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农女持家(339)

作者:你自己想吧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奇怪,那些西寇们怎么也学着我们,加强起了防御来?这双方都防下去,谁去当这攻城的一方嘛?这杖还打不打了?”一位青衣的将军说道。

“统领,大将军说了,能够不打仗就不打仗,他们喜欢拖就让他们托吧。到时入了冬,他们总会回去的。”一边的谋士说道。

而让他们不知道的是,他们所忧的敌人,其实根本无心备战。

“倪思大将军还是没有找到,我们还要在这里呆到什么时候?”一边的身穿白底蓝蛇纹长袍的男子说道。

“太子,还请息怒,陛下的意思,是哪怕与他们开战,都要找到倪思将军的下落。这没有找到大将军,我们可不敢回去啊。”一边,一位有着几分汉人模样的男子说道。

如果仔细看的话,会发现,除了这位所谓的太子外,在这个大帐里的这些大小军官们,都有几分汉人血统,只是这种程度并不重,如果不细看的话,还是很难发现的。

可是,血统的这种事情,怎么可能因为这样就被隐藏起来呢?这些大小将军位,在向大汗的文书里,这些个隐讳的特征,可是被记得清清楚楚的。

这也成了悬在这些将军位心里的一把利剑。他们很想攻下中原。可是看大汗做法,也未免有些让他们心寒了。他们心里,虽然也有着对汉人的战意,可是,平日里,他们也得提防着大汗跟,太子和其亲部的动向。

而太子,看着这些个头发浑密,都是深黑色眼眸的人,骨子里还是瞧不起的。虽然明面上他没有说出来,可是没有外人在的时候,他都叫他们为杂种的。

这位太子,见到众位统领马骑的大小军官们都反对他的意见,不由脸黑了下看,哼了一声,就走出了军帐。

“要不是父皇说了,这些个杂种们还有些用处,我现在就将他们给处死了。”太子愤愤地说道。

而他底下的仆人们,却是默默地低着头,同时看着四处有没有偷听的人。在现在,公然得罪这些个军官可并不是什么明智的做法。

西寇,这是一支游牧部队。以大可汗以主的势力,很快就平荡尽了草原与戈壁上的游牧部落。

可是,到了与汉人交战的时候,他们才感受到了什么才是文明的力量。原本,他们还以为中原的汉人,只是在安逸生活里变得迟钝的猪而已,可是真的接战后,才让他们彻底对汉人改观了。

长枪阵,军垒,骠骑冲阵,这些东西,在这些游牧部队里可是前所未见的东西,可记他们吃了不少的亏。

但是,中原的汉人也没有办法对他们造成什么大的伤亡,要是打输了,他们就往草原,戈壁上一冲,汉人的马在这些地形上可比不上他们。

不过,这总是输的话,也是很丢面子的。最终,西寇部队里,终于出现了一个传奇般的人物——赫连焕。

第四百五十六章 初雪

对于这些与朝廷为敌的游牧部落来讲,中原是个相当复杂的词汇。

中原,有着他们所想要的一切,土地,财富,女人还有对那些厮杀在战场上的战士们,最为想要的东西——荣耀。

无论是谁,如果能够攻下中原这么庞大而富饶的地域,肯定就能够成为所有人敬仰的存在,而统率部落的可汗,一定会变成万千一帝的。

这对于一直居无定所的游牧者来说,是多么期盼的的啊。

可是,朝廷的军队也不是吃素的,数次将他们的大队赶回了草原深处。而在这有来有回里,西寇也发生了不可避免的汉化。

先是有了汉人的奴隶,然后就是开始学习汉语,再之后……如今看来,除了自诩血脉纯正的王族,西寇上上下下,可都能够看到了一些有汉人文化特征的人。

而那些没有的,当他们使用起了汉语词汇,用上了毛笔,再穿上从中原掠来的丝绸织品的时候,其实和汉人也并不了多少了。

可哪怕是这样,这些没有汉人特征的游牧民就会欺负,瞧不起那些古尔斯通人与汉人的混血儿。这一举动,一直被王族默许,甚至是暗暗支持。

至于那个男子的出现——赫连焕。

这个人原本只是一个从其他游牧民掠来的奴隶,但是,以着一人的才智与武力,在众人中展露了头角,而后,被大可汗所看中,破格提为了自己的新部。

而后,赫连焕就从一个小卫兵做起,硬是打拼成了为了整个汗国的大将军。以着赫连焕为代表,越来越多有着汉人血统的平民加入了军队,陆续地升为了军官。

说起来,这其实相当耻辱的一件事情,至少对于一自认为自身血脉高中的王族来说。这些他们口中的杂种,的确在战场上比一般的军人还要勇敢,威猛,而且有勇有谋,不会被小功小利冲晕了头脑。

因而,现在的整个西寇的军队,都是由这么一些‘杂种’所带领的。

可是,西寇的了军队里,这些有汉人血统的军官正好夹在王族与底层士兵之间,如果没有大将军赫连焕来协调,整个军队根本没有办法听从指挥。

这也是大可汗说要找回赫连焕的原因之一。

“太子,这件事情可是万万使不得的啊,要是那些军官知道了,说不会会造后的啊。”太子旁边的仆人说道。

因为汉化的原因,就边王族也开始采用起了一些中原人的称谓,至少这种王储的感觉会让军队感觉到一种安全感。

另外,说是被汉化,不如说是他们主动接受了一部分而已。在他们看要,这样才有资格入主中原。

“你不说出去,谁会知道呢?”太子笑着说道。

……

李安然能够感觉最近京城的气氛变得有有些紧张,那皇帝本人就更加清楚不过了。

而随后,京城的风气就突然一变,因为两件事情被提上了日程。

一个是安宁公主和宋玉的婚礼,

另外一个,就是冬至日就要来了。

冬至日,这个节日可能平常的时候大家不会注意到,但是,实际上,这个节日在民间的热度也仅仅次于中秋而已。自古以为,就有冬至大如年的说话。

人们对冬至的说法是: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称为“冬至”。

对于民间的人来说,这一天,代表着农活正式结束,自这天开始,忙了一整年的农民就可以稍稍休息了。

而对于宫廷来说,这冬至大如年可不是夸张的说法。在这一天,皇帝可是要登台祭祖和向天祈福。这个做法,可是自周代就延续下来的,从来都没有打断过。

被这种闲逸的节气一冲,京城的人们才放松了下来。

“啊,不知道不觉已经快要到冬至了吗?这快要下雪了吧?那西寇应该会退兵了吧?”京城里,一位拉货的马车夫摘下了他戴着的斗笠说道。

“小李啊,你瞎了吗?看看你斗笠上的是什么再说。”旁边的一位老者说道。

“雪,是雪!”马车夫大声地喊了出来,而一边的老者,则是笑呵呵地看着他。

……

对于这一天的京城人来说,发生了一件非常喜庆的事情——初雪。

最初的时候,只是一些细碎的微雪落下而已。这些碎雪花如果不是落在保暖的干木头上的话,很快就会化掉了。

所以,真正的初雪,并没有多少人注意到。

反而后面的一场小雪,被京城的居民们当成了初雪,欢快地跳着。

当然,会高兴的手舞足蹈的一般都是小孩子,很少有成年的人高兴成那个样子的。

除了冬灵吧。

李安然无奈地看着在小雪里跳了起来的冬灵。

冬灵踏着雪,把初下的白雪都踏成了雪水,只是把地面打湿了而已。

李安然都不知道,冬灵到底是喜欢雪,还是讨厌雪了。

“姐姐,下雪了啊,你不高兴吗?”李安安向李安然问道。

“高兴什么啊,不过是雪而已,这不是年年都会见到的东西吗?”李安然说道。

她这么一说,李安安也不知道如何接是好。

而李安然,则是拿过了一些菜叶,喂着半泡在温泉水里的水豚。

有了雪之后,园林里的气雾就更深了一些,更有了一些温泉应该有的样子。

而在外围的这一处浅水里,正好可以容纳这几只水豚。

只是,李安然慢慢地发现,这一处浅浅的温泉里,可比先前多了不少的东西。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