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新时代(66)

作者:闲就青山 阅读记录 TXT下载

虽然前期投入不少,但有欢喜茶这暴利产业及家乡味道的支撑,加上云味楼生意一直不错,短短两个月闻知游手上的资金也回笼不少,过年时云味楼与家乡味道还在经营,闻知游选择留守海市,而当初匆匆离开平城已几年没回去的刘平娟则带着大女儿坐上返乡的火车,回乡探亲。

***

当初被判一年半,不过在狱中表现良好获得减刑,只坐了一年牢就出来的闻海这两年过得并不容易:房子没了、工作也没了,老婆跟两个女儿更是几年一点音讯都没有,如今在一个私人老板开的小厂子做活儿,辛苦不说,工钱还比以前他在水泥厂做师傅少了小一半。

老闻家那边王翠花也没少到市里找他哭闹,说她大儿大孙没工作,她跟闻老头又上了年岁,日子难过,反正他也是自己一个人过日子,花不了那么多钱,等老了也要靠他侄儿养老,现在多帮补侄儿也是应当的。

闻海入狱前也是这么想的,可他在牢里那一年,老家没一个人来看过他,出狱后他没处落脚,想回老家暂时安顿,却被家里人一起赶了出来,说他一个坐过牢的在家里招人说闲话,王翠花只给了五十块钱就把人赶了出去,后来见自己又找到工作了,老家的人跟蚂蟥见了血一样,又是亲亲热热的一家人。

可经历这么一遭的闻海再不信王翠花说的话了,去年在媒人介绍下,在平城下一个穷镇的村里找了个三十出头还没嫁人的老姑娘,结了婚。

二婚娶的这老姑娘姓胡,叫胡小翠,人长得矮小黑瘦,样貌也一般,性格却是个混不吝的,自打过了门以后,王翠花上一次门她就敢拿着扫把跟王翠花打一场,打了几场后王翠花这老胳膊老腿也受不了,就再没敢进城来寻闻海。

胡小翠也不给闻海身上留钱,一个月四五百块工钱一发就全落到她手里,连买烟钱都留不住,还不许闻海回村里送东西,跟从前虽然性子泼辣,但对自己好,用钱也自由的刘平娟相比,可差得太远了。闻海心里后悔,偷偷去过刘平娟外家几回打听她跟两个女儿的事儿,不过都被刘平娟她娘给赶了出去。

再说出眼下,刘平娟带着大女儿回到外家,这几年在海市生活得好,经济方面又一点不用操心,刘平娟养得白净不少,加上穿衣打扮得十分光鲜,金耳环玉手镯,跟早几年那个被生活压弯腰的中年女人完全不一样了。

“我前些日子听你三伯家媳妇说,闻海娶的那媳妇儿半年前才给他生了个女儿,娟子,不是妈念叨你,你这还年轻,再找个人做伴儿也能行。”林老太太拉着女儿的手坐在光线昏暗的客厅里,又是叹气又是唏嘘的:“你说这人也是奇怪,从前你俩穷的时候能好好过日子,咋这才有点起色就闹腾得很!你这丫头也狠心,几年不舍得回来看你娘一眼,没准哪天我就走了!”

刘平娟坐在母亲身边,面上闪过一丝苦涩,而后柔声安慰母亲:“娘,您这身子好着哩,少说能活到九十九,大过年的可不兴瞎说。我自己一个人过得挺好的,再找一个未必能是好的,再说如今风风跟游游如今都有对象了,等过两年孩子们结婚我还能给帮着带带外孙。”

原来闻知风跟追了她两年的何家华在12月时就已经在一起了,何家华他爸也记得这小姑娘,对这门亲事十分满意,那头如今都已经在海市新开的别墅楼盘看房子,给已经二十八“高龄”的儿子准备婚房。

林老太太听女儿这么说,立马就转移了注意力:“风风跟游游年纪也不小,是该找了,俩小伙儿都是哪儿的人啊?人品性情咋样?”

“能叫娟子这么欢喜的,那人品性情指定错不了哩!”知道妹妹今天回来,特意回娘家帮忙做饭的刘平红提着壶热水过来给大家伙儿泡茶,刘平红的俩儿子也跟着一起过来帮忙,他们在二姨家的店里打工,一年下来也攒了不少钱,老大如今在后厨当学徒,一到外婆家就说要自己展示一下,完全不用刘平红操心,她便提着热水来泡茶,跟妹妹和外甥女儿好好唠嗑。

刘平娟笑应是,不提家庭,她对那俩小伙子都特别满意,倒是臊得闻知风满脸通红,羞答答地垂着头坐在一旁,一句话说不出来。

母女几人欢喜热闹地说完近况,刘平娟才提起正事儿:“大姐,我这回回来也是想把娘接到海市去,咱娘操劳了一辈子,如今我日子过得还算可以,想接咱娘过去过几天好日子,你觉得咋样?”

林老太太一辈子只生了四个女儿,老头儿又去了好些年,这些年都是嫁得离家最近的大女儿隔三差五回来看看老太太,刘平红听二妹这么说,自然也是乐意叫老人家去享享清福的,可她还没说话呢就被老太太拒绝了:“我哪儿都不去,我就在这儿,等我去了就跟你爹埋一块儿。”

“妈,您这一个人在家没个人守着我们也不放心,您老以前不也说想去大城市见见世面嘛,大姐那家里头上有老下有小的,也不能一直叫大姐操劳不是?就给我一个孝顺您的机会呗!”刘平娟苦口婆心地劝,老太太却一点不动摇。

最后刘平娟没法,给海市的小女儿打电话叫她帮忙出出主意。

电话那头的闻知游听完母亲、大姨还有外婆你一言我一语的“辩论”,最后出了个主意:“这样,等过完年咱把外婆家的瓦房拆了,盖一栋两层的小院儿,大姨您回去跟大姨夫商量,要乐意一起住就搬过来跟外婆一起住,妈您每个月再给外婆一千块钱养老,咱大姨夫要不乐意搬过来,就在村里寻个老实可靠、干活利索的人给外婆打扫卫生、做饭啥的,每个月工资我来出,咋样?”

“那得花多少钱?我这瓦房住得挺好,冬暖夏凉的,我这土埋半截儿的老太婆,住啥两层小楼,有这钱你们留着才是!”林老太太虽然心里感动孩子们的孝心,却不乐意叫孩子们花这么些钱。

此时刘平娟却格外坚定,让老太太只能二选一。

老太太无奈,看了看大女儿,道:“那、那老大你今儿个回去问问女婿,看他咋想吧。”

林老太太一辈子生了四个孩子,最心疼的还是大女儿,她六七岁就帮着家里做饭、照看几个小的,因为家里穷,大女儿小学没读完就退学回来帮忙干活,嫁出去二十几年也三不五时回来给家里干活儿,里里外外都是一把好手,虽然是占了二女儿的便宜,但能拉这个在苦水里泡了大半辈子的大女儿一把,她厚着脸皮也要占了。

“嗳,我回去一准跟孩儿他爸商量!”刘平红笑着应下来,又冲二妹道:“娟子,不管咋样我都会照顾咱娘的,你放心就是。”

姐妹俩心近,说啥也都坦诚,等中午饭吃完后,刘平红跟俩儿子回去商量,刘平娟母女则留在娘家住下,要等过完年才回海市。

刘平红母子走后,村里前后来了几拨婶子伯娘到家里说话,等热闹过后,身心俱疲的刘平娟洗完澡坐在老旧的木床床沿,跟已经钻进被窝的女儿说到:“等咱走之前,你要想就过去瞧瞧吧。”

总归是孩子她爸,如今日子过成这样,刘平娟心里也有些难受。

“…嗯。”

***

年初二回娘家那天,刘平红夫妇带着家里所有孩子都过来了,瞧着憨厚老实的大姐夫朝自己有些羞赧地笑,刘平娟便知道他们是乐意搬过来跟老太太一起住,跟大姐又多了几分亲近。

刘平丽如今还开着店,丈夫虽然腿脚不便,但也能干活儿,夫妻俩一起打理着美食店,一个月少说能挣三千多,日子过得越发红火,小妹夫眉间不见愁苦,人也越发精神。

一大家子喜气洋洋的,刘平美倒也不算太扫兴,只是席间一个劲儿地炫耀说她家耀祖争气,如今都在市里买房了。刘平娟母女只是笑笑,并不多说什么,只是也没把要给娘盖房,接大姐一家过来住的事儿跟她说,只是私底下跟刘平丽提了,让她得空也过来家里看看。

刘平丽承了二姐家那么大的人情,自然不会不答应:“给娘养老我也有份,我手上钱不多,我出五千吧。”丝毫没提自己准备在市里买房,钱还差了点的事儿。

刘平娟母女在老家呆到正月初九才回海市。

刘平娟买的初九下午五点的火车票,母女俩却在上午十一点多就到了平城。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