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后宫有毒+番外(570)

那么淳嘉在上天那儿的垂爱,理所当然也削弱了。

毕竟真正得天独厚的真龙,必定恩泽四海,更遑论是他亲自作画过的瑞兽?就算有人谋害,合该不能成功才是。

否则怎么会有一句话,叫做吉人自有天相?

“瑞兽只是个引子,无非用来糊弄底下人的。”邺国公缓缓说道,“能弄死,就弄死。关键在于淳嘉此番到底想做什么?他马上就要去告慰太庙,这会儿瑞兽出了岔子,怎么看怎么对他不利……除非瑞兽在这五天里好起来。又或者,他打算在告慰太庙后,让瑞兽好起来?”

本来瑞兽出事,其实可大可小。

传出去就是闹大了,传不出去那就是小事化了。

反正得到白虎时已经昭告天下炫耀过一番淳嘉的贤德了,之后也没谁盯着御兽苑整天观察白虎是不是吃的好睡的香。

正常的做法就是白虎快不行了被悄悄禀告到御前,淳嘉就算生气那也是私下里不动声色的发落人,明面上就是把这个事情给压下去,当做什么都没发生过。

像这次,御史台大夫亲自带着人当着诸臣的面面圣,皇帝还立刻摆驾御兽苑,那就是存心闹的满城风雨。

邺国公寻思了一番,不确定道:“难道他打算再玩一出天命在身的把戏?”

现在帝京上下都知道白虎不好了,这本来对于淳嘉受到上天庇佑与认可的看法是个打击。但这不是告慰太庙在即了么?要是淳嘉带着摄政王父子去太庙走一遭,回头那白虎一下子龙马精神了!

那,不问可知,庙堂上的臣子们兴许还是心照不宣,坊间的乡野百姓哪里懂那么多?他们只会坚定的认为淳嘉果然是明君在位,是受到公襄氏列祖列宗以及上天保佑的。

“但那又如何?”敏阳侯皱眉说,“无知百姓能济得了什么事?”

邺国公淡淡说道:“无知百姓的确不能直接为淳嘉拿咱们家怎么样,但你莫要忘记,淳嘉既然与摄政王联手,又笼络了郑具,为什么没有像对待你们母亲一样,直接痛下杀手?无非是因为天下人都知道,他是咱们家扶上帝位的,咱们甚至将最出色的嫡女嫁给他做了皇后。”

“他的嫡祖母,嫡母,以及嫡妻,都是咱们家的人。”

“如果没有相当的理由,他敢对咱们下毒手,天下人都要议论他的不是,史书也不会忘记他的歹毒……这位天子野心勃勃,一心一意要青史留名的,怎么肯落这样的坏名声?”

“可要是他在天下百姓眼里是上天疼爱了又疼爱的真天子,是公襄氏列祖列宗梦寐以求的后嗣,那他就算让郑具直接冲进来屠了咱们合家大小,你觉得,天下人会怎么说?”

“他们会说其他人也还罢了,这么贤德的天子杀的一定是奸臣佞臣,甚至不用淳嘉造谣,都会有人给咱们家罗织一堆罪名,将咱们钉死在奸佞里头。”

敏阳侯脸色凝重起来,他知道他爹这话不是危言耸听,因为前朝就有过这样的例子,一个人光风霁月的名声深入人心之后,就算私下里做坏事被发现了,也有着颠倒黑白的余地;反过来,一个人被认为卑鄙无耻了,那么随便做一件事,都会被认为别有用心。

实际上国朝后宫就有个现成的:袁楝娘长年苛刻宫人,谋害低阶宫嫔,以至于她失宠之前,宫里宫嫔没了,大家有时候都懒得动脑子,觉得就是她干的。

什么?

查出来不是她?

那一定是淳嘉跟袁太后又双叒叕给她拉偏架、找了替罪羊了!

“父亲,如今距离淳嘉告慰太庙没几天了,谣言散开到逼迫淳嘉将白虎示众只怕不够。”敏阳侯沉吟道,“若是淳嘉告慰太庙之后令白虎恢复精神抖擞,那么就算咱们用上爆竹,却也难保它会身死。”

而且,“淳嘉为人狡诈,若将白虎示众,岂能不做好防备?甚至还能主动派人夹杂在人群里惊扰白虎,栽赃咱们家。”

“甚至这些日子,私下里准备了其他祥瑞,以取代白虎。”

邺国公道:“你说的也有道理,所以白虎那儿,能杀则杀,重点还是在淳嘉身上。你上次说的主意很不错,咱们还是按照那个来。只是这一回,为父有点吃不准淳嘉的用意,怕就怕他会对宫中两位娘娘不利。毕竟你们妹妹留在了行宫那边,太皇太后上了年纪不说,这些年都没怎么管过事。皇后呢虽然年轻,却被贤妃她们看的紧紧的,行事也不方便。”

“若是淳嘉趁势在后宫做点什么……”

他沉默了下,叹口气,“须知道,祥瑞出了变故……有时候也应兆在皇室中人的崩逝上啊!”

不是随便一个皇室中人身死都可以用“崩”这个字的。

除却天子本身,只太后与太皇太后,才有资格在身陨后,称山陵崩。

如果瑞兽死掉了,跟着太皇太后身故,在那些愚夫愚妇看来,简直合情合理:白虎陨身不就是太皇太后她老人家要去见诸位先帝的兆头?

而对于目前的纪氏来说,要是太皇太后当真有个闪失,损失将无法计算,后果更是不堪设想。

思及此处,邺国公眼神幽深。

第143章 声东击西

纪氏父子的担忧很快被传入宫闱。

“摆驾庆慈宫。”皇后看罢手中密信,塞到旁边的鎏金狻猊香炉中,看着它被一点点烧尽,拿金剔子将残灰拨散,转头吩咐。

“慌什么?”半晌后,庆慈宫的偏殿里,太皇太后慢条斯理的放下茶碗,淡淡说道,“哀家在这宫里,你也在这宫里,淳嘉娘儿俩,难道不在这宫里?这座宫城,说是公襄氏的,但从神宗皇帝晚年起,里里外外当家作主的,就是我纪氏。”

“三朝以来的经营,是淳嘉亲政经年就能够抹去一切痕迹的?”

“如今淳嘉都还心平气和的待在宫中,怎么咱们却先要害怕了?”

纪皇后低声道:“孙媳不是害怕,只是上回晁氏的事情,可见淳嘉早有不轨之心!他派人撺掇晁氏反咬一口的时候,在咱们跟前尚庸碌无为。算着日子他入宫迄今也快十年了,这十年来,咱们家颇有松弛,焉知他有没有在庆慈宫这儿,留下什么后手?”

太皇太后思忖了会儿,说道:“哀家近身伺候的,都是积年的老人。就算是这两年补上来的宫人,那也都是再三彻查了跟脚的。料想不会有什么大碍。倒是皇后你,也要谨慎些才好。袁氏那贱婢,看你是眼中钉肉中刺不是一日两日了……指不定会趁机拿你出气!”

“皇祖母请放心,孙媳理会的。”皇后平静道,“而且慈母皇太后跟圣母皇太后之间似乎起了龃龉,之前圣母皇太后卧病,就是慈母皇太后所为。只是她们有志一同瞒着淳嘉,却叫淳嘉以为是咱们做的呢。这会儿慈母皇太后的心思怕是都在佳善宫那边,没准还盯着向来跟佳善宫关系不错的绚晴宫,却没多少工夫留意孙媳的。”

太皇太后眼中流露出些许惋惜:“当年一时疏忽,竟使得我家落入这样被动的处境!”

皇后就安慰她:“今后鹿死谁手尚未可知,不拘如何,您终归是神宗元后、是皇室的嫡系长辈!”

“当初我家择立淳嘉,虽然存了些揽权的心思,其实也是真心实意与他修好。”太皇太后感慨道,“不然怎么会将家里最出挑的嫡女送入宫闱为后?可惜啊,这些年来,你未曾生养。不然太子之位早就定下,淳嘉安有今日的机会?”

“都是孙媳无用。”纪皇后连忙离座拜倒请罪。

太皇太后叹口气,让她起来:“哀家没有怪你的意思,这事儿其实也怪不得你。”

皇后低声道:“淳嘉早先去中宫的次数虽然不算多,却也不算少。后来袁楝娘那贱婢闹的频繁,他为了息事宁人,才去孙媳那儿少了。孙媳当时自恃门第,也自矜身份,虽然为此时常给袁楝娘好看,却未曾想方设法留住淳嘉……故此为后九年无所出,都是孙媳太过懈怠的缘故。”

“这不是你的错。”太皇太后欲言又止,最终叹口气,摆摆手,“罢了,你且回去罢。瑞兽的事情,淳嘉都亲自走了趟御兽苑,怕是不会轻易善罢甘休,接下来还有的闹。每次前朝出了点风波,贤妃那几个就不会安分,你也须得养一养精神,免得应付不来。”

打发走皇后,太皇太后看着空荡荡的殿堂沉默良久,才幽幽一叹,叫了心腹到跟前,“给家里带个话,御兽苑上下……都设法料理了罢!”

上一篇:冲喜美人下一篇:失忆小皇后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