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今天也在撩人(2)

作者:丸子炒饭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好阿姝,我是和你说笑呢,怎么就恼了?我刚才同你讲起今年的进士宴,你睬都不睬我,我还没有生气呢!”

回想起那日盛况,她面上微微一红:“今年的探花郎听说是洛阳人士,比之前的那些不知道俊俏了多少,我瞧着才学也还不错,在圣上面前对答如流,可比那些中看不中用的世家子强多了。”

盛宴之后,她欲邀郎君过府一叙,却遭他婉拒三次,称已经与温家的娘子定了终身,不好再和宫中贵人同游,只奉上一枚题了诗句的香囊,略表寸心。

他若一心攀附权贵,凭了长公主的身份,她自然有的是手段叫他小意温柔,可惜郎君虽风流倜傥,然而一片痴心全然放在了温嘉姝的身上,倒教她难以下手。

阿耶与兄长起兵争夺天下的时候,她才十三岁,彼时洛阳遭叛军围城数月,她和阿姝一起被困在府里。

城中断粮三日,如果不是阿姝把仅剩的桃脯全拿出来给她充饥,大约也就没有今日的咸安长公主了。

食色性也,咸安长公主向来不拘泥于礼教,男子只要能让她开心快活,都可入她石榴裙下,但若是阿姝亦属意于他……

那她只好先送一个比探花郎强上百倍的夫君做赔礼,方对得起洛阳城里过命的交情。

她迷恋萧郎的清隽风雅,又被他的拒绝激起了几分好胜心,但也不过就像一件她相中的新首饰,戴几天就腻了,要爬上她李纨素床榻的男人何止百千,各取所需后大可抛诸脑后,各过各的日子去。

只可惜阿姝的性子随了温夫人,对男子的清白极为看重,要是知道未来夫婿同别人有了首尾,恐怕要闹出一场比她娘亲当年更大的笑话。

道家看重元阳,观中又无女子,道士们的清白多数还是在的,如果有能让阿姝瞧上的,也算是她的一份补偿了。

“殿下说的这位探花郎是萧琛吧。”

有了梦境在前,再提起未婚夫婿的名字,温嘉姝唯余厌恶。

她随手拔下惊鹄髻上的珠钗放在手心把玩,眼里是咸安长公主未曾预料到的厌恶。

“才学好是真,只是我听说游宴以后,萧家郎君便废寝忘食地在房中绘仕女打马图,还在上头题诗作词,连同榜进士都笑他,如此行事,怕也算不得个正人君子。”

萧琛惺惺作态是真,可温府里的人并不知情,梦里的温嘉姝也是在进宫之后才晓得当初萧琛是怎样对长公主“寤寐思服”的。

在欲擒故纵这方面,萧琛比她要精通得多。

先是迫于温司空的知遇之恩守礼婉拒,吊足了人的胃口,继而暗自思之如狂,不经意间让公主知晓自己的真心。

李纨素的驸马是个榻上无用的人,府内郎君容貌有余而才识不足,突然间得了一个内外兼修、对自己日夜倾慕的男子,心动也是人之常情。

临行前,她曾戴着这枚他亲手赠送的珠钗去探望了一次,瞧他做戏遮掩的模样着实辛苦,忍不住帮上一帮。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长公主知道温嘉姝并不晓得她游宴时在曲江恣意纵马的旧事,但欢喜之余难免有些心虚。

萧郎的过往她已经派人打听过了,温司空曾想在洛阳为他与阿姝定下姻缘,可他是个有志气的男子,不愿让未来夫人同他苦日子,非要考上功名才肯迎娶温家娘子。

等到高中了探花,阿姝却生了一场大病,下聘的事情便推后了,这桩婚事还只停留在口头之约。

“明河可望不可亲,愿得乘槎一问津。”萧郎内敛,不善言辞,居然送了这样的诗句给她,又绘了打马图,大约心里也是有他的。

晨钟杳杳,道观响起了诵经的声音,她避开了温嘉姝的眼睛,接过珠钗细看,似乎注意力全在那上头。

“阿姝,”踏入大殿之前,长公主忽然伸手将珠钗插入了自己的鬓发之中,对温嘉姝莞尔一笑:“这支钗子与京中流行的样式不同,我喜欢得紧,不如你把这个给我,明日我命人送个更贵重的还你?”

被人凭空夺了钗环的女子并不恼,松开了挽着长公主的手臂,轻轻提起自己的罗裙,迈入了殿槛。

“不过是洛阳城里最寻常的款式,殿下拿去便是,何必同我客气。”

送人一件不要紧的首饰,对一个贵女而言不算什么大事:“能得了殿下的青眼,那是它的福气。”

只看萧琛能不能消受得起这份福气了。

第2章 . 绮梦 小狐狸:该怎么撩道长,这是个问……

出家的道士每日要上殿奉诵经文,公主车马到来的时候,湘宫观的道士已经做完了今日的早课退下进食。

咸安长公主昨日身上来了红,依道家的规矩是不得上殿的,但她身份尊崇,若自己不肯言明,旁人也不能将她强拉到外面去。

可不知道今日长公主是如何转了性子,珍珠点缀的凤履堪堪踏入殿门,又急急忙忙地收了回来,与温嘉姝附耳言说几句,自己往静室歇息去了。

守殿门的道士年纪大些,湘宫观往来贵人无数,大概是长公主在此处的惊人之举颇多,他已然是见怪不怪,波澜不惊了。吩咐了一个道童去伺候公主,自己引了温家娘子入殿参拜。

身边没了咸安公主相伴,温嘉姝顿觉松泛,尽管比起梦中的她,李纨素在这片道观做下的荒唐事只能算是小巫见大巫,但她并不曾想过在清净修行之地找一个服侍自己的小郎君。

长公主倍受太上皇宠爱,有任性的底气,她不过是臣子的女儿,若在观中做下些什么丑事,恐怕得不到和李纨素一样的待遇。

“望善士许了心愿便尽早离去,免得殿下忧心。”道士将温嘉姝引到殿侧,递了净香予她,低声劝道。

他大约知晓这位娘子心中所求,精通周易之术的衡阳真人正在后殿,如果是平时,待她敬了三宝香,要问姻缘尽管去,真人一向是个好说话的,不会不应承。

可今时不同往日,正殿之中尚有白龙鱼服的道君在,若是有女客做出什么有失体统的事情,惹得圣心不悦,恐怕这位娘子求福反得祸。

被人下了逐客令,温嘉姝面上也并无愠色,非礼勿视,非礼勿听,殿上仍有诵经之声,人家晨起清修,她偏要来打搅,岂不讨嫌?

她谢过了引路的道人,择好要用的净香,轻移莲步,准备寻一个偏僻处的蒲团,跪坐祝祷。

殿尾年纪小些的道士还耐不得早起,仗着自己在殿后无人发觉,忍不住偷偷伸了个懒腰,一抬首却正好迎上了温嘉姝略带笑意的模样。

被香客撞见修行惫懒,小道士白净的脸一下子涨得通红,他自小被耶娘寄养在道观,很少见过外来女子,忽然被一个芙蓉样的美人看了笑话,羞得头都比原先更低了几分。

温嘉姝原本只是瞧这小道士可爱,目光在他身上多逗留了几分,哪曾想他面皮这样薄,被人瞧一瞧都害臊,憨态可掬的样子实在是让人又爱又怜,不觉间轻笑出声。

她的笑音远比不得诵经礼拜的声响,可忽然殿中的清磬发出了一声不合时宜的杂乐,整齐的唱吟声戛然而止,引得失笑的美人愕然回首,抬眸望向前处。

温嘉姝进来的时候,大殿上只余下几位火居道士在诵经,为首的那位道长运手击磬,端坐在大殿之中领诵《道德经》,合了击磬的节拍,众人将一篇经文念得抑扬顿挫,悦耳动听。

《道德经》是道教典籍之一,修行的道士决计不会错了这段经韵,即便是一时手误,顶多是顿声片刻,断没有众人一齐歇声看向她的道理!

有几位靠前的年轻道士回身瞧她的时候皆有惊艳之色,见她捏紧了披帛,一副被吓到的模样,又忍不住心里替她叹惋,刚刚躲懒的小道士更是脸上吓得没一点血色,小小的身子缩成一团,伏在蒲团之上抖如筛糠。

温嘉姝倒不晓得这些道士心里在想些什么,只是他们侧身回头,望见一张张尚显少年稚气的熟悉面孔,她忍不住心中一紧。

梦是虚渺之物,她哪怕觉得其间种种颇似真实,也不会全然相信,假如不是她寻到了可疑之处,她甚至不会相信萧郎另择高枝的事情。

然而就在这座她从不曾来过的长安城道观里,许多梦中向她跪叩臣服的宗室亲贵正端坐在一人的身后,向她投以同情的神色。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