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戚家的人进来请吧。”李安然说道。
“请?”皇帝有些无语。这一件事情,他还想通过私下解决的方式,尽量不要传出去。
可是李安然的话,却让他犹豫了起来。
……
盼宜的话题已经是暂时搁置了,李安然还以为皇帝本人就会就此离开。
然后,他的确是离开了李安然的离城的办公场所,却混在了离城的百姓,真的微服私访了起来。
李安然有些无语。这皇帝,难道是来查她是不是贪脏枉法的吗?可是,就算是她在自己的封地上做些什么不合适的事情,皇帝也没有权力过问吧?
所以,以史以来,李安然就从来没有听说过,皇帝到自己的藩王的封地上巡视的。最后,李安然只能够将之归于皇帝在偷懒。
而她,也没再去管皇帝去哪里了。反正,皇帝的身边应该是有人看着的,出了事情也不应该怪到李安然的身上。
而李安然本人,则是真的要负责起整理军备的事情了。
事实上,在招人上,愿意而来报名的人寥寥无几,就算是那几个前来报名的,李安然也是把他们派去当了城卫。
而正规军队的兵源问题,李安然最终还是要自己想办法。
而与同时,胡寇的问题也被多次地提起。虽然几次冲突里,胡寇与村民们各有损失。可是,当冲突升级以后,这些胡寇们的军事化程度就会与村民们拉开差距。
而军事化程度,正是一个组织战力的最重要因素。
再厉害的悍民,与最次的军队一比,也成不了模样的。
而这个差距,就是军事化的程度。哪怕是冷兵器时代,十个军人也可以轻松血刃百人的壮丁的。这就是组织的力量。
而在这方面,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的差距就显示了了来。这些游牧民族,天生就有成为士兵的好素质。在他们这些人里面,能够成为士兵的人至少占总人口的一半。
而中原的汉人,更偏向于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农耕是非常需要劳动力的。所以,哪怕是在最亚苛的时代里,五抽一已经是极为残暴的政法了。
再加上,李安然封地所辐射出去的地方,加起来的总人口也上不去……正常来看,任何人都很难在这里组织出一批足够素质与数量的军队来。
可是,李安然却可以。
事实上,只是花了半个月,李安然就搞来了一只近千人的部队,然后交给阮文成开始训练。
训练的时候,皇帝还时不时地会过来看一下,捋着短须。
“李安然,朕果然还是小看你了,说不定,你是个军事天才,朕应该早点发现,然后让你当个女将军什么的。”皇帝说道。
“陛下,您就别开玩笑了,小女根本无心向政,更别提参军了。陛下,微臣可不是什么花木兰,当不来什么女将军。”李安然婉拒道。
李安然虽然表面上说得很有条理,但两人都知道这话里真天的意思。李安然几乎就是在说:“皇上,你让我当将军我主当,那我岂不是很没有面子?”
不过,两人都是聪明人,如果有外人的话,就不会把话说得那么直接。特别是在不知情的阮文成面前。
第四百六十七章 弓箭
阮文成也被李安然弄来的军队吓了一跳。不单单是因为这些军队的数量与质量,更因为这一批军队的素质。
“雇佣军?”阮文成念着李安然跟他提过的名词。他到现在还是不能够理解,这个词的概念。
而对于李安然来讲,这甚至是早就已经规划好的。在中原的汉人看来,他们很难理解雇佣军这个概念。
在某种角度上来请,农耕的民族文化里,人与土地是捆绑在一起的。他们很难想象,有一些人会单单为了钱,而去给不属于自己君主的人打仗。
背叛这种事情,在中原的历史上还是有不少的。但是,他们大都不是为了钱。这些军人们,通常是因为那些君主们许下的,封赐土地的原因,为他们卖命的。
土地,可以说,这个概念是深刻在汉人血脉里的东西,就连李安然,其实在拥有土地上,也多了不少的安心感。
那么,这种文化背景里的人,就很难理解这些离乡背井来为李安然打仗的人了,特别,是这些人里面,还有不少的人还是一些胡人。
要知道,胡人与汉人之间可是从南北朝时期就结下梁子了。皇帝和阮文成都没有想到,李安然居然能够把敌人给招揽过来。
最开始的时候,他们还劝李安然不要用这些敌人。可是,当他们两人看到训练的结果后,就没有再提了。
应该说,是他们两人也开始有些羡慕李安然了。
这一支军队一个突出的特性,就是机动性和灵活性。可以当成轻骑兵骚扰,也可以化作弓骑兵远射。就算是敌人想出什么克制的方式,以这些游骑兵的速度,也没有什么人能够追上他们。
其实上,只在不让他们与别人硬碰硬,那作用与威力都非常的喜人。
这可是一支游骑兵。对于汉人来讲,游骑兵很少出现,一出现,常常就是敌人。而这么一训练下来,他们两人也开始理解了,为什么中原强大军队数次被这些游牧民们打败了。
“西北方,我们的军队面对的,就是这样的敌人吗?”阮文成叹道。
而皇帝,则更严肃了一些,说道:“不,比这些更为可怕,他们已经从我们这里学去了不少的东西,已经把自己的短板给补足了。听说,他们的大将也是刚刚回到了阵营里……”
“陛下,我们能不能够也组建一只类似的游骑军?”阮文成向皇帝问道。
“难,骑术上,中原人很难找到这样精湛的骑手,更加强的,就是轻弓了。”皇帝说道。
弓,这是一种非常古老却非常高效的装备。而汉人,可以说是最早利用,也是利用得最为出色的一批——仅限在地上的话。长弓手,这可是中原军队强大的一个主要战力。
可是,在马上的话,中原的弓主完全比不上这些游牧民手里的弓了。这并不单单是技术上的原本,还有一个材料上的问题。
中原的弓,那是木与竹为主体复合弓为主,而这些游牧民手里的弓,也是复合弓,在制作工艺上,其实是汉人的制作工艺要精湛不少。
可是,这些游牧民能够制作出如此轻便的长弓,其实与一种材料有关——牛筋。
按理说,汉人也用牛筋也就能够制作出比他们还要精良的轻弓了。可是,汉人却是个农耕民族……
农耕。这是一个与汉人划不开距离的话语,就算是再怎么发民,农耕还是中原人眼里,最为重要的事情。而像李安然这样的商人,更是被视为投机取巧,损害生产。
士农工商,商人被排在了最后一位,由此可见一斑。
牛筋,要取得这样东西,离不开宰杀年轻力壮的公牛。年老的牛的肌腱太过于硬,已经不适合制作成弓箭。
可是,牛可是生产,一个极为重要的生产工具。在大多数的时候,中原人是禁止食用牛肉了,更加提生产出大量的其他制品来了。
“哎,如果中原人要搞这一套,那不知道要杀多少头牛才能够理工出成规模的轻弓来。这样,太过于伤农了。”皇帝说道。
阮文成也默不作声。前为领军统率的他,自然非常清楚这特制弓箭的威力与效用。可是,这种东西要制作出来,对于汉人来讲,太过于困难了。
可是,在一旁边一直看戏的李安然在这时候,突然笑着凑了上来,说道:“你们想要?可以向我买啊。”
“李安然,你能够理弄到这种弓箭?”皇帝问道。
“能啊,当然能够啊,要不然,你现在看到的是什么呢?难道是这些人自己带的吗?”李安然说道。
这时候,阮文成才注意了起来。他看向这些游骑兵,发现他们手里的弓箭的确是统一的制式……
“安然郡主!”阮文成激动了起来。他太过于清楚这种东西能够给军队带来什么要样的影响了。
“李安然,我可警告你,你如果杀的是自己领地里的牛,那来年的时候,可就没办法组织春耕了。到时,都不知道要饿死多少人。”皇帝说道。
“我当然知道啊。再说,我这领地上,人都没有几个,哪里去弄这么多的牛来杀呢?”李安然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