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棠打开书册,又开始静下心去读它。
沈群给谢棠认真地讲解着文本的意思。他看着正在认真读书的谢家叔侄三人。不禁想到,谢家子读书上进,萧萧肃肃,如此,谢家后继有人,不愁再荣华百又余年。
谢棠这日下了学后,就被祖父谢迁身边的大管家谢一带走了。谢一把府里的这位小少爷抱起来,送他去见老爷。谢棠乖巧地问道:“一叔,是祖父找我吗?”
谢一道:“是的,大少爷。是老爷找您。”没过多大一会儿,谢棠就被谢一抱到府外停着的一辆翠幄朱绸八宝车上,谢棠掀开帘子进去后就见到谢迁和另一位很是面熟的老大人。
谢棠在前世就有过目不忘的本事,要不是他能够过目不忘,他也不能在兼职无数的前提下还能保证自己的学业优异。
因此他只是思索了一会儿,就想到这位老大人好似是祖父去岁生辰时来过的大学士李大人。于是他在给谢迁行过礼后对李东阳作揖道:“李大人金安。晚辈谢棠见过李大人。”
李东阳见这个孩子只是想了一小会儿就认出了自己的身份,遂疑惑地看向了自己的好友。见谢迁对他摇了摇头表示自己没有提前告诉过这孩子自己的身份。心里更是诧异,若是于乔没有提前告诉这孩子自己的身份的话,这孩子还能认出他的话。那这孩子还真真是敏锐。
马车很快驾驶到谢家在京郊的别院,到了后谢迁带着谢棠和李东阳一起去摘葡萄。
谢迁与李东阳自年少起就是极好的朋友,他们两个一个出自江南,一个出自两湖,都是南方一系的出身。政治上是极其亲密的盟友。谢迁美姿仪,风骨绝佳,通古今之变。李东阳书画双绝,诗风雅丽,为人有谋算。这两个人都是当世人杰,私交极好。平素就常常一起出外游玩。
李东阳子女缘分上寡淡,生下的孩子不是早夭就是病弱。因李东阳和谢迁的友谊,他常把谢家子孙看待成自己的孩子一般。这没过多大一会儿,谢棠就把李东阳哄得乐呵呵的。最后两个人甚至把谢迁一个人扔在房里喝茶,一起拎着篮子去葡萄园了。
谢迁看着自家孙子耍宝,忍俊不禁。这孩子鬼精灵般,定是见了李东阳后就明白了他的意思。
他心底里是想要谢棠拜李东阳为师的。两湖和江南虽然同出南方,但仍有分歧。若是阿棠在作为江南世家谢家未来的家主的同时,又能成为两湖一脉领头人的入室弟子。那么南方一系将会整合,都成为阿棠的势力。
他想到孟子的话:“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他父他祖都都忠君爱国,他也是如此。不过以他谢迁的高傲,他只能忠于弘治这样的圣明君王。他对天家的忠诚早都在成化的那些年磨没了。写青词,作颂圣诗。最开始写那些阿谀奉承之词的时候,他甚至都有生理性的不适,差一点都吐了出来。最后他却能够冷情冷心,面不改色地写出一篇篇如同锦绣的颂圣之歌。就是凭借这一手好文章,他才在成化的风风雨雨中保住了他的一条命。
不想为人所制,就只有掌握别人没有的力量。这在当年成化帝让他写青词,万家人欺凌百姓,纵马当街。而他没有任何办法拒绝皇帝,也没有办法处置那些国朝蛀虫的时候,就已经一清二楚了。
谁也不能保证,下一位皇帝还是一位圣明君王。谁也不能保证,弘治帝会一直圣明下去。唯有手中掌握着足够的筹码,才有活下去的权利。
第4章
谢棠和李东阳两个人到了葡萄园。谢棠才四岁,个子小,根本够不到葡萄藤。李东阳看谢棠个子小小的,踮着脚尖伸直手臂也够不到葡萄的可爱模样,这位善谋的李大学士,极其不厚道地笑了。然后一下子把小孩儿抱了起来,笑道:“这样就能摘到了。”
谢棠摘了一串葡萄放到李东阳拎着的篮子里,不服气地道:“阿棠迟早会长高的啊!李爷爷怎么能笑话阿棠?”然后喂了这个抱自己摘葡萄的美老年一颗葡萄。李东阳吃了谢棠喂的葡萄后道:“哪有笑话你,阿棠以后一定会和你祖父一样美姿仪,重风度。身长六尺,俊秀挺拔。”
谢棠笑眯眯地听完了他的夸奖,特别自信骄傲地挺起自己的小胸膛。李东阳心里高兴,于乔的这个孙儿,赤子心肠,大善。
谢棠笑着把自己手里的另一串小葡萄交给了旁边跟着的小厮,搂了搂李东阳的脖子,撒娇道:“李爷爷,让我下来吧,我已经摘完葡萄啦!”李大人已经是个中老年人了,为了老大人的健康着想,可不能让他抱自己抱那么久。
李东阳从善如流地把谢棠放了下来,拉着他的小手往回走。他子女缘分上淡薄,一把年纪了也没有个小孙子小孙女承欢膝下,如今见了谢棠和他软软地撒娇,心里不自觉地软了几分。他想到谢迁暗示自己让自己收下他的小孙子谢棠做关门弟子。他本就有些意动,如今见了这么可爱的小孩子,这三分意动变成了七分,还当真在心里暗暗思索这件事的可行性。
回到院子里,谢棠就看到祖父甚是风雅地往大槐树下一坐。拿着个小茶壶在煮茶汤,姿态优雅,特别有名士之风。李东阳闻着茶香,眼睛一亮,问道:“是你从刘大夏那儿拿到的好茶?”谢迁笑道:“茶是敬亭绿雪,是谷雨前三天摘的新茶。水是这庄子里葡萄藤蔓上的露珠。煮茶用的木头是桃木,用的炭是银霜炭。”李东阳抚掌大笑:“既如此,那可真真是风雅了!”
谢棠抱着装着刚洗出来的葡萄的琉璃碗,走向谢迁和李东阳道:“祖父,李爷爷,吃葡萄。”
李东阳拿了一颗递给谢迁道:“于乔,你尝尝。”谢迁接过去尝了尝,果然甜的很。但是看着小孙子特别可爱的端着小碗,还是忍不住欺负一下。
所以谢迁施施然地坐在大槐树下,嘴巴一张一合就笑话起自家小孙子来:“人家都是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多豪迈!偏偏我们小阿棠打扮的可爱又福气,拿着泛着琥珀光的琉璃碗,装着葡萄吃果子。宾之,你看,阿棠像不像个女娃娃?!”李东阳看着老友玩心大起,打趣着小阿棠。真怕他再说些什么把孩子逗哭,还没等到他阻止于乔,就听到谢棠脆生生地道:“像女娃娃怎么了?宋朝的狄青大将军美姿仪,容若好女。但不也是大将军!阿棠以后,是要做大将军的!”
谢迁道:“我前些日子带你去农田,你不是还要做一个好官,要让百姓吃饱饭吗?”
李东阳想了想,觉得小孩子小的时候总是天马行空,想做的事今天一个样子,明天一个样子。所以小阿棠有各种各样的奇思妙想,各种不同的理想,好像也很正常?毕竟他自己小时候还是一个想要做一个木匠的。
“谁说我当个好官就不能当大将军了?祖母给我讲《汉书》、《三国志》的时候讲的张良,诸葛亮不就是既会打仗, 又会处理政事!我除了做大将军,还要做一个像祖父和李爷爷的好官!”谢棠很认真地对谢迁与李东阳道。
谢迁知道自家小孙子早慧,因此对小孙子教养又很用心。小孙子自从懂事后就喜欢史书,因此他祖母和母亲总是把史书当做故事念给他听。小孙子很喜欢里面的名臣名将,尤其喜欢那些智慧超群,为人通透,文武双全的人物。因此他听了这话倒也不是很吃惊。
但是李东阳却是极其惊喜。四岁,一个刚刚启蒙的年纪。就能有这样的志向,或许只是一时心性,一时意气。到最后可能连说出这话的主人都忘记了自己曾经说出过什么。但是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那一份赤子之心,那一份悲天悯人的情怀。
他与谢迁都出身官僚世家。作为名门之后,生于膏腴富贵之家,仍能不溺于荣华。若是所有世家的小公子都能有志向,有一颗对百姓黎民的悲悯之心。那就是世家之福,天下之福。
李东阳心情激荡,他蹲下身,拉着谢棠的小手,笑道:“小阿棠,你愿不愿意做我的弟子?”
谢棠突然听到李东阳的话,惊讶地摔了自己手里的小碗。听到琉璃碎裂的清脆声音,回过神来的他仔细避开地上的碎片,跪在地上道:“多谢李爷爷的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