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是不缺骑兵的。
他正要领命,旁边一直跪着的军臣岚抢先开口,哀求道:“父王,请让儿臣随军作战!”
军臣单于的目光冷下来,挥了挥手:“你出去吧。”
军臣岚的目光顺便黯淡下来,他站起身,勉强撑着自己离开了帐篷。
他不明白父王为什么不选择他。
而他离开之后,军臣单于又让其他所有大臣离开,单独将赵平安留在帐篷内。
赵平安忐忑极了,就听军臣单于道:“万骑长,你对上秋鸿光,有几分把握?”
赵平安自己衡量一阵,开口道:“八、八……六层。”
他对大越骑兵的印象,还停留在五年前。
军臣单于似笑非笑地看了他一眼,从王座走下来,说:“我问你,你对霍屹此人了解多少?”
“了解一二。”赵平安看着军臣单于的眼神,福至心灵地说:“我很了解他!我曾经在他父亲手下做事,也和他一起在军营里共事过很长时间!”
“那就好,过来,我给你说……”
*
作者有话要说:
第二更
第九十三章 河西之战
李封在清理自己的重枪, 在战场上,战马和武器就是唯一的依靠,没有武器,就相当于一个靶子。秋鸿光就很爱他的刀, 李封也很喜欢自己的重枪。
这半个月以来, 他的经历就像是做梦一样。
当时秋鸿光说的行动纲领是:快速穿越河西走廊, 不必纠缠,往北走就是。
然而实际情况则是, 秋鸿光在乌鞘岭见到了一支折狼王的军队, 就跟疯狗一样冲上去了,把折狼王打了个落花流水之后,折狼王仓皇逃窜进了大漠。之后秋鸿光又带着军队直接进攻了休屠王和浑邪王的部队, 他打的是匈奴最擅长的游击战,但他比匈奴更快,砍一刀就跑,然后直接抢劫物资。匈奴想追上来的时候, 早已经连影子都看不见了。
所谓急速转战,李封这半个月来基本都在赶路,战斗,但这个节奏比之前要更快。秋鸿光指挥这一万骑兵也毫不费力, 李封在他手下当骑射将军,丝毫不敢懈怠,才能应对这样的战斗节奏。
在多次冲击了浑邪王和休屠王之后——李封这时候才想起秋鸿光那句“尖刀”的隐喻,心想这一刀捅得够狠的,甚至让浑邪王和休屠王产生了心理阴影。当初所有人设想的都是秋鸿光带着军队悄无声息地过去, 没想到他这么横冲直撞,直接捅穿浑邪王和休屠王的防线, 进入了大漠。
大漠王庭是匈奴帝国的地盘,在此之前,大越从来没有人深入到这个地方。不止是大越,再往前的夏王朝也没有,更别说各国战乱分裂时期了。
这里对于大越人来说,是一块完全陌生的领域。
他们就在这块陌生的区域追着折狼王跑,折狼王本以为自己来到大漠王庭就安全无忧,没想到秋鸿光如天降神兵般出现,彻底击溃了这支军队。
秋鸿光割了折狼王的脑袋挂在马背上,拉着缰绳对李封说:“大越的版图,可以延伸到这里。”
李封用身上的布料擦干重枪上的血,问:“秋将军,接下来我们要往回走吗?”
秋鸿光说:“军臣单于又不是瞎子,他肯定会派人来拦截我们。”
“那我们赶紧跑?”李封试图揣摩他的思维。
“先看看来拦我们的是谁。”秋鸿光笑了一下,说:“你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
李封看着茫茫的荒漠,摇了摇头。
这里是一个遍布黄沙的地方,离长安城很远很远,南面有一座鸣沙山,西面是漫无边际的大沙漠,北面是尖锐的戈壁。这并不是一块平坦的区域,李封也能感觉到地势在逐渐向下。身处其中,既可以看到一望无际的沙漠,也可以看到大片的绿洲。绿洲区自西南向东北延伸,形如展开的扇子。
“在未来,这里一定是位于大越的版图之内。”秋鸿光笑道:“占据这里,我们就可以代替匈奴控制西域。”
李封呐呐地应了一声,但心里想的却是,要派军队来这个地方驻扎,恐怕成本很高。
一旦大越内部发生任何动荡,军费给不上,第一步肯定就是先撤这里的驻军——当初夏王朝就是这么亡的,有学者早已经总结过了,当一个王朝开始虚弱的时候,最明显的征兆就是撤除边境军队。
李封不喜欢这里,大漠太干燥了,比起长安有过之而无不及,白天很长,当太阳升起的时候,会带来炽热的气息,而当太阳落下,又冷得过分。
又过了两天,秋鸿光他们驻扎在大漠某处的时候,斥候回来报告说:“前方有一支匈奴部队,人数大约三万。”
秋鸿光笑了,口里念道:“三万人。”
他现在手下的人早已经不止一万人了,秋鸿光打仗还是以往的风格,对于那些抗拒的敌人以武力征服,愿意投降的就安抚,然后编入军队之中。
秋鸿光立刻下令,全军上马,整装待发。
此时的赵平安,还坐在帐篷里。
斥候过来告诉他,发现了六十里外有大越军队的痕迹,人数约一万多人。
赵平安愣了一下,此时刚刚入夜,他有些犹豫要不要现在进攻。
他绝对想不到秋鸿光会主动进攻。他们这边是以逸待劳,而大越骑兵经过了这么久的残酷战斗,必然已经疲敝不堪。再说了,他们这边有三万人,秋鸿光那边是一万人,怎么看都是这边优势。
尽管这样想,赵平安还是穿上了皮甲,并且走出营帐,下令让士兵们提高戒备,并且派出了更多巡逻的斥候。
但他的命令不太有效,军营之中的气氛仍然是懒懒散散的,对此赵平安也很无奈。
匈奴的军队本来就有这么个弊端,他们没有大越士兵那样极其严厉和枯燥刻板的训练,服从性就低了很多。加上他这个万骑长又没什么威望,那些天生慕强的匈奴兵自然不太乐意听他命令。
军营慢慢动起来,赵平安心里不安,坐着看了会书。
等到半夜也没什么消息,大漠一片宁静,只偶尔有蛇虫爬过,又匆匆钻入沙丘之中。
赵平安心里放下了警惕,他心想明天再进攻也来得及,便准备卸了自己的布甲。
就在这时,他看见烛火动了一下。
赵平安眨了眨眼,地面开始震动起来,远处隐隐传来整齐的马蹄声。
秋鸿光骑马立于山丘之上,大漠之上常有大风,今天却很宁静。
“夜袭是个好习惯,特别是对于游击骚扰来说。”秋鸿光对李封说:“你可以多用用这种战术,方法不怕老套,有用就行。”
李封心想,咱们这个不能叫游击骚扰,哪有游击直接把地方主力部队打崩了的呢。
秋鸿光犹自感慨:“我跟随霍将军打得第一场仗就是夜袭,当时霍将军打了个措手不及,对面连防御阵型都没摆出来……”
他眼底滑过一些亮光,正是下方那些扎营的火光。从最开始那些匈奴勉强打起精神防守戒备,到逐渐散漫,他都看在眼里。
当一盏烛火灭掉的时候,秋鸿光知道,时机到了。
空气很凉,但他知道,这里马上就会热起来的。
“杀!”秋鸿光下令。
李封一马当前,持枪冲在最前面,引领所有骑兵朝匈奴兵营狠狠撞下去。
沙子顺着马蹄一路下滑,呐喊声顷刻间划破黑夜,当身着玄甲的大越骑兵从黑暗中出现,如同一支神出鬼没的死神军团。
地面在颤抖,匈奴们还在慌乱之间,大越骑兵已经冲到了脸上。有机敏的匈奴吹响哨声,连忙拿起兵器牵马,还有人试图拉弓射箭,发现大越骑兵已经离得太近了,射箭会伤到友军,因此有所迟疑。
秋鸿光之所以选择夜晚突袭并且直接冲击地方阵营的原因就在这里,如果要按照正常两方先对射一轮的战斗方式来的话,他们这边箭矢的储备量是远远不够的。