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萼掩嘴笑:“婢子亲眼去看了次,就这么说罢,那书生走出来,婢子就想到当年……”
她顿了顿,才小声说,“当年伊氏还在时,上来给娘娘请安,从一群妃嫔里走出来的样子。”
“那看来是真的俊俏了。”谢风鬟这才慎重起来,道,“驸马知道这事儿了么?”
赤萼说道:“这事儿就是驸马暗示咱们底下人,才层层禀告上来的。”
“看来驸马是个懂事的,知道不能自己闹大。”谢风篁叹口气,“这小祖宗啊,本宫才觉得她叫本宫省心了,她就开始搞事情。”
又觉得昭庆这样叫人操心,完全不像自己,都怪淳嘉,“陛下的长处她不知道学,净学这三宫六院的喜好了。”
赤萼赔笑:“驸马那边的意思,显然是希望您管一管殿下的,只是看殿下的样子,就算没有动了真心,却也非常喜爱那书生了,您看这?”
谢风篁嘴角扯了扯:“陛下带坏的孩子,让陛下出主意去!”
淳嘉日理万机,又知道皇后手段了得,平素除了太子之外,其他孩子,他基本上是不会主动过问的。
此刻被皇后找过去,三言两语说了经过,也有些无语,道:“崔桐叶不是一直挺伺候她的么?怎么还会移情别恋?”
“陛下这话说的,妾身年轻时候服侍您服侍得哪里不周到吗?”谢风篁阴阳怪气道,“那会儿也没见您天天待在妾身跟前不走啊,还不是雨露均沾?不然这诸多皇嗣哪里来的?可见昭庆当真是您的掌上明珠,这见异思迁的秉性跟您那会儿简直一个模子出来的!”
淳嘉面色僵了僵,敏感的察觉到,这事儿一个不好,只怕火就烧到自己头上来了!
他没怎么考虑就决定卖女儿,当下就板起脸:“这孩子简直胡闹!朕那会儿是没法子,神宗孝宗两代天子子嗣单薄,朕的孩子若是少了,岂不是步上先帝后尘,叫宗亲权臣外戚都蠢蠢欲动?可昭庆哪里来这样的压力?竟然做出这样的事情来,一准儿是她下降之后离了咱们身边,被底下人给教坏了!”
天子努力甩锅,反过来劝皇后别生气,“孩子还小呢,不懂事也是有的,咱们且唤了她来慢慢儿说,再看看她身边的人,有那不合适的,趁早打发了!可不能叫他们带坏了咱们的长女!”
谢风篁斜睨着他冷笑:“那要是昭庆来了就哭闹撒娇呢?”
“……”淳嘉犹豫,“都这么大的人了,应该不会这样胡闹。”
谢风篁被气笑了:“您才说孩子还小,这会儿就又是大人了?”
她跟皇帝发作了一番,气也消了不少,最终做出跟柯家长辈当初差不多的决定:“到底昭庆才是咱们的孩子,总不能为了崔桐叶叫昭庆不愉快……这样吧,咱们跟昭庆说一说,那书生养在外头可以,总不能带去公主府,叫驸马没脸。”
淳嘉一个劲的点头:“说到底这种事情也怪驸马自己没本事,堂堂高门贵子,还是正经驸马,却笼络不住昭庆的心,叫个外地来的书生哄了昭庆心动,能怪谁呢?”
“陛下说的是。”谢风篁认为这话很有道理,“崔桐叶还是太端着了,没那书生会哄昭庆……唉,不过他到底是昭庆正儿八经的驸马,也不能叫他太落了体面,传了出去,昭庆跟他的孩子,面上也不好看。”
帝后越说越觉得责任在崔桐叶,却同昭庆没什么关系。
出于一个长辈的厚道,谢风篁次日专门召了崔桐叶安抚:“你且放心罢,你才是昭庆正经的驸马,凭谁都别想越过你去!”
“你也别多想,那起子东西,顶多是个玩物罢了。”
“就算当真中了状元,好稀罕吗?国朝三年一准有个状元,不就那么回事?”
“左右你们孩子都三个了,还怕外头的纷纷扰扰不成?”
“听本宫的,往后啊你就好生教导几个孩子,别理会那起子东西,昭庆再混账,如今年轻还能折腾一番,上了年纪,正所谓少年夫妻老来伴,到时候还不是得回去跟你过日子?”
“本宫给你打个包票,谁都动摇不了你这驸马的地位!”
……崔桐叶满怀期待而来,恍恍惚惚离开。
回去的路上总觉得哪里不对劲?
后来仔细一想,这不就是他祖母他娘劝自己儿媳妇同意丈夫纳妾时的说辞?
只不过皇后挟天家之势,如此要求他这驸马罢了!
他简直一口心头血!
但是回到崔府之后同家里人一番商量,大家都很沉默,却连抱怨皇后的话都不敢讲。
最终他父亲缓缓说道:“娶妇得公主,平地买-官府……这两年,皇家因为昭庆公主的缘故,没少加恩咱们家,如今公主行差踏错,咱们让着点儿,也是无可厚非。而且皇后所言也有些道理,公主再怎么变心,你们之间的三个孩子终归是她亲生骨肉,她总不能不管……既然皇后答应那书生不会进公主府,就当做不知道罢。”
不然还能怎么样呢?
那毕竟是帝后最疼爱的掌上明珠啊。
崔家甚至说了不少关于明惠大长公主的事情劝崔桐叶冷静:“那一位,其实至今都不好说,到底是不是公襄氏的血脉,可因为今上认了,所以,云家到如今都得捏着鼻子养着那几个孽障……而且昭庆公主虽然移情别恋,对你跟孩子们,还有咱们家,都没有苛刻,这一点,比明惠不知道好了多少。”
崔家又再三提醒崔桐叶:“殿下行差踏错也还罢了,你可不能犯糊涂!帝后对殿下宽宏大量,对你却未必肯一视同仁!”
若是能够一视同仁,也做不出来劝女婿包容女儿情人的话了。
反正,就这样过罢。
世间之事,终归是难以十全十美的不是么?
第259章 康安公主&珍王&太子&谢猛&邓澄斋有出场
康安公主公襄秵是宣宗真正的嫡出女,也是宣宗最小的孩子。
她的生母谢皇后,平生经历可称传奇,后世记载与当时的坊间传闻里,谢皇后都是宣宗从青年到晚年到驾崩最为宠爱的女子。
宣宗平生重视的子嗣,几乎都出自于谢皇后膝下。
皇长女昭庆公主,虽非谢皇后亲生,却因为谢皇后的养育宠爱,更是一向骄行众人,令诸藩王都纷纷退避。
作为帝后嫡女,康安公主自然生来就享尽荣华富贵。
只是这位公主殿下却不似长姐昭庆那样蛮横霸道,而是温文尔雅。
主要是,康安公主与珍王这对双生子,在谢皇后妊娠之际,据说着了前头废后顾箴的暗算,自来身子骨儿不太好。
差不多会吃饭就开始吃药,长年病恹恹的,想霸道,也没那精气神。
许是这个缘故,帝后对这双子女一向格外怜惜。
就连最会跟兄弟姊妹争宠的昭庆公主,连太子都会嫉妒,却从不嫉妒康安公主。
毕竟这妹妹落地时,昭庆公主已经可以说亲了,很清楚的记得康安与珍王的孱弱。
要什么有什么,任何人都顺着自己的意思来……坦白讲,康安公主也没必要霸道,毕竟轻轻提一句就能得到满足的事情,做什么还要疾言厉色?
康安公主的头一件烦心事,发生在她十三岁那年,因着表姐谢猛再次添丁之喜,当时正是春末夏初时候,公主身子骨儿好了很多,静极思动,听说邓府打算为小公子设三天三夜流水席,起了兴趣,也想去凑个热闹。
她跟珍王是双生子,打小一起长大,兄妹俩形影不离,她要去,珍王听说之后,也闹着想去。
帝后让太医诊断过两个孩子的脉象,认为可行,便点了头。
于是这次邓府戒备格外森严,邓澄斋亲自把关了里里外外的布置,最后还是不放心,在设宴的主厅外,又单独打扮了个小院子,摆了一桌酒宴,私下同妻子谢猛交代:“珍王与康安公主两位殿下自来有些抱恙,外间嘈杂,别冲撞了他们,不若到时候由夫人在小院子里作陪罢。”
又说小院子里有假山,假山上有亭台。
若是两位金枝玉叶想看看宴席的热闹,大可以在假山上居高临下的眺望,又不必沾染席间酒气。
这安排本来是极好的,只是流水席当日,谢猛中途因长子顽劣打伤了来客孙儿的脑袋,不得不告罪离开片刻,好去善后。
就这么会儿,却有人上来,与两位殿下道:“两位殿下缠绵病榻多年,可知道什么缘故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