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说道,“皇后若是有这本事,顾珏也不敢在她眼皮底下做手脚了。这事儿必然是咱们告诉小十之后,小十透露给皇后的。”
“只是小十居然还亲自收拾了公襄秉……本宫还以为,他会逼着皇后,连公襄秉也解决了呢。”
赤萼忍不住说道:“娘娘,虽然说皇后娘娘也不是什么好的,但婢子看这十皇子,实在是嚣张又忤逆!再怎么说,皇后娘娘对十皇子终归是没的挑的。十皇子却打小宁可亲近生母,也不亲近皇后娘娘,这真是……”
“你是不是觉得小十蠢钝又没良心?”云风篁闻言,却笑了笑,淡淡说道,“这在本宫看来,却是小十最聪明的一手。”
见赤萼不解,她轻叹道,“你可知道,当年陛下坚持不许本宫膝下皇子有指望,又毁诺没肯立洛氏等几家的女子为继后,是为了什么?”
不等近侍回答,贵妃自己已经继续说下去,“归根到底是怕纪氏之事重演!”
“当初皇后能够捡便宜当这继后,除了她娘家后继无人,声势渐衰之外,就是她本身也没什么才干,在当时有资格出皇后的人家之中,顾箴从自己到娘家,都最没可能拿捏住新君!”
“问题是,顾氏的后继无人,主要是没有人才,而不是人丁单薄。”
“顾氏倒是好心机,既然年轻一辈里没有出色的,干脆直接承认,还放出了风声……”
“这些年来,很多人提到顾氏,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这一家子时日无多似的。”
“可实际上人家人丁兴旺的很呢。”
“试问前朝时候,擅权的外戚,难不成个个人才济济?”
赤萼作为近侍,从前跟着江氏,这会儿跟着云风篁,也是识字的,也看过些书。
这会儿回忆了一番,脸色就微微变了:“不……”
“没错。”云风篁平静的点了点头,“如纪氏那样如日中天过的外戚不在少数,但如纪氏那样人丁兴旺且人才众多的外戚,其实不多。很多外戚之所以能够擅权,往往是君主本身有问题。要么年纪太小,要么太贪玩,要么能力不足,要么就是愚忠愚孝……”
提到最后一个,她淡淡说道,“对于皇后来说,皇子当然是越孝顺越好,甚至顶好是十二皇子那样,干脆流着自己娘家的血。”
“但对陛下而言,皇子太亲近皇后,太孝顺太温和,可不是什么好事!”
“莫要忘记陛下的嗣父是孝宗先帝,这么说吧,越是酷似孝宗先帝的皇子,越不被陛下所喜!”
这不是皇帝不喜欢孝宗,实际上,幼年丧父的淳嘉,对自己的生父是没有多少印象的。
因着帝位得自孝宗,皇帝其实对孝宗一向还是比较敬重的。
内心也有着感激。
但这跟他不喜欢性情跟孝宗有着共同之处的皇子并不冲突。
他同情孝宗的遭遇,所以不希望自己的子嗣,成为下一个孝宗。
而孝宗是什么样的为人性情呢?
只看谥号就知道,尽管这些年来,云风篁打听到,孝宗一度也跟太皇太后起过冲突,但总体尽孝必然是没有问题的。
由于神宗子嗣单薄,孝宗又是元配所出的嫡长子,是毫无争议的正子嫡孙,自幼深得神宗宠爱,摄政王连跟他争夺的资格都没有……这位天子,有着许多皇家子嗣想都不敢想的轻快童年、少年,故此性情温和从容,待人宽厚、诚恳,总得来说,是天子里头难得一见的好人。
问题是,明君与能君,往往是做不了好人的。
“你们别看陛下也没少斥责十皇子不敬嫡母……”云风篁淡淡说道,“若是陛下当真认为他狼心狗肺、不堪造就,这都骂了多少年了,十皇子还能有什么机会?”
“但迄今来说,这个小十仍旧是最有可能承位的皇子,不是么?”
赤萼等人听着,只觉得背心都是冷汗。
第101章 可汗之忧
“纪氏太作孽了。”云风篁缓声说道,“有他们的例子在,容不得陛下不多疑!”
“娘家是高门贵胄的,陛下得担心。”
“如本宫这样,出身不高,但本身颇有手段的,陛下也不能完全放心……”
“本宫少年时候怨过恨过不甘过,这些年下来,倒是心平气和了很多。”
“毕竟易地而处,若本宫是陛下,本宫,也是不能放心的。”
而且她可能做得比淳嘉还要狠,不定就干脆去母留子了。
“顾氏很明白这一点,所以他们一方面努力宣扬合族福祚渐衰,后继无人;一方面呢又是将皇后无力约束皇子们的现实展露在陛下跟前。”
“这两年咱们没少嘲笑中宫,因为皇后枉为一宫之主,又是皇嗣们的正经母后,却连膝下皇子都管不住……她要是管得住,叫陛下不放心了,不止是断了膝下子嗣的前程,甚至还是断了自己跟娘家的生机啊!”
贵妃轻叹道,“她跟本宫不一样,她是嫡母。也就是说,将来哪怕不是她养大的皇子承位,她也是母后皇太后!”
“如此,若是叫陛下不放心了,她又不得宠,就陛下的性-子,你们觉得,陛下能容她?”
“她现在的情况虽然没脸,却是最安全的。”
“十皇子才那么点大的时候,她就束手束脚的拿这皇子没法子了。”
“大家都知道她疼三皇子、疼楚王,然而十皇子故意针对这两位的时候,她却一筹莫展……跟顾氏亲近的十二皇子呢,又是个软弱的性-子,争都不敢争!”
“陛下嘴上嫌皇后无能,嫌她不中用、不争气。”
“可是啊,这些年了,这个无能不中用不争气的皇后,还是稳稳的做着她的正宫。”
云风篁有些伤感的抚了抚自己的鬓发,“倒是本宫,至今不得不服在她跟前……不然你们以为这两年本宫遇见跟孩子们意见相左的事情,做什么不自己上阵哄了,而是动辄去寻陛下哭诉?”
因为她也需要给皇帝制造一种观念,就是贵妃尽管城府深沉手段众多,可因为是个慈母的缘故,也拿渐渐长大、越来越有自己主意的皇嗣毫无办法。
只能求助于天子。
皇帝非常非常非常非常忌讳能够掌控皇子的母亲。
不管这位母亲是不是他的宠妃。
毕竟他辛辛苦苦争来这万里河山,是为了传给自己的子嗣当家做主,是为了延续公襄氏的福祚与荣光,可不是让不相干的人家坐享其成的。
哪怕十皇子这种,很有白眼狼嫌疑,但因为他不受皇后辖制,自有主意,淳嘉也是欣赏的。
而二皇子三皇子这种让天子有心结的且不说,就说六皇子七皇子的性情,其实皇帝单纯从一个父亲的角度,也是非常喜爱的,只是在选择储君时,却是头一个将这样子的儿子排除在外。
因为若是立了六皇子,将来不啻是让顾箴发号施令;若是择了七皇子,往后说了算的,不是云风篁就是殷氏。
这俩孩子,做个藩王也还罢了。
要是当了东宫还成了新君,简直就是傀儡中的楷模。
“娘娘,那珏小姐私下里劝说皇后娘娘同时栽培三皇子他们,岂非是自作聪明了?”赤萼想起来,忍不住说道,“倒是皇后的做法,方是老成持重?”
云风篁淡淡说道:“这主意皇后自己可未必想得出来,八成是隆平侯生前,又或者干脆是顾老太爷的叮嘱。至于那顾珏,你不能只看她这建议的好与坏,你得想想她才几岁?她知道些什么?她至今都还没单独面圣过呢,哪里了解陛下?何况她出生的时候,纪氏已经是风雨飘摇。别说她了,就是本宫,对于纪氏的权倾朝野、弹压得前朝后宫包括陛下在内都喘不过气来,其实也没有很深刻的感触。”
“毕竟本宫入宫时,纪氏虽然还看似如日中天,却也没搁多久,就为陛下所制。”
她是没有经历过整个皇朝都在纪氏的权势地位面前瑟瑟发抖,连天子都得谨言慎行以求保全性命的那些岁月的。
所以她心里就没多少对纪氏的敬畏与恐惧。
很长时间贵妃对淳嘉忌讳外戚的态度私下里很是嗤之以鼻,却是这两年逐渐才明白过来。
她毕竟不是安妃,她进宫没多久,纪氏就逐渐垮台了。
而皇帝跟安妃那班人,是实实在在的熬了八年才出头的。
这出头的机会还是他们赌上身家性命乃至于身后名……淳嘉可以心平气和的谈起这段过往,但铭刻在骨子里的警惕与忌讳,却挥之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