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衣世家+番外(149)

作者:夫子红颜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庆王世子道:“池儿喜欢的,谢谢棠叔叔。”

谢棠眉毛挑了起来,棠叔?庆王世子金尊玉贵, 又连见都没见过自己, 为何叫的如此亲切?

他面色不改,仍旧是如沐春风地笑着:“小世子第一次见臣,怎么唤臣唤的这般亲切?”

庆王世子声音十分软糯,他眼中尚是不知世事的天真和娇憨。他对谢棠道:“阿爹说京中的棠叔叔是他的异性兄弟,当年救过他的命的。他说棠叔叔最喜欢小孩子了,一定会对池儿好的,要池儿听棠叔叔的话。”

“阿爹还说, 棠叔叔家里有一个小兄弟,比我大了四岁,已经考中了童生。让我到时侯和棠叔叔家里的小哥哥一起玩。”

“棠叔叔,我从小到大都在王府里面。只有阿爹和奶娘丫鬟陪我。你真的会让小哥哥和我一起玩吗?”

谢棠揉了揉庆王世子的头,笑道:“会的,陛下会让池儿和池儿的堂兄弟们一起到国子监读书。池儿喜欢臣家里的小哥哥的话,臣会请国子监的司业把池儿和臣家里的平哥儿住到一块儿的。到时候平哥儿带着池儿一起出去玩。”

庆王世子十分开心地道了一声好,然后很乖地吃饭。真的是一个十分乖巧可爱的孩子了,和他几年前见到庆王那幅不知世事的样子就好似是一副模子里面出来的。

庆王真的那么天真吗?不见得的。他能让自家世子向自己示好,就是在暗示自己护庇他的儿子。又以兄弟相称拉近关系。至于那所谓的救命之恩?他看了一眼乖乖吃饭的刚刚六岁的孩子,分明是为了让这个孩子真切地升起对自己的好感来,从而让自己心底里就愿意和这个孩子亲近。毕竟装出来的好感和真实的好感的区别太明显了,他谢伯安一眼就能看得出来。

庆王这是知道自己的儿子天真纯善、年纪又小,做不了那智计多端的狡诈人物。或许那个疏懒闲散的人根本就不想让自己的儿子去沾染上那些肮脏龌龊的东西,所以就让自己去做那个恶人。而且还让自己做的心愿情甘。

既然是你看中了我的没野心不管事,所以把我拉近了战局。而我又没那个本事,那就只有靠你来保护我们父子两个的安全了。尤其是你谢伯安看着这么一个乖乖叫你叔叔被你扯进这潭浑水的无辜的玉雪可爱的孩子,你忍心让他死在京城吗?

谢棠懒洋洋地喝了一口茶,想到,自己还真是不能的。若是自己真的让这个孩子出了事,不但自己会良心不安,庆王也会和自己拼命的。

狮子搏兔,尚有一拼之力。更何况是庆王爷。

谢棠离开的时候换上了墨色的斗篷,对朱常池道:“棠叔叔要走了。陛下不喜欢大臣和藩王结交。要是陛下知道了棠叔叔来过这儿,会打叔叔和你父王的板子的。所以小世子不要告诉任何人叔叔来过,好不好?”

朱常池听了乖乖点头,谢棠就在庆王府的忠仆的安排下在后面的一道小门借着夜色匆匆走了,而他怀里揣着的,正是庆王给他的亲笔书信。

——愿与大人结孔怀之亲。

孔怀之亲,兄弟之情。庆王这是彻底地答应了他的计划。

谢棠抿了抿唇,感受着京城里面每年秋冬交际之时的凛凛寒风。扯出来了一抹笑。未来总会有所改变。

据说陛下见了各地藩王世子之后的心情很好,赐下了许多东西下去。对待那些年纪小的藩王世子更是亲切和乐。

朱常池被宫中的太监送到国子监的时候,安排住处是住的号舍正是和谢涟一间。此时的谢涟已经考完了童生试,明年的时候他将会去考秀才。看到来者,他微笑行礼:“见过庆王世子。”

朱常池对他道:“你是谢家的平哥哥吗?阿棠叔叔说你会和我玩。”

谢涟家里出了妹妹鸳姐儿外再也没有其他比他小的小孩子了。鸳姐儿又是女孩子,要跟着母亲。和他之间虽然感情很好,却并不是十分亲密。见到朱常池这样一个可爱的小孩子,他也是十分喜爱的。

但是......

这么天真可爱,当真是藩王世子?

他爹和他说要和庆王世子同住,同时要与之交好。旁听过父亲与门人议事多次的谢涟本以为这位庆王世子定是一只心思九转的小狐狸,结果......庆王世子就是这样的一只......小白兔?

谢涟面上仍旧是温文尔雅的笑意,让伺候庆王的小厮和内宦都在心中感叹谢家公子如玉的美名真不是瞎传的,却不知道这位谢家公子心中的心思已经偏到了不知道哪里去了。

所以说,老爹根本不是为了让自己去虚与委蛇,多半谋划。而是让自己来看孩子?

想到阿爹和他语重心长地说:“庆王世子于国子监,便交给平儿你负责了!”的时候,自己自认为“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的兴奋感。谢涟真的想说,自家阿爹是传染到了顾老先生的不靠谱和天马行空了吗?

远在江南的顾老先生上课的时候,打了一个喷嚏。

而此时的国子监一十九号舍房里面,年幼的朱常池小世子已经拉着漂亮哥哥的手开始说各种小孩子的话啦。开心的他根本不知道从此以后将会有一只小狐狸看着他未来的学习生活,也根本不知道在不远的将来,这位漂亮小哥哥会成为他的先生,忽悠他写了无数自己不想写的作业。

而只是想让两个孩子培养一下如同庆王书信中所说的那种“孔怀之情”的谢棠,自然是在背后,深藏功与名。

第172章

朱厚照派锦衣卫前往各王府, 除了接各家的小世子外,还是要去查探各个王府有没有其他如同周齐蜀沈唐五王一样大胆逆伦,意图谋反的。但是却是并没有查出来什么。

笑话!敢谋反的都已经带着军队去勤王了。他们这些剩下的都是压根不敢的或者是正在观望的。现在风声这么紧, 他们还不夹紧了自己的狐狸尾巴。

前方战事紧迫,周王势力很大, 拥护者有很多,甚至还有勋贵曾是先代周王的属臣, 因此便投降于周王的。朱麟带着军队和周王陷入了鏖战。

齐王实力不强, 王守仁带着军队长驱直入, 渐渐有捷报传回京城。结果没过多久, 容王竟是也竖起了反旗, 前来支持齐王。直接就让原来已经见好的形势又一次扑朔迷离起来。

仇钺攻打唐王与沈王两路兵马。仇钺曾在北境多年, 对北边的地形布防都十分熟悉。兵马娴熟, 军法精通。但是沈王所守之地易守难攻, 唐王所占据的城池更是固若金汤。一时之间也是难以攻破。

至于蜀王......李太白曾经写过“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 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 不如早还家。”天府之国的地形凶险可见一斑。汉王刘邦,便是凭借着川蜀的天险给自己在楚王的威逼之下留下喘息之机。比起蜀地,或许沈王的地形优势和唐王的坚固城墙都算不得什么。

英国公自从带着军队来到蜀地,就因蜀地的地形被蜀王麾下的军队打了不少次的伏击。又因为不熟悉蜀地天险和不适应蜀地的气候吃了不少的亏。曹刿曾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英国公的这支队伍的士气竟是已经有些衰竭之像。

这着实不妙。

前线的战争从九月到现在的十月,整整持续了一个多月也没有什么结果。朝中的人都为之担忧, 谢棠心中也不是不忧虑。为了保证前线的安稳,他把四五个押粮官和兵部户部的员外郎和郎中扔进了诏狱。

朝中之人见他如此手辣,竟是一点儿情面也不给,一点儿油腥儿都不让沾的。都知道这位阁老时时刻刻挂心着战事。寻常的时候犯了错,也就从他手指缝中间漏出去了。但是现在,他的眼里是万万容不得沙子的。而那些犯了事儿的都在心里骂他活阎王,不给人活路。

也有人知道杨一清和谢棠不和,因此求到杨一清门上的。结果却是被杨一清亲自打出了杨府。

他不喜江南是他自己的事情,和这些小人有什么关系?谢伯安处理这些蠹虫,是为了前线,是为了大明的军队。他没必要和对方过不去。

他杨一清当年诛除逆瑾之时,连生命都置身事外。如今有怎么可能会因为私人恩怨而与佞幸同流合污。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