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臣就是觉得母后这些日子凤体违和,再去打扰不太合适。”晋王振振有词,“儿臣们年幼,遇事当然得找父母。母后有恙,不找父皇找谁呢?”
他神色自若的样子,显然压根没把淳嘉的不悦放在心上……这让淳嘉心里就很纳闷了,这儿子……
作为云风篁迄今唯一的亲生骨肉,皇帝对晋王当然也是比较关注的。
但怎么说,这孩子才多大,相处时间到底比不上秦王昭庆,连秦王昭庆都惶恐了,他就不知道害怕么?
这是傻呢还是有着成算?
皇帝心念转了转,倏忽面色一沉,喝道:“放肆!谁准你这样跟朕说话!”
第478章 见怪不怪
淳嘉猝然发作,诸多皇嗣都吓了一跳!
晋王也愣了一下,但旋即若无其事……他是真的没觉得害怕。
毕竟,云风篁私下里对他比这声势浩大多了。
疾言厉色呵斥两句算什么?
他那个天知道是不是亲生的母妃,火起来满殿里找拂尘,甚至挽了袖子就要上,要不是近侍们足够偏袒他,回回下死劲拦着,他早就被揍了不知道多少次了!
如今这父皇只不过脸色难看点儿、声音高点儿,他怕什么?
别说这种光说不练的把式,就算淳嘉当真走下御座来抽他,他也无所谓:母妃不知道是不是亲的,但父皇肯定是亲的。
难道还能打死他?
哭哭啼啼的挨一顿也就过去了不是。
想镇住他那是想多了。
他公襄稶是那种威武就能屈的人吗?
他顶多暂时是!
晋王神色自若的说道:“回父皇,儿臣句句属实,绝无虚言!”
心里则想着,要是这亲爹继续骂自己,那就当做没听见!
要是这亲爹打算开揍,那……那他立刻嚎啕大哭的认错,然后觑到机会就朝大皇姐跟前躲。
宫人们私下里议论,说父皇最疼爱的就是昭庆公主。
毕竟这皇姐是女孩子,又瘸了腿,皇帝格外优容几分。
他亲爹会抽他,却多半不会对昭庆公主动手。
到时候他死死抱着皇姐,看他亲爹怎么办!
……要是这爹被气坏了,不管三七二十一,连昭庆一起打?
那也没关系。
有个皇姐陪着挨揍,总比独自被打好吧?
再说了,是他气了父皇的,昭庆又没有,这种情况下,昭庆还是挨了打,最委屈的就是这皇姐,而不是他了。
如此一对比,晋王顿时觉得心平气和……
甚至还有点儿窃喜:在母妃跟前,据他私下打听到的,只有他见天被母妃拾掇!
也该父皇给他平衡下,多打几个无辜的兄姐啦!
“这小崽子……”淳嘉不知道他想法,倒是有些欣赏他的胆气。
毕竟爱屋及乌,晋王在他心里,到底跟其他孩子不一样的。
尽管这份不一样,还没悬殊到让他愿意不问青红皂白的托付江山的地步,却也让他下意识的多出了几分宽容。
此刻就想着,晋王年幼,讲不清楚来龙去脉也是正常的。
这么点大的孩子,看到自己发作,没被吓得当场哭出来,就很不错了。
而且再想想前一个十二皇子,那惶恐的样子,哪有一点点天潢贵胄该有的气度?
晋王其他不说,胆量就比其他孩子强了不是一点点。
他深深看了眼这儿子,也没夸奖,只淡声说道:“你也知道你撺掇着你兄姐来朕这儿,是为了同朕求助?那怎么刚刚在外头,秦王他们差点跟小十几个打起来,你也不说点什么?”
皇帝心里盘算着,正常孩子,愚钝点儿的,只怕会被质问的不知所措;稍微机灵些的,大概率会甩锅兄姐……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毕竟晋王年幼么。
只是,这种机灵却也不是他喜欢的。
淳嘉很好奇,晋王会怎么解释?
是让他失望呢还是让他惊喜?
端起茶水呷了口,皇帝不动声色的等待着十五子的答案。
“禀父皇,大哥、大姐姐还有十哥都是儿臣的兄长,都是一家人。”晋王眨了眨眼睛,张口就来,“小孩子家家的淘气岂不是寻常事?有什么好拦的呀。别说没打起来,就算真打起来了,转头不就和好了?难道还记自家人的仇不成?”
说着还拉上牢记的最受父皇宠爱的姐姐,“大姐姐你说是不是?”
昭庆公主其实并不赞成他这话,在她心目中,绚晴宫的兄弟才是自己人,其他人,哪怕如今也挂在贵妃跟前的二皇女,都是隔了一层的。
不能被她当做己方嫡系。
正宫跟前的皇子,那就更加疏远了。
说是敌人也不为过!
但晋王平时没少哄她高兴,她是个帮亲不帮理的主儿,此刻自然不会给幼弟拆台,就果断点头:“十五弟说的是!”
淳嘉有点儿啼笑皆非,他心里想着,如果是有心机的孩子,这时候最不容易出错的,就是拿孝道说嘴。
秦王等孝顺贵妃,三皇子他们孝顺皇后,尽管理论上皇后这个嫡母高于贵妃,但以他们的年岁,亲近相处更多的长辈,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从孝道引申到发自天性的真情流露,皇帝也不好苛责什么了。
却没想到,会听到这么个天真烂漫的答案。
说实话,这话要是年岁大点的孩子讲出来,淳嘉肯定觉得这小崽子忒油滑了。
但晋王才几岁?
他说的又那么理直气壮。
淳嘉也有点儿吃不准,他是真的这么想的呢,还是在找借口搪塞自己?
“你说得倒是轻松!”天子略一沉吟,似笑非笑道,“那要不让你十二哥揍你几下,你能原谅他么?”
晋王一脸疑惑:“十二哥好好儿的干嘛揍儿臣?”
“儿臣不敢!”十二皇子闻言也急忙说道,“父皇,儿臣没打过十五弟!”
……淳嘉颇为无语的看了眼十二皇子,又看向晋王,心说这小崽子,倒是有些肖母。
本来想为难他一下的,结果这么一反问,搞得好像他这个父皇看不得儿子之间和睦一样。
摇了摇头,皇帝没再关注他,只说道:“是个淘气的,罢了,你且下去。”
其实他还想多考校几句的,只是考虑到这么做的话,未免显得对晋王太过关注了。
作为贵妃亲子,公襄稶原本就很受重视了。
再加上提前封王的待遇,如果天子再特别注意,那别说顾氏要寝食难安,朝野上下,都要慎重对待了。
但目前来看,淳嘉对这儿子印象不坏,却也没觉得储君之位一定要给他的地步。
他就不想提前给外界什么信号。
如此没准会在日后妨碍了他真正属意的储君承位不说,对晋王也未必是好事。
对两宫的皇嗣性情能力差不多有了个大概的了解,淳嘉这才考虑起要如何处置这事儿?
谢细雨是怎么死的,皇帝最为清楚。
可以说,天子才是真正知道内情的人。
云风篁栽赃延福宫,又先发制人去跟皇后闹,也是他意料之中的事情,毕竟谢细雨的死,还是他派人去通风报信的。
淳嘉这么做了,自然是为了帮助云风篁从谢细雨的丑闻里脱身。
谢细雨杀妻害子被实锤,无法辩驳,他活着只能是贵妃的污点,死了也让贵妃百口莫辩……只有死在捶他的顾氏之人手里,才能够让贵妃这边反咬一口,顺理成章的怀疑顾氏栽赃嫁祸在前,杀人灭口在后。
如此才能够让贵妃最大程度的不受波及。
“只是这么一来,顾氏却必定不肯善罢甘休……”皇帝沉吟着,“却得想个法子,安抚一二。”
毕竟,隆平侯尸骨未寒哪。
淳嘉还是要脸的。
他如果还是打定主意立嫡子,这会儿倒是没必要妥协。
关键是,往后坐上储君之位的,未必是嫡子。
眼下就不能做得太过分了,不然后人看着史书一总结,岂不是当他真正刻薄寡恩?
反正皇帝自己没觉得自己刻薄寡恩,他认为自己做人做事都很讲究,只不过很多时候,大环境逼着他妥协罢了。
至于说为什么他决定妥协时,被妥协的都是臣子的血泪……这……圣天子太平无事,不是应该的么?
最终,淳嘉定了定神,端着父皇的架子,将两宫皇嗣各自训斥了一番,让他们立刻、马上滚回各自的学堂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