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庆冷哼道:“你打哪儿听的事情经过这样七零八落?是九妹主动挑的事儿!”
“那事情的根源是什么?不就是那两盆牡丹,她们两个在御花园里争了起来?”秦王反问,“那我问你,这宫里的弟弟妹妹们,谁没被教导要让着咱们宫里的?七妹若是清清白白,哪里来的胆子跟九妹争?!而且,你确定七妹当真喜欢牡丹?”
昭庆被问的有点儿瞠目结舌,气势弱下去,整个人也有点儿不确定了,说道:“这……这……就算咱们疏忽了,母妃素来精明……”
“母妃如今还躺在榻上呢!”秦王打断她的话,有些阴冷的说道,“而且母妃这次做什么病倒,对外说是风寒,实际如何,你我心里没数么?这会儿,就算母妃查出来,七妹做的手脚,甚至背后还有其他人……你确定母妃会告诉咱们?”
“……”昭庆抿着嘴,按照她对云风篁的了解设想了下:这位养母待他们视若己出,认为双方可能因为不是亲生生出罅隙后,甚至连夜病倒,那么就算知道所谓的偶然,其实是经过精心算计的必然,她会告诉两个孩子吗?
不会的,因为怕被秦王跟昭庆认为,故意挑拨他们跟生母、跟胞妹之间的关系!
“只是母妃太过小心翼翼了,到底她才是养大了咱们的人,咱们又怎么会不相信她?”昭庆在心里叹口气,抬头看着秦王:“那,大哥待要如何?”
而此刻,被认为太过小心翼翼的云风篁,正抹着粉扮脸色惨白,隔了帐子同进宫来探病的益王妃说话:“……劳累你了,其实也没什么大碍。”
“生恩没有养恩大,您看小七不就是个例子?”益王妃不知就里,倒是真心过来开导一二的,毕竟云风篁心里怎么想的不说,至少表面上,对几个非亲生的孩子,的的确确是极好的。
哪怕当初宫变之际,淳嘉这亲爹都放弃了诸多子嗣,她也是尽了力的。
凭着这一点,益王妃此刻倒是很同情她,努力搜刮着安慰之词,“秦王跟昭庆殿下都是好孩子,眼下约莫也就是有点儿茫然罢了。等他们想通了,自然明白,谁才是真正亲近之人。”
云风篁做戏做全套,闻言只是叹口气,没说话。
听着就是无尽愁烦的样子。
“说起来,上一回,娘娘仿佛跟臣妇说过小七的婚事?”益王妃见状,觉得继续这个话题,可能会让贵妃更加伤心,想了想,就道,“其实这事儿倒也不急,毕竟秦王尚未定亲,小七到底只是弟弟……”
“但他比秦王也就小了一岁。”云风篁左右闲着,正好跟她商议一番,便接口道,“也差不多该相看起来了。再者,你如今是宗妇,若无特别情况,不好在帝京长留。若是错过眼下这机会,往后给小七择妃,你未必在场……正所谓一人计短,数人计长。小七虽然不是本宫亲生,这些年下来,跟晋王也没什么两样了。况且这孩子又懂事体贴,真正比晋王还贴心些。若是不能够给他挑个方方面面都好的正妃,本宫怎么对得起他一声‘母妃’?”
这话简直说到益王妃心里去了。
她跟七皇子的生母温徽贤妃是嫡亲姐妹,自幼情分深厚。
自己又迄今无所出,一腔慈母之心,统统寄托在了七皇子身上。
七皇子的正妃人选她怎么能够不关心?
尽管明白,自己不在帝京,也还有父亲殷衢掌眼。
况且敏贵妃也不是善茬,她还要自己父女卖力,是不会在正妃上头坑七皇子的,但错过外甥这样的大事,益王妃怎么能够没遗憾?
刚刚的推辞,也不过是客气话罢了。
此刻见贵妃这么说了,就是欢喜,抿嘴浅笑道:“臣妇愚钝,哪里能够跟娘娘比?却多谢娘娘成全了。”
“你也不必客气,小七的正妃,必然是优先高门贵女的,若是这些里头没有合适的,至少也得书香门第。”云风篁说道,“这孩子才貌双全,才情过人,寻常的大家闺秀,咱们必然都看不上。但本宫出身寒微,对于高门大户人家却不是非常了解,就算听着介绍大概选了人,具体如何,也不方便打听内宅。这些却得王妃来操心了。”
益王妃再愿意操这个心没有,不假思索就答应下来,而且还就云风篁之前翻阅画像,给秦王物色的几个正妃人选进行了知无不言的介绍。
云风篁就很满意,心道,殷氏为了七皇子的正妃人选决计不会藏私,这么着,趁机帮自己将秦王正妃、九皇子正妃也敲定下来罢!
第17章 九皇子:本皇子真是太聪明了!
云风篁一心多用,却一时间没注意秦王跟昭庆的小动作。
次日才处置了几件宫务,陈兢就进来禀告了一事:“娘娘,三皇子请-命去大理寺旁听。”
“哦?”云风篁顿时来了精神,命红萼,“取隐囊,扶本宫起来。”
淳嘉诸多皇子当中,三皇子毫无疑问是绚晴宫的重点观察目标。
但凡有着风吹草动都会留意。
遑论是前朝的举措了。
陈兢此刻就一五一十的禀告:“方才陛下在朝上提及诸皇子都已年长,过两年便有人要就藩,合该入各部增长见识,秦王殿下等几位皇子都说要考虑一二,三皇子却主动请-命道是想去大理寺。”
云风篁微微蹙眉,说道:“那陛下?”
“陛下已经准了。”陈兢小声问,“娘娘您说三皇子此举是?难不成他还想为纪氏翻案不成?”
当初邺国公等纪氏主支嫡系为摄政王以及郑凤棽兄弟领兵屠戮一空后,初时淳嘉帝位未稳,给了纪氏不少哀荣。但后来,随着纪氏余孽的逐渐举事,以及皇帝的大权在握,也逐渐改变态度,亲自指示了一系列对纪氏的翻旧账行为。
到了近年,纪氏从前的一些功绩已经无人提起,坊间清一色的印象就是辜负神宗、欺压孝宗、把持足足三朝大权、鱼肉乡里、横行不法、野心勃勃最终自取灭亡的外戚。
而淳嘉,毫无疑问是公襄氏福祚未衰,专门降世的中兴之主。
纪氏就是他践祚祭旗的祭品。
至于说纪氏扶持他登基这一点,也在数年来的潜移默化与引导下,被大家认为这是纪氏自己找死:连真龙天子都敢辖制,死得简直理所当然!
当初给这一家子泼脏水的主要案例,都是大理寺定的。
如今三皇子请求去大理寺,陈兢不免怀疑,与前事有关了。
不过云风篁考虑了一番,却微微摇头,说道:“这小子应该不至于如此不智……陛下如今可还在盛年,他就算手里握着一些纪氏底蕴,又能翻出什么浪花来?这会儿敢给纪氏翻案,真当陛下对亲生骨肉狠不下心?哪怕不至于取了他性命,贬为庶人却不是什么难事儿。”
沉吟片刻,“大理寺……且打听着,他去了大理寺之后的举动罢。虽然纪氏余孽这两年都销声匿迹了,然而三皇子左右必然还有些个人。能够潜伏深宫皇子跟前,还不叫陛下察觉到的,就算是陛下日理万机,难免有所疏漏,想必也是纪氏之中顶尖的人才了。这种人指点出来的三皇子,一举一动,必然有着用意。”
“毕竟,三皇子同秦王同岁,这都十三了。”
“再过两年就要就藩,到时候,他再多野心,再多打算,又能有多少机会?”
“瞧陛下这两年对他跟二皇子的冷淡,十成十不会将他们册封在近处,遑论逢年过节召来帝京团聚!”
如果三皇子什么都不做的话,届时他跟二皇子与其说是就藩,倒不如说是从此被流放了。
哪怕他们到了藩国之后,能够如指臂使。
但淳嘉作为皇朝之主,又是挟威压韦纥之势,怎么可能是区区藩国能够摆布得了的?
到时候惹怒了这位本身就是从阴谋诡计里厮杀出来的帝王,亲儿子也未必保得住性命。
从当年宫变之夜,明眼人都该知道,这位天子对于亲生骨肉,或者说,大部分的亲生骨肉,情分上也就那么回事。
指望他多看重骨肉亲情怎么可能?
他又不缺儿子女儿。
安排了三皇子,云风篁眉宇之间却未舒展开来,而是沉吟着,考虑起了秦王、七皇子以及九皇子:“本宫这几个孩子,却要去哪儿合适呢?”
因为有亲生的晋王,而且晋王聪慧有城府,她并不指望这几个儿子去争那个位子,但,却希望他们尽可能的给晋王积攒些人脉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