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虹一听又是哇的一声:“那东大可是咱海省最好的大学,知游你可真厉害!”王虹是个心大的,加上做售货员的能说会道的,从进了饭馆到上菜,两人之间话头都没断过,倒也叫闻知游打听到了些有用的消息。
“现在城北那边儿可多新房子了,咱住的筒子楼跟人完全没法儿比,我听我们商场一个姐姐说,那叫什么商品房,我将来要能找个住城北的老公,我妈指定要烧高香了!”王虹啧啧叹了两声,正好服务员上菜了,她举着筷子招呼闻知游吃饭:“知游你这又是大学生又长得好看,以后肯定能找个好老公,不像我,可得愁断我妈的肠子了。”
听王虹说到嫁个好老公,闻知游心里尽量控制自己不再去想前世的事儿,面色不变地应道:“你才十九,着啥急?”
“我也这么觉得,可我妈着急,我都被安排着相几次亲了!”王虹压低嗓门悄悄吐槽,毕竟平城不大,万一叫认识的人听去了不得嚼舌根?
闻知游杏眸微垂,说到:“结婚是大事儿,可不能糊里糊涂,万一走了岔路呢?”这话是说给王虹听,也是说给自己听。
两人边吃边聊,简单的一顿饭吃了差不多半个小时。
吃过饭,硬是推开闻知游,自己去结了账的王虹站在街口咧着一口白牙笑着跟闻知游说到:“我就在前面商场上班,有空来找我玩儿啊!”
“好。”
闻知游与王虹道别后,这会儿日头还大,从市中心走路到城北也有点距离,闻知游就走到公交站台,等了十分钟便等到去城北的公交,付了五毛钱车费,随便找个位置坐下,很快就到了城北。
城北确实跟王虹说的那样,建了不少商品房,马路上的车子也比城西多许多。
闻知游在城北几条街转了一圈,再坐公交回城西批发市场,买了些做生意要用的原材料,大包小包地提着往家里回。
***
“游游,你这是在做啥呢?”下班回来的刘平娟夫妇一打开家门就看到饭桌上已经摆好了饭菜,女儿则穿着她的围裙在厨房里不知道鼓捣些什么,不大点的家里还飘着浓郁的香味。
忙碌了一下午的闻知游听见爸妈的声音,将做出来的第一份吃食端出来,笑着应道:“我在做好吃的,爸妈你们洗完手快来尝尝。”
“这是啥?”洗完手出来坐到饭桌前的闻家夫妇瞧见摆在饭桌中间的一碟子圆嘟嘟的玩意儿,互相看了对方一眼,确定都不知道,又齐齐看向女儿。
闻知游给爸妈一人夹了一块,示意两人尝尝:“这是我在海市见人家做过的小吃,叫烧麦,用糯米活着虾米香菇啥的一起蒸出来,你们尝尝看好吃不?”
闻知游做的烧麦有成年人大半个拳头大小,糯米里头加了炒香后剁碎的虾米、肉末,还有香菇跟木耳碎,一口下去满满都是料。
第一次吃到烧麦的闻家夫妇一口下去,夫妻俩两眼“蹭”地一下就亮了:“好吃!”
“游游你啥时候学会做这个了?”跟埋头苦吃的闻海不同,心细许多的刘平娟边吃边问。
擦干双手的闻知游坐在饭桌另一头,只说是在海市学的,趁着夫妇俩吃得开心时,顺便说了自己要趁暑假做点小买卖的打算:“我自己攒了点钱,不花家里的钱。”
“这大热天儿的,你在家呆着多好,出去受这份累做啥?”刘平娟不大同意。
闻海却出乎意料地站在女儿那边:“孩子想去就去试试呗,吃点苦对游游来说也是好事儿,不过得注意别叫滚油热水给烫着。”
孩子已经十八岁了,他们这样家庭的孩子,总没法子捧在手心护一辈子的,现在吃些苦头总比以后吃苦头来得好。
“谢谢爸!我晓得的!”闻知游笑得开心,两眼亮晶晶地望向母亲,似乎等着她的意见。
父女俩都站在同一阵线了,刘平娟还有啥不同意的?
第二天一早,闻海帮着女儿找出了家里许久没用的三轮单车,又帮着她把支摊子要用的东西都搬上车,交代了好一会儿才不放心地让女儿一个人踏上做买卖之路。
作者有话要说:物价来源于青山老家一个三线城市2000年的年鉴+百度+青山母亲刘女士模糊记忆,不过反正我是架空,别代入现实哈,青山尽量做到不出太大的bug,笔芯笔芯~~
☆、重回·酸辣萝卜
烧麦都是闻知游今天早上四点多爬起来做的,晚起了半个小时的刘平娟夫妇听到动静也过来帮忙,一家三口擀皮的擀皮,调馅儿的调馅儿,忙到早上六点半,闻知游才一个人骑着三轮车拉着她的蒸笼煤灶啥的,往城北去。
从城西筒子楼出发到城北最热闹的中山路不算太远,闻知游把三轮车蹬得飞快,不过半小时就到了城北中山路。
中山路是城北大多数居民出行的必经之路,这会儿才七点,路两边就挤满了叫卖的小贩。
“大姐劳烦您往旁边挪挪,我在这儿摆个摊儿啊。”闻知游笑得和气,又是个生得白净漂亮的小姑娘,那卖菜的中年妇人见她嘴还挺甜,就把铺在底下垫着的肥料袋往旁边挪了挪。
见她直接把三轮车停在摊位里,上头还摆着四五层蒸包子的蒸架,中年妇人好奇道:“小姑娘你是卖包子的?”
这街上卖包子的可都有好几家,小姑娘家家的脸皮子嫩,怕是抢不过人家那些老商贩咯!
解开固定蜂窝煤灶跟蒸笼的皮带放到一边,闻知游笑呵呵地应道:“不是,我卖的是烧麦。”
蜂窝煤被点燃,很快烧开锅里的水,再次加热已经蒸熟的烧麦,油香混着海鲜的香味很快随热气飘散开来,吸引了早起没吃早饭又急着上班的人们。
“小妹妹,你这包子怎么卖啊?”打扮得挺摩登,手里还提着个大红色挎包的年轻女子被香味吸引过来,好奇地望向还没揭开盖的蒸笼,味儿还怪香的。
站在一旁正准备叫卖就迎来第一位客人的闻知游笑吟吟地说到:“美女姐姐,我这不是包子,叫烧麦,一块五两个。”
“啥玩意儿这么贵!”同样也是闻着香味过来的一个中年妇女撇了撇嘴,说到:“人家那卖肉包的一块钱能买四个,你这卖得也太贵了!”
被质疑高价也不生气的闻知游面色不变地打开蒸笼盖子,说到:“我们家的烧麦吃一个能顶”只见蒸笼里头整整齐齐摆满了胖乎乎的啥烧麦,那皮儿蒸出来还是透明的,油光水滑的瞧着就稀罕。
摩登女郎是个不差钱儿的,瞧着又是新奇的稀罕玩意儿,掏出一块五来:“给我来两个。”
闻知游麻溜地用透明的小塑料袋儿给她装好两个,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谢谢美女姐姐,好吃再来哦!”
本来想着拿到公司再吃的摩登女郎接过烧麦后,咕噜一下重重咽了口口水,实在太香了,不行,她得先尝一口。
如是想到,便打开塑料袋毫不犹豫地朝其中一个咬了下去……好好吃!
剁碎的海米跟肉末炒制过后带来的浓郁肉、海鲜香味儿混杂着饱满软嫩的香菇、爽脆的木耳碎,就着蒸得软烂的糯米,一口下去,摩登女郎两眼直放光,也顾不得她作为时尚弄潮儿的仪态,嚼完一口又一口,不一会儿那个头不算小的烧麦已经叫她吃了大半进去!
似乎意识到自己吃得太过尽兴,摩登女郎小脸儿微红,又从大红挎包里掏出五块钱来:“再给我来四块五的。”
“真这么好吃?”摩登女郎吃得忘乎所以时,又有好几个年轻人闻着香味儿过来的,一听说要一块五两个都有点舍不得,不过看摩登女郎竟然又掏钱出来买了六个,有几个想转头去买包子的年轻人也都停了脚步。
闻知游接过钱,很快给对方装好六个,又找了五毛钱一起递回去给对方,笑盈盈地说到:“两位大哥,我们家烧麦用料实在,每口都能吃到肉,个头又大,一块五能饱一上午的。”
热腾腾的烧麦香味勾人得很,想想自己平时吃一块钱的包子不过三两个小时就饿了,这烧麦那么多米,说不定能扛饿点,其中一个高个儿的年轻人咬咬牙,掏出一块五递过来:“那给我来俩。”
自己一个月能挣一千一,吃个一块五的早餐也不算奢侈。高个年轻人这么想着,接过还有些烫手的烧麦就狠狠地咬了一大口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