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是咱们的晋王殿下,还有娘娘如今肚子里的子嗣,届时只怕刚好长成!”
到时候,至尊年迈、储君少壮,少不得起冲突,岂不正是让吴王滚出东宫的大好时机?
虽然这也只是他们的期盼,到时候事情未必发展的有那么顺利,但至少是个出路,倒也不至于让一干人觉得前途渺茫,只能坐以待毙。
“当然多年之后的事情谁也说不准。”清人着意助主子安抚人心,只是云风篁等他们略微讨论了下,就继续道,“毕竟本宫也快而立之年了,纵然养尊处优,到底不如当年的青春年少。待陛下年长体衰之际,只怕本宫也是红颜逝去,届时能否继续笼络住陛下,也未可知。”
她摆手让近侍不必插话安慰自己,她不需要。
“但就目前来说,陛下若立吴王为储,必然设法安抚本宫,或者为本宫谋取出路,以备他日不测。”
这点她还是有信心的,淳嘉对她谈不上予取予夺,他心里划定了一条线,这条线之上,贵妃想要什么都好说。
这条线之下,那就没得商量。
但至少,她的性命,她的晚年,应该都在这条线之上。
否则皇帝没必要耗费这许多心思在她身上,左右他是天子,想宠的时候宠,完了撒手不管就是。
他也不是做不出来这样心狠事情的人。
故此这份情意,算是云风篁如今最大的筹码,“而古往今来,这种法子,来来回回就那么回事。”
“殷衢派人过来提点,就是奔着最丰厚的一份去的:册立本宫为后。既是弥补本宫,也是约束吴王往后,哪怕陛下不在了,本宫好歹也是他嫡母。”
“但这其实没多少用处。”
“毕竟这会儿没外人在,本宫说句犯忌讳的话:陛下当年是怎么对待庶人纪晟的,谁知道吴王将来会不会依葫芦画瓢的对付本宫?”
庶人纪晟作为孝宗的元后,那可是连个体面的下场都没得到。
不但被废弃了位份,牌位移出宗庙,不得与孝宗合葬,甚至尸身都没保全。
有这么个例子在前头,至少本朝是没有哪个嫡母会傻乎乎的相信,能够靠着嫡母身份节制住不孝子了。
尤其吴王要是那种比较怂的皇子也还罢了,可这位是纯靠自己得到淳嘉认可的,如今淳嘉在,他装孝子贤孙当然没问题。
一旦淳嘉不在了,只怕有仇报仇的比神宗还干脆!
“更何况本宫有孕在身,一旦生下来的双生子里有男嗣,那就是妥妥的嫡子。陛下既然决意立吴王为储,如何会做这样的事情?故此,继后之位,本宫以为,暂时犯不着去争。”
云风篁缓声说着,“此外,就是在吴王的后院上动脑筋,毕竟本宫还是有几个侄女儿的。奣儿跟濛濛,都未出阁。吴王只册立了正妃,尚有两位侧妃空缺。若是受册为储君,那么还有良娣的名额。陛下说不得会让他将本宫这些侄女儿收了,好缓和双方的关系。”
“但这些也不过是缓兵之计罢了。”
“还是那句话,陛下在,一切好说,陛下若不在,吴王需要在乎区区几个姬妾,跟区区的庶出子?”
“吴王自己的生母怎么去的,他心里没数么?”
“但他长到这么大,可有为了纪暮紫报仇雪恨的意思?”
一边是愿意将帝位传给他的亲爹,就算没有将他如珠如宝的养大,好歹也给了皇子该有的一系列待遇,又给他找了个还算疼他的养母;一边是压根没见过毫无印象的生母,且外家已然覆灭,余孽四窜……得多蠢才会选择生母?
说什么生母怀胎十月不容易,看看淳嘉对曲太后就知道了,生恩没有养恩大,可不是旁观者说的,何尝不是被养大的孩子自己的感受?
云风篁敢保证,吴王就算纳了她的侄女儿,且生下来子嗣,只要他对那些孩子不算苛刻,登基之后清算绚晴宫一派,那些孩子基本上没可能站出来反对。
就算站出来反对了,也无济于事。
难道当亲儿子亲女儿的,还会为了隔代的长辈,跟九五至尊的亲爹翻脸不成?
“故此这些妥协之策,本宫都不取。”贵妃环视了一圈四周,“而你们跟着本宫,也做好准备罢。”
她没说打算怎么做,只吩咐一切如常。
秦王大婚,按照规矩,次日当携正妃还宫请安,与帝妃敬茶见礼。
淳嘉给母子俩体面,一大早专门亲自赶到了绚晴宫,以示重视与恩宠。
到了时候,宫人引着一双新人进来。
但见秦王长身玉立,秦王妃眉目如画,瞧着很有珠联璧合的意思。
皇帝颇为感慨:“你母妃抱着襁褓哄你的样子,仿佛还在昨日,一转眼却就成亲了。”
那一年他堪堪亲政未久,还很艰难,十几年岁月竟然也就这么过去了。
淳嘉唏嘘了会儿,便给了赏赐,因为是最宠爱的长子,又有贵妃的面子,赏赐十分丰厚。
云风篁亦然,这云絮絮是她亲自挑的长媳,不管她是不是喜欢,当着皇帝的面,总要摆出非常满意的样子来。
故此不但给了诸多见面礼,还唤了秦王妃到身侧,仔仔细细的问她在王府是否习惯、有没有什么需要的、秦王待她如何……
“你母妃是真的喜欢你这正妃。”皇帝在旁含笑看着,就悄悄儿跟秦王打趣,“这模样儿仿佛心疼亲生女儿似的,往后你若是对正妃不好,只怕你母妃头一个饶不了你!”
秦王心下暗笑,嘴上则道:“父皇说的是,但儿臣也没打算对正妃不好啊!”
“是么?”淳嘉挑了挑眉,声音更低,“那顾氏你打算如何处置?”
顾珏?
秦王一怔,还好这一件,云风篁事先提点过,此刻只稍微停顿了下,就露出复杂之色,道:“她……其他事儿也还罢了,母妃到底才是最重要的。再说,嫡庶有别,儿臣怎敢逾越?”
皇帝听了这话,又观察这长子神情,不似对顾珏恋恋不舍的样子,这才微微颔首:“后宅之事多听听你母妃的,她看那些女子比你准。你这正妃出身高门,又是你母妃亲自把的关,必然不会错。”
第169章 殷衢去职
贵妃这日专门留了秦王夫妇用膳,淳嘉于是也留下来一起了。
这姿态让原本颇为忐忑的秦王妃长松口气。
再加上席间伺候贵妃的近侍赤萼专门小声提点:“今儿个秦王殿下面前摆的都是殿下打小最爱吃的,您跟前的呢,是娘娘派人打听的您喜欢的,若是有什么谬误,请王妃娘娘告诉婢子一声,下一次您来啊,就叫小厨房改了。”
云絮絮受宠若惊,赶紧说道:“有劳母妃费心,这些我都很喜欢,再不必改了。”
又赶紧让自己的陪嫁记下秦王那边的菜式,往后取悦这丈夫时,也能用得上。
“素日都听人说贵妃娘娘跋扈骄横,只是对诸子嗣颇为上心,如今瞧着,对儿妇却也很是体贴呢。”这场午膳秦王妃虽然用得有些拘谨,但回到府里之后,对婆婆的印象却是好极了,见秦王去了书房招呼兄弟,她便私下里同陪嫁的乳母咬耳朵,“当初嫂子们进门,娘对她们也没有这样和善的。见礼之后娘同她们说话,话里话外都是叮嘱她们从此须得用心侍奉丈夫。贵妃娘娘刚刚却都是叮嘱秦王好生待我,还安排了人提点咱们秦王的喜好……这……这是想方设法的帮我啊!”
“娘娘有福气。”她乳母也是高兴,提点道,“贵妃娘娘其实也未必真心实意让秦王殿下让着您,不过贵妃娘娘手段高明,她便是一句话不提让您往后用心侍奉秦王的话,难道娘娘您高门贵女,家里不教、自己也不知道吗?她一个劲的加恩您,您面上有光,家里也放心,往后必然是更加用心对秦王了。如此夫妻和睦恩爱,贵妃娘娘可不是就如愿以偿了?”
云絮絮点着头:“虽然知道贵妃娘娘的心机,但我还是更喜欢娘娘这样的。”
“往后提起来可得记着叫母妃才是。”乳母笑着说,“这才头一次正式照面呢,自然谈不上深情厚谊,但感情都是相处出来的。贵妃娘娘先起了个好头,您往后只管拿她当亲娘对待,她这样的人,只要您没有妨碍到她,她是决计不会无缘无故给您没脸的。到时候您跟她可不是相处的宛如嫡亲母女一样?秦王殿下是男子,注意不到这些弯弯绕绕。但他素来孝顺贵妃娘娘。见您深得贵妃娘娘的喜爱,只会更加看重您!到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