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此当年权倾朝野的纪氏都付出了极为惨痛的代价,乃至于淳嘉名义上的嫡母纪晟,母后皇太后的身份,也未能将其保下。
这样的例子摆在那里,但凡不是真心求死的,谁都不敢在这眼接骨上贸然动作,免得成为皇帝的出气筒。
云风篁这次基本没做什么,将人证物证送去了太初宫,就闭门谢客,说是被气着了。
皇帝听着很是忧愁,顾不上处置就亲自过来看望。
“陛下,往事咱们是一起过来的,多余的话妾身也不说了。”云风篁打扮的苍白羸弱,好整以暇的等着他来,此刻就奄奄一息道,“妾身当年侥幸逃过一劫,再不希望类似的事情在宫廷之中重演。”
其实不止是她,淳嘉何尝愿意看到三尸虫重现?
他其实未必心疼当时失去的那些素未谋面的孩子们,却不能容忍皇家子嗣被外戚操纵谋害,这意味着皇权的衰落,意味着公襄氏的福祚衰微,意味着皇室血脉的受制于人乃至于生死都不能自已……这是任何正常人都无法容忍的,更别说是天子了。
淳嘉郑重的向贵妃保证,自己一定会彻查到底,绝不姑息!
说是这么说,哄完贵妃,皇帝转头还是叫皇城司去查了一番,看看是不是云风篁想赶尽杀绝?
毕竟他这宠妃对顾氏跟顾箴的敌意,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索性皇城司查下来,的确是顾氏之间的撕扯,同贵妃没什么关系。
甚至连顾氏私下搞三尸虫的医者都找了出来,证据确凿,完全没有绚晴宫插手的痕迹。
这时候皇帝甚至感到庆幸,就是因为顾珏的“悬崖勒马”、“主动招供”,自己最宠爱的一双子女到底没有被害。
后怕完了,淳嘉对顾氏也不禁生出了杀意。
甚至想到了遂安之事,遂安殿下也是为三尸虫所害,注定无所出。
问题是这事儿爆发出来后,皇帝亲自查了很久,愣是没找到她被坑的理由。
后妃被下毒手很正常,毕竟涉及争宠以及国本之争。
可这些关一个公主什么事情呢?
尤其遂安幼时沉默寡言从不多事。
结果最张扬的明惠没事,善于察言观色的云安没事,就遂安有事,这……
皇帝亲自提审了顾老太爷等人,开门见山问:“遂安之事,可是你们所为?”
当年没查出来跟顾氏有什么关系,而且顾氏当时很是谨慎小心,他也真的没怀疑过这一家子。
但现在,都敢对他亲儿子的后院下毒手了,何况是嗣妹?
在怀疑顾氏的前提下,理由也是很容易想到的:遂安下降的谢无争是贵妃嫡亲堂哥,若是遂安生儿育女,少不得增加云风篁的筹码,毕竟遂安无所出,皇帝只需要礼遇她一个,若是遂安儿女众多,再被贵妃笼络过去,那真的后患无穷。
而且当时也没人想到谢无争会走情圣路线。
一般来说,公主不能生,驸马就算不敢和离,短时间也还罢了,若是长时间,少不得在外面乱搞,最好的考虑多半也会过继……总之夫妻感情指不定就不那么好了。
那样的话遂安还会想方设法护着驸马护着谢氏给贵妃当枪使么?
第146章 顾氏末路(中)
顾老太爷在听到三尸虫时就知道顾氏这次是完了。
饶是如此,听到皇帝询问遂安长公主,也不禁愕然:“陛下明鉴,罪臣对此一无所知!甚至此番三尸虫之事,也是底下蠢妇无知,瞒着罪臣所为!”
皇城司彻查的结果,顾珏手里的三尸虫的确来自家族,但也的确顾老太爷并不知道此事。
却是顾珏的母嫂等女眷合谋给她预备的。
淳嘉也相信顾老太爷是被瞒着的,主要是顾老太爷的精细,哪怕当真要让族中女孩子用三尸虫谋害未来主母,这会儿主母人影都没定下来呢,先将东西给顾珏带进宫,哪怕顾珏没反水,叫其他人查出来了怎么办?
少不得等顾珏正经做了侧室,又跟主母打好关系,大家也都不怀疑她会无事生非时再下暗手。
但这些都不能掩盖顾老太爷作为顾氏如今的当家人,必须为族人的行为承担后果。
淳嘉盘问良久,顾老太爷都一口咬定了顾氏与遂安长公主不能生育之事毫无关系:“云安殿下与贵妃娘娘关系也不坏,若是顾氏所为,却为何要放过云安殿下?郑驸马就算不是贵妃的兄弟,但云安殿下长袖善舞,若是站在了贵妃那边,对贵妃的襄助,只怕更在遂安殿下之上。而且云安殿下膝下的金溪郡主,甚至许给了贵妃的亲侄子。可见殿下与贵妃的交好程度。顾氏虽然与贵妃素来不和睦,却从来没想过对皇家不利……请陛下明察秋毫,还顾氏一个清白!”
皇帝觉得他看起来不似作假,思来想去,到底没上刑罚,而是召了殷衢、邓澄斋等近臣讨论此事:“当年遂安之事,朕一直惦记着,但这许多年过来,却始终没有蛛丝马迹……如今顾氏颇为可疑,只是当家的几个都信誓旦旦否认,瞧着也不似作伪……如之奈何?”
殷衢等人是早就忘记遂安的事情了,此刻听天子提起来,少不得先奉承一番皇帝对先帝亲生骨肉的上心,末了才委婉表示,顾氏人丁兴旺,却后继无人,顾老太爷终日里为家族前途操碎了心,要说不知道底下晚辈们作的孽,也不是不可能。
而既然是顾氏做的事情,老太爷不知道,底下人心里还不清楚吗?
所以直接拷问底下人就是了。
其实皇帝也是这么打算的,但他毕竟是个仁慈的天子,长年盛宠贵妃,新近废弃了顾箴,已经让有些人面对中宫母子谋害贵妃及皇嗣的证据无话可说之余,出于本能的怀疑皇帝宠妾灭妻了。
再加上顾氏有功于国,隆平侯更是戎马半生,还没来得及回帝京同妻儿团聚呢,就被刺杀身故。
淳嘉到底好面子,也不想显得太刻薄。
这会儿最得力的几个臣子都答应了,他这才顺水推舟的同意了对顾氏众人用刑。
顾氏后辈里没有什么出色的人才,却哪里禁得住诏狱之中的手段。
也就三两天功夫,该说的不该说的统统都招供了出来。
包括但不限于当年的八皇子之事、多年来对慈母皇太后的针对与防备、对谢氏上下的监督与怀疑……
淳嘉在下令的时候就有所准备,毕竟这种积年的家族,底下怎么可能没点儿龌龊?
饶是如此,也被气得脸色铁青!
如果说原本对于是否诛灭顾氏还有些其他的考量,此刻是半点儿都不想耽搁了。
甚至连顾珏都不想放过,就这种腌臜人家出来的女孩子,看着再怎么端庄贤淑懂事体贴,再怎么悬崖勒马浪子回头,他怎么能够放心将人留在秦王身畔?
尤其他这长子也不是多有城府的主儿,谁知道会不会转头被骗了去?
“陛下,顾氏毕竟是废后顾氏的娘家,且隆平侯有功于国。”云风篁打探到这番动静,心下窃喜,表面上却还假惺惺的劝着,“只诛首恶就好,却也不必赶尽杀绝。”
淳嘉心意已决,闻言只是笑了笑,说道:“阿篁专心安胎就是,前朝有朕呢。”
这就是婉拒贵妃的提议了。
云风篁心里门清,却假装没听出来,笑着答应,立刻岔开话题,引着他说些子女们的趣事了。
她这儿才对着顾氏幸灾乐祸呢,皇帝前脚回去前朝,殷衢后脚就送了消息来,说是诏狱拷问顾氏,查到了些事情跟谢无争有关系,疑似顾氏留着关键时刻坑绚晴宫的,但重刑之下,却哪里顾得了?是什么都说出来了。
云风篁不禁皱眉:“都是些什么事情?”
待知道不过是些寻常的贪赃枉法,以及联合严州部分大户,找借口打杀查抄了其他大户等事情,倒是长松口气,
她很了解淳嘉,不,应该说前朝能君都有这么个特点:只要不是谋逆之类会动摇皇家统治的罪行,其实他们容忍度会很高。
甚至很满意臣子有着这样的缺陷。
因为这意味着好掌控,甚至关键时刻扯出来,杀也好贬也罢,都是顺手。
就是不贪不虐的清官好歹也是好名声。
最烦的其实就是那种圣人似的下属。
谢无争做的这些事情,搁在出身不高又想往上爬的官员身上,再普遍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