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妃又被太子宠野了(277)

作者:龙井茶香蛋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张大人您也是,听说几天前还为了外室同夫人大发雷霆?脸上的伤好了吗?”

“夫妻之间口角难免,您对夫人动手就不太好了吧?”

……

他洋洋洒洒将方才开口说过话的大臣全都怼了一遍,那些人面上无光的同时也对太子生出怨恨:他们不要面子的吗?

这么堂而皇之说出人家深埋的小秘密,太子就不考虑一下他们的心情吗?

萧允知目光从刚刚和刘御史一个鼻孔出气的那些人扫过,又在另几人面上停留,仿佛在说:咦,你们怎么不说?我这还有你们的故事呢。

一时间朝堂上落针可闻,见场面稳定,萧允知这才慢悠悠换了个话题:“既然大家都不想聊家事了,那咱们也就是时候认真说说国事天下事。”

“水库一事,如今已经有了起色,眼看八月将至,天气炎热的同时,大夏也将进入汛季,随之而来的洪涝预防需得提上日程。”

“儿臣觉得,大坝那里,还需加派人手。”

“毕竟,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咱们忙了这么久,可不能在最后关头功亏一篑。”

此时刘御史有话要说:“太子殿下说的容易,没过几天就是慧王殿下与格桑花公主大婚的日子,如今朝中最重要的事情应当是促成和谈,怎好分心去做旁的功绩?”

萧允知转身,幽深的瞳眸仿佛带着丝丝寒凉之气:“刘御史的意思是,孤提起修建大坝之事,是为了自己的功绩?”

刘御史拱手弯腰:“微臣不敢。”

是不敢,而非“不是”。

w

第699章 民强兵强故而大夏强

()

他这话的意思谁还听不明白?

萧允知笑了:“听说刘御史年轻时也是个才子?”

什么意思?是讽刺他现在年纪大了,还是说他如今没了才能?

萧允知才不管他脑子里在想什么,他问:“若是读过书,想必刘御史也听说过‘攘外必先安内’这句话,和谈一事固然重要,但要为了此事将国之根本放下,孤却觉得本末倒置。”

刘御史张口便怼:“那依太子之见,何为‘国之根本’?”

他心中不屑的想:莫非太子是要说朝廷的威信?

萧允知走到他面前,吐词清晰回答:“是‘民’,是百姓。”

在大夏,身份阶级的思想仍旧根深蒂固,在权贵们看来,无钱无势的百姓只是注定被他们踩在脚下的贱民,在学子们看来,目不识丁的百姓也只是粗鄙愚钝的朽木。

至少在这一刻,没人愿意应和太子的话,刘御史甚至嗤笑一声。

可从刚刚开始就始终一言不发的皇帝却开了口:“继续说。”

萧允知道:“我只问一个简单的问题。”

“蛮族为何会要求和谈?”

不等面露不屑的刘御史继续放厥词,他继续道:“相信很多主张无限度忍让的大臣们都忘了,和谈是因为蛮族败了。”

“诚然蛮族多年来都是我们大夏的心头之患,此次各位对休战急于求成也并非不能理解。”

“但各位是不是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究竟大夏和蛮族,谁才占主导地位?”

“是我们大夏。”

“大夏地广物博,人丁兴旺,兵强马壮,所以蛮族多少年费尽心血也仍只是战败的一方。”

“但各位有没有想过,大夏的强来自何处?”

“是民,是百姓。”

“民强兵强故而大夏强。”

“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倘若此刻我们都将注意力放在与外族的和谈上,却无人关心百姓疾苦,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更重要的是,当大夏因而开始内乱之后,蛮族会只是乖乖看着吗?”

大臣们陷入沉思,萧允知又对刘御史道:“刘大人还觉得孤在意水坝只是为了自己的功绩吗?”

刘御史:……

此战萧允知获得压倒性胜利,但也狠狠得罪了一帮大臣。

皇帝在解气之余,也忍不住提醒太子注意这个“度”的把握,别一下子把人得罪太狠了。

萧允知受教,心里却道:放心,都是精挑细选的人。

被太子狠狠怼过的这些大臣无一例外“偶然”遇到了慧王殿下,并进行了一场推心置腹的交谈。

本着对太子的不满,他们很快结成同盟。

不过言官有个共同的特点——嘴上说的再天花乱坠,行动的时候都怂。

萧允铭当然知道这一点,所以他要的,也就只是这些明面上的支持。

然后,和亲大典到了。

就在距离和亲大典还有两天的时候,距离京城较远的一个水坝出了问题。

不知道是因为偷工减料还是修建大坝时有什么纰漏,接连三天大雨之后,水坝壁上出现了裂缝。

尽管裂缝不大,却足以造成人心惶惶。

w

第700章 逆耳非忠言

()

因为太子的保证,大坝所在处的百姓并未搬离,现在听闻那裂缝之事,不少人连夜收拾行囊打算逃难。

人一着急就容易出事。

平静安稳的日子被打乱,百姓们本能地想找个人去责怪。

声称修建大坝可以抗旱防汛的太子首当其冲,成了他们心目中该为此负责之人。

要是再不安排平息此事,怕是要闹出民怨来。

萧允铭乐见其成,暗中找了不少人煽风点火,据说那大坝附近的居民竟已“自发”写了万民愿,要求另立太子。

刘御史今儿个上朝时红光满面,仿佛前几日吃瘪的不是他。

早朝刚开始他就洋洋洒洒细数太子多项罪名,并且重点强调了“万民愿”一事。

“但凡太子多用几分心思在正事上,也不至于发生这种情况。”

“劳民伤财大费周章,结果就成了个笑话!”

“当初太子殿下是怎么说的?”

“殿下信誓旦旦说水坝建成之后,就再不必担心汛季洪灾,现在呢?”

“殿下说大话之时,可曾想过百姓们会因此遭遇什么样的可怕灾难?”

皇帝烦心,烦的很。

最近京城不太平,水坝居然也出了问题。

万般强调,修建时居然还是有了纰漏。

等他查出是哪个混账东西阳奉阴违,他非诛了那人九族不可!

不过那都是后话,如今之计,还得先平息民愤,做好大坝崩塌前的补救。

他将视线投向萧允知,后者正好也上前一步,他拱手道:“修建水坝的材料都是从经营多年的皇商处购买。”

“在水坝建立之初就多次强调过此事的重要性。”

“就算那些奸商不在乎水坝牵扯的人命,他们难道自己不怕死吗?”

“银子虽好,也要有命花,孤并不觉得有人会胆大包天到敢在这种时候偷工减料。”

说这话的时候他特意看了眼郑廉。

没错,皇商正是郑家附庸,当初定下皇商人选就是郑廉一例举荐。

皇帝心中有数,诚然郑廉不是个清官,可他经营多年,小心谨慎惯了,即便要贪,也不敢在这种风口浪尖搞事情。

相反,正因为水坝关系重大,哪怕是赔银子,郑廉也会把事情做得漂漂亮亮。

萧允知这一开口,直接将郑家也牵扯下来,刘御史慌张将视线从郑廉身上收回:“臣并非说太子殿下买的材料不好,还请殿下不要混淆视听!”

萧允知淡淡一笑:“那刘御史的意思是说兵部监管不力,还是说在当地找的百姓在为他们自己建坝时偷奸耍滑?”

刘御史语塞。

工人都是当地找的,明知是为自己建的水坝,明知关系着自己生活的这片土地,谁疯了才会不尽心尽力。

且朝廷对此事格外用心,全程都由兵部监督跟进。

接下来他可该怎么说才好?

“陛下明鉴,臣只是忠言逆耳。”

见他沉默,萧允知扯开个笑容。

“然而并非所有逆耳的,都是忠言。”

“刘大人方才口口声声要孤为此事负责,怎的不说清楚些,孤究竟是哪一步做的不好,需要负责?”

刘御史吞吞吐吐,萧允知冷笑起来:“总不能错在孤这个人吧?”

w

第701章 他以为他知道的

()

刘御史涨红了脸:“我!你!”

萧允知笑的温文尔雅:“相信刘御史再怎么不讲理,也不会这般刻意针对、欲加之罪……”

刘御史越发觉得如今的太子简直就是自己的克星!

上一篇:师姐凶残下一篇:为她降落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