杀,清理战场,屠杀叛徒。一切的行为,如果没有必要,全军上下都是一言不发的。
这种沉闷在最开始的时候,还被人称作呆子。但是随着这支部落的战功却来却大,慢慢地被敌我双方的人称作了黑王军。
而如今,黑王军的大帅,宋玉带着他的亲部,也来到离城里。
五千的铁骑外加一万的步军在城外并排的时候,让离城的百姓都吓了一大跳。哪怕是现在国家自在打仗,李安然也尽力让这些人远离战场的威胁。
所以,离城里生活的人,是极少感受到战争的直接震慑的。但是现在,黑压压的士兵在离城外铺展开来的时候,将这些人吓得不轻。
在这个时候,他们才会想却他们那印象里游手好闲的城主来。
而在这时候,他们才想去自家的城主已经消失了许久了。
“朝廷终于容忍不了我们了吗?准备将我们这些外族人一并屠杀了吗?”有位原住民绝望地说道。
而这种情绪也感染了其他的人。这时,大家才回想起了从前,那种每日都处在军队铁蹄威胁之下的日子。
但是,自从李安然来了之后,这种日子已经太久没有经历过了。大家虽然能够回想,但是具体的事例已经是记不清了。
……
老皇帝看着眼前的双方。这一边的是宋国公的卫兵。但是这些人,明明不是打仗,却还是板着一张脸,将离城的百姓吓得够呛。
而另外的一边,离城百姓的反应也有些过了头。若是别的城镇的居然,也许也会被这些军队给吓到,做肯定是做不出,站在城头,往底下的军队丢臭鸡蛋的行为的。
到底应该说他们胆子小还是胆子大呢?怎么想,这样的行为极有可能会惹怒军队,反而招致灾祸的吧?
眼前的这支沉默的部落,可是在战场上声名越来越显赫的黑王军。不过,也正是因为是沉默的黑王军,所以士兵们一个都没有什么反应,沉默得有些吓人。
老皇帝也不知道到底应该如何评价这样的一只军队。最终,他叹了一口气,然后看着那紧闭的城门,不知道应该如何是好。
难道,这还需要他亲自上去叫门不成?
但是很快,城门就被打开了,而那站在城门之上的女子,不是李安然是谁?
第四百八十四章 救人
李安然刚刚回到了离城,就听到黑王军大兵压境的事情,可把她给吓了一大跳。
一瞬间,她还以为朝廷终于看她不顺眼了,准备拿她开刀了。
可是很快,她就想通了。这种时候,朝廷不可能会突然来个窝里反,特别是在哈弩国的大军即将压境的情况下。
这种情况里,朝廷是不太可能会做出这种傻事的。
而当李安然站到城墙上的时候,看着那沉默的黑王军和老皇帝,也差不多理解了状况。
黑王军应该是来护送老皇帝的而已。虽然明面上老皇帝已经退了位。但实际上,这个国家的政务还有不少的地方需要老皇帝处理。
而这一次,黑王军恐怕只是出任务的途中顺带护送一下老皇帝吧。而这种一字排开的军阵,也并不是向离城的人示威,而是护送皇帝的礼节。
……
宋玉隔着离城的矮墙,最后看了一眼李安然,这个他曾经心仪的女子最后一眼。然后,他就转过了身,带着随行的兵马,往西北的方面行军。
李安然原本也想将宋玉留下来的。但是,宋玉走得太过坚决,李安然还没有开口,宋玉就已经离开。
“算以,以后有机会再同他见次面吧。”李安然在心里叹道。
但是,就算是到了战争结束以后,宋玉与李安然也没有再私下见过面了。
站在朝廷的角度上来看,两个藩王怎么都不应该私混在一起。而宋玉能够这么轻松的接任宋国公的位置,宋玉的心时也是清楚朝廷的用意的。
他是朝廷扶植起来的,对抗李安然势力的一颗棋子。对于朝廷来说,如果宋玉不能够展现了的作用的话,那么宋国公的这个封号就真的没什么用处了。
……
“李安然,这么久都没有见到你的身影,你跑到哪里去了?”老皇帝问道。
一见面,老皇帝的语气就不太好了。要知道,李安然这突然的消失让老皇帝也是担了不少的心。现在的李安然对于朝廷来讲,可是不可或缼。
中原的物资调度里,不少的环节都与李安然有关。如果李安然真的将所有势力从中听调开,一瞬间对于中原的影响那是难以想像。
而另外一个原因,大概就是私情上了吧。老皇帝打心眼里,是真的愿意将李安然作为自己女儿看待的。李安然这突然的消失,在私情上,也让老皇帝的白发又多添了一些。
“啊?你居然还先责问我?皇上,您最好解释一下盼宜的事情!”李安然没有好气地问道。
被李安然一呛,老皇帝也不拉不下来脸,说道:“朕还需要向你解释?”
“盼宜可是我底下的人,您就这么动她,这可不合规制吧?”李安然问道。
“嗯,规制可是死的,朕是活的。李安然,你倒是向朕解释一下,你消失这么久,到底去做什么了?”老皇帝问道。
“皇上,你先回答我,您到底是把盼宜关到哪里去了。”李安然抢话道。
“知道了你又能够怎么样。那个丫头对朕瞒而不报,这可是欺君之罪!你难道还敢去劫狱不成?”皇帝问道。
“你倒是说啊,你敢说,我就敢去劫,反正我现在手上有兵,不行就动粗的。”李安然傲然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