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祖传手艺活在七十年代(79)

作者:同学吃糖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叶桑表忠心道:“您过奖了,我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不过只要组织用得上,我一定会继续努力的。”

“好,现在国家就需要你们这种积极上进的年轻人来建设。”

夸了叶桑半天周政伟才把话转到正题上:“这次来是给你上次研究出药方的奖励的,总共三千块,因为不好拿就给你换成了存单。”

叶桑面不改色的用双手接过那张存单,接着又把忠心表了一遍:“请组织放心,我一定会更加努力研究中医中药,争取多写一些管用的药方出来,虽然我个人力量渺小,但为我们行业贡献力量却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

大概领导都爱听属下表这种决心,反正周政伟听完挺感慨,拉着叶桑还关心了一下她家里情况。

这次周政伟是代表给叶桑作保的那位首长过来的,除了给她金钱上奖励,还郑重其事的给她说了过年她要去军医大学上学的事。

重复上学这件事简直相当于给叶桑心口窝插刀,虽然自打听过沈如意的大名后她不再那么排斥去军医大学,不过那里的早晨跑操跟日常训练还是经常在她脑海里出现,让她想放都放不下。

周政伟把该说的说完,才又道:“既然小叶同志已经知道要上学的事了那就好好准备准备吧,我还有点事,得先走。老李,我走了。”

“好,你路上慢点,我就不送了。”级别上李长宏比周政伟还高一级,所以只把人送到了院长办公室楼下。

目送人消失在视线里李长宏掉头边往回走边跟叶桑说:“桑桑你跟我来一下。”

第68章

一回办公室李长宏就问叶桑:“你那个肺痨改良药方最近临床试验做的怎么样了?”

“哦,我正要跟您说这事。”

说着叶桑把一直拿在手里的文件递给李长宏,等李长宏拆开翻看起来她才道:“您找来的三十二名病人,经过二十五天治疗,已经有九名出院,另外有十五名中期肺痨患者病情也在逐渐好转,预计再治一个月也能出院。”

“剩下的,因为是肺痨后期患者,改良药方对他们的病情不太管用,我已经给他们用上了上一个药方。”

李长宏低着头看文件看了半天,看完才问:“还有人出现后遗症的情况?”

“发现了一例,痊愈后偶尔还会咳嗽。您知道,被痨虫侵害过的肺是永久性损伤,出现后遗症也算在所难免。”

“这个后遗症出现比例是不是有点高,上一个药方的临床试验做完,几百个人才发现了一例,这个才八个人就出现一例了。”

“这个后续还得再观察,另外改良药方的药效相比原药方低了两倍。”

“这个比你预计要的三倍好一些。”

临床试验开始前叶桑跟李长宏说的是因为成本的降低,用改良药方给病人治病耗费的时间比第一个药方要长大概两倍。

本来李长宏是打了比三倍要多的谱,没想到临床一做得出的结论竟然比三倍还少一倍,那这就是个大喜事。

“这事先到这,你自己注意着点,有什么事跟那几位和你一起做临床的大夫多商量商量。”接着李长宏又说:“我找你还有另一个事。”

叶桑坐在院长办公室的沙发上,抬了抬头,向对方示意自己有在认真听。

“是这样,基于你近段时间对院里做的贡献比较多,领导们开会给你定了两种奖励下来,第一呢,是给你提衔。第二呢,则是一个临时工的名额,不过这个临时工是永远转不了正的那种,你看看你是想要哪一个。”

上个月叶桑送给院里的那张治疗烧伤的药方,经过皮肤科跟烧伤科大夫的共同努力,终于在昨天把临床试验做完了。

那张方子的药效让参与其中的不少医生大开眼界,也让很多一直对中医有偏见的西医的观念有了很大改观。

加上叶桑之前还亲口说过肺痨改良药方免费献给院里,几件事一加,再不给点奖励也说不过去,不过军区总院也不富裕,所以本着能省则省的原则,领导们一开会才商量出这么俩奖励来。

这次李长宏叫叶桑过来为的就是这事。

叶桑对第一个兴趣不大,所以顺理成章的问起了第二个:“师爷,咱院里哪个岗要招人?”

“看大门,炒菜,摘菜,打扫卫生,几个地方都缺人。”

李长宏见叶桑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样,追加了句:“今年医院临时工名额总共五个,另外四个的人选还没定,你要是想要个名额,可以让你挑个岗,不过看门的跟炒菜师傅有要求,前者得识字,后者得会做菜并且做的不能太难吃才行。”

“您给我留个临时工名额吧。”说完叶桑想起关键问题:“看大门那活有年纪要求吗?我爹识字写字不成问题,不过虚岁已经四十九了。”

这是李长宏没想到的,所以他挺惊讶:“你打算让你父亲来?”

叶桑点着头解释道:“因为老家有我的两个哥哥,让他们谁来对另一个都不公平,所以为了公平起见我觉得还是让我爹来最合适。”

“年龄倒没问题,不过临时工这活干到六十五就要退休,家属还不能接班,你要不要跟家里再商量下再做决定?”

相对来说李长宏还算理解正常老百姓的想法,所以才会这么劝叶桑。

当然叶桑也知道要是把这事拿回家仔细一说,到时候事情肯定不受她控制,所以她干脆摇头道:“这倒不用,我能做主。不过要是我爹自己来估计我娘放心不下,如果让我娘一起来,师爷院里能给开暂住证么?”

“这个没问题。”

带着这个消息叶桑回的赵家。

这天正好周五,下午叶平湖没课,冒着风雪坐着公交又来了赵家。

自打知道赵空青受伤,最近几周他每周都会过来,重活基本都他包。

晚上吃着饭叶桑把医院给了她一个临时工名额的事简单说了下。

听完赵水柏点着头道:“挺好,别看只是临时工,待遇不比外面工人的差。”

起先叶平湖没怎么反应过来,过了会等他回过神,才后知后觉的有了各种疑问。

“医院给的奖励咋……咋会给个工作名额?你给医院干什么了?”

这奖赏力度大的让叶平湖简直心惊肉跳,上次他的大学推荐名额当时因为太激动都没怎么追究,这次又有这种事。

赵水柏见叶平湖被惊得说话都开始磕巴了,赶忙解释道:“桑桑给医院写了几个药方,具体什么药方还不能说,不过对医院来说有大用,所以院里才会给临时工名额这种奖励。”

被赵水柏这么一解释叶平湖才明白,点完头就一脸若有所思的沉浸在了自己世界里。

倒是赵水柏一脸感兴趣的跟叶桑探讨起关于临时工名额的事:“这个名额你是有自己的打算,还是回去跟家里商量商量再说?”

“我打算让我爹来,给医院看门这活我觉得还挺适合他的。”

“唔,可以,你这想法不错。”尤其孝心强。

后一句赵水柏没说,不过在他们看来年轻人有孝心比什么都强。

由于叶桑行为处事一直偏成熟,所以赵水柏对她的事也很少指手画脚。

话赶话说到这了,叶桑想起另一件事:“对了爷爷,京市现在有没有人往外卖房啊?”

第69章

因为怕被那些红小将打成资本主义抓起来去做批.斗,七十年代初期敢光明正大的往外卖房的还真没几个。

连着打听好几天,赵水柏才通过一个老伙计打听到一对有卖房意向的老两口。

这天傍晚吃着晚饭他跟叶桑说起这事:“是一个小四合院,听说是想去北边投奔儿子才想把家卖掉,赶明儿我跟你先去看看。”

叶桑问了句:“在哪个位置啊?”

“南窑胡同,离医院不远,从医院走过去二十来分钟。”

叶桑点了点头,没强撑着说自己去。

买卖东西这方面,哪个年月都有想占小便宜的买家或卖家,要是她自己去,保不准对方看她年纪不大狮子大张口多要个三五百,而她又不知道市场价,有老爷子跟着至少有个能撑场子的。

这年月买房是个大事,第二天赵水柏把赵空青托付给王上行,趁着晌午有太阳带着叶桑出了门。

在京市待了这些年,大小胡同赵水柏倒也知道个大体位置。

“左边第三户,应该是这家。”他手里拿着小纸条,站在一个大门四敞的家门前,侧头跟叶桑道。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