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后宫有毒+番外(661)

“最重要的是妾身从来没有对长公主殿下生出过恶意,更遑论指使人对长公主殿下下毒手!”

“诚如殿下所言,妾身素来在陛下跟前很有几分体面,膝下又养着大皇子跟昭庆公主,以妾身的出身,能有今日,可谓平步青云天壤之别!”

“妾身又不是那等不知道惜福的人,为什么要谋害与妾身有恩无仇的长公主殿下?!还是拿自己如今的好日子去冒险?!”

长公主跟妃子说的都有道理,这种情况下当然是上证据。

明惠就说道:“本宫此番之所以回来的迟了,一则是余毒未清,不能急速赶路;二则是整理诸般罪证,以便口说无凭,冤枉无辜。”

她既然敢讲这个话,或者说,她背后的太皇太后以及摄政王既然敢让她在庙堂上讲这个话,显然是做好了充分的准备的。

不一会儿,昨儿个随凤驾回来的侍者们,就带进了一名明显受过严刑拷打的宫女,说就是之前伺候长公主茶果、也是受命直接给长公主下毒的人。

此外还有一大叠口供,都是按好了手印、看成色有新有旧的。

侍者们征得淳嘉同意后,将之分发众臣。

臣子们花了一段时间才交换着看完整份口供,彼此交换着眼色。

其实以他们的经验,不难看出来,这份口供没有那么完美无瑕无懈可击。

中间不乏可以攻讦与质疑的地方。

所以所谓贤妃谋害长公主,未必是真。

问题是……

如今争执的双方,一位是帝妃,一位是先帝唯一的嫡女。

帝妃虽然得宠,可以再选,哪怕膝下有两位皇嗣,但宫里还有其他高位可以抚养襁褓里的皇嗣……

至于先帝嫡女,先帝可就这么一个女儿!

这要怎么选,还用说么?

站明惠长公主,哪怕最后证明明惠长公主误会了,或者干脆就是存心栽赃贤妃,至少落一个力保先帝血脉的忠义名声,哪怕淳嘉也不能为此公然责备他们。

站贤妃的话,很容易被认为是趋炎附势的小人,而且还会背负上苛刻孝宗嫡女的罪名,也许此举会让淳嘉暗喜,但官声清名都没有了,往后跟同僚们相处也不容易,皇帝也不是一定会有着回报……这……

臣子们你看我我看你,很快就达成了一致的默契:保长公主,弃贤妃!

摄政王与几个心腹手下彼此交换着得意的眼神,又拈须看向帝座上的淳嘉,由于冕旒阻隔,并不清楚皇帝如今的神情,但想也知道,不会好看。

他心中冷哼:你跟小云氏那贱婢不是能说会道吗?不是巧舌如簧吗?不是无理也能说出三分理吗?

孤这次,不跟你讲道理,只跟你讲情分!

凭借着孝宗遗泽,国朝上下,谁敢在明面上委屈了三位长公主尤其是嫡出的明惠?

而云风篁呢?

寒门微户出来连个亲生骨肉都没有的她,有什么?

不牺牲她,牺牲谁?

第215章 一波三折

“陛下,臣以为明惠长公主殿下所言无虚。”

“陛下,臣亦然。”

“铁证如山,请陛下处置云贤妃,还长公主殿下一个公道,亦是慰先帝孝宗在天之灵!”

“请陛下决断!”

“臣亦请陛下为长公主殿下主持公道!”

一时间,满殿都是催促淳嘉处置云风篁的请求。

明惠长公主微微侧身,去看丹墀上的皇帝,直垂至胸前的冕旒纹丝不动,将帝王的神情遮挡的严严实实。

她认得那顶冕旒,是孝宗生前三十圣寿时底下人进贡之一,为了讨得天子喜欢,极尽奢华,据说其中的珍珠足足花了好几十条人命,才攒够了大小形状光泽望去都一般无二的一套。

所以成品非常的出色,连孝宗看到之后都有些爱不释手……只是很快孝宗知道了真相,勃然大怒,不但将进贡的官员下狱查办,一度想将这顶冕旒都毁去,以儆效尤。后来还是太皇太后跟庶人纪晟一起劝住了他,理由是虽然这顶冕旒来的不那么光彩,可事已至此,毁了也无济于事,反而徒然浪费好东西。

孝宗拗不过她们,这顶冕旒才保留了下来。

但孝宗心里还是不喜,一直就没用。倒是在明惠小时候,纪晟拿金珠玉器给她当玩具,被孝宗看到之后很是厌烦,专门将嫡长女抱在膝头,叫人取了这顶冕旒给她看,为她讲了其上珍珠的故事,教导她不能因为生在皇家就挥霍无度。

之后没多久他就驾崩了,生前力行俭朴的一切都便宜了远房的族侄……包括这顶看上去几乎全新的冕旒。

也不知道淳嘉知道不知道这顶冕旒的来历?

明惠长公主不无讽刺的想,就算他知道,估摸着也不会有什么在意的吧?

毕竟他私下里手上沾的血还少么?

又怎么会在意区区几颗珍珠耗费的人命?

“臣反对!”庙堂上的呼吁声越来越大,甚至有人已经出列跪倒,眼看很快就会有更多的人跪下,形成近乎逼宫的局面,面纱下明惠的嘴角与诸臣之首摄政王的嘴角扬起差不多的弧度时,有人突兀的高声喊道,“长公主殿下出示的证据并非毫无疑点,更远远谈不上铁证如山!何以就能定贤妃之罪?!”

“臣陈渐虽然位卑言轻,却也不敢如此草菅人命!”

“请陛下明察秋毫,莫因长公主身份尊贵而贤妃出身寒微,肆意宣判,迫害无辜!”

说着不等有人回答,迅速转向明惠长公主,“当年孝宗先帝曾因冕旒珍珠之事查抄南海诸官,波及甚广,多有徒徙……想必长公主殿下也该有所耳闻?孝宗先帝此举不过是为了区区数十奴婢,而贤妃固然出身不高,终究也是良家子,更抚育着大皇子与昭庆公主殿下!以长公主殿下承袭自先帝的宽厚体恤,想必也不忍贤妃稀里糊涂的被处置了吧?”

“……”面纱后,明惠的脸色迅速变了,她下意识的转头,却在转到一半时醒悟过来,强迫自己不去看摄政王,也不去看任何一个摄政王的心腹,如今众目睽睽之下,更有淳嘉居高临下看的清楚,她这时候任何一个不合适的举动,都会暴露出许多消息,最主要的是,众臣,包括原本支持淳嘉的臣子,之所以刚才会明确站她,或者默许了支持她的臣子的举动,是因为她是孝宗的亲生女儿。

他们给孝宗面子。

但如果他们发现她这么做不过是给摄政王做事,那……虽然孝宗生前一度想立皇太弟,可到底没有正儿八经的立下来。

按照规矩,淳嘉这个嗣子才是孝宗最正统的继承人!

所以同为孝宗名下,过继来的嗣子跟亲生女儿之间,只要不是涉及到太大的问题,大家都会下意识的倾向于亲生女儿。

但一个是孝宗的弟弟一个是孝宗的嗣子,那支持淳嘉的人可就没有心理负担了。

“当然。”明惠深呼吸,眼下她无法从叔父那边得到提醒,只能自己应对了,“你有什么疑点,尽管提出来好了!”

她这时候虽然意外倒也没什么慌张的。

因为刚刚被群臣传开的证据是否有漏洞她心里也很清楚。

摄政王的人提前就给她说过了,别说这是临时捏造的,就算是真正的事实,也不乏有人能够鸡蛋里挑骨头,硬给找出“破绽”来。

不过没关系,这次他们打的是感情牌。

只要大家情感上倾向于长公主,那么就算淳嘉跟云风篁那边有人敢顶着压力站出来帮忙说话,也会被存心偏袒长公主的人给堵回去。

这种嘴仗一旦打起来,他们就立于不败之地了。

原因很简单,这么一争起来,淳嘉对孝宗亲生骨肉不好的印象就落定了。

后续明惠什么都不要说,直接去孝宗陵前跪着,哭。

完了就等着看淳嘉怎么焦头烂额罢。

到时候甚至连庶人纪晟的事情都要被翻出来,大家会怀疑所谓三尸虫事情真的是纪晟做的吗?

会不会是淳嘉丧心病狂,设局逼死嫡母不说,还要让嫡母身败名裂?

否则何以会在嫡母自-焚而死后,跟脚让宠妃将嗣妹欺负成这样?

“臣自然有疑点,而且不止一处。”那陈渐闻言,却淡淡说道,“但臣以为,这等事本来就不应该在此讨论!无论贤妃还是长公主殿下都是宗亲,且都是女眷,此事合该由太皇太后或者宗人府处置,拿到庙堂上来说根本不合适!之前,陛下在朝上提及此事,根源不是贤妃中毒,而是皇城司彻查的结果指向前清平侯、摄政王之岳父陆春草!陆春草除却侯爵之外亦有官身,只不过早先为了陆充仪的事情,去爵之后一直自请闭门思过,这才不在朝堂上。”

上一篇:冲喜美人下一篇:失忆小皇后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