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房如今也没什么顶用的人才。”云风篁说道,“难不成他们觉得我出了岔子,对他们有什么好处?”
江氏看着她:“当初要不是无争异军突出,尚主的人选合该是二房的十一罢?”
见云风篁挑眉看来,叹口气,“昭庆公主,岂非也是金枝玉叶,相比遂安长公主殿下,她还是今上的亲生长女!你让阔儿到她身边去陪着,不定阔儿就想将她说给二房的子弟呢?到时候如果你不答应,养女跟侄女都要离心;你答应的话……这孩子等于就是给二房养的。”
“昭庆才多大,阔儿比她长了好几岁,等她议亲的时候,阔儿怕是孩子都有了。”云风篁嘴上这么说着,心里也觉得不太妥当了,毕竟皇长女还是很有分量的筹码的,除非昭庆长大的时候,她想要的都有了,不然她是绝对不会允许这个女儿下降谢氏的。
那肯定是拿出去拉拢其他名门望族。
虽然江氏说的这种可能性,她觉得有自己看着,哪怕谢氏二房起了心思也未必能够如愿,但何必给他们机会呢是吧?
就道,“但猛儿性子太过粗疏了点儿,照顾自己我看都够呛,遑论是照顾昭庆。奣儿的话……她进宫来这两日,不温不火的,却也谈不上细腻。昭庆现在这样子,身边还是陪个温柔细致能容忍的伴读好。不然的话,我看八成处不来。但家里的嫡女们,尤其这年纪,大抵都是有些娇纵的。”
虽然谢氏门楣不算高,在帝京这些高门大户眼里,纯粹就是个乡间土财主。
可因为北地荒僻,宗族势大,地方官对谢氏戚氏这种大族也是拉拢为主。
所以族中嫡出子嗣都是备受娇宠长大的,长大些后可能还懂事点儿。
给才进学的皇子公主做伴读这年纪,那真的做得出来挽袖子同金枝玉叶开打的事情。
谢猛就很有这种趋势……
像谢阔这样懂事能忍的,真的少之又少……
云风篁这会儿就问江氏,这两年长起来的侄子侄女里,有没有这样懂事、知道进退的?
“……要么,你看看家里的庶女们?”江氏闻言,微微尴尬,说家里以前从来没想到能够有这种振兴门庭的事情,也没想过离开桑梓朝外发展,对子嗣的教养,当然也就是按照地头蛇的思路来的。
又因为规矩紧,不允许宠妾灭妻这种事情,嫡出子嗣的利益有着相当严格的保护,上下多少代,过的最好的庶出子嗣大概就是谢风鬟了。
这也还是嫡母需要刷名望、自己又柔顺讨喜的特例。
这种情况下,想找小小年纪就会看眼色的小女孩子到公主身边,那真的只能考虑庶女了。
家里的嫡女顶多装一装,关键这么点大的孩子,她的伪装你不能信任。
万一她哪天装不下去了跟公主吵起来甚至打起来,叫云风篁怎么办?
就算将侄女处置了,也很难不落下个任人唯亲、对公主伴读挑选不够用心,进而被质疑对公主不够疼爱上面去。
这就是没有血缘的尴尬之处了,如果昭庆是云风篁的亲生女儿,哪里来这么多麻烦事儿?
但她不是。
故此就得考虑方方面面。
“庶女身份忒低了点。”云风篁闻言皱眉,说道,“别到时候人家还以为我为了拉拔娘家人,亏待公主。”
江氏说道:“可以记到嫡母名下充当嫡女。再者,公主身边也不是就一个伴读,总要有个自己人才是。”
这倒也是。
云风篁沉吟着,说道:“再过两日就要启程去行宫了,到时候让她们来见见我,顺便也给公主过目,看是否有合适的罢。不然的话,还是得看那些高门贵女家的小女孩子去。陛下如今对昭庆十分怜惜,诸般事情上头都不好亏待她的,否则陛下嘴上不说,心里未必不会记下来。”
经过当年的教训后,现在淳嘉表现的再大度,她也不相信了!
于是这事儿就这么说定了,江氏回去帮她物色伴读,她自己呢,则琢磨着给昭庆其他伴读挑谁家女孩子合适?
出发前两日,淳嘉过来浣花殿,照例先看望了一回昭庆,又检查了秦王的功课,末了就跟云风篁提到:“俩孩子避暑回来就该入学了,他们的伴读你可曾敲定下来?”
第135章 儿女事
云风篁闻言就寻思淳嘉莫不是有了人选,便道:“前两日托母亲在族里物色了些,毕竟妾身出身寒微,大家子的子弟妾身也不是很了解。只有自己的血亲侄子侄女们,什么性子为人,从小到大长在长辈们跟前,最是清楚,不至于选上来之后,才发现不妥。当然,按着规矩,俩孩子都能选两个伴读,妾身的打算是,搁一个谢氏子弟,作为玩伴。此外再从高门大户里择一出众后辈,与他们切磋印证课业,免得孩子们年纪小,不知道天高地厚,还以为将兄弟姐妹比下去,自己就十万分了不得了。”
其实就是高门大户里的出众后辈,来做了伴读,肯定也不敢将皇嗣们压下去的。
但云风篁这话,意思就是不会将伴读全叫谢氏子弟占了去。
淳嘉听着就微微颔首,道:“秦王的伴读,就从云溪客的子侄里挑选罢。”
“驸马?”云风篁眼波转动,说道,“陛下,这样翼国公那儿,会不会?”
“这事儿朕已经同翼国公商量过,他也是这个意思。”淳嘉淡淡说道,“你不必多想。”
他是信了云卿缦谋害秦王昭庆的,而云卿缦是翼国公夫人养大的,前有小韩氏,后有云卿缦,虽然不是翼国公夫人直接犯的错,在皇帝眼里,这位重臣之妻也实在面目可憎。
故此为防万一,他也不想让翼国公夫人关系密切的人再影响到自己的长子长女。
所以提前同翼国公通了气,宁可从云溪客那一脉选择皇家伴读,也不要翼国公这一脉的子嗣。
当然这么做,也还有一层用意,就是皇帝同样觉得,云风篁不会对着东宫不动心,
云风篁露出些许松口气的表情,暗示她也不想要翼国公一脉的子侄来陪秦王,帝妃心照不宣将这话题揭过,说起即将开始的避暑:“今岁可喜两位太后娘娘的凤体都能够一块儿走,只是婉妃同靖妃还在坐月子,却得留下来。”
淳嘉对二妃的感情只是一般,就不是很担心,随口道:“宫里这许多人伺候,朕也许了她们娘家母亲可以旬日入宫探望,想必不会有什么事儿的。”
他本来对子嗣们就不是特别的上心,如今孩子多了,那就更加不在意了。
除却爱屋及乌的几个皇子皇女,其他的别说名字都没取,取了他也未必记得住。
所以这会儿也没心思去想婉妃靖妃,倒是跟云风篁说起了楚王之事:“皇后说他如今十分惦记着进学,颇为不忍。朕想着若是他能保证在学堂里不吵不闹,容他跟兄弟姐妹们一起,也无伤大雅。到底都是朕的骨血,且这孩子也是可怜。”
毕竟是头一个嫡子,当初淳嘉也是真心实意期待过楚王的。
结果好好的孩子出了岔子,皇帝多少有些歉疚。
顾箴同他哭诉了好几回了,他也有些动摇。
只是又担心楚王进学之后过的不舒坦,不免想同贵妃再商量下。
“陛下说的是。”云风篁心念转了转,要说她对皇后膝下的子嗣,最没敌意的是谁,那一定是楚王了。
就算这位皇子听说也是个霸道性子,善妒的很,但,只要没可能坐在那个位子上,他就是值得宽容的不是?
再说这会儿赞同此事,还能进一步描绘自己的宽容怜悯,就轻轻叹息道,“提到这孩子妾身就想到秦王跟昭庆了……有什么不能冲着咱们大人来,非要折腾孩子们?”
这话听着淳嘉也叹了口气,伸手揽过她,道:“昭庆会好起来的,她还小呢,来日方长。”
昭庆公主是在到行宫后过了小半月才醒悟过来自己好不了了。
之前她虽然一直在卧榻,但太医也好,帝妃也罢,伺候的人,都同她说她这是暂时的,伤筋动骨一百天,等满了日子再落地,她就可以再次跑跑跳跳了。
这公主因为打从记事起就深得宠爱与偏袒,性子十分的娇纵,胆子也大,闻言压根没放在心上,对学业、争宠的看重,比自己身子骨儿的看重,可在意太多了。故此多少人背着她为她抹眼泪的时候,她还开开心心的,见天腻着淳嘉跟云风篁,不许他们更宠爱秦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