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妾为后(穿书)(200)

作者:清风不换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如今姑娘是丞相千金,是平和郡主,另一位是手握重兵、炙手可热的王爷,等闲谁能得他们做媒?

“姑娘,何必呢?”但倚绿只心疼娇芙,还得低头去求赵郁。

娇芙拍了拍倚绿的手,笑道:“人这辈子难得有几件事顺心如意,遇到了,我能不成全?耽搁了好些年,合心意就别让人跑了。”

倚绿还是摇了摇头,各人有各人想要的东西,弄琴想走这条路,不代表她想走,往后会不会后悔,她不知道,至少眼下这决定是她自己做下的。

“听说姑娘总去慈善堂?那里还要不要人?以后铺子就交给弄琴管,我去慈善堂帮忙也行。”倚绿到京城后打听过,慈善堂专门收留孤儿和老人,也招人干活。

“你想去慈善堂?”

“去慈善堂上好的。”人总得要有所追求,给自己找件有意义的事,就这么一直做下去也未尝不可,“哪怕姑娘走后,连翘姑娘依旧教着那些孩子医术,还替青楼的姑娘看病,还有那些从来都不找大夫的妇人,渝州城开了三四家女子医馆了,我没事就跟着帮忙,做些活还是可以的。”

倚绿不仅是告诉娇芙,当年她执意要连翘教孩子们学医,已经有了成果,还是在说她不仅仅只会伺候人。

很多时候做丫鬟的就是如此,学的是伺候人的本事,所以哪怕赎身,过后大概也不过是换家主家伺候人。

见倚绿心中有谋划,娇芙很是大方的应允下来,“那你就去慈善堂吧,先在里面熟悉熟悉,先站稳脚跟。”有人的地方免不了争斗,虽说慈善堂是邵冉姬一手创立,娇芙是她的徒弟,但内里也不是邵冉姬一言堂。

这些年的经营下,慈善堂名头极好,传出去都是赞扬声,毕竟做的都是好事,可也因此引来一批心怀不轨的人,那些人冲着名利而去,心思就不在办善事上头了。

随后娇芙又给肆儿找好学堂,安排入学事宜,回儿不愿意上学,就留在铺子里和弄琴。见两人把铺子管的井井有条,倚绿索性住在慈善堂了。

一入冬,慈善堂的事只多不少,她看出来了,她要想正的融入慈善堂,就靠这个冬天了。

分开这么多年,重新用倚绿,娇芙心里不可能没顾虑,是娇芙见倚绿真心想学,这时她才把顾虑放下。

也是这时候,赵家一大家子入了京。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在2020-12-2822:48:42~2020-12-2923:21:03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安妮是隻大灰狼8瓶;言身寸5瓶;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70章

有关月夫人的事,娇芙没过问赵郁和王令秋,这两人也没有跟娇芙说明,月夫人不是孟郡主,这人接近他们,是想挑拨他们的关系,别有用心的。

甚至月夫人在王府住下,对自己是孟郡主的事深信不疑,刘伯诚在王府钻研月夫人身上的蛊虫,王令秋便相府王府两头跑,知道的人是知道他见月夫人,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丞相与秦王关系密切,试图上达天听。

那些想上眼药的人忘了,如今王令秋监国,这些消息传到宣和帝耳里前,都会先传给王令秋听一遍,甚至于苏福给宣和帝念这些内容,王令秋就在旁边听着,他根本没有将其放在心上,悠悠然的同宣和帝解释,讲事情有头有尾的讲述给宣和帝听,他依旧还是那事无大小,全然交给宣和帝的王相。

大面上的事王令秋从不隐瞒宣和帝,内里细节就不一定托盘而出,就比如月夫人不是孟郡主,还有月夫人口里所说的有关娇芙的身世,这些事他就谁都瞒着,哪怕有朝一日被人发现他隐瞒,他也能说自己是顾全大局,为避免打草惊蛇,这才将这事捂住。

宣和帝见王令秋主动交代,得知月夫人就是孟郡主,他也不能没表示。大周百姓知晓孟家后人还在,只怕也会心生维护,宣和帝若当做瞧不见,指不定引起人心不满。他这皇位坐了太多年,已经有太多人欲拉他下马,尤其是他那些好儿子,养得如今心如豺狼毒蛇。

王令秋对宣和帝的赏赐却推脱掉,他言明,道:“郡主身子尚未恢复,这些年遭了不少苦难,不大肯见人,臣想等郡主身子好后,再向圣上讨要恩典。”

这赏赐不能要,是裹了蜜糖的□□,接了宣和帝赏赐,月夫人便不得不以孟郡主身份,出现在众人面前,还要入宫谢恩。以月夫人的状态,怕是不能出现在人前,王令秋怕她失控胡言论语。

她不是真的孟郡主,待娇芙不会有慈母心肠,就她说的那些有关娇芙的话,包括娇芙的身世,足以让娇芙受尽万人唾骂,这是王令秋容不下的,他的阿蕴不可能将自己的孩子抛弃,若是有这种可能,那肯定是她当下,能保全她与孩子最好的选择。

可是帝王猜忌心重,若王令秋直接不要恩赐,怕是该怀疑他撒谎,所以这个恩赐王令秋还是得要,只是不是现在要,先将恩赐放在这个地方存起来,剩下的就是和帝王比命长了。

这人,活太久也不好。

宣和帝让赵家人进京,有赵郁在京城这边,不可能只下一道圣旨这般简单,武安侯府的府邸连同赏赐皆是一同赐下来,就在在秦王府隔壁,墙连着墙的那种,中间打通到门,两府邸可以直接通来往。

听说武安侯府和秦王府同为赵家人,两家还未分家,皇上特地赏赐在一处,谁都说赵家人受尽皇上恩宠,就是连这些小事,皇上都记挂着秦王。别看赵家在渝州多年,可人家回京后的待遇,可比一直在京城的某些人家都好,这即便是不在京城,也受圣上记挂。

赵世渊与赵均到了京城,两人换了身朝服,便立马进宫面圣,哪怕在渝州就知道宣和帝久病不愈,这一趟他们是必须得去,没有在京城还能知道圣体抱恙,以宣和帝的性子,肯定会起疑心,所以他们还不能表现出来。

按理说赵奕作为武安侯世子,理应与赵世渊一同入宫,可赵奕的身子连赵世渊都比不上,赵世渊没舍得让赵奕进宫,原先赵家大房是入京的,奈何宫里下旨赵老夫人得入京,赵世渊担忧赵老夫人身子,老人难捱的就是冬天,怕赵老夫人过不了这难关,加之渝州城还有赵家族人守着,赵家大房便入京了。

赵世渊与赵均两人入宫面圣,见不见得到宣和帝还两说,倒是在半路遇到敬王,一直以来都是肃王与端王两派争的火热,其他王爷可选了阵营,唯独敬王爷谁都不靠。

不过敬王倒是每日跟宣和帝请安,自宣和帝病重以来风雨无阻,他还不让人大肆宣扬,在外面磕头后,片刻都不做停留。敬王并不是非得见宣和帝,这种时候做儿子的想近身都难,皇帝最先防备的就是亲儿子。

敬王就在外头磕头请安,宣和帝不可能不知道,皇帝想要见谁,只需下道圣旨,哪怕你隔十万八千里都得见,不想见谁,便是近在咫尺都见不到,只是宣和帝不愿见敬王罢了。

今儿敬王依旧只是在乾清殿外磕头,本没打算见宣和帝,谁知赵世渊与赵均来得凑巧,正好撞到一块儿。

苏福从殿内出来,浮尘一摆,恭敬地给几人请安,“王爷,侯爷,赵将军,快请入内吧,圣上正在里头等着几位呢。”

敬王当即爽朗地笑道,“往日我给父皇请安,父皇总不见我,如今托二位的福,能见到父皇了。”

“即便圣上不见敬王,敬王的孝心圣上也是知晓的,父子见不见面都差不多,要是见不到女儿,做父亲的心里可得慌。”放在平常人家确实如此,儿子能撒开手,纵他去四处闯荡,不缺手断脚就行,女儿恨不得护的严严实实,生怕有所闪失。

可皇家反而相反,女儿闹出事情来不打紧,有做父皇的当靠山,女儿顶天了只能是圣宠恩沃的公主,但换成儿子,那是连有想扑腾的想法都不行,当儿子的想翻腾,上面的人免不了以为儿子想夺权谋位。

所以实际上,宣和帝不召见敬王反而是好事,有时候见了这个儿子,难免得见另一个,倘若只对这个儿子厚爱有加,怕不是要将他推向风口浪尖,不见就让人觉得他没有威胁。

宣和帝最常见的人是王令秋,其他人等闲不见,赵世渊与赵均也没想他们能见到宣和帝,可到底是做好可能要面圣的准备,面色如常的入了乾清殿。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