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医在三国+番外(162)

作者:向晚鲤鱼疯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凌统深知此人不管是江湖之远还是大狱之中,这副脾性总是不改,也唯有将枪一收,皱着眉迈出门去。

他都气成这样,主公约莫已经想杀人了。

李隐舟将草席慢慢铺平,琢磨着孙权将在何时来问责。

躺下身去,见头顶一线的狭缝中月明星疏,晦暗中隐有一道亮光划过视野,倏忽不见。

他心头一沉。

终是到了这一日。

第132章

李隐舟真正面对孙权已是三日后的事情了, 所幸吴军之中多是朋友,深牢大狱虽不见光,也未见风雪, 安静休息几日倒把精神养了回来。

这日, 甘宁领他出狱, 与他并肩走过濡须太守府的长廊。

雪后的阳光刺目地折上眼膜,银装素裹的世界洁白得有些寂静, 偶有小兵巡查路过, 衣甲之上再套一层白色的麻布, 在雪野中踏出一排深浅不一的脚印。

与之擦肩而过时,便听见低低议论的声音。

“吕蒙将军将会是新的都督吧?”

“可听说鲁公并未举荐任何人,许是旁人也不一定。”

“主公近年来最器重的就是我们将军了, 必是……”

话音未尽,嗖一声, 冷风霎时从耳边掠过。

一抹炽烈的赤色倏然飘入视野。

小兵散漫的目光在愕然间慢慢聚拢, 便见额前一束红缨垂下,随风露出极锐的一点枪尖, 笔直停在骤缩的瞳孔前。

甘宁横挑着枪, 眼神不善逼视过去:“背后议论都督与将军, 找死?”

长/枪似如其主人暴烈,压不住的戾气在尖端微微战栗, 吓得那小兵几近僵木,哪里找得出半句解释的话。

甘宁正欲给他们个教训, 便觉枪上一重,一只瘦而有力的手握住枪杆,慢慢将其压下。

李隐舟道:“他们是吕将军一手带出来的兵,为他着想也是常情, 何必与他们计较。”

甘宁面无表情地收枪回怀,鼻上阔大的刀疤一抽,凶恶地“嘁”了一声。

三个小兵登时像惊飞的麻雀似的一溜烟跑了。

李隐舟皱眉看着那素白的背影,又回看甘宁:“子敬他……”

甘宁把枪揽在怀里,目光散漫望向前方湿冷的路:“陆口来了信,原以为是对曹之策,没想到却是他的丧讯。”

他忽骂咧了一声:“这鲁子敬忒不厚道,说好的一起拿下北原喝上一壶,他却一个人先走了,留下这堆烂摊子,我可不帮他收拾。”

鲁肃的离世像一个意料之中的答案,近两年来他身体急转直下,年轻时累积的一身伤疤在老来一齐报复性地发作,将积年欠下的病痛都讨了回来。许是早有预感,他始终未多声扬,在都督的位置上劳碌至最后一刻,直到次日才被亲兵发觉。

李隐舟步入屋内时,内里一片寂哑无声。

孙权一人坐在案前对着公文,许是事杂而烦,索性丢了笔闭目小憩。

甘宁通传了声:“主公,李先生到了。”

人带到了,不等孙权应声,他便干净利索提枪走人。

孙权听见此声,也未睁眼,唇角平平牵起:“听说子敬有话交代给你。”

多日不见,他身形轮廓皆清瘦不少,本就冷峻的眉眼更显凌厉,唯眼睫紧闭,像是在掩藏什么更深的情绪。

李隐舟道:“是。”

孙权眉间微微地一动:“说。”

李隐舟搭下眼,慢慢地道:“子敬说他宁肯你记恨他,忌惮他,去培植你自己的心腹。来日他如公瑾一样离开的时候,主公才可以继续握稳大局。”

这是逍遥津死战前鲁肃交托给他的话。

当日一聚,他本意是借李隐舟之口指点孙权,不想事态急变、合肥惨败,无数的死伤已经提前给主公一个血淋淋的教训。

是故那席话李隐舟也未曾提起,可他觉得那些酒后的闲聊孙权更应该知道。

闻言,孙权搭在案上的手微微攒紧了些,压抑的声音隐约颤抖:“还有呢。”

他们那日聊了许多,隐晦地说起过继任的人选,也一起嘲笑过主公年少时的旧事,如今一一回忆起来,那带着酒气的吐息依旧温热地扑在心怀。

须臾的静默。

雪无声落了满窗。

李隐舟望着落雪的阴天,终只轻声道:“子敬说,只有无情之人才能做帝王。”

孙权仍危坐案前,眉目深蹙,眼皮紧紧拧着,哪怕红了眼眶、湿了眼睫,也只是沉沉地、久久地闭目。

一语不发。

李隐舟走至孙权身后,将风雪掩在窗外。

他和孙权都已是年过三十的人了,聚散离合不过人生常态,可这一刻他却仍觉得对方还似那个倔强偏执的少年——

鲁肃宽慰他帝王无情,他便当真不肯哭、不肯难过、不肯令他再有半点失望。

雪漠漠下了一程,天光又暗了几分,孙权收拾好情绪之后,才有些沙哑地开口:“那你呢,时疫一事为何隐瞒孤擅自行动?”

在其看来,李隐舟一开始借托鲁肃之言赶来前线,其后孤身赴曹当是受其托付,没想到他并未插手此事,反而是李隐舟自己做出的决定。

孙权盯着这个少年相识的旧友。

近三十年风风雨雨,他并不相信对方真的会背叛他,但他需要一个答复。

李隐舟搭下眼帘,眼前闪过久远的一幕,他想起庐江城外的虎,想起孙策与周瑜默契的一箭,不觉间缓缓地笑了一笑:“主公可还记得年少时候,周郎与伯符将军合力射虎,那时将军问孝则,是山火可怕,还是老虎可怕。”

孙权的目光紧紧落在他平展的眉目上。

“其实山火与老虎都不可怕,老虎凶悍却畏火,而山火可以杀虎,却也可以焚林,一切只看用火之人居心何在。”他与孙权四目相恰,坦荡极了,也平和极了,“某不过一介匹夫,唯愿世上病痛之人再少一人,如此而已。”

对于经历了逍遥津惨败不久的孙权而言,击败曹操、证明自己的诱惑实在太大,若早将此事和盘托出,恐怕他根本不能冷静思考,进而酿成弥天大祸。

这也是曹操一开始从容应对的原因,他算准了李隐舟,更算准了孙权。

孙权微微地皱眉,眼中复杂情绪交叠闪过,过了半晌才无奈地叹气:“这么说来,你还得亲赴蜀中一趟?”

按其所言,疫情从中原扩散,接壤之处皆难免遭殃。

李隐舟托腮想了想,却道:“恐怕有人比我先行了。”

孙权眼眸一狭,有些不信:“……曹孟德?”

曹操能有此番好心?

李隐舟点一点头:“毕竟,他仍是丞相。”

他与曹操之间你来我往这一战,看上去是曹操在赌他的狠心与决心,可又何尝不是在赌曹操心中的天下苍生?

如今想来,此战并非是他赢了

而是曹操愿意输。

——————————————

时光便在药炉无声的噗噗的沸腾中慢慢翻过苦涩的一页。

曹操果真将防疫的药方公诸于世。

这场横空而出的时疫终于无声息蔓延开,北原、西蜀与江东三地暂且放下连年纠葛,用短暂的和平合力对抗无端的灾难。

鲁肃死讯传开以后,四海之内皆素白衣,三月以来不生烟火,整个天下皆为他举哀,就连诸葛亮也在成都亲自设祭坛悼念旧友。

此举被许多吴人怒骂,早些年要借荆州的是他,借了不还的也是他,在外人看来他和鲁肃早已各为其主,只差撕破脸皮,又何必借此惺惺作态?

可李隐舟清楚,三分天下、合力抗曹的战略与其说是孙权与刘备的共识,倒不如说是鲁肃和诸葛亮的坚持。而今支持的这个理想的一角坍塌了,即便慧绝如诸葛亮也无力回天。

他仅能以此悼念昔日战友,纪念无法继续坚持的坚持。

……

仲夏,连绵数月的雪渐融为濛濛细雨,将小半年的霜天洗去,露出黢黑的泥土、青黄的草芽和深埋了一春的落叶。庭中一蓑衣老翁正弯了腰慢慢将枯枝扫开,笤帚擦过湿润的地面,发出沙沙、沙沙致律的声音。

融雪嘀嗒淌下屋檐。

吴郡新来了信。

鲁肃的夫人在化雪的日子产下一子,因其已高龄,孙尚香特陪产数月,亲自替她接生下这个遗腹子。

所幸上天并未再为难这对老夫妻,这个迟来的孩子意外地安然落地,健康、漂亮。

“鲁……淑。”凌统揽枪靠在门旁,歪头细看了那信半日,终是未解,“淑是什么意思?”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