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纪氏在世宗时候是没有女儿入宫的,也就是说,太皇太后并不具备跟神宗大婚之前两情相悦的可能。
“娘娘,还有一点。”赤萼低声说道,“就是不知道真假……有个老奴讲,他当时在冷宫负责洒扫,哦,他现在也是……所以曾经从世宗晚年落魄的一位妃子口中得知,瞿皇后与太皇太后其实还是转着弯的亲戚。瞿皇后的一位嫂子,便是纪氏女。只是瞿皇后与太皇太后本身在嫁入皇家前没什么交情。倒是太皇太后婚后,跟瞿皇后来往很是密切。甚至有段时间,一方得了罕见些的吃食,都会专门给另外一方送过去……所以神宗先帝登基之后,屠戮宗亲外戚时,瞿家曾经求告到太皇太后跟前,只是太皇太后没有理会。”
“最后也就是将嫁入瞿家的纪氏女接走,连其子嗣都没管。”
“那纪氏女是太皇太后的堂姐,说是回去没多久就悬梁自-尽了……”
云风篁沉吟着。
“是不是太皇太后有什么隐疾?”丹萼猜测着,“不然这样身份的贵女,断没有可能许给寻常皇子的?”
云风篁说道:“也不是,倘若是家里心疼女儿,不想卷入是是非非,许个瞧着没什么前途也没什么野心的皇子,做个王妃,也不坏。只是纪氏的话,就本宫对邺国公等人的了解,家风却也未必是心疼女儿的。但要说太皇太后有什么隐疾……这些年来却也没听说?”
像太皇太后这个级别的贵女,寻常疾病其实都是小事。
最致命的无非是子嗣。
但太皇太后自己诚然子嗣不丰,问题是,神宗也是有其他姬妾的,三宫六院统共也才给他生了俩儿子而已。
再看他俩儿子,孝宗跟摄政王,同样的子嗣不丰……要说这锅是太皇太后那儿来的,这也未免说不过去。
所以神宗一脉的人丁不兴,估摸着源头还是在神宗身上。
可能是他身体有问题,也可能是真的冥冥之中有报应。
除却子嗣之外,还有什么隐疾让纪氏同意将精心栽培的贵女“便宜”了神宗?
“也有可能,是纪氏看出神宗的潜力。”贵妃思忖片刻,缓声说道,“毕竟神宗当时虽然处境不佳,但最终能够夺储成功,可见资质。”
押宝的话,舍出一位声名在外的贵女,那就不奇怪了。
至于说神宗当时处境差劲到了婚事都没人管,还得新继母上位之后履行嫡母职责才能成婚,这种情况下是怎么被纪氏看上的……那就不是这些侥幸活到现在的老人能知道的了。
赤萼看着她思索良久,抬头示意自己继续说下去,才道:“还有就是,神宗与太皇太后一向和睦,几乎没有争执过。神宗对孝宗先帝也是十分疼爱,可以说是千依百顺,宠爱有加。对摄政王虽然要冷落些,但总体也是疼爱的。时常亲自过问饮食起居,以及课业之类。”
总体来说,在老宫人的眼里,神宗时候的皇家,虽然人为的人丁凋敝,但氛围其实很好。
帝后和谐,后宫无事,父慈子孝……比寻常百姓家还温馨些。
直到太子妃纪晟的到来。
有位老宫人说了一个让贵妃主仆颇为意外的消息:“她说她曾听见过风声,不知道真假:太皇太后其实不怎么喜欢庶人纪晟。”
“这怎么可能?”丹萼忍不住说道,“她们可是嫡亲姑侄!而且当初庶人纪晟出事时,太皇太后的样子,像是不喜欢这侄女儿?”
云风篁则问:“可知道这消息当初是哪些人在传,可有具体的事迹证明?”
第84章 知情
赤萼说道:“那宫人当初是在偏僻地方做事的,也没伺候什么正经主子,所以知道的不多。只说孝宗为太子时,太皇太后与纪氏虽然来往密切,却并不喜欢庶人纪晟与孝宗接触。后来孝宗到了年纪,皇家为其择妃,当时纪氏由于深得神宗先帝的信重,已然有着权倾朝野之势。太皇太后为免外戚坐大,对皇家不利,也可能是怕神宗先帝猜忌,总之原本打算从其他名门望族挑选太子妃的。只是神宗先帝对纪氏信任无比,再加上庶人纪晟本身与孝宗青梅竹马,两情相悦……总之最后还是纪晟成了太子妃。”
“但是纪晟为太子妃之后,太皇太后对纪晟倒是不坏。”
“后来神宗驾崩,孝宗登基,与纪氏之间展开争斗,曾经前往庆慈宫,请求太皇太后襄助,太皇太后却未曾答应,只推说自己年岁已长,不想过问诸事。孝宗失望离开后,传闻庶人纪晟曾为孝宗前去觐见太皇太后,姑侄俩说了些什么却不知道,只是庶人纪晟有几年都不去给太皇太后请安……”
云风篁听到此处不禁皱眉,说道:“这纪氏怎么乱七八糟的?”
赤萼说道:“婢子也觉得奇怪。太皇太后在孝宗选妃之前不同意纪氏女为正妻,兴许未必是真心实意的想法,毕竟那会儿纪氏势大,太皇太后多少要做些避嫌的姿态。可是神宗都没了,却怎么不向着孝宗呢?”
“太皇太后至今给善渊观赏赐的事情,他们可有人知道?”云风篁想了想,说道,“太皇太后就孝宗这么一点骨血,哪怕这世上有些人就是不心疼自己的孩子。但为了自己的利益考虑,太皇太后也断然没有不给孝宗帮忙的道理。本宫想着,是不是太皇太后当时不帮孝宗先帝,不是不想帮,而是被纪氏拿住了把柄,不敢帮?”
丹萼疑虑道:“但是且不说太皇太后辈分-身份搁那儿,不是寻常把柄能够拿捏住的,关键是,太皇太后作为纪氏嫡女,与纪氏在相当地方都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其他人威胁太皇太后也还罢了,纪氏可要怎么办?”
是这个理儿,就好像云氏跟云风篁的关系也不怎么样,但,倘若他们抓到了云风篁的把柄,却也未必敢立刻去揭发。
甚至有些事情还得帮着云风篁遮掩。
比如说句不好听的话:要是云风篁私通外男被云氏知道了,他们不管再怎么生气愤怒厌恶,但凡能够善后,都还得帮着善后,除非脑子进了水,才会去跟淳嘉禀告。
原因很简单,当年谢风鬟红杏出墙之后,谢氏的下场,就是个鲜明的例子。
那还是谢氏门楣高于汪氏的情况呢。
何况云风篁的夫家可是天家。
“娘娘,有没有可能,太皇太后受到的威胁,就是直白的,孤儿寡母斗不过纪氏?”赤萼于是提出另外一种看法,“婢子进宫伺候这些年来,说实话,却没觉得太皇太后多精明厉害?想当初神宗先帝承位,除却本身英明神武外,多赖纪氏。但这个纪氏,主要是邺国公那些人,却未必是太皇太后的功劳?这样,神宗先帝去后,孝宗年轻,太皇太后于前朝一窍不通,对着自己娘家毫无办法,若是私下再被纪氏警告一二,为免彻底闹僵之后,母子俩处境越发艰难,只能拒绝孝宗?”
毕竟如果孤儿寡母明确斗不过纪氏,这种时候,都跟纪氏撕破脸,反而对他们处境更不利。
太皇太后拒绝帮助儿子,跟纪氏保持来往,还能讲一讲情分。
云风篁沉吟道:“本宫想不通的是,神宗先帝既然是明君……不管是不是明君罢,古往今来的天子,谁没几分猜忌?或许纪氏当年将神宗哄得很好,但神宗驾崩并不突兀,他临终前,难道就没有考虑过孤儿寡母弹压不住权臣的可能么?就算怕孝宗先帝年轻,没人扶持帝位不稳,又怎么能够只托付纪氏?”
纵观前朝天子驾崩之际,若果储君年少,担心主少国疑,委托顾命大臣时,至少也要找上三五个。
甚至都不可能就找俩。
毕竟就俩顾命大臣,万一他们联合起来欺负新君怎么办?
保底三个臣子,这仨臣子还得有着矛盾跟冲突,保证他们不可能站在一起的那种。
别说什么忠心耿耿之类的话了,如纪氏这种对旧主掏心掏肺、对新君耀武扬威的臣子,史书上又不是没有。
神宗可不是天真懵懂的少年天子,他会不知道人心易变?
反正云风篁不相信,神宗会因为跟纪氏感情好,就将妻儿江山都放心的交在纪氏手中。
她一介女流,十五岁的时候都没有这么傻乎乎的,神宗还能不如她?!
“……这?”近侍们听着,也不禁面面相觑。
云风篁说道:“那些老人可听过相关的传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