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候……他应该不顾一切杀了这个人才对。
大单于的计谋是正确的。
先是派出少量军队骚扰边境,大单于带着三十万军队截杀霍屹,左贤王带着十五万军队于此地守株待兔,以逸待劳。
匈奴虽然总人口比大越少,但其实骑兵数量远多于大越,现在大越就能拿出来十万骑兵,但匈奴随随便便就可以拿出几十万的骑兵。
军臣岚也认为这个计谋是没有问题的。
唯一的问题在于,十五万的左贤王部队,对上秋鸿光,输了。
“退兵!”军臣岚几乎是嘶吼着喊出了这两个字。
这场战役的胜败影响不了大局,只要大单于那里成功截杀霍屹的军队,受创更严重的绝对是大越!大越的骑兵培养起来成本更高,只要大单于那边赢了,随后赶回大漠,便可以与他们里应外合,东西夹击,围攻秋鸿光这支队伍!
军臣岚留下一部分匈奴兵拦截秋鸿光,自己带着另一部分飞快撤退。
十五万人,拿命堆也能拦住秋鸿光。
秋鸿光望着军臣岚向北逃亡的背影,双目赤红,恨不得立刻追上去将其斩杀,然而一波又一波的匈奴兵涌上来,挡在他的面前。
这里就是大漠王庭。
也是匈奴们最后的家。
他们再也不能退后一步。
“杀!”秋鸿光用力将手挥下。
《大越史》记载,此战秋鸿光与匈奴左贤王接战,歼敌七万余人,俘虏匈奴将军、相国、当户、都尉等八十余人,秋鸿光乘胜追击数千里至漠北,只剩匈奴幼子军臣岚成功逃出。
*
作者有话要说:
好羞耻!
我写文有时候是跳着写的,后面要用的一些句子和设定会放在开头,昨天复制的时候居然一起复制过来了……
而你们,也没有人说!
好羞耻啊!!!
感谢在2021-01-14 23:39:37~2021-01-15 23:05:38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深山里的凶兽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三文鱼公公 10瓶;⊙ω⊙ 3瓶;04071022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一百零七章 大漠决战
从河套地区向大漠深入一千多里, 一直往西走的方向,有两座山峰高俊耸立,布满了□□的岩石,被风沙夜以继日的雕刻, 坚韧陡峭, 如一个伤痕累累的巨人。
这座山名为白鼓山, 离这里不远处有一座城,名为骨马城。
霍屹这次出兵, 骑兵有五万人, 不过比起秋鸿光所带领的精锐镖骑略微逊色几分,还有两万步兵和战车。在骑兵成为大越兵力的主力之前,战场上的主角一般是战车和步兵。
此时李海和李封各带着一队人马与霍屹分开, 并且随时和大部队进行策应。李海作战经验丰富,李封虽然年龄尚小,但跟着秋鸿光跑了两次,如今上了战场再也不像之前那样生涩。
军队行军已久, 因为后面带着步兵和战车,行军速度较慢,霍屹和大军此时刚好行至白鼓山,两侧山峰耸立, 向中央倾斜,带来一种极为强烈的压迫感。
“秋鸿光此时应该已经过了河西走廊。”霍屹道:“再快一点的话,就已经到了王庭。”
霍小满看着天色,问:“家主,是否要现在就地扎营休息。”
此时太阳已经挂在了西边, 正缓缓下沉,霍屹于山峰之间看到艳红绚烂的夕阳, 周围的云层变成红彤彤的暖色,而另外一边,天空已经呈现出递进的湛蓝色。
霍屹刚要下令驻扎,就听到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两个斥候飞马疾行到霍屹面前,面色难看至极:“大将军,前方有匈奴大部队的踪迹,正直面朝我军来袭,他们举的是大单于的旗!”
霍小满先是不可置信,此处怎么会出现大单于的部队,他手里下意识勒紧缰绳,就听霍屹继续问道:“大单于部队有多少人?”
“……不下二十万余。”斥候艰难道。
“他们此时到哪里了?”霍屹问道。
“七十里外。”
霍小满倒吸一囗凉气,这个距离,以匈奴的骑兵速度,很快就会直接冲到军营。
霍屹面色沉静,飞快下令:“你去通知前将军李海和后将军李封,两军合并,攻击匈奴后翼。”
“匈奴想包围我们。”霍屹眺望着西边的方向,黄昏将一切笼罩在一层昏暗的色调之中。现在唯一的机会就是趁包围圈还没有完成,从缺囗冲出去,与李封他们的部队会和。
就在这时,后方一阵马蹄急响,另一个斥候疾奔而来,下马报告说:“大将军,白鼓山后方百里外有匈奴部队踪迹,大约五万人,举匈奴右日逐王大旗!”
霍小满一颗心已经完全坠入深渊,他忍不住问道:“什么时候?!”
看来包围已经完成了,军臣单于想在这个地方将大越军队围杀,看来这次,匈奴是有备而来。
此时霍屹必须做出一个选择,是立刻带兵突袭冲出包围圈,还是以山势为依托进行防守。
霍屹环顾四周,他们此行带的弓箭,战车,铁犁一应俱全,他当机立断下令让战车排成环形营垒,驻扎在两山之间,以大车作为营垒。随后在四周布下了蒺藜,鹿角木,拒马枪等等。上千匹笨重的战车开动起来,环结成阵,当即形成了一个结实严密的壁垒,弓箭手则隐藏在战车之后。盾兵们竖起盾牌,手握长矛和枪戟,密密麻麻地站在最外面。
盾牌紧紧贴在一起,没有丝毫缝隙,枪尖耸立,在夕阳下闪烁着成片的寒光。
自从武库建成以来,就源源不断地为军队提供了更加优秀的武器和装备,这些武器大部分时候都是考虑与匈奴作战的情况,例如射程更远的□□,例如坚硬而专门用于攻击骑兵的长矛,例如在前方布有尖刺,贴上铁皮的战车,都为了抵抗匈奴骑兵。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铁犁之类的工具,至少可以用于快速挖出壕沟,布置鹿角木等防御道具。
正是有这些方便的工具,大越军队很快便布置好了营垒,依托着两侧的山势,形成了一个简单的环形壁垒。
“要以防守为主吗?”霍小满这样猜测着。
他一直跟在霍屹身边作战,并没有独自领兵过。不过他的身份也和其他人不同,并不只是亲兵,最重要的是他是霍家人。比起像秋鸿光或者李封那样意图揣摩霍屹的作战思想,他更习惯单纯地听从命令。
看着防御阵型已成,霍屹背上自己的重弓,眼睛紧紧地盯着前方。
匈奴人所穿的,大多是灰色的外袍,此时远处便涌起了一阵阵如同乌云般的浪潮。嘶喊声渐近,匈奴先锋队已经冲向了营垒。
“放箭!”
□□的皮革摩擦之间发出刺耳的声音,无数箭矢一般隐没在黑暗中,一半在夕阳中散发出寒光,千弩齐发,箭矢如同细雨一般落入匈奴先锋阵营之中,最前面的匈奴兵应弦而倒。
双方战士还没交锋,鲜血已经浸透在泥土里,匈奴战士眼也不眨地继续往前冲过来,后方□□手一次又一次装上箭矢,举起长弓,箭矢流星一般坠落,疯狂收割着冲上前来的匈奴先锋的生命。
三轮齐射之后,匈奴冲势稍缓,霍屹亲自领兵冲出营垒,五万骑兵踩踏着匈奴先锋营的尸体,与匈奴近战交锋。
他必须在匈奴完成包围前消耗匈奴的一部分力量,双方在白鼓山下狭路相逢,不需要任何多余的言语,尖刀和长矛刺入身体,双方俱是以死相搏。
“杀!!”
“兄弟们,跟我冲!”
环首刀刃薄背厚,重重地砍下去之后,能飞快地切入人体,并且造成致命伤。大越骑兵们与匈奴短兵交接,几个匈奴齐齐将一个大越骑兵砍下战马,随后无数刀刃加身,那大越骑兵右臂被斩断,用左手勒住一个匈奴兵的脖子,硬生生将其勒死,匈奴的刀剑无法直接穿透他身上厚重的盔甲,但几把大刀同时砍下来,巨大的冲击力将他碾杀……
这样的场景发生在战场上每一个角落,血水和烂肉被堆满了脚下的路,那些尸体暴露出来的骨头甚至让战士们无处下脚。他们踩着敌人或者同胞的尸体,将手中武器尽力朝敌人挥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