铺子里的事儿忙完,闻家姐妹请何家华到平家湾附近一家小炒店吃饭,五个大人一个小孩儿吃饭,闻知游在征求大家意见后,足足点了七道菜,四荤两素一凉菜,可以说十分丰盛了。
一顿饭吃得宾主尽欢,跟送她们回到林老太太家门口的何家华道别后,闻家姐妹跟李大花母女才回去。
各自梳洗后,姐妹俩一左一右躺在主卧的大床上,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天。
“姐,要不咱再多雇个人干活儿吧?”闻知游刚才看过姐姐做的简单账本,看到自家的铺子才开张一周流水就过三千,这个数叫闻知游很是满意,考虑到自己平时都要上课,便想多雇个人来跟姐姐分担。
心里有事儿的闻知风听到妹妹刚好提到这茬,便将自己心里想的事儿说了出来:“要不明天我问问家华哥?他这几天天天来帮忙,这样咱也能有理由给他开工资了。”
“…我觉得他也不差咱们这点工资吧?”闻知游将双手枕到脑后,两眼睁着望向白色的天花板,不过姐姐说的也是,总这么白用人家也不是办法,那还是赶紧再招一个人吧!
闻知风侧卧在左边,一双大眼儿扑闪扑闪的,有种说不出来的呆萌:“也是厚…”何家华在跟自己来往时也没隐瞒自家的条件,这么一想,一个家里在海市有七八栋楼的人,这一个月几百块的工资确实有点拿不出手了。
这么一看,还是自己占别人便宜了!闻知风心里这么想着,还真有点儿愧疚不安:“那游游你抓紧招多个干活儿的人回来,家华哥那边,以后他过来吃早饭我就不收他钱了,你看可以不?”
“好,都听你的。”
姐妹俩说了会儿话,看了眼时间已经是晚上十点,明天还要早起开店,便不再说话,各自睡下。
等再睁眼,已经是凌晨四点半。
***
“家乡的面”是早上五点半准时开张,姐妹俩跟李大花母女都是四点半就起来收拾,再从租住的地方走到铺子那边,已经是早上五点十分。
蒸包子要用的蜂窝煤昨晚也留好了火种,三个大人各自分工,就连黄翠翠都拿着洗得干净的抹布帮着先把桌子擦一遍,五点三十分,“家乡的面”准时开张。
“老板,给我来俩馒头加一碗白粥!”粗犷的中年男声点完餐便进铺子里坐着等,这时候外头天还黑压压的,路灯还没灭,但早起上班的人也不少,闻家铺子开门才不到十分钟,已经有七八个坐着埋头吃早餐的客人了。
铺子虽然才开了一个星期,但每一样都好吃到叫人念念不忘,包子分量还足,一个做苦工活儿的成年男人也只需要两个馒头加一碗白粥,就能饱一上午,是以开张后生意一直很好。
“李婶儿,打完粥来!”装好两个馒头的闻知游冲厨房那边喊一声,李婶便打好一大碗粥,粥上还加了点酸菜跟剁碎的萝卜干:“来了!”
餐齐收钱,客人开始用餐,闻知游也回到铺子门口继续招呼客人。
“家乡的面”分工明确:闻家姐妹俩在前边吆喝、招呼客人、收钱;不善言辞,说话还带着浓重家乡口音的李婶则在后厨包包子、饺子,再有空就负责收拾桌子啥的。
闻家姐妹忙着招呼客人时,才睡醒还有点儿困的何家华咧着大大的笑脸过来了:“知风知游,我来帮忙!”
“店里忙得过来,何大哥你先吃点早餐吧。”闻知风脸上梨涡浅浅,烟火缭绕间也掩盖不住陋室明娟。
何家华胸口大鹿扑腾了好几下,晒得黝黑的脸滚烫极了,讷讷地接受闻知风的安排,抱着她递过来的一笼虾饺自己乖乖找地方坐好开吃。
这会儿六点多,正是店里忙的时候,着急想回头帮妹妹忙的闻知风并没有注意到何家华小小的不对劲,塞了笼虾饺给对方就忙回去招呼客人:“你好,有肉包烧麦五香蛋,要啥吃的?”
“家乡的面”门口摆了四个蜂窝煤炉子蒸包子,还有一个专门蒸虾饺跟小笼包,姐妹俩一人负责一边,配合默契,等何家华吃完早餐兴匆匆地想过来帮忙时,却发现,完全没有自己的插足空间!
略带几分哀怨的目光看向毫不知情的闻知游,很快何家华又重整旗鼓,没事儿,不卖包子,他还可以干别的!收拾桌子、洗碗洗筷,再不济去帮李婶揉面也成。
周六的早高峰人不少,余笑英特意早起了二十分钟过来,也还是排了差不多两分钟队才轮到她:“老板,我要两个烧麦、两笼虾饺、两笼小笼包,再要两个香菇肉包、四个猪肉大葱包!”
自从上回给李主管带过一次早餐后,她们车间办公室的人都知道自己住的这边有个很好吃的早餐店,从前进一次都紧张得不行的办公室,现在都成自己每天早上必走一趟的老地方了。
想到昨天李主管说最近办公室有个空缺,打算把她调到办公室来帮着打理后勤杂务的事儿,余笑英这心就更热乎了!虽然是后勤打杂的活儿,可也是在办公室坐着的呀!
“好,都给您分开装了。”闻知风对这个每天早上都要买不少早餐的年轻顾客也有印象,应该大部分都是帮别人带的,所以都给她按两个一组分好装袋:“两个袋子绑一起的是猪肉大葱的,另外一个是香菇猪肉的,一共十块五毛。”
余笑英将准备好的钱递过去,道了声谢接过早餐,小心地装进编织篮里放着,这样就不怕被挤坏,提着编织篮,迈着大步上班去了。
不知自家的早餐店还帮人成就了一番“事业”的闻知游姐妹则在铺子里忙碌个不停,本来说不叫他再帮忙干活儿的何家华帮着把后厨里蒸好的包子馒头搬出来时,姐妹俩也顾不得昨晚的打算了,连声道谢后又继续忙活,只打算把早高峰忙完再说。
☆、第 27 章
徐黎是过了铺子早高峰才过来的,来的时候手里还抱着一盆约摸三十厘米高,翠绿旺盛的发财树,见闻知游有些疑惑,有不少红血丝的两眼含笑跟她解释:“发财树,迟到的贺礼,你新店开张,算讨个好彩头。”
“谢谢,我很喜欢。”闻知游喜欢这个好彩头,笑盈盈地接过徐黎的贺礼,给姐姐介绍了徐黎后招呼对方坐下:“你先坐会儿,我去给你拿早餐。”
正巧又有客人上门,闻知风道了声抱歉,留徐黎一人坐着,自己赶忙去招呼客人了。
徐黎是个很好招呼的客人,随意找张空桌子坐下,然后开始打量这不算太小的铺子,如今过了早高峰,铺子里还有四五个客人,无人坐的桌椅都归置整齐,隔两桌有个垃圾桶,地上倒是干净得很,可见店主是用了心思的。
闻知游端着两碗粥出来时见徐黎在到处看,小心地将其中一碗摆到对方面前,另一碗则摆到对面,又取了两笼虾饺,自己才回到他对面坐下,带笑的眸中还有一丝期待表扬的亮光:“我这铺子咋样?”
然后意外看到对方两眼有些红,眼下还有浅浅的乌青,心道他这是熬夜了?不过也没问出口。
熬完夜精神还不错的徐黎见小姑娘睁大眼儿等表扬的模样,颇有些忍俊不禁,不过还是十分捧场,极其认真地夸人:“很好,闻师妹也越来越有白手起家奋斗者的样子了。我看都不用到毕业,师妹的成就便足以叫同辈年轻人望尘莫及了。”
听到这真诚满分的彩虹屁吹捧,闻知游忍不住咧着嘴笑出一口银牙:“好,那就承徐师兄吉言了!”
两人平时说话大都直呼姓名,这会儿一口一个师兄师妹的,闻知游这胳膊都泛起一阵鸡皮疙瘩了,笑笑翻过这个话题:“尝尝我们店的虾饺,改良过的方子,比平城家里的好吃。”
徐黎听了微微扬眉,执筷夹了个半透明的圆润虾饺尝了一口,片刻后眼中果然闪过一抹惊喜:“确实不错,这手艺放到海市最好的酒店都不输的。”
“真哒?”虽然觉得对方有哄骗自己的嫌疑,不过听到这话的闻知游心里还是甜丝丝的,谁听到别人这么夸自己的手艺会不高兴的呢?
徐黎将剩下小半颗虾饺一口吃完,才看向闻知游认真地说到:“真的,虾饺皮儿比之前的方子爽脆弹牙不黏腻,饺子馅儿虾味鲜香浓郁,海鲜的腥气去得干净,而鲜味突出,师妹手艺又精进了。”
“…”本来还怀疑对方说的是场面话,没想到这品鉴得如此到位,一下子倒叫闻知游不知道说什么好了,举着干净的筷子给对方又夹了个虾饺:“好吃你就多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