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诚白他一眼:“我家老爷子非让我穿红的,说图个喜庆,还给你准备了一套。”
陈木声拒绝:“我可不穿。”
易诚不乐意道:“总不能让我一个人丢人吧?”
陈木声笑笑:“反正你别想。”
“那去了再说。”易诚打量着陈木声的脸,说,“你这一身倒是不错。不过,发现一晚上不见,你好像变白了。”
“嗯?”陈木声摸脸疑惑。
“你擦粉了?”易诚问。
三个姑娘笑了笑。
陈木声不乐意道:“我家可没有那些奇怪的东西!不信你摸。”
看陈木声努力上前证明自己清白,甲十六笑了笑:“木声本身就白净,只是以前衣服显的。”
易诚不相信,拿两指蹭了下陈木声的脸,看了看指肚,没发现后,是觉得太轻,就又掐了一下,还是没发现异常,便独自纳闷着。
“这回信了吧!”陈木声显摆,“衣服可是十六姐给我挑的。”
易诚勉为其难地承认:“就当你没擦,行了吧?”
陈木声“哼”了一声,不满:“本来就没擦。”
甲十六上前道:“阿诚,你这一身,红倒也比往日更精神。”
易诚低头吐槽:“十六姐,我总觉得,跟院子里那只大公鸡似的。”
几人笑了笑,甲十六说:“别胡说!一点也不像。”
春桃上前:“我看你俩,都跟画里走出来的似的。现在这身,比你们书院的衣服可漂亮多了。”
两个小家伙也笑了笑。
这次拼厨,甲十六还邀请了刘叔刘婶,不过拼厨中午才开始,就没一起走。
马车里几人说说笑笑,没一会儿就到了易香居。
易诚知道她们不能露脸,而易香居附近别的馆子来打探消息的多,所以给她们准备了有纱遮脸的帽子。
几人下车后,就进了酒楼。
陈木声瞪大了眼。
第 44 章
酒楼分为一二层,一层的一半桌子都有隔段,而二楼则是包间。
里面很是豪华,不管桌椅板凳,做工都很精致。
那些没隔段的区域,设了几个评委台,而后摆成了一个五十人大桌。
看着那些店员还在忙活着布景,甲十六知道易凌雲为了这次拼厨,没少下功夫。
了解完大厅,易诚又带她们去了厨房。这里的厨房分成了两边,不仅是因为这里的人多,而是这里也会经常会搞一些活动。
世态平和,百姓富裕,吃无疑成了一种享受。像这种拼厨比赛,只要是有钱有闲的人,基本都不会错过。
而易香居作为京城数一数二的酒楼餐馆,不管是信誉还是号召力,都是没话说。只要发布出消息,就算不搞些噱头,也会有许多人过来消费。
当然,能在京城立住脚,光是做菜好,有靠山是不够的。做为百年老店,靠的是诚信。
不管是谁,只要花了银子,肯定会满意而归。
三个姑娘在厨房熟悉着环境,易凌雲走了进来。
互相打招呼后,易凌雲聊起了正题。
往常拼厨都会选夏秋两季,因为食材比较多,但大师拼厨都会选择冬季。因为只有拿有限的食材,做出让人满意的菜肴,才算一个厉害的厨师。
宫里的厨娘选拔也是如此。毕竟冬日里食材少,除了肉就是鱼,要想征服那些娘娘和考官,必须把普通的肉做出花样。
“这次不光是比试,还得照顾到顾客。他们既然花了钱,就不会想吃那些拿下水做出的东西。主要还是以肉食为主。”易凌雲道。
“都有什么肉?”甲十六问。
“能叫上名的都有,一会儿我带你去看。”易凌雲继续道,“这次来的人多,评审就有九十九人。其中九人是贵宾,需每人一碟,一碟一口的量。所以菜的量上我们得保证。最起码不能让人尝不到。”
“还有呢?”甲十六问。
“倒时会有人给你们打下手。比如烧火、洗锅、摆盘,都是些有眼力价的学徒,规矩他们懂,不会偷艺,你们直接指使他们便是。”易凌雲说。
甲十六也觉得,光是她们三个人,人手定是不够,虽然她不想有人帮忙,但她更不想陈木声累着。
易诚在旁边道:“小叔,她们对这不熟,看菜挑盘子我在行,我来就行。”
易凌雲嫌弃道:“你和木声今日可是易香居的门面,得出去拉票,把平日斗嘴的气势都使出来。”
“不是就报菜名么?”陈木声紧张地问。
易凌雲笑笑:“木声,不用紧张。咱们明着是对手,可都代表着易香居。到时你就和着阿诚转悠,别人问啥,回答啥就行。选菜会在幕后进行,会有人报幕搞气氛,谁都不知道是谁做的。你俩主要是混淆视听,各自站队就行。”
陈木声向易诚道:“你可别坑我。”
易诚叹气:“我现在就差把自己给你们了。”
几人笑了笑。
易凌雲道:“你们在这先练手找感觉,食材随便用。店里那些人为了装扮外面,早饭都没怎么吃,估计待会儿也该饿了。也好让他们尝尝你们的手艺。”
甲十六看着厨房里琳琅满目的厨具,想起以前的生活,两眼放光。
她们几个所要做的事,就是做好菜而已。
几个男人离开后,三个姑娘开始找了自己的位置。
甲十六到灶台边,颠了颠一排的几个锅,而红杏则是走到菜板边,拿着一块豆腐试起了刀。
春桃看着各式各样的面粉,挨样尝了尝。
甲十六想着那些干活的人,问春桃和红杏:“我们做些什么给那些工人吃?”
春桃提议:“要不,做冬粉酱肉卷饼?你做的卷饼,可是我们这些人,这辈子都忘不了的回忆。”
甲十六也觉得卷饼吃着方便,而且对春桃她们这些,曾经在大院不太如意的厨娘,有特殊的意义。
红杏说:“是啊十六。我唯一愿意回忆那里的,就是你做的卷饼。”
以前在大院,春桃和红杏是没有自由的。每天忙着干杂活,经常挨打还吃不饱肚子。
她依稀记得,春桃当时还是个胖胖的小姐姐,可每天努力揉面,却总是被小师父骂,被别的姑娘嘲笑,还像下人一样被人随意使唤。
还有瘦高的红杏,由于不爱说话,加上脾气爆,不听人使唤,即便菜切的再好,也总会被人打骂。
人有时候就这样,打着打着就怕了。而看着旁边人也都是这样过来的,心里也就没什么怨言了。
她俩对大院没什么美好回忆,而且不只她俩,很多姑娘对那都没什么美好的回忆。
甲十六虽进去的晚,可比她们幸运多了。但幸运也是要受罚的。
里面的师父,会经常给这些捡来小姑娘布置些作业,完不成作业的,就会被打骂。相对春桃红杏她们,每个人只专一样东西练来说,甲十六她们学的可就多了。
而且多到,只要每回都跟不上别人,也会降成只专一样的厨娘。
甲十六的味觉、嗅觉、触觉,都比别的孩子要灵敏一些,加上认识很多那些小姑娘都不认识的食材,所以会被几个师父重点培养。
可这种培养是毫无感情的,除了练习就是练习。
当然,她当时太小,记不清当初的事,师父让干啥就干啥。
而这些事都是她长大些后,听当初几个年纪比较大的顶级厨娘说的。
当然,渐渐她也变成了一个年纪大的厨娘,也会指导和帮助那些小厨娘。
长大后,她了解,像食材这东西,只有见过、看过、吃过,才知道长相、口感、味道,可她那么小是怎么知道的呢?
她们也怀疑,但都知道,她被捡来前,一定吃过见过那些食材,要不根本就不可能知道。
或许,甲十六是个大户人家的孩子吧!甲子年的那场天灾,使她流落到了大院,可就是因为这些先天优势,甲十六学的比别的姑娘快,领悟的也比别的姑娘快些。
随着一天天精进的厨艺,她厨娘的身份也开始发生了变化。
从一个可以下厨的厨娘,变成了一个有师父指导的厨娘,又从重点培养的厨娘,变成了能独挡一面的厨娘。
可即便是身份发生了变化,在大院那地方,任何姑娘都是卑微的。虽然吃住越来越好,但听话这件事是谁都不敢违背的。
她们这些姑娘仿佛就像是一个个工具,只为厨房而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