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皇帝毕竟也是不想从重发落,刁难了几句果然就松口了,说这都是朕看你面子,不然非把扶阳王怎么怎么……于是这事儿就这么说定了。
等过了两日扶阳王进京,一早得到消息的他,扑在殿下哭诉,道是自己大兴土木的缘故,其实是为了两位皇太后考虑,可能征发民夫的手段激烈了点,但本心绝对没有苛刻黎庶的打算,纯粹就是自己年轻不懂事,底下人做事也有点失分寸,总而言之,属于无心之失,绝非故意折腾封地。
淳嘉淡淡的说了几句,吩咐罚了他两年俸禄,敲打一番也就让他滚了。
至于说那些上京告状的,因为的的确确是寻常黎庶,淳嘉不欲给封地子民留下不好印象,倒是拨冗亲自召见,抚慰一番,不动声色的甩锅周王夫妇,表示这都是周王夫妇教子无方,以及宗亲牵掣,总之他已经收拾过扶阳王了,他还是很惦记着扶阳郡的……他如今的手腕处置这些都不费吹灰之力,很快料理停当。
之后的注意力当然是重新回到边疆。
而此时定北军开赴草原已经有些日子了,战报陆陆续续的传回来,虽然细珐王子这边论兵力辎重都落在了下风,但因为见识过诃勒之前的残暴,诸首领不欲落到那种处境,所以抵抗之心却十分的坚定。
顾芳树亲自评估的结果是可以打。
没意外的话,国朝可以赚一笔。
淳嘉未曾上过战场,也不打算胡乱指挥,所以同监军以及皇城司等耳目确认无误后,回复里也就只是勉励跟提醒他谨慎了。
毕竟国朝此番出兵襄助细珐,可不是好心好意,同样的,细珐那边,也不会有什么感激,国与国之间,归根到底还是利用。
这场战事短时间是结束不了的,淳嘉督促了一阵也就亲自过问起了粮草之事。
这年避暑,他因为操劳的缘故,都没怎么召幸妃嫔。
但秋日里回宫的时候,随行后宫里还是多出了两个有孕的妃嫔:德妃与宣昭仪。
德妃是二胎,因为已经有三皇女这个打底,至少保证了她在淳嘉驾崩之后,不至于被送去行宫自生自灭,再加上如今宫中皇子众多,她就算生下皇子也未必能够占到什么便宜,倒是皇女比较少,似乎淳嘉更纵容昭庆公主,故而德妃心情很是放松,可以说是毫无压力。
倒是宣昭仪比较纠结。
当初她进宫的时候非常出风头,一度想过尽快生下皇子图谋中宫之位,后来因缘巧合的,倒是成了同批进宫的人里位份最低的一个,也不能不说是造化弄人了。
不过想到温徽贤妃,洛寒衣又冷静下来。
昭仪位份再怎么低也是高位妃子,总比年纪轻轻的走了好啊……
时隔数年,因为不是淳嘉特别宠爱的妃子,她都不存什么指望,开始认认真真抚养二皇女了,结果这时候有消息了,惊喜交加之下,不免有点患得患失。
当然除了她的近侍跟娘家人,也没谁在意她的患得患失,回宫的时候皇后精神好了很多,却还是卧榻不起,没有恢复请安,云风篁禀告过皇后,按着规矩给了她们些赏赐,也就再没人过问。
这中间,韦纥的战争已经是如火如荼。
细珐王子在定北军的襄助下,与诃勒几番交手,互有胜负,但总体是胜多败少。
听到这个比率后,云风篁就寻思着,如果不是为了修饰国朝的体面的话,那么显然这是定北军故意的。
就是让细珐跟诃勒这对叔侄互相消耗,不然细珐一下子败了固然不好,若是细珐一下子赢了,他可也未必会感谢国朝,没准还会效仿诃勒的野心,收拾收拾就开始打国朝的主意。
大家都是老对手了,互相之间的挖坑不在少数,定北军这回当然不会放过损耗敌人的大好机会。
因为战局总体有利于国朝,朝野上下虽然偶尔会议论几句,但也没有很上心。
日常还是琐事比较磨人。
德妃背靠贵妃也还罢了,宣昭仪尽管觉得就自己如今的位份宠爱以及皇嗣的人数,应该没什么人算计自己的身孕,但还是不敢怠慢,基本上躲在宫里不出门。
时间一晃而过,很快就到了贤妃的产期。
为了表示对这位异族公主的重视,主要也是为了给细珐王子面子,已经恢复的七七八八的皇后亲自出面到产房外坐镇,然后贤妃挣扎了大半日生下一位皇女,皇女眉骨较中土人士深刻,是很明显的胡血。
虽然可爱,但在这般时候,身带胡血可不是什么光荣的事情,皇后幼年时候在盐州长大,深受四野皆蛮夷唯国中尊贵这类观念的影响,看了就有些不喜,抱了抱就交还给稳婆了,淡淡说了两句关心贤妃的话,也就离开。
她走了,诸妃也就作鸟兽散。
淳嘉为表对这女儿的重视,次日专门赐了个名,叫做公襄秀。
但公襄秀没福,明明是足月生的孩子,却跟长兄齐王一样,没满月就没有了。
贤妃对这个结果无法接受,怀疑是有人谋害了自己女儿,但淳嘉亲自拨冗彻查下来,却只是伺候的人疏忽之过,给小皇女盖被子时不当心,掩住了口鼻,导致公襄秀窒息而亡。
让皇后等人松口气的是,这个粗心大意的宫人是贤妃的陪嫁,韦纥女奴,实在赖不到其他人头上。
贤妃没管自己还在月子里,亲自爬起来拿鞭子将女奴活活抽死了,大哭了好几天,才在淳嘉的劝慰下缓过一口气。
顾箴私下里跟云风篁说韦纥女子的身子骨儿就是好:“本宫看平氏那时候坐月子,像这么几天别说亲自起来抽死奴才了,就哭那么两日,怕不眼睛就要落下毛病。”
云风篁随口道:“这位也是可怜,头一个孩子因着年纪小没保住,第二个孩子呢又摊上了这样的事情……其实小皇女落地时瞧着白白嫩嫩,真不像是会夭折的样子。”
念及当年赏桂宴上的人情,到底派了个靠谱的太医过去,给贤妃好好调养,且让清人走了一趟,劝柔昆,“娘娘已经没了两个亲生骨肉了,若还要这样自苦,难道以后都不想要亲生骨肉了吗?”
“娘娘可知道,我家娘娘当年可是被认为子嗣缘分深厚的,之所以至今无所出,就是进宫以来因故坏了身子,这才遗憾到现在。娘娘年轻,难道就要因为一时悲痛,步了我家娘娘的后尘?”
出于对云风篁人品的不信任,皇后听闻此事后,并不觉得这是云风篁纯粹的还人情,就怀疑是不是这么做会让淳嘉高兴,于是也立刻派人去关怀柔昆。
皇后跟贵妃的怜惜让柔昆缓过一口气,之后对延福宫跟绚晴宫的态度就明显亲近了不少。
年底的时候,云安长公主也再次生产了,她这次又生了个女儿,但因为先帝亲女的身份,郑家不管心里怎么想的,总还是要表示高兴的。
淳嘉吩咐赏赐道贺之余,总算想起来之前许诺给云安的孩子册封,于是一并给俩孩子都封了郡主。
大女儿玉山郡主,小女儿金溪郡主。
这本来对于宫内宫外都是件喜事,但就在这眼接骨上,四皇子没了。
第120章 从母慈子孝到鸡飞狗跳
由于四皇子年纪尚幼,生母燮妃位份虽然不低,却从进宫起就不得宠,自来存在感薄弱。
等到他没了的消息传出来,六宫才注意到。
虽然淳嘉如今子嗣不少,可毕竟是位皇子,还是翼国公的外孙,前朝后宫得知这消息,自然要打听详细情况。
“……这两日暑气尚未完全消退,各处都还供着冰饮。”陈兢立在殿下,低声禀告,“燮妃那边也不例外,听说四皇子贪嘴,白昼里多吃了一碗蜜沙冰,夜间就嚷着肚子疼。起初以为是受了凉,后来太医赶到,断出是肠痈,此病发作迅疾,若是轻症尚可徐徐图之,但重症的话,便是成人也熬不住的。许是四皇子年幼,起初吃了药,缓和了许多,故而也没人禀告给陛下。结果拖了两日,又发作起来……尽管太医竭尽全力,到底药石无效。”
云风篁神情淡漠的听着,到此处方缓缓道了句:“也是可怜。”
就让他按着规矩办。
陈兢点头,又说道:“燮妃娘娘如今不吃不喝的,似有死志。”
“着人同翼国公府说一声。”云风篁无所谓的说道,“那是他们家亲生女儿,若是他们都不心疼,难道还要本宫拨冗去操心不成?这宫里人多了去了,多她一个不多,少她一个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