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九麓默然了会儿,轻声说道:“我从孔雀坡回去后被家里关了半年祠堂,父亲发了狠,说我一日不认错一日不许出来。那时候我想着反正你已经不在北地了,我还要出去做什么?索性就在祠堂里过上一辈子,却也清净。但半年之后,江姑姑托人传了消息给我,说来日方长,当初之所以会退亲,归根到底是我只是宗子,做不了戚氏的主。左右你我尚且年少,不如忍一时之气,先假意顺着族中,等到大权在握,我想娶谁,哪里还有他们说话的份?!”
这话说服了戚九麓,他假装想通了,给戚氏家主、陈氏等人斟茶认错,甜言蜜语的取得了他们的信任。本来戚氏这两代子息单薄,戚九麓的两个弟弟也不堪大用,他在族中地位稳固,纵然为了云风篁颇为大闹了几场,但少年人么,一时为情所困也不足为奇。
所以转变态度后立刻恢复了之前的地位跟待遇,也开始了积极的夺权。
然而就在他小有收获的时候,戚氏家主再次提起了他的婚事,这次陈氏终于如愿以偿。
北地够资格匹配戚氏的家族就那么几个,谢风鬟的事情首当其冲影响的当然是谢氏的小姐家,其次影响的就是江氏娘家的侄女们,因为众所周知她是江氏养大的,而江氏自然承袭了江家的家教。
去掉了谢家江家的女孩子,虽然就不是只一个晁家可以选,但云风篁之前在北地风头太盛,是公认的才貌双全贤良淑德……不管她本性如何,反正谢风鬟出事前外头都这么认为。
那会儿够资格跟她相提并论的只有晁静幽。
陈氏趁势跟族中诸耆老进言:“退亲非我家之错,我儿如今聘妇,何能弱于那不守妇道之家的女子?!不然传了出去,还道我儿除了谢氏女,竟娶不到好的了!”
这话说服了戚氏上下,因为知道戚九麓并不喜欢晁静幽,甚至因为云风篁的霸道,他对整个晁家都是淡淡的,谈不上明着厌恶,但绝对不亲近。陈氏担心他会反对这门亲事,直接快刀斩乱麻,将婚书交换了,这才把儿子叫到跟前来通知。
云风篁听的面沉似水,心中却是冷笑,陈氏越是这么做,戚九麓越是厌恶晁静幽,甚至,连陈氏这个亲娘,他都不会再有什么好感……虽然之前在北地时,云风篁跟江氏母女联手,没少离间他们母子之间的感情。
但这次可以说是陈氏自己作的了。
“若是换了从前我大概会大吵大闹,以死相逼。”戚九麓说这话时语气波澜不惊,眼中却有着深深的寒意,“但当年为了不退亲我已经这么干过了,事实证明根本没有用。所以这一回,我决定听江姑姑的。”
他平静的接受了婚事,至少表面上很平静。
然后提出了北上帝京入仕的要求。
云风篁皱眉:“你家里会答应?”
“为什么不答应?”戚九麓古怪一笑,“你道耆老还有我父亲他们真会因为陈氏区区妇人掐尖要强的几句话,就同意将我这宗子的婚事交出去?”
云风篁眼皮跳了跳,总觉得有什么答案呼之欲出却又还差了那么一点点,以至于心跳都渐渐加速,她舔了舔嘴唇,沉声问:“什么?”
戚九麓本待回答,见她这动作,忍不住凝眸了一瞬,末了转头看正听的聚精会神的公襄霄:“世子,有水么?”
第61章 难不成你还想继续看下去?
公襄霄愣了一下才回过神来,道:“没有。”
他们是过来夜会宫嫔密谋大事的,又不是来喝茶吃点心的,怎么可能带水?!
“你不要打岔!”戚九麓还待再说什么,云风篁却已不耐道,“说下去!”
“……晁氏跟帝京联络上了。”见她催促,戚九麓暗叹一声,只得道,“族中耆老担心他们靠着的那位一旦事成,往后北地就是晁氏说了算。因此我提出前来帝京,耆老们商议了一番也就答应了。”
云风篁冷笑一声,说道:“那群老东西有这么好说话?只怕你前脚走人后脚就开始栽培你兄弟了罢?”
戚九麓淡淡道:“我没走之前,父亲已经将九章带在身边。”
戚九章是戚九麓庶弟,身体比较好的那个。
戚氏这么做,显然是打算戚九麓若事成,那么日后戚氏家族自然跟着风光得意,戚九章也会乖巧的给这兄长做膀臂;但若戚九麓站队错误,戚氏就会立刻抛弃他,转而全力支持戚九章挑起家族的担子。
这都是大族惯用的手段,从来不会孤注一掷,戚九麓不意外,云风篁也是意料之中。
两人此刻虽然不免齿冷却也没什么惊讶的,倒是公襄霄,因着宗室这些年人丁单薄,他又长年生活在摄政王的羽翼之下,纵然继妃进门之后这几年日子不太好过,场面上总还是金尊玉贵的世子,听着多少有些不平与恻隐。
只是云风篁跟戚九麓这会儿都没理会他,只自顾自的说起谢风鬟之事:“当初姐姐初嫁汪氏子也算琴瑟和谐,后来汪氏子不知怎的迷恋上一商家女,遂与姐姐生了芥蒂,不过经年,竟到了相敬如冰的地步……我记得当时我娘时常接姐姐回家理由是家里这个长辈不太好那个长辈不太好,要姐姐回来探望伺候,但实际上是想给姐姐缓口气。”
汪氏在北地算不得大族,一个是人丁单薄,出过些人才但没出过太出色的人才,第二个则是这家子祖上据说有着胡人血脉,属于前朝归化的胡人与边塞汉人通婚的后嗣。虽然汪氏从来不肯承认这点,坚持他们顶多就是祖上有人贪图胡姬美貌娶过几房妾室,但在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观念强盛的北地,终究有些格格不入。
当初谢风鬟跟汪氏子的婚事,江氏是非常反对的,她觉得汪氏子配不上谢风鬟。哪怕谢风鬟只是庶出,可她这个嫡母养大的女儿,不说匹配戚九麓这等门当户对人家的宗子,配个嫡次子什么的也是应该的。
但汪氏子俊美又会哄人,谢风鬟当时年少,一门心思系在他身上,一度闹的要死要活。
这要是换了云风篁,江氏是绝对不吃这套的,她也有这信心给他们拆散了。
无奈谢风鬟毕竟不是亲生的,生母秦氏心疼女儿,亲自到江氏跟前下跪请求,江氏又气又恨又伤心,一怒之下允了……后来谢风鬟身败名裂还拖累娘家,江氏如梦初醒,彻查了秦氏的院子,将一干丫鬟婆子打死打残了大半,剩下来的也全部灌了哑药发卖出去。
虽然如此却已回天无力……
不过最难过的可能还是秦氏自己,她就谢风鬟一个亲生女儿,打小没能亲自抚养,好容易孩子长大了,想跟喜欢的人成亲,秦氏觉得自己这辈子没能为女儿做什么,这终身大事上,明知道会惹主母不高兴,总也要出份力。
结果这一出力,却是将亲生骨肉推进火坑里……
秦氏在谢风鬟死后大病了一场,形销骨立容色锐减,连宠了她大半辈子的谢蹇都不想再看的那种,半年前云风篁听江氏在信里随口提了句,说她想出家,但被江氏劝了下来,如今不过是孤零零的养在院子里,足不出户,也不知道还能活几年。
云风篁定了定神收起回忆,说道,“我一直都不相信我娘养大的女儿会蠢到红杏出墙还被夫家抓到现行……最重要的是,汪氏凭什么同我谢氏撕破脸?”
本来两家结亲,图的是结两家之好,纵然其中一方儿女有过,不到万不得已,等闲也不会闹得不可开交。尤其汪氏家声不如谢氏,哪怕发现谢风鬟红杏出墙,却何必大肆宣扬?
这么做不仅仅是得罪死谢氏,人人知道汪氏戴了绿帽子,难道走出去就得脸?
正常的做法是拿到证据之后,私下交给谢氏,让谢氏自己清理门户。这样谢氏自知理亏,绝对不会对奸夫淫妇心慈手软,而且也会欠下汪氏一份深刻的人情……这才是大族之间的默契。
而汪氏当时是怎么做的?
将奸夫淫妇绑了游街示众了一圈才送去谢氏,这过程恨不得敲锣打鼓招呼全城人来看了。
那会儿谢氏毫无防备,被这消息弄的措手不及,从上到下都匆匆忙忙的应对,压根不及深想。但随着最激烈最惨烈的一段过去,谢氏也不是傻的。
如江氏处置了秦氏院子里的人,如云风篁对于戚九麓说晁氏与谢风鬟出墙之事有关的消息毫不惊讶……她们不是没怀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