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后宫有毒+番外(110)

一来替身既然是纪氏跟郑具合谋搞的,皇后身为纪氏嫡女,怎么可能亲自委身伺候一个冒牌货?二来,纪皇后跟皇帝成亲也快十年了,据说皇帝按着规矩每个月都会去她那儿几趟,却是一点儿动静都没有的。指不定纪氏做下来的事情天怒人怨,所以他们家出的皇后子嗣艰难,甚至注定要断子绝孙呢?

何况纪氏都已经干掉公襄氏家俩皇帝了,这个还没出生的纪氏计划中的继任天子,以后估计也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郑具郑贵妃毕竟是阉人家族,这种人家大家都看不起的呀,他们再怎么无情无义都不奇怪。然而纪氏虽然做的事情不厚道,好歹也正儿八经的大家族。

这要是纪皇后亲自怀孕,不管是不是纪氏血脉罢,母子天性,以后皇后舍不得委屈自家孩子了呢?

所以还是让皇后养个别人生的,甚至还是皇后的眼中钉袁楝娘生的,如此这孩子日后不管遭到什么样的对待,纪皇后都不心疼!

……这番说辞也不知道是哪个才华横溢的才子编的,云风篁要不知道内情都要相信了。

纪皇后说到此处又叹了口气:“这番谣言来势汹汹,甚至各地士子都有许多上书质询……可恨那公襄茂!不但不帮着朝堂辟谣,反而落井下石,推波助澜,说什么他身为摄政王早有意扶持陛下,却因我纪氏与郑具联手,有心无力……如今外头出了许多童谣、戏本,话里话外将我纪氏还有郑具说成了居心叵测的宵小之辈,却将那摄政王说的侠肝义胆……真是不知廉耻!”

“……”那个十五践祚之后基本上没离开过宫闱更不曾有机会与实质权力接触的皇帝,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云风篁想不通,她冷静了下,缓声安慰皇后,“娘娘,只是亲政而已,妾身当年学刺绣,家里给找的老师是一等一的绣娘,精心教导,倾囊相授,妾身尚且至今手笨的很,遑论治国?依着妾身来看,这会儿既然舆情汹涌,索性让陛下上朝也是件好事,三州大旱,黎庶造反,又有诸多涉及重臣的谣言,这局势,妾身听着都觉得心惊,若果陛下处置不了,又或者陛下处置失误,那么可见这些年来诸臣不让陛下亲政原是对的,陛下资质不足,合该继续进学才是。”

稳住!

咱们还能赢!

皇帝不是借天下人之口制造亲政机会吗?

那就干脆让他亲政!

就目前这局势,换了孝宗皇帝复生怕也要焦头烂额,何况压根没上过朝、纯粹在纪氏一干重臣眼皮底下长起来的淳嘉?

到时候等他手足无措了,甚至决策失误造成巨大损失了,道德高峰可不就回到咱们手里了?

“本宫也是这么想的,已经叫底下人去办了。”纪皇后微微颔首,她所谓的已经叫人去办了,那绝对不可能只是单纯的提醒家族看皇帝热闹,必然是要给皇帝添油加醋,给目前本就混乱的局势烧上一把火再一把火。

让淳嘉帝不但败下阵来,而且得败的利索、败的难堪,如此才能衬托出这些年来纪氏把持朝政、不许天子亲政的良苦用心不是?

只是此举也不是很顺利,“然而摄政王如今有意无意给陛下帮腔,王世子仍旧为天子伴读,本宫也不知道摄政王会不会通过王世子私下指点陛下。”

纪皇后跟云风篁一样,都不是很看得起淳嘉帝如今的主政能力。

毕竟打理偌大国家,还是在危机时刻,真不是纯靠天赋能够摆平一切的,很多时候,天赋之外还需要经验。

而淳嘉帝没有任何经验。

但纪皇后很忌讳曾经半步皇太弟的摄政王。

这位不仅仅政治经验丰富,当年更是被无子的孝宗手把手教着护着,当成半个儿子看的。孝宗驾崩后他争位失败,却还是从纪氏、郑具、崔琬这些人手里争取到了“摄政王”的封衔,成为国朝最具话语权的数人之一,可见手腕高超。

要不是摄政王对于大位耿耿于怀,对淳嘉帝怀着敌视的态度,但凡他愿意做个贤王辅佐皇帝的话,皇帝绝对不可能到这会儿才找到机会上朝听政。

现在淳嘉趁着大旱教唆民意为自己摆脱傀儡状态打开了一线生机,从摄政王的举动看,也很有跟这便宜侄子放下恩怨,公襄氏血脉先行联手驱逐外人的意思……淳嘉的隐忍加上这位的悉心指点,万一真叫皇帝熬过这一关,那日后如何,可真没法说了。

“娘娘不必担忧。”云风篁心里也觉得很不妙,但她看着沮丧的皇后,不敢表露出来,反而劝道,“您想,摄政王若果当真心向陛下,哪里还会拖到如今?而且谣言之中污了纪氏、骠骑大将军的名声,却只提摄政王贤德,丝毫不提陛下英明神武,可见摄政王即使如今帮着陛下,归根到底还是念着那个位子的。”

“既然如此,他就算指点陛下,又哪里可能掏心掏肺?”

“不过是借此机会谋夺权势罢了!”

又说,“所以若果私下教授陛下的是摄政王,咱们反而可以放心些。因为陛下倘若是那等举一反三的主儿,摄政王怕是头一个容他不下!”

如此一番巧舌如簧,总算说的皇后舒展眉宇,真心实意道:“偌大宫闱,也只你能为本宫分忧解难。”

云风篁闻言暗松口气,心说没办法,瞧您这垂头丧气的样子,要就此被打击的一蹶不起不要紧,万一寻思着同皇帝和好,将我作为投名状交上去怎么办?

这就是没有强大家世撑腰的下场,别看皇后之前对皇帝态度也不怎么样,甚至三番两次主动刁难皇帝的心肝袁楝娘,论起坑那对青梅竹马,绝对比云风篁有过之而无不及。可她要是表示出求和之意,皇帝十成十会答应。

因为纪皇后是纪氏嫡女,皇帝的结发之妻,前朝后宫都不容小觑。

哪怕皇后说服不了家族也跟皇帝低头呢,单她自己的分量,就足够让任何一个顾全大局的皇帝不计前嫌了。

而云风篁在这宫闱里的风生水起,归根到底是斟酌各方平衡之后的举动。

在皇帝受到掣肘的时候,还能有所顾忌。如今皇帝既然亲政,又正值朝野上下动荡之际,别说云风篁之前得罪他、得罪袁楝娘的地方数不胜数,就算无缘无故要杀个宫嫔,怕也没人会在这眼接骨上计较。

所以云风篁这会儿可不敢让皇后意气消沉。

必须撺掇着皇后继续跟皇帝斗下去,这样她作为怼皇帝、怼袁楝娘的急先锋,在这宫里才有价值!

“娘娘,那日消暑宴上到底发生了什么?”见皇后心情好了点了,云风篁忙问,“妾身从松岭下上来之后,被带到那精舍,就一直糊里糊涂的……难不成底下人造反的消息,是当时传到宴上的吗?”

她觉得不太可能。

庙堂上那班人若当真将百姓的事儿这么放在心上,哪怕淳嘉帝的人私下挑唆呢,哪里就能掀起太大的民变?毕竟百姓也不是傻子,日子过的下去,干嘛要去做一个不好便是诛灭九族的事儿?

果然皇后也是摇头:“三州大旱还有造反之事是消暑宴早几日就禀告到朝堂上的,诸公对于剿抚有些异议,故而搁置了下来,到开宴时也未给出答复。”

导致规格颇高的消暑宴不了了之的,是……邺国公夫人之死。

这位太皇太后的弟媳、纪太后的亲娘、纪皇后的祖母,在跟太皇太后私下密谈时,被突兀一箭穿颅而死。

因着箭矢力道极大,贯穿头颅时带出的不只是鲜血。

当时与她近在咫尺的太皇太后,直接被溅了一头一脸的红红白白!

……嗯,这也是纪皇后如今面露疲色的缘故,太皇太后从消暑宴后一直卧榻不起,作为孙媳妇,这些日子都在跟太后等人换班服侍,伺候汤药,再加上皇帝亲政的压力,能吃得消么?

第2章 算账进行时

云风篁悚然一惊,脱口道:“娘娘怀疑是陛下……”

“……刑部、大理寺、皇城司诸官也参加了消暑宴。”纪皇后捏着额角,有些疲惫的说道,“他们在众目睽睽之下彻查了现场以及附近,得出结论是下手之人是在百步之外以三石强弓射杀了祖母,只是这个人至今不曾找出来。”

这要是寻常人家的女眷,是不太清楚三石弓意味着什么的。

然而北地民风剽悍,哪怕女子也略懂骑射,像云风篁七八岁时就被父兄带着练习弓马,十岁上就拿着小弓、驱着鹰犬参与狩猎,虽然收获基本上都是鹰犬的功劳,常识却是知道的:太祖皇帝时候,曾颁诏诸军,将弓分三等,九斗为第一,八斗为第二,七斗为第三【注1】。

上一篇:冲喜美人下一篇:失忆小皇后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