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后宫有毒+番外(1348)

她可是记得的,当初,她跟戚九麓解除婚姻的引子,也就是谢风鬟红杏出墙之事,背后,是晁家,而晁家,与兴宁伯府,不乏联系!

尽管真正主导晁家操纵北地地头蛇纷争的,其实并非兴宁伯府,兴宁伯府,也是为人所惑,被利用了,但……毕竟这些人家,都是袁氏出面去联络、去磋商、去收服的,岂能一点儿余泽都没有?

这一点看纪氏就知道,邺国公等嫡支死了几年了?余孽做下来这许多事情,搅动两国风云,最终还是远遁大漠而去,未被绳之以法!

云风篁从前巴不得袁氏上上下下都是废物,这会儿却默默祈祷,偌大家族,就算底蕴远不如纪氏,也不如欧阳氏、殷氏、孟氏、云氏这些老字号的名门望族,可好歹也是一郡之地的高门大户,由于淳嘉的缘故,还一度被提携入庙堂,哪怕合族伏诛,可当初因着慈母皇太后的缘故,皇帝网开一面,留下来袁棵这一支,总也会留点儿东西给他们。即使抄家,想必也不会将事情做的太绝……

总而言之,她是人在深宫,无力顾及定北军中了。

慈母皇太后,却还有点儿指望!

“但纯粹指望太后娘娘,到底不够稳妥。”云风篁心念电转,又命清人传口信出去,让人急报谢无争,“昭武伯此番就算不遇刺,也不可能继续执掌定北军。靖宁侯原本不是定北军中人,不过暂时执掌。而且他这种能征善战的老将,边关无事,朝廷必然不会允许久留。约莫庆功宴后,就会常驻庙堂了。定北军想必会有其他人出来接任……请二十一哥操心一下,是否有着文章可做?”

权势地位最能打动人心。

就不信定北军哪怕是昭武伯一手带出来的,上上下下都能够心坚如铁,不肯为了这么个出头的机会,谋害上官!

昭武伯真这么能耐,也不会遇刺了。

这是两手准备,云风篁经过思索,决定再来一手:“本宫记得,顾氏曾经劝说皇后将十皇子存心养废,好捧十二皇子入主东宫?只是皇后心慈手软,再加上十二皇子年幼,担心往后会出什么变故,所以拒绝了?既然如此,本宫便助她一臂之力!”

在淳嘉没有改变主意之前,十皇子与十二皇子可以说是内定的储君人选了。

由于年岁略长,再加上生母出身不高,十皇子的机会,其实是比十二皇子高的。

当然了,十二皇子承位,却更符合顾氏的利益,也更让顾氏放心。

所以这些年来,在顾氏内部,很多人都希望,皇后能够利用母后的身份优势,为十二皇子扫除十皇子这个绊脚石,让流着顾氏血脉的皇子登基。

这一点,淳嘉心里也清楚。

只是顾氏当家的几位都不蠢,连顾箴也不肯答应在大局未定之前,率先干掉一位记在自己名下的康健皇子。

他们不松口,顾氏内部提议的人也没法子。

但是,这会儿,云风篁决定成全他们。

“趁乱铲除十皇子,以扶持十二皇子登基,然而陛下尚且盛年,储君都还没正式册立。”云风篁神情冰冷,静静思索着,“如此再安排人参顾氏狼子野心,昭武伯生死不明之际,还有心思谋划夺储,品行心性可见一斑……如此,昭武伯若是一操心,说不得没了。嗯,毕竟是积年的武将,底子好,心志想必也坚定,不一定这样的脆弱。但……没准会为了帮顾氏度过这一关,主动求死,换取同情?”

说实话,这法子云风篁不是很有把握。

主要是时间未必来得及。

但……

她也没办法。

不是她吝啬自己的性命前途不去跟淳嘉开口,而是她心里很清楚,哪怕她不管不顾的去了,弄巧成拙、反而激起淳嘉铲除戚九麓的几率,十有八-九。

她真的尽力了,剩下来的,只能听天由命。

这是天花之事后,敏贵妃再次感受到命运的残酷与自己的无力。

她异常痛恨,却无计可施。

最终定了定神,命人召了晋王到跟前,决定用督促这孩子上进的方式,来转移自己的注意力。

……说实话,这法子还挺有效果的,因为小半晌之后,云风篁已经完全忘记了其他烦心事儿,只寻思着要怎么暴揍跟前这顽劣小崽子?

第461章 太后心事

扶阳王府,袁太后沉吟片刻,问蘸柳:“你说这消息是真是假?”

“定北军使者前来帝京为昭武伯求药的事儿,不是什么秘密。”蘸柳轻声说道,“婢子日前也是听说过的。只是戚副将也需要药引,这药引却十分罕见稀缺,哪怕大内也只收藏了一份……这事儿却没几个人知道。仔细想来,却也不无可能。毕竟昭武伯遇刺后的消息,都说当时戚副将曾挡在其身前,为其身中数刀,伤势极重。如此,昭武伯之毒需要药引,戚副将又怎么可能不需要?只是一份药引不好分,想必陛下也是为昭武伯考虑,这才没有声张。”

毕竟天下人都知道戚九麓拼死护卫昭武伯了,哪怕这是身为部下以及准未来女婿的分内事,可这种事情也是不好说的。

反正昭武伯如果将这一份药引独自用了,不管戚九麓死活,必然少不了骂名。

若是一人一半的话,虽然两人都能够活下来,可也说不得只是两个废人了……戚氏家主接受不了这样的儿子,顾氏只怕也接受不了这样的结果。

“哀家不是说这个。”袁太后微微摇头,说道,“药引这事情,稍微打听下就知道,没什么可以作假的余地。哀家是说,这件事情,有没有什么蹊跷?”

蘸柳思索了会儿,倒是跟清人几个想到了一起:“有点儿太巧了!天子库房什么珍宝没有,怎么就摊上了唯一的一份药引?”

“可不是?”袁太后眯起眼,冷笑出声,“况且昭武伯遇刺之际,身边明明有着亲生子嗣、亲卫随行,最后给他挡刀的,却是一个副将……哪怕这个副将即将迎娶其庶女为续弦,却也未免太巧了!再加上唯一的一份药引……嘿嘿,皇儿仁厚,就算整个内库只有一份的东西,但凡他自己以及身边人用不上,臣子想讨了救命,他也决计不会拒绝的。只是东西只得一份,皇儿再慷慨,也不可能说临时变出第二份!”

“如此,昭武伯与戚九麓,原本是极为亲善的准翁婿,却面临着争夺唯一一份药引的处境!”

“这种时候最见人心!”

当然了,袁太后对于双方的真心实意没什么兴趣,她在意的是,“定北军上下那许多人,唯独戚九麓跟昭武伯陷入生死难关。而且戚九麓,偏偏又跟贵妃有旧……顾氏倒是好算计!”

蘸柳微微蹙眉,也觉得顾氏十分可疑,毕竟刺杀是在定北军中发生的。

那可是昭武伯的地盘!

而且刺客还是摄政王余孽,说是摄政王余孽,但实际上,摄政王夫妇突兀去世之后,两个儿子都没有得到真正的余泽,摄政王半辈子心血积攒,到底有些什么底蕴,公襄霄、公襄震这兄弟俩都不明所以,更别说其他人了。

倒是昭武伯,这是跟摄政王做过同袍的人,只怕比摄政王的亲儿子还清楚些。

这也就意味着,这位伯爷如果想伪造出一位所谓的、在军中潜藏已久想为旧主报仇的刺客,简直不费吹灰之力!

甚至皇城司彻查都不一定能够找出端倪。

“只是顾氏是不是将贵妃想的太好对付了点儿?”蘸柳忍不住问道,“贵妃虽然同戚氏子曾为未婚夫妻,但贵妃离开北地时才十二岁,这小孩子时候的情谊,没什么利益冲突的时候,还能暖暖心,这般局势,贵妃傻了才会踩陷阱罢?这是寻常女子都不可能犯的错误。更别说敏贵妃心思狠毒,可不是个善茬!”

袁太后淡声说道:“要不然的话,这消息如何会忽然传给哀家呢?”

蘸柳怔了怔:“您是说?”

“顾氏约莫是想借刀杀人罢!”袁太后冷笑,“贵妃是肯定不会上当的!这小云氏进宫统共才几年?就她的出身,这么快就爬到现在的地位,若是皇儿再心慈手软些,往后甚至拉下顾箴那个蠢货,自己入住延福宫,乃至于往后执掌庆慈宫……都不无可能!这样的主儿,别说跟戚氏子只是定亲过,就算一度山盟海誓,又怎么会是些许往日情分能够打动的?顾氏当然明白这个道理,但是他们还有什么选择吗?”

上一篇:冲喜美人下一篇:失忆小皇后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