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后宫有毒+番外(1631)

说了这话却也没继续,只也叹口气,道,“事已至此,且不要彼此埋怨了,还是想想接下来怎么办才好?”

“小云氏是个睚眦必报的,没得罪她的,也保不住她不下毒手。”

“譬如那敬婕妤就是个例子。”

“遑论咱们这种欲置其于死地……”

“只怕她这会儿但凡知道自己还能逃出生天,就要惦记着报复回来了。”

“却也不必太过惶恐。”他同伴刚刚还在惶恐,这会儿倒是冷静了许多,说道,“陛下虽然向来在宫闱里偏袒那小云氏,到底没有让她太将手伸到前朝。既然如此,你我这些人家,岂是她动得了的?顶多往后逢年过节的时候,找一找咱们女眷的麻烦。还有在宫里的娘娘们,怕是日子不好过罢了。”

最倒霉的可能还是靖妃。

她儿子去后,就生了个皇女,如今年纪又小。

接下来只怕会成为云风篁的重点泄愤对象。

但这时候也顾不上了。

“陛下到底是心志坚定还是不坚定?”孟氏家主觉得有点心累,“要说心志坚定罢,小云氏做下这许多恶事,咱们也没有冤枉她,按说这样的毒妇,陛下就算不立刻将其赐死,打入冷宫总该要吧?再舍不得,贬为宫嫔,终身不晋位,将珍王与康安公主交与其他人抚育,这是起码的吧?!”

“可陛下居然至今一言不发!”

“接下来没准就是雷声大雨点小的将这事儿给过去了。”

“要说陛下心志不坚定,这小云氏都将他蛊惑至此……他却还是立了三皇子为储君!”

这真是???

“你们说,有没有这样的可能?”这话倒是引起了同伴们的兴趣,就有人凑上来提出一种猜测,“陛下如今正当盛年,但膝下子嗣渐渐长大,就算陛下不提,咱们肯定也要提立储君。只是小云氏所出晋王如今年少,若是直接立晋王,只怕群臣都不会同意。”

所以皇帝就来了个迂回的:先立能干且没什么外戚牵扯的三皇子。

既是堵住大家的嘴,也是给天下人展示他立贤的气度。

扫除一向宠溺云风篁带来的类似于“咱们天子什么都好就是在女色上还是有些看不开”的议论。

等往后,晋王长成了,不动声色的给这孩子刷一刷名望,再给如今的太子扣俩罪名,这不,就风平浪静的易储了?

“这……”这揣测让众人都是大吃一惊!

面面相觑之际,都觉得一股子冷气顺着脊椎一路爬上来。

他们当初之所以会联手针对云风篁,就是觉得天子心意已决,既然选择了三皇子,那么小云氏的帝宠再深刻也是有限的。

至少皇帝在军国大事、社稷传承上不打算纵着这位。

而云风篁就算恢复后位,凭借谢氏在前朝的势力,也动摇不了他们这种老字号名门望族什么。

顶多舍车保帅,丢脸一阵。

熬到太子登基,有的是报仇雪恨的机会。

可要是皇帝立三皇子只是做样子,往后还是会将天下传给云风篁的孩子,哪怕不是晋王,是秦王、卫王、燕王里的任何一个,他们往后还能有好日子过???

心神大乱之余,众人对望一眼,心里都是一个念头:一不做二不休,小云氏既然得罪了,这也不是个容易解开恩怨的主儿,那么,小云氏母子,必须死!

……这种关系身家性命的事情面前,善渊观走了水、宫里太皇太后昏死过去,相比之下就完全不重要了。

虽然各家也接到了消息,但都只随意看一眼就搁下。

当然他们这么做,主要是他们还不知道,善渊观的火是云风篁吩咐放的。

前朝后宫短暂的出现了极为平静的一幕,汹汹暗藏。

而就在此时,太皇太后跟前的人专门走了一趟浣花殿。

“太皇太后想见卫王?”云风篁听罢来人之话,挑了挑眉,“原本太皇太后召见,晚辈断然没有拒绝的道理,只是却不巧,卫王这些日子都病着,本宫原本还打算进言陛下,移了他出宫去调养呢。这会儿怎么好去庆慈宫?没的传了病气过去,叫他小孩子家家的,哪里担当得起?”

来人笑着,只是笑意不达眼底:“太皇太后年岁已长,此番受了惊,已然卧榻不起。这会儿,哪里还计较那么多呢?还是娘娘作为始作俑者,真以为自己能够袖手旁观?”

“这话本宫倒是听不明白了。”云风篁面露惊奇之色,“太皇太后受惊病倒的事儿,本宫也听说了,可这跟本宫有什么关系?本宫这些日子,都在宫里。自身难保呢,难不成还能去冒犯太皇太后?”

“婢子们也想不通。”来人笑意瞬间收的干干净净,盯着她看了片刻,缓声说道,“有些事情,明明与娘娘毫无关系,甚至,对娘娘不无好处。娘娘做什么,非要将其翻出来?还是您以为,闹起来了,对您有好处?!”

“只盼望娘娘往后莫要后悔才是!”

语罢,却也没再提卫王,径自拂袖而去!

“娘娘……”清人等侍者微微皱眉,就算云风篁如今只为婕妤,可帝宠一日在,太皇太后这种嗣祖母跟前的人,想给浣花殿甩脸色,他们可也不吃这一套的。

只不过云风篁倒是不在意,而是若有所思:“你们说,她刚刚讲的,对本宫不无好处,是几个意思?”

第206章 幕后之人

清人怔忪了下,说道:“娘娘,兴许就是那么随口一说,毕竟太皇太后那边,如今也不能拿咱们怎么样,这会儿说其他话,不过是自取其辱,还不如讲些模棱两可的,故弄玄虚?”

“……也许罢。”云风篁不置可否,忽然又道,“你觉得此番处心积虑想要置本宫于死地的,会是谁?”

“前朝弹劾的那些人,有一个算一个都……”清人话没说完就被打断:“这要你说,但,这些人跟本宫结怨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做什么早不发动,晚不发动,偏偏这个时候发动?”

近侍们对望一眼,赤萼低声说道:“娘娘,莫不是因为立储的缘故?自从三皇子被立为东宫,前朝后宫虽然当时没敢说什么,但私下里,却颇多议论,人心浮动之下……”

云风篁说道:“公襄秉那小儿得立太子,前朝后宫怨怼本宫的那些人,自然是喜不自胜……这不消你说。但你们好好儿想一想,可有什么人什么事,即刻闹到本宫跟前的?又或者,当众庆贺,觉得本宫要完了的?”

“这……”左右思忖了会儿,都是摇头。

毕竟,公襄秉得立太子的同时,云风篁还先一步受册为后。

她也不是空降后位的,早在正式成为淳嘉一朝的第三位皇后前,就已经执掌宫闱多年。

国朝迄今说是有三位皇后,但实际上,真正母仪天下主持六宫的,不过是元后跟云风篁罢了。

中间的顾箴,不过是顶着个继后幌子而已。

论权势帝宠都无法与元后、云风篁相比。

她在位的时间固然也不算短,但这些年中,前朝后宫有什么事情,都是看着云风篁的脸色,倒不是很关心顾箴的想法。

这种情况下,公襄秉成为太子虽然令许多人觉得不可思议,也觉得新任中宫日子不好过,可除非脑子里进了水,谁敢贸然嘲讽云风篁?

甚至有那么几个不长眼的想庆祝来着,也被其他清醒的人给拉住了。

主要云风篁可不是那种只诛首恶的主儿,这位宠冠六宫多年,膝下诸子嗣有意无意,也都深谙争宠之道,可以说,淳嘉扣除操持国事之外的时间精力,十之八-九都在他们母子几个身上。

淳嘉要是这会儿已经七老八十,或者时日无多了,这些人还能放松些,但淳嘉如今还在壮年,三皇子也刚刚大婚。

但凡有点儿城府的人,都不会觉得往后这国朝的格局就稳了,哪里却敢这会儿就跟云风篁甩脸色?

近侍们想到此处,脸色都是微变:“娘娘是觉得……?”

“他们太急了。”云风篁淡淡说道,“本宫在后宫经营多年,没少花费心思固宠,陛下就算为国家计,立了公襄秉,却也先一步给予本宫后位来安抚。冲着这一点,明眼人就该清楚,哪怕证据确凿,本宫的确做下许多作奸犯科之事,但陛下到底是不忍心绝了本宫的生路的。”

“而本宫这性-子,是那种挨了贬斥就老老实实自认倒霉的?”

上一篇:冲喜美人下一篇:失忆小皇后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