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后宫有毒+番外(500)

能拿到这个结果,摄政王是出了大力的。

是故散朝后,淳嘉又留这便宜叔叔下来培养感情,商量着接下来要怎么再接再厉,将邺国公海西侯这些人也解决掉。

摄政王提醒他:“陛下,王陵之事已经拖了许久,纵然有着告慰皇兄的理由挡着,怕也不可能一直这么下去。嗣子人选,善后之策,陛下该尽早决断才是。”

“正要与皇叔说这个。”淳嘉亲自给他沏了盏茶,温言说道,“朕年幼践祚,扶阳王一脉人丁单薄,是故宗亲之中,朕也不甚清楚。却不知道皇叔以为,何人适合出继扶阳王?”

摄政王就给他介绍了几个人选,都是远支的宗亲,有些身上连爵位都没有了,与寻常富户一般无二。年纪大大小小都有,下至牙牙学语的,上至儿孙满堂的……摄政王说道:“王陵变故与纪氏八成脱不开干系,还请陛下谨慎人选,以免为纪氏所趁。”

淳嘉不置可否的点头,又跟他说了些家常话,将人打发走了,方摆驾浣花殿。

云风篁正翘首以盼,见着他神色缓和的走进来,猜测今儿个的结果约莫不是很欢喜,毕竟纪氏一门三爵,如今只对付了个最弱的敏阳侯而已。

这还是从年前就开始谋算,好容易打了纪氏一个措手不及!

经过这一次之后,纪氏岂能不汲取教训?

怕是以后没有这么容易的倒戈一击的机会了。

她其实也是扼腕叹息,只是面上不显,迎了淳嘉落座,递上茶水,就温柔小意的陪着说了会儿话。

淳嘉于是挥退左右,同她商议起了扶阳王一脉的嗣子之事:“摄政王推荐的都是远支落魄子弟,朕寻思着,扶阳王一脉本就单薄,这等子弟怕是难以支撑门庭。”

这种远支落魄子弟有个好处就是好掌控,但也有坏处,就是一般来说是帮不上淳嘉什么的。

虽然说淳嘉出继孝宗之后,跟扶阳王一脉的关系就变成了远亲。

但法理不外人情,他是扶阳王一脉走出去的天子,岂能对扶阳王一脉没有感情?再者,袁太后曲太后这两位扶阳端王的妻妾,都还在皇宫里被淳嘉当母后敬着呢。

故此扶阳王一脉的嗣子,可以说天然就跟他是一起的。

云风篁揣测淳嘉这么说,就是想要一个出身好点的宗亲子弟去继承扶阳王一脉了,她想了想,遂道:“陛下说的极是。正所谓仓廪实而知礼仪,那等远支落魄子弟,怕是心气已丧,言谈举止,难免小家子气,若为扶阳王嗣子,怕是不妥。不若从诸藩王膝下选择?”

她这么说的时候飞快的盘算了下国朝的藩王。

国朝的规矩是皇子十五封王,如果没有被立为东宫,那么就要外出就藩,从此无诏不得返回帝京。

刚刚定鼎的那会儿,由于太祖太宗都是子嗣昌盛,藩王还是很多的。

然而神宗上位之后一番清算,公襄氏嫡支从此凋敝。

这会儿还安在的藩王,无不是太祖太宗的子嗣传下来的,赶巧没扯上事情,方能存留至今。

据云风篁的了解,其中子嗣最为昌盛、将封地经营的蒸蒸日上的藩王,亲王有周王、汉王以及茂王;郡王有宁河王、长乐王这两位。

这五位是公襄氏诸藩王里最有存在感的,当初孝宗驾崩前立皇太弟未果,欲过继公襄霄为嗣子,被纪氏设法阻拦后,他们似乎也有些蠢蠢欲动……然而纪氏忌惮他们人多势众,最终选择了孤儿寡母的扶阳王一脉。

如今淳嘉想从他们中间挑选子弟为扶阳王继嗣,却正是看中了他们人多势众,想笼络过来,对抗纪氏,以及摄政王。

只是从摄政王的表态来看,他并不希望淳嘉从这几位藩王里为扶阳王一脉挑选嗣子。

“摄政王的面子总是要给的,然而扶阳王一脉的子嗣人选非同小可……”淳嘉所以为难,他目前不能跟摄政王翻脸,甚至还要想办法加强合作,免得功亏一篑,被纪氏逃出生天。

问题是,错过这次机会,怕是很难有更合适的理由笼络强势藩王了。

云风篁就建议:“陛下,何不放出风声,愿者上钩?”

哪怕是亲王爵呢,也只能传一个儿子。

子嗣众多了,能够平白得一个郡王爵,还是肯定会受天子特别照顾的郡王爵,再没有人不愿意的。

这么就是争起来了,而那些已经落魄的远支,怎么可能争得过有着藩王撑腰的宗亲子弟?

遑论这么做了之后,但凡有人阻拦,就是跟这些人的前途为难……到时候摄政王要拦,必然跟这些藩王产生矛盾。

如此即使事情没能成呢,淳嘉也有着将人笼络过来的可能了不是?

“爱妃所言极是。”淳嘉沉吟了一阵,微微颔首,就见云风篁眼珠一转,道:“只是妾身毕竟见识浅薄,要不,这事儿还是跟宣妃瑞妃她们说一声,听听她们的看法?”

她主动这么提起来,皇帝不免要劝她别多想:“那彩笺的事情连朕都闻所未闻,岂能怪爱妃?”

但被云风篁软语哄着,最后到底答应,这事儿做之前,还是同那俩出身名门的妃子讲一讲。

云风篁见他听得进去,就在心里叹口气,知道洛寒衣欧阳福履受到倚重无法阻挡了。

她安慰自己,这也不是什么坏事。

因为之前就打算过,要适当的收敛锋芒,免得被淳嘉认为太能干太厉害,不需要关心与怜惜。

现在洛寒衣与欧阳福履依仗家世得到皇帝的看重,那么她也可以反其道行之,博取皇帝的怜爱。

……嗯,但心里到底不舒服。

她不动声色的陪皇帝说了会儿话,眼看着辰光到了晚膳,正要吩咐人预备着,淳嘉忽然想起来,说道:“爱妃,那晁氏言想求见你一面。”

云风篁心中一惊,皱眉道:“她要见妾身做什么?妾身自来跟她关系不怎么好的。”

这么说的时候,她心里急速的思索着,既然淳嘉布局那么早,自己跟晁静幽之间的关系恶劣肯定瞒不过去。

若是就此拒绝的话,似乎也说得通。

但问题是,晁静幽如今是戚九麓的妻子,自己这么一口回绝了,会不会反而显得此地无银三百两?

可是答应召见她呢,又会不会被淳嘉怀疑,到底牵挂着戚九麓,想趁势从人家妻子那儿打听端倪?

似乎怎么选都不够稳妥。

云风篁咬着唇,抬头睨一眼淳嘉:“陛下堂堂天子,居然亲自给这一介民妇传话?”

淳嘉淡定的看着她摆出想倒打一耙的架势,说道:“不过是皇城司念及她与你终究为桑梓,此番当众揭穿纪氏阴谋,总也是还了你跟谢氏一个清白,想着你或许会破格召见,这才帮忙报了上来。”

“……那,妾身就见她一面罢。”云风篁心里是很想见晁静幽一面,问个清楚的,此刻皇帝这么说了,她飞快的盘算了一番,也就顺着话头颔首,“虽然这都是陛下神机妙算,可也算她一份苦劳罢。”

因为晁静幽之前受了伤,所以尽管她同意了,却还要再等些日子,等晁静幽在皇城司将伤养好了,才能前来。

云风篁遂搁下此事,同淳嘉说起来三位公主的下降之礼。

第85章 公主封号

三位公主下降的日子虽然都在年底,但考虑到中间得去行宫避暑,来回少说两三个月的,虽然在行宫也不是不能安排这事儿了,到底不如在宫城里来的方便,总归是这会儿就预备齐全的好。

淳嘉对三个嗣妹的感情,大概就是不妨碍他御极宇内他也愿意做个好哥哥的那种。

而且因为强行插手三个妹妹的婚姻,心里多少有些愧疚,故此在陪嫁封赏上就格外的大方。

不但比着前朝公主的例子上浮了好几成,还打算开内库补贴些个。

云风篁自然不会在这样的事情上扫兴,尤其其中一位金枝玉叶还是嫁给她堂哥的,对于淳嘉这些要求都笑着应了,末了就问起公主们的晋封来:“按照规矩,帝之姊妹应封长公主,早先陛下说,在下降之前就给公主们册封,却也该拟个日子了?”

“那就让钦天监算一算,择日给诸皇妹晋封罢。”淳嘉沉吟道,“封号就不改了,毕竟是先帝临终前专门给封的。”

但他有意让三个皇妹保留生父给予的封号,公主们的生母却并非全部这么想的。

上一篇:冲喜美人下一篇:失忆小皇后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